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經典--廣東燒臘

2021-02-24 菜譜設計網

燒味(粵語發音:siu1 mei2)是中國粵菜中的一種燒烤食品。在酒樓或中式餐館,以至華人地區的快餐店均有提供此類食物。燒味常會配合飯、米粉、河粉、面等食糧出售。燒味源於廣東順德,流行於廣東、香港和澳門,甚至流傳至全世界。

燒味有時被稱為燒臘,但兩者其實有別。香港的「燒臘」店,除了售賣燒味外,秋冬兩季也會兼售腊味。此詞傳到中國其他地方及臺灣後,已失去了腊味的元素,變成與燒味一詞同義。

在廣東及香港地區,燒味製品常與滷水製品同店銷售。

 

 一,燒乳豬:

廣州人吃乳豬的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老廣素有清明掃墓金豬祭祖的習俗,以乳豬祭祖是孝敬祖先之舉,同時可祈求先人保佑其新一年鴻圖大展、紅皮赤壯,故早年有「太公分豬肉」的習俗。

傳統燒臘的製作方式較為繁瑣,用料也複雜,經典粵菜金錢雞、桂花扎等近年來基本已在市面上消失。然而乳豬、叉燒等仍在流行的燒臘品種,卻又恰到好處地堅持著傳統的做法。只是有條件的酒樓開始在設備上更新換代,力求做出更環保、更健康的燒臘。

傳統燒臘利用炭爐製作,製作時炭灰四處飛濺,一輪烤下來,師傅們的白衣、白帽皆沾滿炭灰,人的工作情緒也受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酒樓開始用電爐燒乳豬。純手工的烹調卻體現出流水線式的穩定品質,可見是需要豐富經驗的。碰上有宴席時,師傅一天要連續烤幾十、上百隻乳豬,考的是體力,更是耐性。

而乳豬做得好不好,除了火候、醃製配料的掌握,糖水的調配更是關鍵。據說大師傅有關糖水的配方一般不告訴他人,這糖水便直接影響到乳豬皮的鬆化度。

而粵式乳豬堅持用明爐燒烤,燒出來的乳豬又分光皮與麻皮兩種:光皮乳豬用火較慢,燒時塗油少,有的可在豬身上燒出花紋圖案,觀感較好;麻皮乳豬用旺火,燒制時不斷塗油,利用油爆出的氣泡疏鬆乳豬表皮,燒制後乳豬皮色金黃,皮層酥脆,入口即化。由於口感方面的優勢,麻皮乳豬較受歡迎。

 

 

 

 

一,深井燒鵝:

香港菜是粵菜的一個發達分支,反過來也影響了粵菜。深井位於香港新界荃灣的西北部,位置為汀九以西,青龍頭以東。而深井出產的燒鵝,也在香港相當馳名。如今凡是提起廣式燒鵝,必然要說起深井燒鵝,因為深井系的燒鵝皮脆肉嫩,豐腴不膩,是廣式燒鵝中的佼佼者。

燒鵝是燒味的一種,是把填滿調味料的鵝,掛進炭爐裡用木炭高溫燒烤出來的菜式,以皮脆有光澤,皮汁多而不帶腥味為上品,通常配以甜酸醬汁食用。香港的燒鵝在製法上無甚分別,但由於成本等原因,一些食肆的燒鵝其實是以鴨代替鵝,但仍然稱為燒鵝。

