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荔灣區發表公告,決定徵收荔灣區鶴洞村更新改造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
該方案的補償重點如下:
● 補償原則:證載面積拆一補一;
● 貨幣補償標準:35000元/平;
● 按套內面積補償;
● 超出權屬證載面積:1987年前建成,按1:1回遷;1987.1.1-2007.6.30前建成,按2:1回遷;
● 臨遷費:40元/平/月;
● 籤約獎勵最高4萬;
● 搬遷獎勵與回遷面積掛鈎,最高標準200元/平;
● 回購超10平,將按照市場價購買。
其實早在,2019年3月14日,方圓以23.98億拿下荔灣區鶴洞村舊村改造項目,規劃總建設量62.19萬㎡。鶴洞村,是廣州中心四區最大的居住板塊廣鋼新城的組成部分之一。
根據規劃,鶴洞村一期項目包括AF040120、AF040119兩個地塊組成。
AF040120地塊用地面積4128.1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8256.2平方米,將建成包括街道辦事處、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郵政所等綜合性政務及公共服務中心。
AF040119地塊用地面積7048.4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14096.7平方米,屬村復建安置物業,將打造為以旅業辦公、社區生活服務功能為主的服務性綜合體。
對比此前(2019年)曝光的鶴洞村集體土地私人房屋的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回購面積和貨幣補償的標準。
集體土地私人房屋,回購面積標準在8千-1萬元/平;
而國有土地住宅房屋,回購面積標準在1.2萬-1.5萬元/平。
貨幣補償方面,集體土地私人房屋補償標準為2.5萬元/平;
國有土地住宅房屋,補償標準為3.5萬元/平。
村民,居民待遇有別
為什麼鶴洞村舊改會有私有房屋和國有土地住宅房屋兩種補償標準呢?
據悉,鶴洞村城鎮化起步較早,隨著城鎮化的推進,鶴洞村有部分土地收歸國有,部分村民也通過農轉非,拿到了國有證,轉為城鎮戶口,並享受了居民相應的福利待遇。
公開資料顯示,鶴洞村改造總用地面積22.02公頃,改造範圍內村民戶籍人口1280人、555戶,城市居民戶籍1665人、566戶。
雖然在徵收補償標準中,居民擁有的國有土地房屋,高過村民的私人房屋,但是項目改造後,村民還可以享受到股民福利分配,據說還有贈送面積。
而這一項,是居民無法享受到的福利。據鶴洞村村委書記介紹,原來的村民福利都很低,
因為村裡土地不多,居民已經享受了居民的福利,而村民則按照村民的福利來,剩下的就是靠村裡那一點點土地收入來補償。
貨幣補償標準貴過廣鋼
不過,鶴洞村的居民也不必眼紅,知道3.5萬元/平的補償標準是什麼水平嗎?
今年3月6日,荔灣區公布了廣鋼新城一期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組團二開拓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方案。
廣鋼新城和鶴洞村,一路之隔、徵收時間相近,可是補償標準卻相差甚遠。
廣鋼新城一期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組團二開拓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方案顯示,最高補償標準,框架結構房屋,22900元/平。
再加上徵收獎勵5000元/平、搬遷獎勵3400元/平(30天內搬遷),合計最高補償標準31300元/平。
而鶴洞村,加上搬遷獎勵,補償標準高達35200元/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廣鋼新城的新房報價普遍在4.5-5.5萬/平上下。
附上本次鶴洞村更新改造項目國有土地上房屋地點文件原件一覽:
另外考慮到舊改之後,村裡不再有可耕農地,村民無法從事農業生產,鶴洞聯社給每個村集體的股東分配了套內40平方米的福利面積,並可以與每名股東自身的應得復建安置面積合併選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徵拆也涉及到了廣鋼業主熟悉的鶴洞小學,重建的鶴洞小學用地面積從6500多平方米擴大到1.5萬多平方米,配備籃球場、足球場等,班級規模從18個班擴大到36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