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雅集都有誰,寫了什麼詩?王獻之為什麼只能打醬油

2020-12-21 六如館畫廊

王獻之蘭亭序

王羲之的《蘭亭序》流傳了1600多年了,也成為學習書法的必修課之一。現在,這篇序文更是收錄進中學的教科書,甚至被改編成曲,被人們唱遍大江南北。那麼,永和九年的這場東晉主要士大夫家族,也是軍政要員的詩詞盛宴都有誰參加,寫了些什麼詩文,從而讓王羲之有了如此的人生感概,寫下了這篇書文俱佳的千古絕唱。

【發起人】:王羲之(右將軍令,會稽內史)

【參加者】:合計42人,主要包括當時東晉的主要士大夫家族王家,謝家,郗家,庾家,孫家,桓家等。

王家:王羲之、王彬之、王凝之、王肅之、王徽之、王豐之、王元之、王蘊之、王渙之、王獻之

謝家:謝安、謝萬、謝繹、謝瑰、謝藤;

庾家:庾蘊,庾友;

桓家: 桓偉

郗家:郗曇

孫家:孫綽、孫統、孫嗣

徐豐之、袁嶠之、華茂、虞說、魏滂、曹茂之、曹華、卞迪、卓旄、羊模、孔熾、劉密、虞谷、勞夷、後綿、華耆、任凝、呂系、呂本、曹禮。

【聚會背景】:魏晉時期士大夫家族崇尚清談,名士風流,縱論玄學,高談佛道。會稽內史王羲之邀請幾大家族在山陰蘭亭進行每年一度的「修禊事」。修禊,古代傳統民俗。季春上巳日(一般為三月初三)時,官吏及百姓都到水邊嬉遊,是古已有之的消災祈福儀式。《後漢書,禮儀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災祈福儀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 為大潔。」去宿垢,是除去舊病。

蘭亭修禊

【創作詩文】:共創作37首詩:

1、右將軍令稽內史王羲之 四言詩: 代謝鱗次,忽然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世同流。迺攜齊契,散懷一丘。

五言詩: 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宗統竟安在,即順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瞰綠水濱。寥朗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功,萬殊靡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親。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託。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鑑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餘馨。取樂在一朝,寄之齊千齡。合散固其常,脩短定無始。造新不暫停,一往不再起。於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2、司徒謝安 (320年—385年,時年34歲)四言詩: 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此言執,寄傲林丘。森森連嶺。茫茫原疇,迥霄垂霧,凝泉散流。 五言詩: 相與欣佳節,率爾同褰裳。薄雲羅物景,微風翼輕航。醇醪陶元府,兀若遊羲唐。萬殊混一象,安復覺彭殤。

柳公權墨跡蘭亭詩之謝安謝萬詩作

3、司徒左西屬謝萬 (323-361年,時年31歲)

四言詩: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蘿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響,條鼓鳴音。元萼咄潤,飛霧成陰。

五言詩: 司冥卷陰旗,句芒舒陽旌。靈液被九區,光風扇鮮榮。碧林輝雜英,紅葩擢新莖。翔禽撫翰遊,騰鱗躍清泠。

4、左司馬孫綽 (314—371年,時年40歲)四言詩: 春詠登臺,亦有臨流。懷彼伐木,肅此良儔。修竹蔭沼,旋瀨榮丘。穿池激湍,連濫觴舟。 五言詩: 流風拂枉渚,停雲蔭九皋。鶯語吟脩竹,遊鱗戲瀾濤。攜筆落雲藻,微言剖纖毫。時珍豈不甘,忘味在聞韶。

柳公權蘭亭詩墨跡之孫綽,徐豐之詩作

5、行參軍徐豐之 (江州刺史徐寧之子)四言詩: 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嘉客,希風永嘆。 五言詩: 清鄉擬絲竹,班荊對綺疏。零觴飛曲津,歡然朱顏舒。

柳公權墨跡蘭亭詩之孫統王彬之四言詩作

6、前餘姚令孫統 (約生於326年,時年28歲)四言詩: 茫茫大造,萬化齊軌。罔悟元同,競異摽旨。平勃運謀,黃綺隱几。凡我仰希,期山期水。 五言詩: 地主觀山水,仰尋幽人蹤。回沼激中逵,疏竹間修桐。回流轉輕觴,冷風飄落松。時禽吟長澗,萬籟吹連峰。