燒鵝填料配方
糖10斤、鹽20斤、沙姜粉750克、胡椒粉500克、味粉500克、雞粉500克、柱候醬250克、芝麻醬250克、花生醬250克、南乳150克、腐乳250克、芝麻油300—500克、五香粉300---500克、八角粉100---300克。
蒜茸500克用油炒香,連油與蒜茸一起倒入上料中拌攪均勻。可加姜茸,紅蔥頭茸,香菜茸一起炒香,可以加點香菜籽粉是試試,八角粉過多50--100克足夠,五香粉也多200--300克為好,醬料可以嘗試海鮮醬,沙爹醬,香肉醬,可隨自己對醬料的了解與感覺大膽嘗試,做出自己的口味.
一、選料:白鴨、肉鴨、北京填鴨(生長期在40天)、鵝:肉鵝、生長期90---100天。以廣東清遠的黑棕鵝最好。
二、打氣:用氣泵軟管從鴨或鵝的脖子開刀處伸入讓其充氣,使鴨或鵝的皮與肉充分分離。
三、開肚與清洗:開肚的位置在垂直線為好,開口不要太大。把裡面內臟的清理出來、肺不要取出只扣松即可。去爪與亦,清洗乾淨內臟。
四、填料:上配燒鵝料50克左右用右手拿,鴨或鵝肚向上平放,把手裡的料從其開刀處伸入來回擦向其肚,使其料直到溶化掉。
五、縫針:用專用的燒鵝鵝鋼針把其開口處縫好,不管怎麼縫,只要縫得不漏氣與水就成。
六、燙皮:把已經縫好針的鴨或鵝放入已經燒開的水中燙皮,其過程不能超過6秒鐘。
七、上皮:也稱上糖水。糖水配方麥糖:水  1:9   把鴨或鵝的全身浸入在糖水中,直接掛鈎
八、充氣:用氣泵再次把鴨或鵝鵝充氣使其壯身。
九、風乾或涼幹:在風口處把鴨或鵝吹乾,其過程5個2小時左右。
十、燒:中火燒30---50分鐘,炭要燒透,要控制其火溫度。
酸梅醬配方:
冰花牌酸梅醬10斤
白糖3斤
白醋3斤
西檸汁100克
慢火煮溶解即可。常溫下保存。

 

 

 

 

 

三,脆皮吊燒雞

吊燒雞在廣東家喻戶曉;搭配秘制香料,金牌吊燒雞採用八種秘制香料醃製最少六小時以上,在特製的吊燒爐中碳烤,不僅保留了脆皮雞的營養和原味,而且皮脆、汁多,蒜香濃鬱;皮脆如玻璃皮乳豬,香口嫩滑之餘又很有撕扯感,最重要的是,身兼濃鬱汁味,吃到嘴裡富有層次感,回味有甘香;完全不用蘸料,吃到嘴裡鹹淡適中,香味透骨。

一、選料:三黃雞、雞項、童子雞、不選烏雞
二、造型:去內臟、清洗內臟、去爪、去黃皮、去雜毛。
三、填料:燒鵝料30克左右十姜茸20克
四、縫針:如燒鴨
五、燙皮:如燒鴨,不超過一分鐘。
六、上色:如燒鴨
七、風乾:如燒鴨
八、燒:大火燒25分鐘
九、淋油:把不均勻的表皮用油淋上顏色。

 

 

 

 

四,脆皮乳鴿

脆皮乳鴿是粵菜中的一款名菜。此菜具有皮酥肉嫩、鮮香味美的特點。
脆皮乳鴿的製作食材:
肥嫩乳鴿(2隻),桂皮(少許),甘草(少許),八角(少許),黃酒(325克),蔥花(165克),姜(80克),白醬油(80克),雞湯(2500克),精鹽(80克),飴糖(少許),白醋(少許),丁香(4克)。
教您脆皮乳鴿怎麼做,如何做脆皮乳鴿才好吃
一.將乳鴿除去內臟洗淨。另將各種香料放入雞湯內,上鍋燒約一小時,即成白滷水,再將乳鴿放入白滷水內,即停火,浸至一小時後取出.
二、用飴糖、白醋調成原糊,塗在乳鴿皮上,掛在風涼處吹三小時,等乳鴿皮吹乾,即入生油鍋炸至金黃色,便切塊裝盤,盤邊加椒鹽即好。色金黃,皮脆嫩,秋季最宜。

 

 

 

 

五,澳門燒肉:

