自古萬世一系,從未改朝換代,日本皇位世襲制如何成了「鐵飯碗」

2020-12-24 御史談

序言:

在我國歷史中,有一種紀年法叫做「年號紀年法」。自漢武帝開始使用年號,自此以後每有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元。改朝換代時,更是要更改國號。

但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日本——卻自古至今都沒有改朝換代,一族血統貫穿整個日本史。是什麼保證了日本天皇能「萬世一系」?就讓我們走入古代的日本,追尋天皇制度的起源,探尋其中的秘密。

一、從鬆散的部落到統一的大和國,世襲制的確立階段

正如很多文明都起自於部落一樣,日本也起源於分布在列島上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到了公元2世紀時,這些部落逐漸走向部落聯盟和部落國家。

在這些部落國家中,有一個有明顯具有階級分化特徵的大國,叫邪馬臺國,這個國家的政治形態類似於邦聯制,臣服於中央的部落小國接受中央政權的巡查監督,但又有自身的獨立性。這些部落小國在確定邪馬臺王位繼承人的問題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一點和之後天皇制度的發展有著根源性的關係,因為各個氏族推舉王位繼承人的標準並不是管理技能大小,而是看重"事鬼道,能惑眾"的能力。要擁有對神的祭祀的獨佔性和權威性,這樣的人才能為王,而繼任的王一般都是先王的子嗣,眾氏族才會信服。

到3世紀,一個更強大的國家——大和國——出現了,經過東徵西伐,到5世紀時大和國基本結束了日本列島上的部落林立的狀態,使日本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大和國延續了邪馬臺國各個氏族推舉國王的傳統,但與之不同的是,具有被推舉權的人的範圍從各個氏族縮小到了大王親族之內。然而,王位只在王族內部傳承的做法並不影響各大氏族對王權所具有的約束力與影響力,只是使得各個實力集團從對王位的直接覬覦,演變為通過推薦對本集團有利的繼承人來間接地操縱王權。

王位"萬世一系"就這樣開始產生了。

然而,萬一遇到了某一位大王沒有子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這種情況還真就出現過!5世紀末,當時在位的武烈大王死後沒有子嗣繼位,在近親中也沒有合適人選。勢力強大的氏族們並沒有趁此機會結束王族世襲的方法,而是選擇將世襲的方法延續下去。於是,以大伴氏為首的強勢氏族集團決定從大和地區之外的大王遠親中尋找王位繼承人,一個號稱應神大王五世孫的王族遠親繼任了王位,並被稱為繼體大王。

繼體大王為實現與王室的血緣銜接,還迎娶了先王的妹妹。繼體大王死後,其子欽明大王所做的最大事情,就是繼續沿著其父王的做法,確立繼體大王所開創的王系在既有王統中的地位,以此來證明自己王朝的正統性。其具體做法就是編制王統譜

所謂王統譜,就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把歷代大王連成一系,以證明歷代大王相互之間都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族。他們形成的血統是世代相傳、連綿不斷的,王位的傳承是這一血統延續的自然結果,因而它只能在王族內部進行,不容許其他非王族血統的人染指。

二、修「皇統譜」,打通皇統與血統,世襲制被鎖定

那我們所熟知的稱謂"天皇"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是在6世紀末7世紀初的女王時期,這時候就把王稱為"天皇"了。推古根據當時中國流行的哲學思想——讖緯學,將王統譜做了進一步加工,向上追溯以明確天皇的源頭,使皇統譜上又增加了9代天皇。

推古對皇統譜的修增,不論是否符合真正的皇統,事實上都對日本天皇制的穩固和皇位繼承的唯一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為什麼這麼說呢?皇統譜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編制理念,他的目的就是要保證皇統的血脈相連,萬世一系,皇統與血統二者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從此,從實際意義上講,皇位的傳承被鎖定在皇族內部,使之成為皇族專有的特權,任何氏族再沒有任何可以覬覦皇位的合法理由。

這樣的皇統譜世代相傳,延續至今,奠定了皇位傳承的家族唯一性,是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極重要因素。

三、氏姓制度,確立尊卑,世襲制更加牢固

日本傳統社會秩序的基礎是氏姓制度,氏姓制度是在古代社會,特別是大和政權建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種氏姓制度對「萬世一系」的天皇制起到了很大的助力。

1、氏姓與政治尊卑

所謂"氏",本意指的是有著共同祖先的同一家族,慢慢演變為一個具有政治意義的同族集團,即不一定完全具有同一祖先和血脈,只要有很強的同族集團意識,也有可能成為某一氏族的一員。

