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面對疫情衝擊的歷史挑戰,他們卻創造了歷史!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老河口市,現有工作人員155人,2019年收案5950件、結案5281件。既沒有案多人少「窮則思變」的太多理由,也沒有經濟發達「科技支撐」的豐厚土壤,然而,湖北法院網上庭審「第一槌」這個見證歷史的一刻,卻落在了這所「偏安一隅」的基層法院。原因在哪裡?他們的經驗有哪些?讓我們來問問這群創造歷史的人。
院黨組上了一堂「初心課」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堅決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農曆大年三十,老河口法院黨組召開了一場討論激烈而又高度統一的會議。會議決定,疫情防控期間,在本院防控指揮部的領導下,一方面有序組織幹警下沉一線積極抗擊疫情,另一方面號召幹警充分運用「雲」思維探索法院工作「新大陸」。這個決定,影響是深遠的,黨組一班人聚齊了心氣、放遠了眼光、抓住了根本。自此,老河口法院啟動了智慧法院運用的「加速鍵」。
院庭長算了一本「經濟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老河口法院的院庭長們白天帶著幹警投入一線與群眾共渡難關,晚上卻久久無法入眠,因為他們有一本「經濟帳」要算:我院2019年收案增長率為15.28%,按照這個增長速度,2020年將突破6800件。疫情之下,現有案件如何消化?群眾的訴訟利益如何得到全方位保障?疫情過後,大量案件急速湧入法院怎麼辦?法院還可能回到原來的「慢節奏」嗎?此時,一份省法院關於開展網上庭審的通知使他們看到了「曙光」。「心急火燎」的他們,已經充分認識到,運用「雲」方式開展審執工作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勢在必行。一場「大戰」又將拉開帷幕!
青年幹警下了一盤「命運棋」
在疫情肆虐的民族危難之際,老河口法院全體青年幹警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時代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他們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成了抗疫戰場的「主力軍」。「智慧」戰「疫」同樣離不開他們的齊心協力,畢竟他們才是這「雲」時代的「弄潮兒」!在院庭長的引導下,他們開展了一場場「雲學習」「雲討論」,尤其是對網上立案、網上庭審、網上調解、網上保全等系統「摸著石頭過河」,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一時間成了所在庭室乃至整個法院的「主心骨」「智囊團」。
抽調人員組建一個「專家組」
初上「雲」端,審判管理是難題,技術保障是難題,法律適用更是難題。為確保法院「雲」不掉線,老河口法院及時抽調審管幹警、技術幹警和立審執資深法官幹警即刻組成「專家組」。事實證明,這隻「精兵強將」確實發揮了「一招制敵」的作用。「專家組」對本院各類案件梳理後進行了審執態勢研判,對離婚案件、公告送達案件等多類案件是否適合「雲審」「雲執」進行了充分研討,對庭審規範進行了重點研究,對於排庭問題和技術問題做好指導保障,並研究推出《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使用「網際網路庭審」審理民商事、行政案件規範(試行)》等規範性文件,逐步推進法院「雲」運用形成了體系。
業務部門建了一個「排練群」
「不打無準備之仗!」為打好「雲」戰役,老河口法院業務部門幹警組建「排練群」,在網上庭審前做好一切準備,也留下了「創造歷史的痕跡」。庭審團隊設計好庭審「路線圖」,在網上開庭前由本庭室人員組建「排練團」,全程模擬「雲」庭審,收集整理掉線、語音、記錄、筆錄籤字、證據交換等「庭審」中遇到的不同問題,及時向「專家組」報告,並逐項解決。對已解決的問題,在正式開庭前制定庭審應急預案,並發往「排練群」供其他庭審團隊參考借鑑,使庭審質效實現了經驗性的「飛躍」。「可以在網上開庭前先進行在線調解,調解成功了雙贏,調解不了再安排網上開庭。」這個「金點子」也得到了群內同志的一致認可,贊陽法庭便一口氣在線調解5件案件,其中成功1件、撤訴4件。
請涉訴群眾放下一顆「平常心」