孫統,王彬之五言詩作

7、王彬之 四言詩: 丹崖竦立,葩藻映林。淥水揚波,載浮載沉。 五言詩: 鮮葩映林薄,遊鱗戲清渠。臨川欣投釣,得意豈在魚。

8、陳郡袁嶠之 四言詩: 人亦有言,意得則歡。嘉賓既臻,相與遊盤。微音迭詠,馥焉若蘭。苟齊一致,遐想揭竿。 五言詩: 四眺華林茂,俯仰晴川渙。激水流芳醪,豁爾累心散。遐想逸民軌,遺音良可玩。古人詠舞雩,今也同斯歡。

9、王凝之 (334-399年,王羲之次子,時年20歲)四言詩: 荘浪濠津,巢步潁湄。冥心真寄,千載同歸。 五言詩: 細縕柔風扇,熙怡和氣淳。駕言興時遊,逍遙映通津。

10、王肅之 (王羲之四子)四言詩: 在昔暇日,味存林嶺。今我斯遊,神怡心靜。 五言詩: 嘉會欣時遊,豁爾暢心神。吟詠曲水瀨,淥波轉素鱗。 11、王徽之 (338-386年,王羲之五子,時年16歲)四言詩: 散懷山水,蕭然忘羈。秀薄粲穎,疏鬆籠崖。遊羽扇霄,鱗躍清池。歸目寄歡,心冥二奇。 五言詩: 先師有冥藏,安用羈世羅。未若保衝真,齊契箕山阿。 以上十一人,各成四言五言詩一首。

12、前參軍王豐之

肆眄巖岫,臨泉濯趾,感興魚鳥,安茲幽峙。

柳公權墨跡蘭亭詩之華茂,庾友詩作

13、前上虞令華茂 林榮其鬱,浪激其隈。泛泛輕觴,載興載懷。 14、穎川庾友 馳心域表,寥寥遠邁。理感則一,冥然元會。

王徽之,郗曇詩作

15、散騎常侍郗曇 (320年-361年,時年34歲)溫風起東谷,和氣振柔條。端坐興遠想,薄言遊近郊。 16、鎮軍司馬虞說 神散宇宙內,形浪濠梁津。寄暢須臾歡,尚想味古人。

魏滂,孫嗣,曹茂之 詩作

17、群功曹魏滂 三春陶和氣,萬物齊一歡。明後欣時康,駕言映清爛。 亹亹德音暢,蕭蕭遺世難。望巖愧脫屣,臨川謝揭竿。

18、前中軍參軍孫嗣 (孫綽之子)望巖懷逸許,臨流想奇莊。誰雲元風絕,千載挹遺芳。 19、行參軍曹茂之 時來誰不懷,寄散山林間。尚想方外賓,迢迢有餘閒。

謝繹,庾蘊,桓偉詩做

20、滎楊桓偉 (大司馬桓溫之子)主人雖無懷,應物寄有為。宣尼遨沂津,蕭然心神王。 數子各言志,曾生發奇唱。今我歡斯遊,慍情亦暫暢。

21、群五官佐謝繹 蹤暢何所適,回波縈遊鱗。千載同一朝,沐浴陶清塵。

22、穎川庾蘊 仰懷虛舟說,俯嘆世上賓。朝榮雖雲樂,夕斃理自回。

23、徐州西平曹華 願與達人遊,解結遨濠梁。狂吟任所適,浪遊無何鄉。

王元之,王蘊之,王渙之詩作

24、王元之 松竹挺巖崖,幽澗激清流。蕭散肆情志,酣暢豁滯憂。 25、王蘊之 (330--384,時年24歲)散豁情志暢,塵纓忽以捐。仰詠挹遺芳,怡神味重元。 26、王渙之 (王羲之三子)去來悠悠子,披褐良足欽。超跡修獨往,真契齊古今。 以上十五人一篇成 侍郎謝瑰、鎮國大將軍掾卞迪、行將軍羊模、行參軍事卬丘髦、參軍孔熾、參軍劉密、山陰令虞谷、府功曹勞夷、府主薄後綿、前長岑令華耆、前餘令謝滕、府主簿任儗、任城呂系、任城呂本、彭城曹禮,已上一十五人,詩不成,各罰酒三杯。

至於王獻之,為什麼沒有詩作,我們看看他的生卒年就清楚了,344-386年,是王羲之小兒子。而這一次的蘭亭雅集是在東晉晉穆帝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王獻之年方十歲,在古代俗稱黃口小兒,不會作詩實屬正常。雖然古代有不少神童,六七歲即可作詩,很顯然王獻之在詩祠文賦上稱不上神童,從王獻之的墨跡以及史料看,詩作也不多。網上有人把王獻之歸入詩不成,各罰酒三杯是不現實的。

