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
念好新時代「山海經」
漳州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要求,念好新時代「山海經」,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責任擔當、更實的工作舉措,與兄弟市一道,加快推進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山海聯動、城鄉融合的區域發展。堅持規劃引領,推進《廈漳泉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爭取上升為國家戰略,共同提升發展凝聚力。堅持協作互補,集中力量發展大石化、大健康、大裝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三新」產業,與兄弟市加強產業協作,打造更加強健的產業鏈條、更具黏性的產業集群,共同提升區域競爭力。堅持開放融合,積極服務並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進一步拓展對內聯接、對外開放的戰略空間,讓更多優勢資源集聚進來,讓更多產品集散出去,共同提升市場影響力。堅持互惠互享,持續在疫情防控、衛生醫療、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利用等領域加強合作,讓更多協同成果惠及群眾,共同提升民生保障力。
泉州市委書記康濤:
大力推進跨市域融合發展
泉州將站位大局、服務全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要求,落實好11個專項平臺和列入工程清單的50個項目,做深做實新時代山海協作。「十四五」期間,泉州將發揮城市化「發動機」作用,大力推進跨市域融合發展,以空間集聚帶動各類要素整合,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持續動力。具體著力「三個共建」:共建區域重要增長極,在產業鏈協作、服務製造互動、人才技術共享等方面加強聯合,建設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等載體,提升石油化工、紡織鞋服、建材家居等產業集群的規模經濟效益,一起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商業中心;共建雙循環戰略支點,一體推進機場、鐵路、港口規劃建設,整合航運中心、民營經濟、海絲元素、閩南文化、僑臺資源等,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大平臺;共建宜居宜業幸福家園,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探索市際毗鄰區協同發展機制,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讓人口人才、臺胞臺商安居樂業。
三明市市長餘紅勝:
突出抓好合作載體建設
過去一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交流合作仍然取得良好成效,這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廈門市的龍頭帶動作用,得益於閩西南五市的精誠合作。
關於下一步發展,提出兩個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協同招商運行機制,借鑑組建閩西南城市協作開發集團做法和「飛地經驗」,組建閩西南協同招商集團,共同研究制定區域內招商政策措施,完善利益共享機制,開展招商項目合作;二是進一步緊密閩西南區域旅遊合作,借鑑「廈明山海康養卡」做法,由五市共同發行「閩西南山海康養卡」,出臺系列優惠政策,構建區域內旅遊業大循環。
三明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更加積極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突出抓好廈明經濟合作區、廈明火炬新材料產業園、泉三高端裝備產業園等「一區兩園」合作載體,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更好更快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龍巖市委書記李建成:
打造區域分工協作新增長極
龍巖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積極服務並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確立了「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的目標定位,這既是我市立足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我市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確定的主體功能區發展定位的方向所在。近年來,我們立足區域分工協作,積極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產業和民生等各領域聯動協作,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和議定事項,項目化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認真落實《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平臺建設總體方案》,大力推進列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十四五」規劃的龍龍鐵路龍巖至武平段、龍巖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打造區域經濟分工協作新增長極,以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廈門日報 記者 蔡鎮金 整理)
(原標題:共同開啟閩西南協同發展新徵程
——漳州泉州三明龍巖市領導在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上的發言摘錄)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