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味(粵語發音:siu1 mei2)是中國粵菜中的一種燒烤食品。在酒樓或中式餐館,以至華人地區的快餐店均有提供此類食物。燒味常會配合飯、米粉、河粉、面等食糧出售。燒味源於廣東順德,流行於廣東、香港和澳門,甚至流傳至全世界。
燒味有時被稱為燒臘,但兩者其實有別。香港的「燒臘」店,除了售賣燒味外,秋冬兩季也會兼售腊味。此詞傳到中國其他地方及臺灣後,已失去了腊味的元素,變成與燒味一詞同義。
在廣東及香港地區,燒味製品常與滷水製品同店銷售。
一,燒乳豬:
廣州人吃乳豬的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老廣素有清明掃墓金豬祭祖的習俗,以乳豬祭祖是孝敬祖先之舉,同時可祈求先人保佑其新一年鴻圖大展、紅皮赤壯,故早年有「太公分豬肉」的習俗。
傳統燒臘的製作方式較為繁瑣,用料也複雜,經典粵菜金錢雞、桂花扎等近年來基本已在市面上消失。然而乳豬、叉燒等仍在流行的燒臘品種,卻又恰到好處地堅持著傳統的做法。只是有條件的酒樓開始在設備上更新換代,力求做出更環保、更健康的燒臘。
傳統燒臘利用炭爐製作,製作時炭灰四處飛濺,一輪烤下來,師傅們的白衣、白帽皆沾滿炭灰,人的工作情緒也受影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酒樓開始用電爐燒乳豬。純手工的烹調卻體現出流水線式的穩定品質,可見是需要豐富經驗的。碰上有宴席時,師傅一天要連續烤幾十、上百隻乳豬,考的是體力,更是耐性。
而乳豬做得好不好,除了火候、醃製配料的掌握,糖水的調配更是關鍵。據說大師傅有關糖水的配方一般不告訴他人,這糖水便直接影響到乳豬皮的鬆化度。
而粵式乳豬堅持用明爐燒烤,燒出來的乳豬又分光皮與麻皮兩種:光皮乳豬用火較慢,燒時塗油少,有的可在豬身上燒出花紋圖案,觀感較好;麻皮乳豬用旺火,燒制時不斷塗油,利用油爆出的氣泡疏鬆乳豬表皮,燒制後乳豬皮色金黃,皮層酥脆,入口即化。由於口感方面的優勢,麻皮乳豬較受歡迎。
一,深井燒鵝:
香港菜是粵菜的一個發達分支,反過來也影響了粵菜。深井位於香港新界荃灣的西北部,位置為汀九以西,青龍頭以東。而深井出產的燒鵝,也在香港相當馳名。如今凡是提起廣式燒鵝,必然要說起深井燒鵝,因為深井系的燒鵝皮脆肉嫩,豐腴不膩,是廣式燒鵝中的佼佼者。
燒鵝是燒味的一種,是把填滿調味料的鵝,掛進炭爐裡用木炭高溫燒烤出來的菜式,以皮脆有光澤,皮汁多而不帶腥味為上品,通常配以甜酸醬汁食用。香港的燒鵝在製法上無甚分別,但由於成本等原因,一些食肆的燒鵝其實是以鴨代替鵝,但仍然稱為燒鵝。
燒鵝填料配方
糖10斤、鹽20斤、沙姜粉750克、胡椒粉500克、味粉500克、雞粉500克、柱候醬250克、芝麻醬250克、花生醬250克、南乳150克、腐乳250克、芝麻油300—500克、五香粉300---500克、八角粉100---300克。
蒜茸500克用油炒香,連油與蒜茸一起倒入上料中拌攪均勻。可加姜茸,紅蔥頭茸,香菜茸一起炒香,可以加點香菜籽粉是試試,八角粉過多50--100克足夠,五香粉也多200--300克為好,醬料可以嘗試海鮮醬,沙爹醬,香肉醬,可隨自己對醬料的了解與感覺大膽嘗試,做出自己的口味.