所謂"姓",是加在"氏"之上,表明其「氏」尊卑的一種稱呼或標誌。天皇通常會給貴族們賜姓,賜姓的標準是根據各氏的出身血統,以及他們在統一日本列島進程中的功勞大小。比如高等的貴族蘇我氏擁有"臣"姓,大伴氏擁有"連"姓。而地方上的大、小貴族也有"君"、"直"等姓。

姓除了能表示尊卑,還能夠定官位的高低。比如中央的最大的官職就稱為"大連"、"大臣",只能由"連"姓和"臣"姓的人來擔任,而地方上相對較低的官職如"國造"、"縣主"就由擁有"君"、"直"氏姓的貴族擔任。也就是說,高等級姓任高官,低等級姓任低官。同時,這些官位都是世襲,一個氏族一旦取得某個官位,便可世代相承了。

2、氏姓與位階權力

到推古朝,聖德太子引進當時中國儒家學說中的"德、仁、禮、信、義、智"制定了"冠位12階",每種稱呼分為大、小兩個等級,比如大德、小德。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要削弱世襲貴族勢力,根據貢獻大小授予官位,然而由於技術性問題,制度設計不完善,實際上並沒有達到理想效果,但是它第一次提出了位階的概念,成為以後位階制建立的出發點。

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年裡,又有3位天皇根據時勢對位階制進行了改革。天智天皇首先開始了對傳統的氏姓制度的大幅度改造。他宣布要對原有各氏姓集團的勢力消長、貢獻大小、忠順程度等進行評估,然後重新確定各個氏族的首領及其部屬。除此之外,將之前的"冠位12階"擴展成"冠位26階",使授官的大小要依據其位階的高低。

684年,天武天皇制定 "八色姓",將氏姓制度進一步進行改革。重新命名了8個氏姓,根據等級重新賜姓給各個貴族。701年,文武天皇對位階制進行了第三次改革。其將第一個系列的12階縮減為4階,比之前縮小了皇族的範圍,只面向親王而不再面向諸王;諸王被劃分到了第二系列,而第二系列的48階也縮減成了30階。

至此,位階制基本定型。氏姓制度和位階製成為政治鏈條上的重要環節,呈現出一個以等級身份秩序為特徵和依託的政治鏈條:血統門第——位階——官職——權力。由於天皇在制度設計時就從來沒有給自己設立氏姓,也沒有將自己劃分在位階制裡,因此天皇就有了在所有氏姓和位階之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四、天皇被等同於國家和民族的守護神,世襲制最終完成

正如中國古代的皇帝稱自己為天之子,耶穌被認為是上帝的兒子一樣,歷史上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領袖們總是將自己深神化以獲得看似合法的權力,並成為一種精神權威和權力的象徵。日本的天皇同樣也是如此。

在6世紀繼體天皇編制皇統譜時,已經有意識地把天皇家系與神話傳說相結合,將位於皇統譜源頭的諸位天皇塑造成"亦人亦神"的形象,祖神崇拜正式進入國史的開端。

在日本的古代社會,神崇拜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從上至下,從天皇到民間。每個氏族有自己的氏神,每個自然村落都有自己的本土神,人們圍繞各自的神社形成自己的祭祀圈。

氏族家長擁有著極受重視的祭祀的權力,作為祭祖執行人,其擁有著最高的地位和權威,因為家族成員對家長的服從已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對尊長的服從,同時也是對祖神的敬畏與服從。這樣的祖神崇拜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和統合力。

在大化改新後,官方強調天皇家族的氏神、祖神是天照大神,歷代天皇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嗣和後繼者。每有新天皇即位,都要舉行複雜而精緻的"人神對話"的儀式,從形式上加強天皇即神的信念感。天皇的神化強化了天皇家族對皇位的專有,使皇位的傳承成為一種超越自然規律的神秘過程。

後來,經過天武天皇、宇多天皇等對祭祀權力的收縮,天皇進行祭祀成為了其應盡的職責,也成為了國民的認同。天皇的祭神活動同時還具有保佑國泰民安的含義如果天降災害,或者國家出現禍亂,祭神活動就會變得頻繁。

神化鑄就了天皇的神聖、超越及權威性,使天皇成為一種 "永恆"的存在。

結語:

