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瑞朝 攝影 許俊文
長垣黃河灘內遷徙過來的大雁鋪天蓋地
黃河九曲十八彎,進入長垣境內,更是左擺右蕩,彎道不斷,這也造成了大量的灘涂溼地。每年到了冬天,這裡就成為了鳥類的天堂,約160種鳥類在這裡留下足跡,各種禽鳥能達到數萬甚至十萬隻。
這裡也是大鴇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除了當地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外,還有不少當地的「鴇衛者」,為了給候鳥提供一個安全的棲息環境,義務付出財力、精力、體力等。
【觀測】
大鴇已按時赴約雁群正在趕來的路上
11月12日,今年下半年第一場寒潮到來之前,長垣黃河灘區內灑滿陽光,碧空如洗,一馬平川。身穿「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字樣衣服的王永昌,帶著鳥類觀測的專業設備,再次來到蘆崗鄉王新莊附近的黃河灘區。
王永昌的另一個身份,是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每年到了秋冬交接之際、候鳥到來之時,他都要參加當地相關部門組織的護飛活動。而他日常的工作,就是觀測灘區內的候鳥種類和候鳥數量,監測在此棲止的候鳥有無受傷或生病的情況。把候鳥的情況記錄下來後,他們便報給當地林業部門,作為日常工作的參考。
從2013年開始,王永昌便加入了這個協會。而根據這幾年的觀察,他也掌握了不同候鳥到達的時間,以及各種候鳥不同的屬性。雖然今年的秋天較常年同期偏暖,很多候鳥還沒有飛臨,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已經如約來到了這裡。
「大鴇到來的時間比較固定,一般都是十月底十一月初。」他說,11月上旬的一天,霧霾比較嚴重,他們發現了第一隻在此活動的大鴇的蹤跡。這裡是大鴇重要的棲息地之一,去年最多時一次觀察到了300隻大鴇在長垣市黃河灘區活動。
堪稱國寶的珍稀鳥類大鴇把長垣黃河灘作為棲息地
隨著今年下半年第一股寒潮的到來,河南迎來的是一次斷崖式降溫。而隨著溫度的降低,更多的大雁將來到這裡。王永昌說,現在雖然也觀測到了一千多隻的雁群,但還算不上太多,雁群數量最多時會達到一萬隻以上,黃河灘區將變得更為熱鬧。
這裡的黃河灘區,是南飛候鳥的重要遷徙通道。除了雁類、鴨類、鷺類等常見禽鳥外,小天鵝也會選擇降落在黃河灘區。王永昌說,最多的時候能發現七十隻左右,它們簡單休息幾個小時或者一天後,就會繼續向南飛行。
【保護】
志願者拉起義務巡護大網聯合相關部門打擊非法盜獵
黃河九曲十八彎,長垣市境內的黃河,由於地勢開闊、土地平曠,更是桀驁不馴,來回擺蕩,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彎道。
河道時而東西走向,時而南北走向,時而東北,時而東南。這裡也是山東省與河南省的交界,東明縣與長垣市隔河相望。但由於黃河的來回擺蕩,往往黃河對岸有長垣市灘區農民的田地,黃河這邊還有東明市灘區農民的田地。
這裡地處兩省四縣交界之處,再加上田地歸屬的犬牙交錯,附近居民的活動也變得複雜起來。一旦出現盜獵野生動物的事件,往往需要不同省份、不同縣(市)之間相關部門的相互協調。在此背景下,長垣市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應運而生,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該協會是2002年成立的,但今年55歲的宋克明做義務護鳥工作的年頭已經超過了20年,是這裡的老資格。他對灘區內的鳥類感情也很深,對盜獵野生動物的行為深惡痛絕。
為了配合政府部門的工作,協會組織人員對黃河灘區進行巡護,尤其是以夜間為重。而在半個月前,他們在巡護過程中,就發現有人在獵捕野雞。為了逃脫處罰,獵捕野雞的人甚至提出給他們錢財,讓他們放其一馬。趁他們不注意,犯罪嫌疑人逃脫了。但協會的巡護人員眼疾手快,已經拍攝了視頻,並拍攝了他的正面照片。現在已經進入了起訴階段,相信這個人很快就會落入法網。
11月9日下午,志願者在巡護新鄉市黃河溼地國家級鳥類保護區長垣段大留寺附近時,發現一可疑人員在樹林裡撿東西,而附近停著一輛摩託車。志願者上前查看,發現此人正在撿拾死鳥。志願者試圖控制並詢問嫌疑人相關情況,不料在激烈的爭執下被他逃脫,但志願者已經掌握了他的清晰正臉照。
【轉變】
盜獵村即將成為無盜獵文明村
近些年來,隨著黃河灘區生態環境的逐漸向好,在此棲息的鳥類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而這也離不開當地民眾生態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當地愛心人士的無償付出。
苗寨鎮楊樓村附近的黃河灘區內,有一片將近三千畝的被流轉的土地。土地流轉的主人公名叫祝崗領,也是該協會的會員。他是一位熱心公益的人士,平常就對灘區內的扶貧村提供無償的捐助。
為了給候鳥提供一個放心、安全的棲息環境,前幾年他特意流轉了將近三千畝土地,全部種上農作物。秋天種小麥,夏天種玉米,殘留的玉米任由候鳥啄食,破土的麥苗任由禽鳥食用。這樣一來,更多的候鳥來到這片廣袤的土地內。去年冬天,好幾萬隻各種候鳥生活在他所流轉的土地內,景象可以說是蔚為壯觀。
除了愛心人士的付出外,附近居民的素質也得到了提高。黃河灘區惱裡鎮東沙窩村的村支書王永富現身說法,以前村裡有不少人家都飼養了獵狗,時不時到灘區獵取一些禽鳥,然後提回家後,都是自己食用。
隨著認識的提高,目前全村已經沒有一條獵狗,也再沒出現盜獵行為。為此,長垣市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準備給他們村命名為無盜獵文明村。
【做法】
觀測到禽鳥數萬隻多部門聯合保護母親河
黃河水來回擺蕩,大片大片的灘涂地裸露出來。走在灘涂地上,能夠看到各種禽鳥在上面留下的腳印。正如蘇軾詩中所說:「泥上偶爾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而走在黃河岸邊的麥田裡,禽鳥留下的痕跡更是處處可見。有時是兩三片羽毛,有時是各種形狀的排洩物,還有的是凌亂的腳印。禽鳥經常在麥田裡起落,這裡已經成為了候鳥們較為理想的棲息地。
長垣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科科長李志衛介紹說,長垣市黃河溼地中觀測到的野生鳥類160種。這些鳥類隸屬16目、41科、95屬,其中,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鳥類有33種,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大鴇、白鸛、黑鸛、金雕、丹頂鶴等7種。長垣市黃河溼地中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數量很大。從2016年以來,每年在這裡觀測到的各種禽鳥能達到數萬甚至十萬隻
今年,為了給在此棲息的候鳥提供一個更為安全的生存環境,長垣市公安局印發了《保護母親河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行動方案的通知》。
根據《通知》,當地公安部門將積極與河務、水利、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行政監管部門對接,對轄區黃河流域河道、灘涂地、溼地、農用地、林地、村落、企業等重點部位進行摸底排查,全面發現涉及破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各類違法犯罪線索,深入開展核查,及時固定完善違法犯罪證據,做好集中打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