澳門燒肉又稱白切燒肉,是近十年來五香燒肉的改良創新品種,口感以其甘香酥脆而著稱。

澳門燒肉無論從選料和做法都較普通燒肉講究,肉要選行內人所稱的「挑骨花肉」(即聯結排骨的部位,一頭豬只有1斤多這樣的肉),燒烤工序要經過煮、松針、受味、定形、納焦、刮焦、回爐等繁複步驟才可完成。所以售價比普通五香燒肉要貴得多,通常要在較好的酒家才可吃到。

製作方法:

 1.五花肉放入燒沸的清水中,慢火煮至七至八成熟,撈起用流動的清水漂冷,此步驟稱為「?煮」。

2.然後將五花肉皮面向上,用竹籤在豬皮上密密地垂直紮上無數小孔,此步驟稱為「松針」,孔扎得越多烤出來皮就越鬆化。

3.用刀刮淨表皮上的白膜,塗抹上精鹽和食粉,以利皮面受味和熟後鬆化。

 4.將肉反轉,在肉麵上每隔2釐米處,深深地直拉數刀,這樣一是為方便入味,二是為避免起泡,再在刀口面上均勻地抹上五香鹽,此步驟稱作「受味」。

5.在肥、瘦肉之間插入數支竹籤以防肉在燒烤過程中變形,此步驟稱為「定形」

6.入味兩小時(我這段時間把它放在空調間,表皮對著空調來吹,所以同時既入味又把皮的水份也收幹),用錫紙封齊肉麵。

 7.烤箱預熱最高溫度,放肉塊於中上層先烤約35分鐘,待皮響起「啪啪」的聲音,表皮的黑焦有液化現象時取出,此步驟成為「納焦」,納焦是化皮的關鍵。

8.肉塊取出扇涼,待五花肉稍涼後,用刀細心地將皮面焦黑面刮去,此步驟成為「刮焦」。

9.掃去表皮焦末再塗上一層油,放回烤箱繼續烘烤,此步驟成為「回爐」。

10.回爐後約10分鐘,烤至表皮被逼出油脂時即可取出,完成整個烤制過程。待燒肉稍涼時除去所有竹籤,切件上碟蘸海鮮醬和細砂糖進食

 

 

六,蜜汁燒排骨:

 

 

 

七,蜜汁叉燒: 

廣東腊味名吃之一,經多種材料淹制後掛爐明火烤制而成,色澤豔而味美,食之回味無窮。
蜜汁叉燒
一、選料:叉燒分為瘦叉與花叉。瘦叉選料為枚肉,花叉選料為五花肉(去皮)
二、造型:把枚肉片切成1.5x2.5x25cm左右的長條。五花肉直接片切成如上的長條即可。
三、醃製:肉10茸,燒鵝料100克、沙姜粉75---100克、胡椒粉20—50克、味粉100克、白糖1斤、雞精100克、柱候醬75克、頭麯酒20---50克(可用玫瑰露酒代)。蒜茸100克以上,紅蔥頭茸100克,鹽30克、醬油50克。把上料充分拌攪均勻,醃製時間為3小時以上。(冰凍醃製)
四、燒:把醃製好的叉燒用叉燒串串好,放入已經燒透炭的爐中,大火燒20分鐘,取出過糖水,然後入爐中大火燒10分鐘,再取出淋糖水後現入爐燒10分鐘淋上糖水即可。共燒3次,淋3次糖水。
五、糖水做法:
麥牙糖:水    1:3.5(體質比)
把麥牙糖放入水中,慢火燒至溶化。然後加少許瓊脂(浸泡後)中和。