皇統譜、等級身份秩序以及天皇神化,這三大基本要素決定了天皇制的本質特徵,解釋了為什麼日本的天皇制度可以"萬世一系"。

現如今的日本天皇雖然對國家政治沒有實際的權力,但其一族代表著日本千年來天皇制度和祖神崇拜的文化。也許這樣的文化符號恰恰滿足著日本人某種不願割捨的神崇拜心理,才會使天皇權力雖被架空八百多年,但至今卻仍沒有廢除天皇。

參考文獻:

《日本史》

相關焦點

  • 稱帝進行曲(番外篇):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是如何煉成的
    文 | 江隱龍除了日本天皇,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其它的皇族能做到「萬世一系」。除了菊花王朝,人類歷史上也再不存在從未中斷過的王朝。古代日本地圖萬世一系:一個意外的皇權開端日本天皇制度最獨樹一幟的特徵莫過於萬世一系。
  • 為什麼日本歷史上從沒有人篡奪皇位,改朝換代呢?
    和中國封建王朝經常改朝換代不同,從日本古代野史小說《古事記》所記載的日本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到日本上一任天皇明仁天皇總共經過了125任,在此期間日本的君主制沒有出現改朝換代的現象,日本的天皇也號稱「萬世一系」。日本天皇為什麼能夠做到「萬世一系」, 本人覺得這一切都需要從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說起。
  • 如果秦始皇長子扶蘇繼位,秦朝皇帝會如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嗎?
    日本天皇卻是能夠萬世一系,天皇也稱菊花王朝,是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沒有出現改朝換代,就是昭和天皇發動的二戰在戰後也沒有被廢除。從日本神話中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現在的令和天皇,天皇一共傳承了126代。
  • 細說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為何能延續至今?
    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稱號,相傳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後裔,其王朝稱「菊花王朝」,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現在的明仁天皇已延續125代,從來沒有改朝換代,是世界歷史上國祚最長的王朝,號稱「萬世一系」並寫入日本憲法,現為日本的國家象徵,要細說「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為何能延續至今,就要細說歷代日本天皇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如何做到的?
    在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裡,日本天皇就是個人畜無害的擺設,擱在那裡受點人間香火,這是 「天皇萬世一系」的基礎。如果歷代天皇都要抓權力,恐怕早就被扔進海裡去了。 第一代神武天皇據說是天照大神後裔,堪比咱們中國的黃帝。從他老人家算起,日本天皇傳了126代,確實沒有中斷過,「萬世一系」由此得名。
  • 中國古代改朝換代頻繁,為什麼日本兩千多年朝代從未更替呢?
    雖然每個朝代建立都想萬世永昌,但是最長的朝代也就三四百年(周朝800年)。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就想著萬世傳承皇位,沒想到統一後15年後秦朝便滅亡了。然而反觀我們的近鄰島國日本,竟然兩千多年朝代從未更替呢?從公元前660年第一代日本天皇繼位到現在的明仁天皇,歷時兩千多年,傳位125代號稱「萬世一系」。中國從公元前21世紀至1911年辛亥推翻大清,前後經歷了十幾個主要朝代。
  •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兩點原因是什麼?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君主制
    然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卻能夠做到萬世一系,這是什麼原因呢?「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根據史料記載,日本雖是一個彈丸小國,但卻有著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君主制度——天皇制。日本的天皇制起源比較早,最遠可以追溯到與中國先秦時代同一時期的神武天皇,但這一任天皇的生平事跡主要存在於神話傳說之中,可信度不高。現在歷史學界公認的日本天皇制的起源時間是在公元200年的神應天皇時期。
  • 日本天皇家族兩千年史:從萬世一繫到《人間宣言》
    原標題:日本天皇家族兩千年史:從萬世一繫到《人間宣言》 天皇家族的神話之旅 天皇神話的核心是「萬世一系」,既然天皇是神的子孫,那麼,他們必須是「萬世一系」才能保持神的血統純一,可裕仁天皇自己就曾說過,若論及天皇家血統,可能近衛家(日本最高級貴族,二戰時的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就出自這一家族)比他自己的家族還要純。
  • 很多國家都經歷過改朝換代,那麼日本經歷過嗎?
    很多國家都經歷過改朝換代,那麼日本經歷過嗎?從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建立大和政權以來,到現在的明仁天皇,已經是第125代天皇了,號稱萬世一系。就連日本國歌也突出提到了天皇家族的正統性,自古至今,從未有變,這也足以見得天皇在日本的地位。
  • 日本皇位繼承制度的歷史脈絡
    日本皇室今年夏天爆出了震驚世界的新聞:8月8日,明仁天皇通過視頻向日本國民委婉表達了「生前退位」的願望。此消息一出,立即在日本國內引發軒然大波。要想理解日本天皇為何不能自己決定讓出皇位,還需梳理一番日本皇位繼承的歷史脈絡。
  • 142 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延續
