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有個迷你免費寺廟,距今600多年,曾是呂洞賓道觀

2020-12-17 林清鹿

中國歷史上,佛道二教一向不合,西漢時曾有過佛道之爭,因歷代皇帝喜好,佛、道都曾當過主流教派,可總體來說,佛教在民間威望日益勝過道教,寺廟數量也遠多於道觀。

徐州有個寺廟很有趣,它前身為一個道觀,後來改成了寺廟。在它身上,你既能看到佛道二家的文化元素,也能窺視到二者的興衰變遷,它就是奉親庵。

這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寺廟,位於雲龍山北端,稍加不注意,便會忽視過去,我是在前往雲龍山的路途中,偶遇而來。奉親庵真的好小,小到迷你,山門定是沒有的,只有幾間房,入口便是圓通寶殿,廟前散落著眾多石碑,刻著古寺變遷的過往。

奉親庵始建於明初,距今600多年,原為供奉仙人呂洞賓的道觀,稱為呂公堂。呂洞賓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師,他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不要任何報酬,在民間頗有威望,因此供奉他的道觀很多。

後來道教衰落,看堂道士棄堂而走,呂公堂逐漸荒廢破敗。清代道光年間,呂公堂改為佛教道場,但境況並未好轉,民國初期,徐州名僧慈修看到殿宇破敗,佛事冷落,便變賣自家土地,出資整修,並將其改為奉親庵,取為供養母親之意。

民國二十三年,慈修法師削髮為尼,並變賣家產,在念佛堂前續接一院落,並修建了眾多殿宇。2001年念佛堂被拆,移至原址東200米重建,規模已大不如以前,這便是如今看到的模樣。

仔細品味寺廟名字,會發現充滿了人間氣息,這正是寺廟所缺乏的。古代僧人或隱居山林,或雲遊四方,其父母想顧也顧不上,雖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普濟天下,只是連自己父母都疏忽了,這慈悲也多了幾分遺憾。

或許正因如此,奉親庵才顯得如此親切,一點沒有佛家的嚴謹和高深,讓信眾放心的把期望託付於此。寺廟香火很旺盛,香爐前煙火繚繞,香客往來不斷,只是廟前停滿了電動車,看起來較為混亂。

殿前有兩塊石碑,一塊寫著「以戒為師」,一塊寫著「知恩圖報」。走進殿宇,供奉有一尊大佛,端坐於四十蓮臺之中上,每個蓮花瓣上都立著一個栩栩如生的莊嚴佛像,讓人肅然起敬。

寺廟不收門票,不一會便可參觀完畢,據當地老人講,這裡經常會舉辦法事,臘八節時還會施粥,在徐州算得上是一個有口皆碑的寺廟。

徐州是一個古城,為華夏九州之一,還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奉親庵就像這座城市一樣,樸實無華,越品越歷久彌香,有著其他地方品不出的韻味。有時間可到此轉一轉,品味一下這座小巧卻極具人間煙火氣的寺廟。

地址:徐州市雲龍區彭城南路

交通:可乘坐606路、608路到師大北門站下,向北走300米即到。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帶你遊遍各城市冷門、有趣風景。

