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局5日約談上海40家知名網絡經營企業,揭示了網絡交易規模高速擴張帶來的消費者投訴增長、網購商品質量問題較為突出、違法案件時有發生三大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0709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網絡零售持續保持高位增長,實現交易額2903億,同比增長44.9%。
上海市工商局網絡交易監管處副處長李弘介紹說,網絡交易規模高速擴張帶來一系列問題已經顯現,根據上海市工商局12315申(投)訴舉報中心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受理涉及網絡購物的投訴4.1萬件,同比上升48%,其中售後服務不到位、產品質量差、經營者未履行約定三類問題位居前列。
網購商品質量問題較為突出,李弘說,今年對多家購物平臺銷售的66個批次的鞋類、服裝、兒童家具質量抽檢顯示,有24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達36.4%,與在實體店抽檢的同類商品相比,高出近10個百分點。
李弘表示,網絡交易規模高速擴張後,違法案件時有發生。今年以來,上海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網絡交易違法案件1023件,罰沒款3409.96萬元,清理關閉非法主體網站1497個,排名前三位的是虛假宣傳、違法廣告和侵犯商標權案件。
針對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絡促銷熱潮,上海市工商局通過網上搜索和人工排查方式,檢查了上海重點網站集中促銷活動以來的發布網頁信息,發現部分網站存在促銷活動公示不到位,規則表述不清晰,信息審查不到位,存在虛假宣傳、廣告違法情況,以及法律執行不到位,消費者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如擅自設置不適用7天無理由退貨的條款。
上海市工商部門要求此間電商依法依規,禁止虛假標示商品的品名、用途、性能、產地、規格等,保證上線商品和服務的質量,禁止贈品、免費服務的名稱、數量、質量、履行期限和方式以及消費積分、優惠券使用與實際不符,保障促銷行為與承諾一致;禁止採用虛構交易、成交量、虛假評價等方式虛抬商譽,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禁止有獎銷售中虛構獎品數量和質量,操縱抽獎等行為。
同時,電商要切實履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相關規定,刪除自設性規定,清理排除或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應暢通服務熱線,積極響應和妥善解決消費者訴求。
李弘表示,上海工商部門將加大對「雙十一」期間以及年末各類網絡促銷活動的監測和執法力度,對拒不履行管理責任,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將堅決依法予以查處。
(責任編輯:段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