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界屋脊的領軍人:記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長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蘭州七月五日電題:跨越世界屋脊的領軍人

  ——記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長盧春房

      中新社記者羅德惠殷春永

  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青藏鐵路格拉段開工建設。依靠科技,保障健康,愛護環境。時進兩年,青藏鐵路已挺進可可西裡無人區,正線鋪軌一百八十多公裡。

  正在建設的格爾木至拉薩段穿越海拔四千米以上地段九百六十多公裡,建設中面臨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難題。在青藏線上,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長盧春房被建設者們稱為跨越屋脊的領軍人,他組織全線三萬多建設者頑強拼搏,迎難而上,掀起了施工的熱潮。

  「以人為本」是青藏鐵路建設的獨特一面。盧春房主持制定了確保職工、民工健康的衛生生活保障措施,健全和完善了三級醫療保障體系,至今沒有發生高原病亡人事故。同時,工地建家活動得到重視,該線共投入五千五百萬元人民幣用於建設和改善生活娛樂設施,為參建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

  盧總指揮長把勞務工視為青藏鐵路建設的重要力量,關心他們,努力做到與職工統一衛生保障、統一居住條件、統一飲食標準,確保工資發放到位,確保他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為了確保設計質量,盧春房多次前往鐵道第一勘測設計院研討保證設計質量的方案;經常奔波於長達一千一百公裡的工地,實地考察,使工程質量處於受控狀態。針對多年凍土難題,盧春房走訪科研單位,徵求攻關方案。兩年來,凍土攻關成果可喜,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同時也填補了多項空白,風火山隧道成功突破高原凍土技術難題被評為二OO二年全國公眾關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盧春房督促建立和完善了青藏鐵路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建設、管理、設計、施工、監理四位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據檢驗,青藏鐵路質量全面創優,已完工程質量普遍良好,合格率百分之百,優良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創出了第一批四十三項優質樣板工程。

  眾所周知,青藏高原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青藏鐵路建設將環境保護與工程質量並重。盧春房對待這裡的環境保護工作十分規範嚴格。採取了多種措施保護自然環境、野生動物、凍土植被,以及防治沙土流失、地質災害。據介紹,今年開工以來,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組織對百餘個取棄土場、砂石料進行調整,有效保護了錯那湖自然保護區及沿線的自然景觀。

