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裡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日本妖怪小鎮的成功秘訣

2020-12-12 睿途旅創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名人繁多,眾多的名人故裡構成了文化旅遊的豐富資源。故裡旅遊成為了大家接觸最多的旅遊形式之一,為名人故裡所在地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近幾年來,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全國各地有關「故裡之爭」的新聞,國內的故裡旅遊可謂是一邊「熱火朝天」,一邊「亂象橫生」。

小編作為遊客也遊覽了不少名人故裡,對國內名人故裡的旅遊開發形成了三個粗淺的印象:

1、 局限小場景,疏離大環境。名人故裡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產記錄著地區的社會文化變遷,展示了當地的文化特色、人文精神和地方形象,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區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大多數名人故裡的旅遊開發中,卻忽視了名人與地方文化的聯繫。把旅遊活動局限在一棟房子的小場景內,而未能與周邊其他文化資源形成互動。

2、 開發粗放,內容單薄。國內的名人故裡旅遊多以圍繞博物館、宅邸、公園等空間進行觀光。在展陳上常見使用文字、圖片的展板來對名人進行簡單的介紹。有的故裡景區的旅遊重點內容甚至完全脫離了人物本身,變成了建築或生態觀光項目。遊客遊覽下來不明所以,大呼「上當」。

3、 限於對物的靜態感知,輕視事跡(作品)的動態體驗。在大多數名人故裡景區中,遊客體驗的內容主要是名人的生活環境,通過名人住過的房子、用過的物件來感知名人的生活。忽略了對名人所代表的文化內涵的感知,難以建立起名人事跡、作品與名人本身的邏輯聯繫。

在領國日本鳥取縣的境港市,卻有這樣一個「妖怪小鎮」,它作為日本國民漫畫《怪怪怪的鬼太郎》作者水木茂的故鄉,現已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地。它由最初年接待遊客2萬人,達到了2010年370萬的峰值,累積遊客數超3000萬人。那麼,它究竟有何「魔力」呢?

這個被稱作「妖怪小鎮」地方就是位於日本中部鳥取縣的境港市,人口只有3.45萬。80年代末在經曆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後,境港市的傳統產業也進入蕭條。為了謀求區域發展、振興經濟,和許多地方城市一樣境港市也把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日本國民漫畫《怪怪怪的鬼太郎》作者水木茂的故鄉,境港市另闢蹊徑,率先開闢了一條利用作品內容中的元素重建街道,以「妖怪之町」的形象進行宣傳,並取得巨大成功。境港市的商業街由最初年接待遊客2萬人,達到了2010年370萬的峰值,累積遊客數超3000萬人。取得如此成績也得益於以下幾點的成功實施:

1.旅遊產品的豐富多元

從1988 年境港市市政府組建「街道建設項目委員」會開始,各種提案計劃開始被構思籌備,水木茂本人也出席並商討街道再造計劃。從1993年開始,在市內建出一條長達800公尺的「水木茂之路」,在街道兩旁陸續打造出鬼太郎、鼠男、貓女等171座活靈活現的妖怪青銅像。銅像底座是由黑花岡巖製成,和青銅像合而為一,也可當藝術品欣賞,受到很多遊客的喜愛,可以說整條街道都充滿了妖怪的氣氛。

這對妖怪文化基底深厚的日本社會來講無疑充滿了吸引力。此後,世界妖怪會議,夢港博覽會等會展陸續召開,水木本人還監修了會展劇場的出展。水木之路的認知度進一步擴大。同時,汽車公司開始運營會有鬼太郎插圖的巴士,妖怪路燈等設施也得以完善。

此後,水木茂紀念館、妖怪神社的建設也得以竣工。民間團體積極舉辦妖怪嘉年華、妖怪模仿大賽、妖怪人氣投票等活動和比賽。遊客們坐妖怪列車而來,按照妖怪圖鑑指南沿滿是妖怪銅像的街道收集妖怪印章,品嘗獨一無二的妖怪美食,購買與妖怪相關的紀念品,去水木茂紀念館參觀,與穿著「鬼太郎」或「老鼠男」玩偶服裝的人握手合影,到妖怪神社祈福許願,甚至舉辦婚禮。根據時間段,遊客還能參加妖怪遊行、妖怪祭典等不同種類和主題的活動。