    東亞歷史第142篇:日本的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 平安時代一共有三十三個天皇,共三百九十三年。統計起來,其中竟有十八位天皇在很年輕時便將大位禪讓給自己的弟弟或兒子,削髮出家做了和尚,並自稱上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中原因,與藤原家外戚強盛有絕大的關係。
  • 曾經窘迫不堪的天皇,如何一步步被抬上「萬世一系」的神壇?
    文|陳湜天皇,這個日本「萬世一系」的形式上的最高統治者,且不說其究竟是多少世「一系」,從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時期開始,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虛位元首。近代以前,除了「大化改新」前後的不足百年時間,國家權力基本不掌握在天皇的手中。
  • 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原因很簡單
    有句話說的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中,不斷上演著改朝換代的遊戲,當然每一個朝代在建立的時候,開國君主總是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夠永存下去。然而那終究只是幻想罷了,朝代最長的也就是400年而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自詡為皇帝,並且將後世的皇帝取名為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不過僅僅在他死後不久,由於秦二世的胡作非為,秦朝僅僅持續了15年就滅亡了,那麼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
  • 日本天皇有什麼特殊能力,能夠萬世一系?
    那麼,日本天皇究竟有什麼特殊的魔力,能夠保持萬世一系呢?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先將我們的目光聚焦到二戰結束之後的日本。如何對日本去軍事化?日本的軍國主義跟天皇制度又有什麼關係呢?1889明治政府年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第一條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第三條:「天皇神聖不可侵犯。",第四條:「天皇為國家元首並總攬統治權,並依本憲法條規執行。」,第六條:「天皇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執行。」
  • 這個日本人曾求中國冊封,被拒絕,24年後,他做了啥事?如願了
    在日本國內,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特有稱號。日本皇室的譜系中也明確記載,他們是「萬世一系」,從未改朝換代,作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如果從傳說中的神武天皇算起,至今日本天皇一系一共傳了126代。按照這一時間和代系傳承計算,日本的天皇,是世界上存在最久的君主制度。
  • 日本皇帝為什麼能「萬世一系」?相比於中國皇帝,他們優秀太多了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近代明治維新後宣稱「萬世一系」並寫入憲法,即日本從古代起沒有改朝換代,始終都是皇室一系。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大量神話色彩,難以斷定古代天皇真實性。從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能確認其實際存在,自應神天皇開始的歷史之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 一個朝代持續兩千年,「萬世一系」的日本皇室為何從來沒被推翻?
    而這些君主國當中,最為獨特的莫過於日本皇室,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皇室,有差不多兩千年歷史。也就是說,這麼長的時間裡,日本一直都沒有改朝換代,這是一個相當令人好奇的問題,東亞地區歷來就是「皇帝輪流坐,今日到我家」,日本皇室是怎麼做到穩定保持「萬世一系」的呢?
  • 滿人入關是改朝換代,但日本為何被稱為外族入侵?
    中國發展以來,一直對歷史文化有著莫大的興趣,甚至有一些人專門收藏一些名勝古蹟,或者那些珍貴瓷器,隨之而來掀起了研究歷史的熱潮,大家也是心思各異提出了一些奇思怪想,有人說明朝滅亡之後便再無中國,甚至有一些人認為日本人侵略中國和那些滿族建立清朝的性質是相同的,認為他們都是外族入侵,清朝的建立跟改朝換代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這些說法看似很有道理
  • 每個國家都有過改朝換代,唯獨此國兩千多年統治者血統從沒更換過
    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 這是日本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但「生前退位」在日本歷史上卻不少見,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出現過,中國也有,叫「太上皇」。但罕見的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出現過許多王朝,都有過「改朝換代」的歷史,但惟有日本號稱「萬世一系」,即日本的天皇從沒換過血統。
  • 日本天皇:退位了,得交出三樣寶物,拜祭一個人,還得離開一地
    在亞洲地區,日本、泰國等國家依然保留著君主制,當然其中以日本天皇的名氣最大。這裡面有這樣幾個原因,其一是日本是亞洲乃至世界上的經濟大國,影響力比較大;其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天皇對戰爭的擴大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