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露:王安石、凱恩斯主義害慘北宋

2020-12-16 搜狐網

陳雨露:王安石、凱恩斯主義害慘北宋

  作者:鄧新華

  媒體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或將獲任新的職務。陳雨露曾經和楊忠恕合撰《中國是部金融史》,這本書很受關注。豆瓣評分7.8分,知乎也有帖子轉門討論對這本書的評價問題。如果這部書真實地反映了陳雨露的金融觀、經濟觀,或者說,陳雨露任新職後能與這本書觀點一致,那麼,陳雨露將給金融管理層帶進新的風氣。

  以陳雨露書中對王安石的評價為例,可以一窺陳雨露的改革觀。

  傳統的教科書對王安石變法是以讚揚為主。因為中國要改革嘛,而王安石是列寧評點過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形象當然是正面的了。王安石的名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還曾被領導人引用。但王安石變法真的是改革嗎?

  陳雨露的看法和流俗並不一樣。在《中國是部金融史》的描述中,王安石變法完全就是瞎折騰。比如,書中如此評價「市易法」:「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市易法最後的執行結果是,這些滯銷商品最後不但賣出去了,還都賣了高價。既然由朝廷來賣,為了確保這些東西能賣出去,從此私商就不準再做這種買賣,這些東西官府一天賣不出去,商人就一天不能做生意,至於官府賣到什麼價格,那就不是私商能干涉的事情了——只有高價賣出這些不良資產,才能保證『國用饒』!」可以看得出,作者對「官商」和行政壟斷持鮮明的反對態度。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方向,就是大規模加大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和控制。書中對王安石的幾項主要變法措施都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對於王安石的名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書中說:「其潛臺詞是:要斂財,就要無所畏懼,不必畏懼悠悠天命、不必畏懼所有規則、更不必畏懼人言洶洶,拿到錢才是硬道理!」

  這裡有個問題:什麼是改革?改革應該有價值觀,應該是還權於民、放權於市場。不是所有的「變法」都是改革。王安石的變法,並無改革價值觀,實際上,他是逆改革。當代改革中,也有很多逆改革打著改革的旗號進行,比如那些加強行政幹預、行政壟斷的措施。最近的專車監管風波就是一例。希望陳雨露對王安石逆改革的認知,能夠影響到更多官員。

  王安石影響最大的繼承者——蔡京,在陳雨露的這本書裡也被徹底批評。

  這本書嚴厲批評了蔡京的凱恩斯主義思想。蔡京「超越」王安石的地方,是他提出了豐亨豫大的經濟觀。書中說:「根據『豐、亨、豫、大』卦辭,蔡京獨創出一套前無古人、後有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大家只有儘量花錢,才能迅速生產財富,天下如果有一個人捨不得花錢,就會有很多人沒錢賺,如果所有人都捨不得花錢,天下人就都沒錢賺…… 蔡京這套理論聽起來還是挺靠譜的,跟凱恩斯一樣,兩者都在闡述一個邏輯:刺激消費、拉動經濟。」

  對蔡京的凱恩斯主義思想,書中評價說:「史實告訴我們,在『豐、亨、豫、大』指導下,北宋最終走上了亡國之路。」

  蔡京不同於王安石的另一個地方,就是他大肆搞通貨膨脹。他鑄造「當五大錢」、「當十大錢」,就是強制老百姓接受幣值不足的「大錢」當五個、十個小錢。書中抨擊這種「超級通貨膨脹」引發的是民怨沸騰,「這種極其離譜的貨幣制度立刻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了貨幣混亂,所有人都不敢再賣東西,所有人都急著買東西,因為手裡的貨幣隨時可能成為一堆廢銅爛鐵。」

  很多人受傳統教科書的影響,以為是王安石變法在地主階級、官僚的阻撓下失敗,才導致北宋滅亡。《中國是部金融史》說,實際上,從王安石到蔡京,變法前後折騰了幾十年,民窮財盡,官僚腐敗,軍隊虛弱,民亂蜂起,直至北宋滅亡。倒是宋高宗建立南宋後,推行市場化改革,締造了一段經濟奇蹟。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一位反官商、反行政壟斷、反凱恩斯主義、反通貨膨脹的學者型官員。希望陳雨露保持學者風骨,堅守市場經濟理念。