2.軟硬體建設的相輔相成

早期水木茂之路的建設重點,在於利用妖怪角色裝飾街道,通過視覺環境的刺激以達到吸引遊客前來消費的目的。一般通過官方召開世界妖怪會議等大型活動, 輔以舉辦妖怪相關的慶典節日。但隨著社會環境和旅遊形式發生改變,即便作為硬體的景觀建設趨於完備,也很難再創造出更多的吸引力。

因此,商店街後續內容的建設方向和重點便轉到了更加多樣化的活動型軟體建設上 。水木茂之路每年舉辦的特色活動既有妖怪探索之旅、新年倒計時、妖怪爵士音樂會等遊客參與體驗型活動, 也有妖怪燈籠節、妖怪女兒節、妖怪嘉年華等觀光和參與體驗並重型活動。部分常年舉辦的活動知名度高。大型節日慶典類活動範圍覆蓋整條商店街,極具氛圍感染力,遊客易融入、參與度高,旅遊體驗質量好,不僅吸引了鬼太郎的動漫粉絲,也吸引了大批普通遊客;舉辦時間以 8 月旅遊旺季最為集中;水木茂之路振興會參照日本神話傳說,將 8 月份設定為「靈在月」,並以此名義舉辦大型妖怪慶典活動,成為當地一大特色。

3.多方攜手共建

水木茂之路建成以來,不管在吸引遊客還是影響力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其背後離不開政府、公共機構和民間團體三者之間的團結協作。

初期,境港市政府將水木茂之路的建設作為一項公共事業展開,作為主體承擔了商店街區域再造的基建任務,以 JR 鐵路為代表的公共機構開通妖怪角色列車加以支援,商店街店家沿街擺放妖怪招牌、在捲簾門上繪製妖怪圖案等配合道路建設。

而當水木茂之路建成步入正軌後,政府由於財政困難無力繼續承擔商店街的維護以及後續文化內涵建設,於是民間自發成立各類團體,主動承擔商店街的衛生和安全維護工作,並且聯合境港市觀光協會等機構通過公開募捐的形式解決經費問題,攜手有關單位和企業開展比賽和活動以便吸引更多遊客,最後逐漸取代政府成為地方振興事業上的主體。

4.內容更新與宣傳的持續性

沒有可以一勞永逸的旅遊目的地打造,旅遊目的地或多或少存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在旅遊目的地的熱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是衰落還是更進一步,發展的可持續性尤為關鍵。

鬼太郎漫畫誕生於 20 世紀 60 年代,在被利用到舊商店街振興事業前已經歷 3 次動畫化,角色本身和水木茂本人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但作為作者故鄉的境港市卻並不出名。水木茂之路的建設以及當時媒體通過一些相關事件的助推,幸運地打開了水木茂的知名度。

中後期,動畫、電影和電視劇等媒體對提升水木茂之路遊客數、帶動周邊區域乃至整個鳥取縣旅遊的作用十分明顯。每當鬼太郎漫畫及相關內容被改編成動畫片、電影或電視劇,當年的遊客接待數幾乎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即便電影內容與鬼太郎無直接關係,作為電影拍攝取景地也取得了不錯的提升效果。

從「利用鬼太郎的知名度吸引粉絲前來參觀消費」這一出發點來看水木茂之路,其旅遊建設在一定程度可被歸為粉絲旅遊經濟,如今,在媒體的宣傳帶動下,「妖怪漫畫家和水木茂」「妖怪之鄉和境港市」「鬼太郎和水木茂之路」 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以極其深刻的印象被遊客們理所當然地接受,而「妖怪」也成了境港市最為突出的城市名片。

「妖怪小鎮」的經驗對於我國故裡旅遊的開發又有哪些啟示呢?

啟示1:故裡旅遊開發具有更多可能性

1、讓名人故居以「文化」的方式,而不僅僅是以「文物」的方式完好保存。這種文化的方式可以是下一代的培訓、社區活動支持、地方文化活動培育等,還要以文化的方式,讓後來的人們能夠很方便、很自覺地接受,並願意繼續傳承下去。文物只是一個「點」,而文化卻是一個「面」,文物如果沒有了真實生活場景的支撐,那它不過就是沒有了活氣的景片,是舞臺化了的歷史符號。而文化則依然在由生活作為支撐,是活態的,是歷史與現在的融合。

2、融入現代城市文化空間,構建視覺印象,形成文化品牌。真正抓住名人故居的當代存在意義,將其有效融入現代都市生活,融入現代城市文化空間,才是保護的正道和意義所在。

3、名人故居的整體環境進行生態性的保護。任何名人名家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真實的社會環境中的。可以說,社區環境與名人故居的文化效應,是相輔相成的。