相關焦點

  • 徐州的「迷你」寺廟,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據說是呂洞賓的道觀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08字,閱讀約2分鐘徐州的「迷你」觀已有600年歷史,相傳曾是呂洞賓的道觀。佛教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流派,可以說是世界上擁護者最多的。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徐州一座多元化的寺廟,在這裡你不僅可以看到佛教文化,還可以領略道教的變遷。這是位於徐州市雲龍區彭城南路的鳳琴寺。當你第一次聽到這座寺廟的名字時,你就能感覺到煙火的味道。然而,事實上,卻恰恰相反。煙火味,正是鳳琴寺所缺乏的。因為在古代,僧人大多選擇周遊列國,或者是看破紅塵,大慈大悲。
  • 青海的瞿曇寺,距今600多年的歷史,是規模最大的明代寺廟建築!
    事實上,中國有很多種寺廟,如少林寺,國清寺,靈隱寺這些都是著名的寺廟,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但是下面要介紹的寺廟就稍微不那麼出名了,他是一座青海的皇家寺廟,據說它的匾額都是朱元璋給的,連皇帝建文帝都在這裡出家了。
  • 中國最靈驗的道觀,距今1300多年,到了節日還有武警看守
    而作為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其中最出名的就有四川的青羊宮、江西的天師府、湖北武當的紫霄宮等,這都是家喻戶曉的道觀。但是,小編發現有一個道觀跟以上幾個不分上下,也是中國最靈驗的道觀之一,距今1300多年,到了節日還有武警看守!
  • 泉州最大的土地廟,距今600多年,以有求必應聞名
    不是寺廟,也不是道觀,而是土地廟。幾乎每個城鎮,甚至於每個鄉村都有土地廟,作為級別最低的神仙,土地爺爺逆向翻盤,反成了中國最常見的祭祀建築。這是因為土地神的特殊性造成的,土地神沒有那麼大的神通法力,只能管轄自己的一片區域。一片是多少呢?
  • 始建於明代距今約600年的這座道觀,有一龜蛇合體的雕像有何寓意
    這裡匯聚儒、釋、道、三教文化:道教全真教龍門派祖庭發源於此,與武當齊名,五龍宮、八寶宮等道觀殿宇和雲丘書院,多寶靈巖禪寺等儒釋文化相融相生,和諧共存。其中始建於明代,距今600多年的五龍宮香火最為旺盛,在五龍宮「真武頂」殿前,有一龜蛇合體的雕像特別受到每一個到此的香客和遊客的青睞。
  • 你知道峨眉山有多少道觀,多少寺廟嗎?盤點峨眉山道觀寺廟(一)
    在魏晉以前,峨眉山多道觀。至魏晉時期,傳說普賢菩薩在此顯跡以來,峨眉山大興佛教,道家逐漸式微,一些道觀也被改為了寺廟。…而這些,哪些是道觀,哪些是寺廟,哪些是道觀改為寺廟的呢,而各大寺廟的來龍去脈你可清楚?
  • 濟南道觀傳奇 昇陽觀
    昇陽觀(呂祖廟)位於濟南大明湖畔,始建於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昇陽觀原名呂祖廟,因供奉神話人物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據說八百年前,金人元好問一日在太原街頭閒逛,一長鬚飄灑、身背寶劍的道人突然上前,邀請他一同飲酒就餐。兩人相邀以後一同遊歷濟南大明湖、趵突泉。
  • 道觀和寺廟有什麼不同? 道觀和寺廟的區別介紹
    道觀和寺廟有什麼不同? 道觀和寺廟的區別介紹時間:2021-01-07 20: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道觀和寺廟有什麼不同? 道觀和寺廟的區別介紹 道觀和寺廟的區別 全面的為您講解道觀和寺廟的區別,接下來就是全面介紹。
  • 濟南有一座與南京棲霞寺齊名的寺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我們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歷史遺留下來的景點也是數不勝數,在濟南這個旅遊景點眾多的地方,有一座與南京棲霞寺齊名的寺廟,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
  • 徐州很受歡迎的寺廟——竹林寺,是徐州八大古寺之一,歷史悠久
    因為知名度低,有自己的發展史。 這也是很多城市寺院的人氣不同,有名不同。 所以你很容易就能知道徐州很受歡迎的寺院。 其實,也值得這座寺院擁有的發展史。竹林寺。 在中國很多寺院的發展中,很多寺院也有自己的發展優勢。 有些寺院說不有名,但能吸引很多人的重視。 這座寺院是當地城市有潛力的寺院,也是當地大城市重點保護的對象。 這寺院的價值有多重要?
  • 泰國有個「土豪」寺廟,用240公斤黃金建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最近幾年,中國的旅遊業可謂是快速發展,不僅迎來了大量的國外遊客,也有不少遊客踏出國門,去到世界各地旅行,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有中國人的足跡。泰國可以說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一個國家,每年前往泰國的中國遊客非常多,主要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消費比較低,而且還有開放的異國風情,人們可以在這裡釋放天性,盡情地暢遊在歡樂海洋中,不過泰國也是一個佛教大國,在泰國境內有很多的寺廟,所以當地的宗教風情特別濃厚,去過泰國旅遊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