小貼士:
梅花肉即豬後肩至腰部的肉,夾一點脂肪,肉質嫩滑。很適合做叉燒。如買不到梅花肉可用五花肉代替,不過口感會打折扣。
加入麥芽糖兌開的蜜汁可使肉的色澤看起來更加金黃光亮、口感更加甘香。若買不到麥芽糖也可只用蜂蜜。
醃製時間必須超過半天以上,時間越長越入味。烤出來的肉風味越佳。強烈推薦2天。
叉燒」是從「插燒」發展而來的。插燒是將豬的裡脊肉加插在烤全豬腹內,經燒烤而成。因為,一隻烤全豬最鮮美處是裡脊肉。但一隻豬,只有兩條裡脊,難於滿足食家需要。於是人們便想出插燒之法。但這也只能插幾條,更多一點就燒不成了。後來,又改為將數條裡脊肉串起來叉著來燒,久而久之插燒之名便被叉燒所替代。

 

 

八,烤鰻魚:

原料:鰻魚一條

輔料:醬油、白糖、甜味紅酒(進口超市裡有專賣的烤鰻魚醬也可使用)、植物油、熟芝麻

製作方法:

1、鰻魚去除內臟後清洗乾淨,切下兩面鰻魚肉後再切長片,放入蒸鍋水開後大火蒸約10分鐘左右後取出;

2、把醬油、白糖、甜味紅酒倒入鍋中加熱,熬成儂稠的醬汁後備用;

3、將烤盤上預先鋪墊好鋁箔紙後均勻碼入兩面刷上醬汁鰻魚段,移入烤箱以200oC烤

5分鐘左右取出,再次均勻的塗抹醬汁後繼續烤5分鐘後取出,盛入盤中,撒上熟芝麻即可。

操作注意:

鰻魚的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有「水中人參」的美譽,購買時應選擇顏色藏青,肉

質堅硬,尾部完整的較為新鮮。

 

 

九,燒味拼盤

各種燒臘拼在一起。

 

 

 

十,乳豬拼盤:

乳豬為主角,其他燒臘拼在一起。

 

 

 

十一,吊燒乳鴨

 

 

 

 

上海菜譜攝影,譜寫飲食文化!

如果你喜歡,也許你的朋友也喜歡,轉發到朋友圈一起分享!

查看歷史消息:點右上角--查看公眾號--查看歷史消息

歡迎關註上海菜譜攝影公眾微信號:

shanghaicaipusheying
或者掃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廣東最經典的4道粵菜,全吃過的一定是地道的廣東人,你可有吃過
    一提到廣東的話,就不得不來說一說粵菜了,想必大家對粵菜也是略有耳聞的,即使沒有吃過,但都聽說過吧,粵菜是傳統的八大菜系之一,在中餐館裡頭,它可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呢,另外,粵菜裡面還包含了廣州菜、潮汕菜和客家菜這三大部分呢,那麼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幾道比較經典的粵菜,若你全都吃過的話
  • 廣東人為什麼離不開燒臘,燒臘到底是什麼?
    題主的這一串問題我們一個個的回答吧,先說說「廣東人為什麼離不開燒臘」這簡直就是送分題啊。各種燒臘菜式可以說佔據了廣東美食的半壁江山,而「廣東人離不開燒臘」這個事情,就跟很多人喜愛自己的家鄉菜,離不開自己的家鄉菜、家鄉味道是一樣,這簡直不需要成為一個疑問。
  • 廣東燒臘,名震天下
    粵菜中,燒臘是廣為人知,色香味俱全。相傳唐朝,京都人把腊味手藝帶到閩南之地,閩南人便在京都腊味基礎上,創製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腊味。它的種類主要有燒鵝、乳鴿、乳豬、叉燒等。燒臘的製作,首先弄乾淨食材,然後用秘制的調料醃製一段時間。醃製過程較為複雜,主要是秘制調料的配料分量要抓得很準,一般為祖傳配方,不外傳,也是確保燒臘美味的重要條件。最後放在爐子裡燒。在高溫的爐子裡,燒鵝、乳豬、乳鴿變得皮脆、肥美,剁開,肉汁不斷地流出來,香氣撲鼻。
  • 燒臘是什麼?蜜汁叉燒製作 廣東燒臘培訓
    為什麼面對搗蛋的孩子,廣東媽媽會寧願當初生的是塊叉燒?生什麼不好,為啥非要生叉燒?因為叉燒好吃啊!你知道燒臘之於廣東人的意義嗎?燒臘到底是什麼?燒臘,是「燒味」與「腊味」的合稱,如今人們口中的燒臘主要代指「燒味」,因為以前香港的燒味鋪在冬天也兼售腊味,久而久之大家就稱街頭巷尾的燒味鋪為「燒臘鋪」了。燒味是指經醃製燒烤或滷製的食品,如叉燒、燒鵝、燒乳豬等,用醬汁醃好後用電爐或炭火烤制。火候及時間的掌握非常關鍵,上好的燒味,通常外皮香脆油亮,肉質鮮嫩多汁。
  • 南海裡水評選燒臘名菜、名人,推進粵菜師傅工程
    北有燒鴨,南有燒臘。燒臘是粵菜系的特色美食。裏水鎮麻奢村是廣佛燒臘的發源地和產業集聚地之一。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佛山等地弘揚特色飲食文化,佛山也宣布實施粵菜師傅「1+5」系列工程,建設世界知名「粵菜粵廚名城」。在這樣的背景下,「麻奢燒臘」品牌發展迎來重要機遇。
  • 怎麼選擇學習廣東燒臘技術,大多數人為啥均選擇廣東?
    今天分享:「怎麼選擇學習廣東燒臘技術,大多數人為啥均選擇廣東?」。新用戶歡迎進入官網《粵港燒臘論壇》免費獲得「原味湯粉配方及製作流程」、「秘制辣椒醬配方與製作流程」、「梅菜扣肉配方與製作流程」三份教程,該配方是豬腳、燒臘店的最佳拍檔。
  • 5個月增長6000多家門店,廣東燒臘要火了嗎?
    從「落街斬料」到經典港片的叉燒、燒鵝飯,再到酒店酒樓的招牌經典,佔據粵菜半壁江山的燒臘,無不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然而,廣式燒臘又很讓人迷惑:雖然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普適度也很高,但是卻跑不出幾個連鎖品牌,大多都是散兵遊勇為主,跟潮汕牛肉火鍋相比遜色很多,這又是為什麼呢?何為燒臘?為什麼燒臘品類的發展始終不溫不火?燒臘,如何走出「一畝三分地」?
  • 沒吃過這幾種燒臘,算不上合格的廣東人
    匆忙的上班族,午飯時間趕到燒臘店點一份叉燒飯就能解決一頓午餐了,由於廣東人愛喝湯,燒臘店通常都有各種各樣的湯品,也是佐餐佳品,一份燒臘快餐,一份湯,算是廣東快餐的標配了。白切雞白切雞是粵菜當中的經典菜餚,味道微鹹,肉質軟嫩,食用時蘸上調製的薑末,別有一番滋味,白切雞也是本人比較喜歡的粵菜之一。記得剛去廣州時,沒少品嘗白切雞的味道,尤其是那蘸料,更提升了雞肉的口感,在嘴裡細嚼慢咽,回味無窮。
  • 廣東人為什麼愛吃燒臘?燒臘是怎麼做呢?
    燒臘是一種菜餚,燒臘其實分為「燒」和「臘」兩種,但是現在人們總是將「燒臘」連在一起叫,都不太在乎種類了。燒臘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醬汁醃製一段時間再放到爐裡烤,燒鵝、乳豬皮脆,肥美,口味略帶廣東人喜愛的甜味。燒臘包括燒鵝、乳鴿、乳豬、叉燒以及一些滷水菜式。