一、選料:白鴨、肉鴨、北京填鴨(生長期在40天)、鵝:肉鵝、生長期90---100天。以廣東清遠的黑棕鵝最好。
二、打氣:用氣泵軟管從鴨或鵝的脖子開刀處伸入讓其充氣,使鴨或鵝的皮與肉充分分離。
三、開肚與清洗:開肚的位置在垂直線為好,開口不要太大。把裡面內臟的清理出來、肺不要取出只扣松即可。去爪與亦,清洗乾淨內臟。
四、填料:上配燒鵝料50克左右用右手拿,鴨或鵝肚向上平放,把手裡的料從其開刀處伸入來回擦向其肚,使其料直到溶化掉。
五、縫針:用專用的燒鵝鵝鋼針把其開口處縫好,不管怎麼縫,只要縫得不漏氣與水就成。
六、燙皮:把已經縫好針的鴨或鵝放入已經燒開的水中燙皮,其過程不能超過6秒鐘。
七、上皮:也稱上糖水。糖水配方麥糖:水 1:9 把鴨或鵝的全身浸入在糖水中,直接掛鈎
八、充氣:用氣泵再次把鴨或鵝鵝充氣使其壯身。
九、風乾或涼幹:在風口處把鴨或鵝吹乾,其過程5個2小時左右。
十、燒:中火燒30---50分鐘,炭要燒透,要控制其火溫度。
酸梅醬配方:
冰花牌酸梅醬10斤
白糖3斤
白醋3斤
西檸汁100克
慢火煮溶解即可。常溫下保存。
三,脆皮吊燒雞
吊燒雞在廣東家喻戶曉;搭配秘制香料,金牌吊燒雞採用八種秘制香料醃製最少六小時以上,在特製的吊燒爐中碳烤,不僅保留了脆皮雞的營養和原味,而且皮脆、汁多,蒜香濃鬱;皮脆如玻璃皮乳豬,香口嫩滑之餘又很有撕扯感,最重要的是,身兼濃鬱汁味,吃到嘴裡富有層次感,回味有甘香;完全不用蘸料,吃到嘴裡鹹淡適中,香味透骨。
一、選料:三黃雞、雞項、童子雞、不選烏雞
二、造型:去內臟、清洗內臟、去爪、去黃皮、去雜毛。
三、填料:燒鵝料30克左右十姜茸20克
四、縫針:如燒鴨
五、燙皮:如燒鴨,不超過一分鐘。
六、上色:如燒鴨
七、風乾:如燒鴨
八、燒:大火燒25分鐘
九、淋油:把不均勻的表皮用油淋上顏色。
四,脆皮乳鴿
脆皮乳鴿是粵菜中的一款名菜。此菜具有皮酥肉嫩、鮮香味美的特點。
脆皮乳鴿的製作食材:
肥嫩乳鴿(2隻),桂皮(少許),甘草(少許),八角(少許),黃酒(325克),蔥花(165克),姜(80克),白醬油(80克),雞湯(2500克),精鹽(80克),飴糖(少許),白醋(少許),丁香(4克)。
教您脆皮乳鴿怎麼做,如何做脆皮乳鴿才好吃
一.將乳鴿除去內臟洗淨。另將各種香料放入雞湯內,上鍋燒約一小時,即成白滷水,再將乳鴿放入白滷水內,即停火,浸至一小時後取出.