  • 盤點江蘇人氣最高的十大寺廟,其中兩座免費,一市竟有五座
    江蘇省佛教的歷史十分悠久,寺廟眾多,其中人氣旺盛的寺廟能達到數十座之多。那麼江蘇省人氣最高的佛教寺廟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有兩座寺廟門票免費,蘇州市竟然有五座寺廟人氣排名進入前十,這些寺廟你都去過了嗎?
  • 光孝寺,廣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
    廣州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距今千年歷史,很多遊客到此求生子求姻緣,你知道在哪裡嗎?芒果旅行日記:雖然我在廣州上學工作,平時也喜歡到處走走逛逛,廣州的很多老街老巷老建築都去逛過,如沙面、北京路、上下九、狀元坊、高第街、恩平路、人民中路、南方大廈、愛群大廈等等,但卻一直沒怎麼逛過寺廟。
  • 福建又一景區走紅,距今有1700歷史,被稱為「八閩第一道觀」
    可能很多人在去過一些佛教景區或者是寺廟的時候,會覺得佛教寺廟極為富麗堂皇,各種裝飾十分耀眼。可能在人氣這方面,道教的建築就顯得有點冷清,但是並不能說它的含金量也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進度,玄妙觀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 泰國清邁一座著名的佛寺,距今已600多年歷史,門票只要4元
    眾所周知,泰國是一個佛教大國,所以去泰國旅遊的話,一定是少不了寺廟的旅程。而泰國的寺廟與中國的寺廟又有很大的不同,泰國寺廟多以金碧輝煌為主,而中國寺廟多是以古樸安寧為主。今天小編就給各位熱愛泰國旅遊的朋友們介紹一座在泰國很著名的寺廟。
  • 江南著名的道觀,距今1600多年的歷史,可惜知道的人很少
    道教起源於中國,在民間擁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在江西省南昌市,有一座道教宮觀,自古是江南著名道觀,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如今,可惜知道的人很少,不知道你去過嗎?
  • 泰國清邁有座地位崇高的佛寺,距今已有600多年,門票卻只收4元
    文/阿秋眾所周知,佛教的誕生地並不在中國,但卻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唐朝以來,中國修建了大量的寺廟,佛塔,而且佛教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即便是到了現在,在中國的大小城市都可以看到寺廟的存在,不過我們國家的寺廟還是比較低調的,講究的是清修
  • 福建有個規模不小的寺院,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但香火還很旺盛
    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名,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福建有個規模不小的寺院,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但香火還很旺盛。泉州作為中國第一個東亞文化之都,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唯一起點,現在泉州依然是福建最大的強市,因為2019年泉州GDP總量達到9946.66億元,連續21年位居全省第一,實力不容小覷,素有「佛國」之稱的泉州,自晉隋以來,見證了佛教的興盛和寺廟的眾多,有史料記載的寺廟有400多座,保存下來的大約有200多座,其中開元寺是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座
  • 雲南滄源縣有座低調的寺廟,距今170多年,整個寺廟只有一名僧人
    作為一個包容性國度,寺廟在國內非常多,大都是古代遺留下來的。雖然經過時代變遷,但仍舊保持原有樣貌,而且很多寺廟有著傳說,香火旺盛。但在雲南的臨滄縣,有一座很低調的寺廟,遊人很少,但有著獨特的特點和歷史價值,它表示廣允緬寺。
  • 福建第一座道觀,距今1700多年,極盡華麗還不收門票
    泉州之行時,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宗教廟宇上,佛教寺廟不必多說,琳琅滿目,精彩紛呈。相比而言,道教廟觀則要冷清許多,不過這並不意味它們含金量不高,恰恰相反,泉州道觀的歷史厚重、殿宇巍峨,同樣不在話下,玄妙觀便是最好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