  • 沒有燒臘的日子,廣東人一天也不願意過
    廣州的廚師將西方灌腸的方法結合了中國傳統的醃肉工藝,然後經過多年的實踐後,慢慢誕生了中西結合的「廣式腊味」,再經過廚師們多年的潛心研究,被粵式料理所改良,有了各類獨特的做法,成為粵菜的精華代表,從此名揚海外。這裡還有一個小背景,燒臘地位的上升,其實也和皇宮有關。
  • 2018年第三屆廣東燒臘大賽
    廣東燒臘大賽為推動廣東燒臘的持續發展和提升行業技術水平
  • 芝加哥粵菜盤點|早茶&燒臘&雲吞麵&粵式海鮮, 統統一網打盡!
    都說食在廣東,那麼究竟粵菜能迅速俘獲吃貨的胃和心的秘訣是什麼?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粵菜。
  • 市場博物:粵菜體系裡燒臘、燒味、滷味、腊味,各有所指
    市場博物:粵語體系裡的燒臘,燒味、滷味、腊味。在兩廣海南到港澳,燒臘(店)是常見名字,即燒味+腊味的意思,但現在實際經營中,一般不包含腊味,也不止於燒味。
  • 「粵菜師傅」學員創業開燒臘店 在穗已有三家分店
    「粵菜師傅」工程成為各市助推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金羊網訊 記者周聰報導: 今年4月,是「粵菜師傅」工程提出一年之際。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精準就業、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在這一年裡,「粵菜師傅」工程推進情況如何?
  • 粵菜廣東燒鵝的做法,為何是廣式燒臘廚師能手必會技能
    今天分享:「粵菜廣東燒鵝的味道,為何得到珠三角廣大務工者的喜愛食用?」。新用戶歡迎進入官網《粵港燒臘論壇》免費獲得「原味湯粉配方及製作流程」、「秘制辣椒醬配方與製作流程」、「梅菜扣肉配方與製作流程」三份教程,該配方是豬腳、燒臘店的最佳拍檔。
  • 為什麼廣東人那麼喜歡吃燒臘呢?真相在這裡
    為什麼廣東人那麼喜歡吃燒臘呢?為什麼燒臘那麼受廣東人喜愛呢?燒臘的歷史那可是來源以久,特別是在廣東來講,每一個市場必然是有燒臘賣的燒臘還是粵菜頭盤,說它是粵菜的半壁江山其實都不為過在廣東的公司、學校、食堂必然是有燒臘的特別是每到過節的時候
  • 四大菜系之粵菜 廣東美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食推薦,本期美食推薦我們將要來到廣東。廣東具有悠久的商貿歷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和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廣東依託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抓住歷史機遇,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成為中國經濟實力最雄厚、市場化程度最高、開放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廣東飲食文化,也隨之得到了蓬勃發展,我國著名四大菜系之一的粵菜就坐落於此,講究味道之鮮美,色、香、味、形整體設計之完美,都可謂首屈一指。
  • 廣東的燒臘,煙與火之歌
    燒臘,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民間吃法,也是廣東的一個傳統性質的名菜。廣式燒臘源於北方的燒烤煮食,後來唐宋時期,阿拉伯人、印度人又將灌腸食品傳入廣州,廣州廚師們進一步將又融合西方灌腸製作方法與本地醃製肉食的方法相融合,多年的傳承發揚之後,將煙燻,烤制結合一起。
  • 食在廣州: 粵菜經典,其味無窮
    粵菜經典,匠心創新;其味無窮,煥發新姿。回望歷史,經濟發達;外資外貿,越過嶺南。五口通商,商賈雲集;各幫菜式,「走廣」融合。美食為媒,獨樹一幟;北上京津,東徵滬上。新雅粵菜,精緻細雅;外灘地標,揄揚備至。番菜東傳,廣府妙廚;融匯中西,包容改良。
  • 公認廣東人最喜歡吃的美食,燒臘上榜,最後一種饞哭了隔壁廣西人
    導語:公認廣東人最喜歡吃的美食,燒臘上榜,最後一種饞哭了隔壁廣西人中國的飲食文化底蘊深厚,派系眾多,口味各異,從古至今慢慢地形成了現在以魯菜居首的中國八大菜系陣容,雖然魯菜排在八大菜系之首,但是從受眾和規模來說,遠遠比不上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