相關焦點

  • 蘭亭雅集都有誰,寫了什麼詩?王獻之為什麼只能打醬油
    王獻之蘭亭序王羲之的《蘭亭序》流傳了1600多年了,也成為學習書法的必修課之一。現在,這篇序文更是收錄進中學的教科書,甚至被改編成曲,被人們唱遍大江南北。那麼,永和九年的這場東晉主要士大夫家族,也是軍政要員的詩詞盛宴都有誰參加,寫了些什麼詩文,從而讓王羲之有了如此的人生感概,寫下了這篇書文俱佳的千古絕唱。
  • 蘭亭雅集:中國古代最風雅的一次「Party」
    一千八百年前,大書法家王羲之「做東」,在今天的浙江會稽山陰蘭亭玩兒了把大 Party,因留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這場party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稱之為「雅集」。其實無論古今,雅集的背後那都是關係學。
  • 除了王羲之的蘭亭雅集,這些古代文人雅集同樣令人心馳神往!
    蘭亭雅集 金谷雅集影響極大,據說後來的蘭亭集會完全照這個樣板來進行。據《世說新語.企羨》載,「王右軍得人以《蘭亭集序》分《金谷詩序》,又以己敵石崇,甚有欣色」。東晉王羲之曾與二十多個文人聚會,這便是有名的蘭亭之會。每個人都寫了幾首玄言詩,興象遙遠,餘味無窮。王羲之也留下了他那篇《蘭亭序》帖。
  • 書法與父齊名的王獻之,在蘭亭雅集上竟尷尬的寫不出詩?
    卻笑烏衣王大令,蘭亭會上竟無詩東晉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文人盛會——蘭亭雅集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自然也跟隨而來,這次雅集上誕生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而王獻之卻因連一首詩都沒有寫出來,有點尷尬。
  • 南京中學生和白局傳承人驚豔演出「蘭亭雅集」
    &nbsp&nbsp&nbsp&nbsp新華報業網訊 「蘭亭雅集」可謂是中國古代最風雅的一次集會。而昨日下午,一場南京版「蘭亭雅集古琴表演活動」在六朝博物館開展。中學生和他們的老師,以及70多歲的南京白局傳承人一起,帶著觀眾回到了那個曲水流觴的雅事中,詩詞吟誦及用南京白局翻唱的《蘭亭集序》更是驚豔了現場。
  • 古意紹興(一)蘭亭
    根據規則,觴在誰的面前停滯不動,就由書童或仕女用撈兜輕輕將觴撈起,送到誰的手中,誰就得痛快地將酒一飲而盡,然後賦詩一首;若才思不敏,不能立即賦出詩來的話,那他就要被罰酒三鬥。此種形式得到了傳承。從南北朝開始,歷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現代,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批文人、書法家相聚蘭亭舉辦活動。在永和九年的集會上,共得詩37首,集成《蘭亭雅集》。
  • 漫談「蘭亭雅集」的歷史背景
    原標題:「蘭亭雅集」之書畫史背景  《史記·地理志下》載:「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為業,果窳蠃蛤,食物常足。故訾窳偷生,而無積聚,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無千金之家。」
  • 《蘭亭序》背後的秘密(下)
    就憑《蘭亭序》324字,寫盡宇宙規律,生死之事,如果他不做書聖,誰還有資格做這個書聖呢?永和九年,王羲之寫《蘭亭序》的歷史背景是三國徵戰六十年過去,渴望有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和生活。文中寫道,「後世視之,亦如今之視昔」,王羲之站在時間的高度上,思考宇宙生命,完全是穿透歷史的眼光。
  • 《蘭亭集.序》之來由
    當然,羲之家的幾個孩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也跟隨父親出來了。   江南三月,通常是細雨綿綿的雨季,而這天天氣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風和暢,溪中清流激湍,潺潺流水聲聽得人神清氣爽,山間的景色更是恬靜宜人!為應上巳日的習俗大家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洗滌汙垢,在春意綿綿的大好時節裡,祈求著消除病災與不祥。
  • 高清版《蘭亭序》
    文徵明《蘭亭雅集》永和九年的,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組織了一場風雅集會。
  • 吃酒記|永和九年,醉於蘭亭
    眾人就齊齊想到王羲之,看著喝到微醺的王羲之醉醺醺地說道:「其誰?老王,你的書法造詣如此高,不如交由你來寫。」他們寫了三十七首詩,編成《蘭亭詩集》,它的序,被稱為《蘭亭序》。千年以後,沒有多少人記得那冊《蘭亭詩集》,卻有很多人都知道,那個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開頭的序。
  • 蘭亭雅集:中國古代最風雅的一次「Party」