二、用飴糖、白醋調成原糊,塗在乳鴿皮上,掛在風涼處吹三小時,等乳鴿皮吹乾,即入生油鍋炸至金黃色,便切塊裝盤,盤邊加椒鹽即好。色金黃,皮脆嫩,秋季最宜。
五,澳門燒肉:
澳門燒肉又稱白切燒肉,是近十年來五香燒肉的改良創新品種,口感以其甘香酥脆而著稱。
澳門燒肉無論從選料和做法都較普通燒肉講究,肉要選行內人所稱的「挑骨花肉」(即聯結排骨的部位,一頭豬只有1斤多這樣的肉),燒烤工序要經過煮、松針、受味、定形、納焦、刮焦、回爐等繁複步驟才可完成。所以售價比普通五香燒肉要貴得多,通常要在較好的酒家才可吃到。
製作方法:
1.五花肉放入燒沸的清水中,慢火煮至七至八成熟,撈起用流動的清水漂冷,此步驟稱為「?煮」。
2.然後將五花肉皮面向上,用竹籤在豬皮上密密地垂直紮上無數小孔,此步驟稱為「松針」,孔扎得越多烤出來皮就越鬆化。
3.用刀刮淨表皮上的白膜,塗抹上精鹽和食粉,以利皮面受味和熟後鬆化。
4.將肉反轉,在肉麵上每隔2釐米處,深深地直拉數刀,這樣一是為方便入味,二是為避免起泡,再在刀口面上均勻地抹上五香鹽,此步驟稱作「受味」。
5.在肥、瘦肉之間插入數支竹籤以防肉在燒烤過程中變形,此步驟稱為「定形」
6.入味兩小時(我這段時間把它放在空調間,表皮對著空調來吹,所以同時既入味又把皮的水份也收幹),用錫紙封齊肉麵。
7.烤箱預熱最高溫度,放肉塊於中上層先烤約35分鐘,待皮響起「啪啪」的聲音,表皮的黑焦有液化現象時取出,此步驟成為「納焦」,納焦是化皮的關鍵。
8.肉塊取出扇涼,待五花肉稍涼後,用刀細心地將皮面焦黑面刮去,此步驟成為「刮焦」。
9.掃去表皮焦末再塗上一層油,放回烤箱繼續烘烤,此步驟成為「回爐」。
10.回爐後約10分鐘,烤至表皮被逼出油脂時即可取出,完成整個烤制過程。待燒肉稍涼時除去所有竹籤,切件上碟蘸海鮮醬和細砂糖進食
六,蜜汁燒排骨:
七,蜜汁叉燒:
廣東腊味名吃之一,經多種材料淹制後掛爐明火烤制而成,色澤豔而味美,食之回味無窮。
蜜汁叉燒
一、選料:叉燒分為瘦叉與花叉。瘦叉選料為枚肉,花叉選料為五花肉(去皮)
二、造型:把枚肉片切成1.5x2.5x25cm左右的長條。五花肉直接片切成如上的長條即可。
三、醃製:肉10茸,燒鵝料100克、沙姜粉75---100克、胡椒粉20—50克、味粉100克、白糖1斤、雞精100克、柱候醬75克、頭麯酒20---50克(可用玫瑰露酒代)。蒜茸100克以上,紅蔥頭茸100克,鹽30克、醬油50克。把上料充分拌攪均勻,醃製時間為3小時以上。(冰凍醃製)
四、燒:把醃製好的叉燒用叉燒串串好,放入已經燒透炭的爐中,大火燒20分鐘,取出過糖水,然後入爐中大火燒10分鐘,再取出淋糖水後現入爐燒10分鐘淋上糖水即可。共燒3次,淋3次糖水。
五、糖水做法:
麥牙糖:水 1:3.5(體質比)
把麥牙糖放入水中,慢火燒至溶化。然後加少許瓊脂(浸泡後)中和。
八,烤鰻魚:
原料:鰻魚一條
輔料:醬油、白糖、甜味紅酒(進口超市裡有專賣的烤鰻魚醬也可使用)、植物油、熟芝麻
製作方法:
1、鰻魚去除內臟後清洗乾淨,切下兩面鰻魚肉後再切長片,放入蒸鍋水開後大火蒸約10分鐘左右後取出;
2、把醬油、白糖、甜味紅酒倒入鍋中加熱,熬成儂稠的醬汁後備用;
3、將烤盤上預先鋪墊好鋁箔紙後均勻碼入兩面刷上醬汁鰻魚段,移入烤箱以200oC烤
5分鐘左右取出,再次均勻的塗抹醬汁後繼續烤5分鐘後取出,盛入盤中,撒上熟芝麻即可。
操作注意:
鰻魚的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有「水中人參」的美譽,購買時應選擇顏色藏青,肉
質堅硬,尾部完整的較為新鮮。
九,燒味拼盤
各種燒臘拼在一起。
十,乳豬拼盤:
乳豬為主角,其他燒臘拼在一起。
十一,吊燒乳鴨
上海菜譜攝影,譜寫飲食文化!
如果你喜歡,也許你的朋友也喜歡,轉發到朋友圈一起分享!
查看歷史消息:點右上角--查看公眾號--查看歷史消息
歡迎關註上海菜譜攝影公眾微信號:
shanghaicaipusheying
或者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