啟示2:從名人故裡走向特色文化小鎮

中國有句諺語,叫做「書路人物皆文章」。按照中國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思想理念,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讀萬卷書、行千裡路同閱讀欣賞一篇篇膾炙人口、蘊含哲理的文學作品具有同樣的效用。名人故裡與歷史內涵、民俗習慣、宗教信仰、文物建築等物質因素與非物質因素一起,鑄成了當地的人文底蘊。完全可以形成特色文化小鎮的發展基礎。

1.突出特色:突出景點環境建設與動漫作品內容「故事性」、「主題性」的氛圍融合。利用動漫IP的「形象性」、「符號性」充分改造、美化旅遊景觀,發揮動漫IP的故事性、創造性」,提升旅遊活動的質量和遊客體驗,動漫資源作為觀光資源被貫穿到動漫旅遊建設的始末。

2.強化體驗:《體驗經濟》中提出「體驗」的 4 種 類型,即娛樂、教育、審美和逃避,其中,「逃離現實的體驗要比娛樂和教育更加令人著迷......逃離者更加沉浸在裡面,同時也是更加積極的參與者。」 需要通過創新,提高相關產品的參與性與互動性。

3.共同參與:旅遊特色小鎮的培育,需要動員政府、旅遊管理機構和部門、企業和社區居民等相關 利益群體參與其中,缺一不可。作為關鍵的利益群體,民眾和企業等社會力量的支持對旅遊發展至關重要。獲取民眾對旅遊建設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喚起他們對城市建設的共鳴,鼓勵他們參與到動漫旅遊建設中去, 對旅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的旅遊地尤其需要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文章由睿途旅創原創發布,未經允許嚴禁轉載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四川西充:紀信故裡「文旅+」融合項目奠基開工
    9月10日,紀信故裡「文旅+」融合項目在四川西充縣紫巖鄉紀公廟村奠基開工,玉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布啟,西充縣紀信故裡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西充文旅系統相關負責人,以及中國(紀信)忠義文化智庫專家委員會成員等參加項目奠基開工儀式。
  • 日本輕井澤:世界級文旅小鎮是如何打造的?
    日本的皇族和世界名人都是它的簇擁者。這樣一個美麗的、發展成熟的世界級文旅小鎮,是憑藉什麼得到這些榮譽的呢?01日本江戶時期,輕井澤是中山道上眾多驛站之一,承載著從京都通往東京的客流。明治維新後,隨著鐵路的發展,驛站功能弱化,輕井澤一度沒落。
  • 童話小鎮歐登塞 ——從安徒生故鄉看名人故裡如何弱開發強營造
     Knuds Kirke),穿過市政廳廣場,沿著鵝卵石小街道,一路逛著露天集市,來到安徒生博物館跟前的時候,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我到了一個「國際名人」的故裡。前來參觀的遊人們似乎也刻意放輕腳步、放低嗓音,維護著這個童話小鎮的寧靜。
  • 妖怪來襲,你做好準備了嗎? 精品文旅商業案例分析
    特色主題,創造差異化  不正常的吸睛主題「妖怪村」,使老溪頭變成年輕人朝聖地  在改造為「妖怪村」之前,景區做過多個主題嘗試,例如「童話森林」(把白雪公主、七矮人、灰姑娘等卡通人偶放在杉木林裡)、「精靈部落
  • 文旅融合發展 四川向浙江學什麼- 四川省人民政府
    今年,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提出,要創新規劃引領、市場運作、要素保障、開放帶動、競爭激勵、富民共享等機制,形成文旅融合發展的強大動力。浙江文化旅遊經濟發達,創造出了很多全國矚目的發展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川文旅融合發展,該向浙江學什麼?調研團帶著思考與問題,「取經」東部文旅發展中的先進理念、先進模式、先進經驗。
  • 格物案例 | 日本輕井澤:世界級文旅小鎮是如何打造的?
    日本的皇族和世界名人都是它的簇擁者。這樣一個美麗的、發展成熟的世界級文旅小鎮,是憑藉什麼得到這些榮譽的呢?日本江戶時期,輕井澤是中山道上眾多驛站之一,承載著從京都通往東京的客流。明治維新後,隨著鐵路的發展,驛站功能弱化,輕井澤一度沒落。
  • 創建文旅小鎮 做好美食文章
    考察組詳細詢問了蘇稽鎮文旅發展規劃、實地查看了儒公橋和明清院子。 蘇稽鎮黨委、政府負責人向考察組詳細匯報了蘇稽鎮將以美食文化為主打的文旅融合發展思路。蘇稽鎮和隨行的省文創聯盟成員就民宿發展、特色產品打造、鄉村旅遊發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文旅小鎮丨日本輕井澤:不僅僅是高端休閒度假區