  (作者為人文經濟學會特約研究員)

相關閱讀

  新視角第1321期:莫再實行寬鬆貨幣政策

  新視角第1193期:凱恩斯牛市將埋葬誰

  新視角第1277期:凱恩斯主義者別再鼓勵政府花錢

  新視角第887期:宏觀學者坑了日本 別再坑中國

我來說兩句

相關焦點

  • 北宋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四位大師的恩怨情仇
    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都是北宋時期如雷貫耳、光照千秋的人物,其中蘇軾、王安石、歐陽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司馬光以一部《資治通鑑》就足以名垂青史。 歐陽修對司馬光、王安石、蘇軾有推薦之恩 歐陽修是北宋文壇領袖,以「好賢」著稱,一生薦才無數,而且推薦的人才如王安石、司馬光、文彥博、包拯等都成為北宋政局的主宰者,這些人大多繼承了歐陽修的政治人格,所以說歐陽修的「好賢」對北宋政局影響很大。
  • 北宋詩人有哪些?晏殊晏幾道什麼故事?王安石泊船瓜洲有何深意?
    北宋文藝繁榮,舉世矚目,耳熟能詳的有:北宋四大家、北宋五子、唐宋八大家(一共八位,北宋佔有六位!),現在我們還可以來研究和欣賞一番詩詞、了解一批詩人,看下在那個文人名家輩出的年代,有些什麼精彩故事、詩風、詞意?
  • 北宋大文豪王安石,這十首超凡脫俗詩作,宛如山澗瀑布傾瀉而下
    北宋大思想家、大文學家王安石,其詩自成一家,素有「王荊公體」之稱。王安石並非只在詩歌上有建樹,在散文與詞方面同樣成績斐然,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的十首佳作,首首都是經典,讀懂後你會發現其詩卓爾不群,超凡脫俗,如山澗之中的瀑布傾瀉而下。
  • 王安石《元日》北宋過大年,屠蘇和桃符是什麼?和節日有關的詩詞
    元日宋代 ·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作者王安石(1021—1086),宋撫州臨川人,字介甫,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臨川集》等。關於作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時他也是北宋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 北宋名相韓琦曾參與主持慶曆新政,他對王安石的變法態度是怎麼樣的...
    韓琦可謂是北宋一代名臣,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韓琦在科舉中拿下第二名,那年他年僅19歲。踏入官場的韓琦也是官運亨通,先後任太常丞、開封府推官、知諫院等職。尤其是在任諫官時,韓琦曾彈劾宰相王隨、陳堯佐、韓億、石中立等人無作為,使得宋仁宗曾這4人罷免,正是「片紙落去四宰執」,韓琦因此名動京師。
  • 王安石變法的功與過
    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或熙豐變法,指北宋大臣王安石推行的、並由宋神宗支持的新政,旨在消除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王安石與宋神宗之所以決心要推行改革,主要是因為宋朝當時的形勢已經十分嚴峻。宋神宗的養祖父宋仁宗在位四十一年,開創仁宗盛治。
  • 北宋地域黑:朝堂之上公然開啟地圖炮,王安石中過槍
    1017年,當王旦死後,王欽若才被任命為宰相,成為北宋開國以來第一名南方人。對此,王欽若頗為不滿地說:「王公遲我十年作宰相。」 喜歡開地圖炮的,不光是王旦,還有一位我們非常熟悉的人物:陝西渭南人寇準。
  • 蘇軾與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蘇軾:北宋文學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古以來,變法的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歷史上的李悝變法、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都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特別是前兩次改革,直接促使了魏國和秦國的強大。但是後兩次變法基本都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還是整個國家已經日薄西山,只留後人一聲長長的嘆息。年輕的神宗繼位後,決心要改變國家「積貧」的局面,便任用王安石為宰相。
  • 王安石和蘇東坡,誰的名聲在當時更大?
    北宋時期,王安石與蘇東坡誰的名聲大?什麼是「名聲」?名聲是社會上流傳的對某人的評價。「名聲大」就是指這個人為更多的人所共知,大家都可以對他做出評價。所以名聲的大小是以知道這個人的多少來決定的,而並非是指「名聲好」、「名聲壞」。
  • 北宋兩則「老少配」
    我只說說北宋時期出現的兩則「老少配」。「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這是張先《天仙子》裡最後幾句詞,是說在水鄉江南,暮春之風輕輕拂過,枝枝繁花紛紛揚揚落滿了一路,言下之意是在一個相愛的女子依依惜別。張先,浙江湖州人,「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是北宋著名詞人之一。他的詞可以和柳永齊名。
  • 梅花 王安石 賞析