「還是我們過去正常的庭審,無非是我們換了個方式『見面』而已,請您保持一顆平常心!」胡瓊法官這樣對即將參加網上庭審的當事人說。對於「雲」庭審這一「新生事物」,當事人不免有「好奇心」甚至是「牴觸心」,而承辦法官要做的是請他們保持一顆「平常心」。「庭前的案件篩選排查很重要,有代理人的案件開庭成功率較高,有證人的案件需要提前申請並提請注意庭審環境;庭前對當事人的指導更加重要,手機運用、證據儲備、筆錄籤字、語音調試等問題需要特別交代。」與當事人在庭前的有效溝通成了庭審成敗的關鍵,但老河口法院的法官不怕,因為這是咱法院人的「專業」。
庭審團隊也是一個「合唱團」
與「實地」庭審不同,網上庭審最難做的是庭審環境和後臺保障,但這也難不倒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胡瓊法官,「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案件,應當告知當事人在開庭前十日內向法院申請,並提前做好證人身份審查、誠實作證告知等工作,以確保庭審過程不被『旁聽』,使庭審陷入僵局。」這「未卜先知」的經驗,實際上是在「排練群」裡討論的結果。庭審中的後臺保障則更為重要,庭審團隊提前製作好排除審判秘密的庭審「路線圖」和應急預案,於開庭前提交「專家組」,使其掌握案件庭審程序、把握庭審節點。一旦庭審「短路」,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方面及時聯繫「專家組」再次開啟庭審,另一方面積極做好當事人溝通工作。截止目前,老河口法院共開展網上庭審案件7件,平均審理時長不到60分鐘,演繹了一場場「智慧聯動」的「大合唱」。
他們還攢了一點「小溫暖」
沒有什麼比群眾的口碑更令人振奮!法院「雲」並非高高在上,而是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的有力法寶。「真的很方便,如果還有案子,我依然會選擇『雲庭』,感謝胡法官的耐心指導,本想疫情結束才能開庭,沒想到案子審得如此高效」,第一次「雲」開庭後,胡瓊法官及時對案件當事人進行了回訪。案件回訪使得法院「雲」更接地氣,及時收集的當事人反饋意見又使得法院「雲」運用更加成熟完善,老河口法院人的這一「招」著實做到了群眾的心坎兒上。疫情之下,再沒有什麼比群眾的感激更暖人心!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歷史給了挑戰,也給了機遇,甩出了問題,也給出了答案,湖北法院網上庭審「第一槌」,終究落在了這所心氣足、心氣齊、敢幹事、幹成事的基層法院!
網際網路庭審系統相關說明
一、客戶端下載地址及操作手冊
1.當事人端全新包下載地址:https://cov.tcloudspace.com/ots/download/48707457
2.法官、書記員、陪審員全新包下載地址:https://cov.tcloudspace.com/ots/download/71382896
3.網際網路庭審操作視頻:
https://share.weiyun.com/59UwtNT
4.網際網路庭審(當事人、證人、公證人、代理人)使用手冊https://shimo.im/docs/8a8779d359584371
5.網際網路庭審(庭審管理)使用手冊
https://shimo.im/docs/34164429cb5840b1
6.網際網路庭審(書記員端)使用手冊
https://shimo.im/docs/7b7c1413418b4364
7.網際網路庭審(審判長端)使用手冊
https://shimo.im/docs/f1fae3a3ee2c43c4
8.網際網路庭審(陪審員、審判員端)使用手冊https://shimo.im/docs/e0e18887b7b249bf
二、預定法庭事項
預定法庭後,各參與人會接收到系統發送的簡訊,簡訊含有相應的客戶端下載地址,提示:當事人除了pc端,還支持小程序與手機app登錄,法官、陪審員和書記員只能pc端登錄;app不支持蘋果手機,蘋果手機可使用app;安卓手機儘量使用app參加庭審。
蘋果手機微信小程序使用方法:當事人可以通過微信搜索小程序「雲庭」參與庭審,使用微信手機號授權進行登錄小程可以看到案件列表。(微信綁定的手機號需和案件中手機號一致,否則登錄後空白)
三、常見問題解決辦法:
https://shimo.im/docs/9b8b0c927b284575
特別注意,閉庭後,庭審材料、籤名筆錄可以立即下載,庭審視頻需要第二天才能生成下載,並且五個工作日自動刪除,請各位第二天自行下載保存。
近期熱文
公眾號ID
老河口市人民法院
原標題:《刨根問底:湖北法院網上庭審「第一槌」,為什麼會落在老河口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