    一千八百年前,大書法家王羲之「做東」,在今天的浙江會稽山陰蘭亭玩兒了把大 Party,因留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這場party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稱之為「雅集」。其實無論古今,雅集的背後那都是關係學。
  • 高清《蘭亭序》
    文徵明《蘭亭雅集》永和九年的,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當然,羲之家的幾個孩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也跟隨父親出來了。江南三月,通常是細雨綿綿的雨季,而這天天氣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風和暢,溪中清流激湍,潺潺流水聲聽得人神清氣爽,山間的景色更是恬靜宜人!為應上巳日的習俗大家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洗滌汙垢,在春意綿綿的大好時節裡,祈求著消除病災與不祥。為了活躍氣氛,有人想出了流觴曲水的玩法兒。
  • 蘭亭 一日之跡 千年追旅
    蘭亭雅集與魏晉風度「千紅萬紫競繁華,鶯燕多依富貴家。上巳蘭亭修禊事,一年春色又楊花。」後代人眼裡,「蘭亭雅集」儼然春遊中的典範。那日,整個東晉一朝輪流掌權的琅琊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家族中的傑出子弟都來了,所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的確不假。流觴曲水,酒杯漂到誰那兒,誰就作詩,作不出就罰酒。
  • 書聖王羲之,大字加一點是誰所加的,兒子獻之:這一點我佩服父親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的人是誰呢?大家都知道,這位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出身士族,朝廷十分賞識他的才華,幾次三番請他做官。他在書法藝術史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他的兒子王獻之在書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那王羲之又是怎樣以身作則教育他的呢?
  • 《蘭亭集序》和《滕王閣序》:同為千古名篇,誰的功力更勝一籌?
    《蘭亭集序》與《滕王閣序》同為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篇目。同為序文,都是由寫景轉入抒情的「即興之作」。總有「愛比較的小孩子」喜歡拿它們來問老師:哪一篇寫得更好?誰的寫作功力更勝一籌。其實這兩篇文章各有千秋,很難分出高下。
  • 高清的《蘭亭序》,毫髮畢現,絲絲入扣
    當然,羲之家的幾個孩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也跟隨父親出來了。江南三月,通常是細雨綿綿的雨季,而這天天氣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風和暢,溪中清流激湍,潺潺流水聲聽得人神清氣爽,山間的景色更是恬靜宜人!為應上巳日的習俗大家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洗滌汙垢,在春意綿綿的大好時節裡,祈求著消除病災與不祥。為了活躍氣氛,有人想出了流觴曲水的玩法兒。
  • 《蘭亭序》背後的故事——參加蘭亭雅集的都有誰,《蘭亭集》裡到底都寫的啥?
    眾人沉醉於酒香詩美的回味之時,有人提議不如將當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詩,彙編成集,這便是《蘭亭集》。這時眾人又推王羲之寫一篇序。王羲之酒意正濃,提筆在蠶紙上暢意揮毫,一氣呵成。這就有了冠絕千古的《蘭亭序》。1、右將軍令稽內史王羲之代謝鱗次。忽然以周。欣此暮春。和氣載柔。詠彼舞雩。異世同流。迺攜齊契。散懷一丘。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
  • 宋代文人「西園雅集」,超「蘭亭雅集」,皆為巨公明賢
    於是,搜羅各類史籍和當代文論中有關這次「雅集」的記載,試圖獲得「雅集」完整而精細的資料,目的無他:書生的「老毛病」——很想圍繞這樣一個值得文學藝術史記載而又無更多人知道的「雅集」寫一部書。閱讀中發現很多關於這個歷史時段的人物傳記和史料,都有介紹,但通常是寥寥數筆,一帶而過,可謂語焉不詳。
  • 極高清的《蘭亭序》,毫髮畢現,絲絲入扣!
    當然,羲之家的幾個孩子獻之、凝之、渙之、玄之也跟隨父親出來了。江南三月,通常是細雨綿綿的雨季,而這天天氣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風和暢,溪中清流激湍,潺潺流水聲聽得人神清氣爽,山間的景色更是恬靜宜人!為應上巳日的習俗大家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洗滌汙垢,在春意綿綿的大好時節裡,祈求著消除病災與不祥。為了活躍氣氛,有人想出了流觴曲水的玩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