    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幾句詩句略出了幾枝梅,恰把這幾個特徵都寫出來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獨角戲,環境只是作為一種陪襯,主要還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與環境結合,當然在墨畫中環境可以是空白,然而這就是一種環境,只不過比較朦朧。
  • 陳雨露校長會見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校長
    10月3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教授會見了來訪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 University Amsterdam)校長賈普·溫特教授(Jaap Winter)一行。該校國際戰略高級顧問Kees Kouwenaar先生和國際交流處亞洲地區協調人Marieke Farchi女士陪同來訪。
  • 撫州市王安石紀念館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江西臨川人(今撫州市)。生於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卒於宋哲宗元年(1086),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詩人、文學家。熙寧年間,他曾兩度拜相,推行新法,他的政治主張、改革精神、文學成就,彪炳史冊,他高潔的人文品格,感召著他同時代的人,也影響了後世。是一位豐碑永存的歷史人物。
  • 王安石與蘇軾的真正關係
    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蘇軾,皆是當時才華橫溢的詩人和散文家,是年輕有為的朝廷棟梁。兩人因緣際會於北宋那個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年代,身不由己的捲入了黨派之爭。政治上的背道而馳,是兩人在官場上針鋒相對。
  • 南京發掘王安石父親墓,專家剛開挖,王安石後人拿族譜趕來:住手
    王安石,生於公元1021年,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在詩詞上,「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時至今日還為人傳唱。在思想上,他的「五行說」為中國唯物主義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而在改革上,他反對保守的舊派黨羽,實行徹底的新法改革,雖然其中有些弊病,但還是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
  • 王安石變法受阻:改革無坦途
    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宰相,實施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在經濟上,推行了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與市易法;在軍事上,設置了保甲法、裁兵法、置將法、保馬法與軍器監法。此外,王安石也注意到教育的不足,提出了太學三舍法與貢舉法。
  •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賞析】《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
  • 王安石,有限遊戲的追逐者;蘇東坡,無限遊戲的大贏家
    最近拜讀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讓我有機會了解到北宋王安石變法那段歷史。這次著名的變法在北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卻也給北宋朝廷和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有意思的是,當我觀察王安石和蘇軾二人在變法中的行為,我倒是想起了美國紐約大學宗教歷史教授詹姆斯·卡斯的一本著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王安石,他是有限遊戲的追逐者;蘇東坡,他是無限遊戲的大贏家。
  • 《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
    今天讀的這首《書湖陰先生壁》也是一首宋詩,作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王安石。 說到王安石,其實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他更應該是一位政治家而非詩人。因為他曾官至宰相,並且發動了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王安石變法」。這場變法牽動了很多文人的命運,也令王安石陷入了古往今來無數人的是非褒貶之中。
  • 開門望鐘山——王安石寄情南京
    這些廣為傳頌的詩句都來自同一個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他的名頭很多,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除了作為官員外,王安石最廣為人知的則是他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泊船瓜洲》、《元日》、《梅花》等詩作皆影響深遠,知名度很高。王安石雖然籍貫江西,但他的一生卻與南京有著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