相關焦點

  • 憶青藏鐵路建設
    巍巍唐古拉,蜿蜒青藏線,2006年7月1日,隨著列車一聲長嗚,打破了天堂亙古的寂靜,一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通往世界屋脊的天路,結束了千百年來雪域高原沒有鐵路的歷史。如今,當我們乘著火車到達雪域高原時,我們不會忘記在修建青藏鐵路的五年間,有多少築路大軍日夜鏖戰,用雙手和艱辛為雪域築起一條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 通往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為何突然宣告終止?
    「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的代名詞,這裡的平均海拔和終極海拔在全世界都獨一無二。然而,歷史上不乏勇者,用白骨做路標,在這「世界屋脊」處,探尋一條通往民族交融的暢通之路。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著名旅行家保羅·泰魯在乘火車到中國旅遊時,曾經斷言,「只要有崑崙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然而,保羅泰魯不知道,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位中國人就將他的鐵路夢做到了青藏高原。這位中國人,就是孫中山。
  • 背景:全長1956公裡 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中新社拉薩十月十五日電 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裡的青藏鐵路十月十二日全線鋪軌貫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致信祝賀;十月十五日,青藏鐵路全線鋪通慶祝大會在拉薩火車站舉行,與此同時,滿載一萬二千三百噸援藏物資的列車停靠在拉薩西火車站,並舉辦援藏物資交接儀式。
  •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這裡的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無數的雪山,冰川,激流峽谷,使得青藏高原成為地球上最難以到達的地區之一。如此環境,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今天就跟大家解密一下。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車的消息,傳到北京,一直關心西藏交通的毛主席高興得徹夜未眠。有了公路,那麼修鐵路也就不遠了。毛主席將王震將軍召進中南海,讓他出任鐵道兵司令員。王震將軍立下軍令狀,一定把鐵路修到喜馬拉雅山下去。從那時起,讓鐵路攀上喜馬拉雅山,成為每一位鐵路建設者不滅的信念,永恆的目標。
  • 青藏鐵路建設攻克三大世界性難題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華網西寧9月7日電題:青藏鐵路建設攻克三大世界性難題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華社記者 王聖志  這是人類鐵路建設史上亙古未有的穿越:它橫穿「世界屋脊」,飛架「極地」天塹,穿越960公裡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跨越5072米的唐古拉山越嶺地段,「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難題,如高原天塹橫亙在前。
  • 鐵路進藏:世界屋脊一小段 西藏歷史一大步(圖)
    新華社發  跨越千年的西藏之路:寫在青藏鐵路西藏境內鋪軌之際  背景資料: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凍土工程的「博物館」  新華網拉薩6月22日電(記者陳良傑、拉巴次仁)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長的高原鐵路22日開始在西藏自治區境內鋪軌,世界屋脊正實現著歷史上的偉大跨越。
  • 青藏鐵路真的的用意
    青藏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全長1956千米,通往西藏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建設者們用跨越50年的時間,克服了生態脆弱、高寒缺氧和多年凍土三大世界鐵路建設難題,在世界屋脊修築了這條穿梭於佛國雪域、神話世界的人間「天路」,載入人類文明史。
  • 站在世界屋脊,勾勒高原鐵路新藍圖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青藏高原似乎自帶「高冷」氣質,提起它,人們就聯想起地域偏遠與交通不便。不過,不斷延伸的高原鐵路網將為世界屋脊摘掉這些舊標籤。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所管轄的鐵路運營裡程從1978年的297公裡擴大到2018年的3035公裡,鐵路運營裡程增長近11倍。」該公司建設管理部副部長周程明介紹。
  • 青藏鐵路
    今年是青藏鐵路建設的全面攻堅年,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截止7月底年度累計完成投資23.9億元,開工累計88.9億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正在採取強化措施,鋪軌架梁向高原腹地挺進,唐古拉山越嶺地段和唐南段重點工程開工,全面攻堅戰已形成高潮。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是我國的「江河源」。
  • 探訪青藏鐵路系列一 鐵路建設史上最偉大的穿越
    探訪青藏鐵路系列三 十萬築路大軍基地全部拆除           探訪天路系列之一:傳大穿越  這是人類鐵路建設史上一次最偉大的穿越!  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公裡,其中西寧至格爾木814公裡已於1979年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新開工修建的青藏鐵路格拉段東起青海格爾木,西至西藏拉薩,全長1142公裡,途經納赤臺、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到拉薩。
  • 天路放歌——長詩《鏗鏘青藏》創作記
    我的詩集《鏗鏘青藏》就要出版了。回顧三上高原的創作過程,我心潮澎湃,激情難抑……  2004年秋,《詩刊》、《人民日報》等新聞單位聯合組織青年詩人赴青藏鐵路工地採風創作,我也有幸踏上了這條豪邁之路。
  • 青藏鐵路工程概況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正在修建的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裡,其中新建1110公裡,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裡。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 青藏鐵路百年史
    江澤民總書記作出了青藏鐵路新線建設「應該下決心儘快開工修建」的指示。這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大舉措,青海、西藏兩省區人民倍受鼓舞。回顧歷史,青藏高原的鐵路建設,融匯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宏願,經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
  • 拉日鐵路正式開通 中國國產火車頭開上「世界屋脊」
    拉日鐵路正式開通 中國國產火車頭開上「世界屋脊」 2014-08-15 20:12:39  這是中國國產大功率機車(火車頭)首次登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鐵路從此用上了國產牽引動力。此前,青藏鐵路採用的大功率機車主要依賴於美國進口。  青藏鐵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據北車專家介紹,由於青藏高原空氣稀薄,氣壓低,燃料無法有效釋放能量,國產火車頭在青藏鐵路面前只能望而卻步。
  • 中國未來大工程世界屋脊之美,川藏高速鐵路
    青藏鐵路20世紀的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國家為了能讓當時的西藏落後狀況得到改善,國家先後修建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緊接著就是鐵路工程,2001年青藏鐵路全面開始建設,道路交通的修建為西藏地區發展提供了機會
  • 百年青藏鐵路建設史
    青藏鐵路建設「二上二下」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把修築進藏鐵路提上議事日程,決定把鐵路修到拉薩。從此,青藏鐵路的建設經過了長達45年的「長考」,出現了「二上二下」的歷史曲折。  1954年,兩條進藏的公路青藏、川藏公路通車。1955年3月9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會議,專門研究西藏問題。他強調指出:要發展,就要修路。
  • 我國第一條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背後的中國軍人(圖)
    青藏鐵路護路員扎西     中國軍人與中國的第一條數位化鐵路——蘭州軍區某測繪中心援建青藏鐵路紀實>     6月初,中國鐵道部正式對外宣布,我國第一條高原鐵路——青藏鐵路7月1日通車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 駱駝 汽車 火車-青藏交通跨越三個時代紀實
    (完)駱駝汽車火車——青藏交通跨越三個時代紀實之二  新華網青島3月22日電(記者張榮大)駱駝,為穩定和平解放不久的西藏局勢和揭開青海柴達木"聚寶盆"的奧秘,建樹了不朽的功勳。可是青藏高原的大規模開發建設靠駱駝是無法完成的,要解決根本問題非加快公路建設不行。  黨中央英明地預見到這種形勢,毛澤東同志發出指示:「一面進軍,-邊修路」。
  • 他是「天路」背後的功臣,他改寫了外國人對青藏鐵路的預言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它穿越世界屋脊,打開了青藏高原走向繁榮發展的一扇窗;它改寫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讓「坐著火車去拉薩」成為年輕人旅遊的新時尚。昨晚,東方衛視大型文化紀實尋訪節目《閃亮的名字》第二季走近這條「天路」背後的科技功臣張魯新。
  • 天路——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鐵路
    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這條鐵路實際上就在天上飛馳,這對乘客生理和心理上的衝擊是史無前例的新奇和巨大,而這一令人瞠目結舌的經歷更令人永生難忘。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1日通車營運,開創了人類鐵路建築史上的奇蹟,空前絕後,被美譽為「天上的鐵路」,的確名不虛傳。即便是秘魯安第斯山上的「高空鐵路」也不能望其項背,至少比青藏鐵路的最高點5072米低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