    在他們成功的模式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如何打造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特色小鎮及田園綜合體,讓其主題文化具有永續的生命力,產品業態具備強大的市場吸金力。邁過了131年歷史的輕井澤,它的成功絕非偶然。優越的交通、精準而優質的客群、獨特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它成功的先決條件,文化底蘊與名人影響力則是輕井澤吸引源源不斷遊客的魅力所在,環環相扣且多元化的產品業態則是盤活房產的關鍵手段,而政府、投資者、運營者與小鎮居民協同制約是保證輕井澤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力量。
  • 打造文旅融合樣板的紹興名人館
    籌建紹興名人館,利用紹興名人的資源優勢為文旅融合和紹興的發展助力,這是紹興市委市府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是觀眾和遊客了解紹興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點和方便途徑。基於文旅融合的戰略定位,紹興名人館實施了以下措施:一是搭建網絡智慧平臺,形成以紹興名人館為中心的遊覽線路集群,為外地遊客提供完備而精準的服務信息;二是認真分析「吃、住、行、遊、購、娛」旅遊業的六大要素,在名人館內重點關聯「遊」和「娛」的文化支撐,使「吃」「購」「住」「行」的文化體驗得到相應提升。
  • 「詩和遠方」的內江文旅融合之路
    這裡,文化和旅遊的交融,如此渾然天成:隆昌市被評為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石牌坊文旅小鎮、範長江文旅小鎮被評為四川文旅特色小鎮;「川南大草原」升級為國家AAAA級景區;威遠石板河成為踩水天堂;央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月是故鄉明》在內江取景,楊柳灘「一夜爆紅」,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 國內外文旅特色小鎮案例分析及啟示
    達沃斯小鎮的發展路徑為,在旅遊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基礎上,以會議會展為主導產業,結合滑雪、康養旅遊和體育旅遊產業,使會議和旅遊深度融合形成產業聯動,延伸會展旅遊的產業鏈,使達沃斯小鎮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會議會展小鎮。
  • 一支筆書寫的文旅特色小鎮,「湖筆文化」促進文旅融合
    分別以直觀性,互動性,創造性等特點,打造了湖筆小鎮的文化長廊。壁畫只是湖筆小鎮展現文理融合的一個窗口,和壁畫一同落在這運河邊的小鎮上的還有各種藝術場館。這些年來善璉鎮圍繞著湖筆文化,探索與書畫藝術,研學研修,大眾旅遊相融合的發展新路徑。
  • 【聚焦】固安縣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構建文旅發展新格局
    京南休閒谷魅力固安城——固安縣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構建文旅發展新格局在經濟發展進入「旅遊時代」的當下,固安縣全力做好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積極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文化旅遊產業已成為該縣拉動經濟發展這是固安在以體育運動為主題的特色旅遊方面的全新嘗試,也是固安在永定河流域治理和促進旅遊發展緊密結合方面的成功典範。在鄉村,距離雄安新區僅20公裡的林城溫泉小鎮,涵括依雲小鎮、虹江河生態公園、長林農莊等旅遊景點。
  • 面對千億級的動漫市場,動漫IP如何促進文旅融合
    動漫產業在發展,與旅遊行業的融合也逐漸顯現。2018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動漫產業和旅遊業的融合。「動漫+旅遊」因其IP形象鮮明、自帶粉絲流量、產業化水平高、商業化空間大而成為文旅產業轉型最具有轉化能力的領域。那麼,動漫IP究竟如何賦能文旅,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我們來看看動漫王國日本是怎麼做的!
  • 儀隴:乘勢而上加快推進全縣文旅融合發展
    乘勢而上 加快推進全縣文旅融合發展今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市委「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副中心、打造雙城次極核」的總體部署,按照「老區振興、紅色旅遊、美麗鄉村」的目標定位,成功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不斷夯實文旅融合發展基礎,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旅遊配套設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首屆文旅融合政企高管研習會在深圳成功舉辦 中日韓導師聯合授課...
    2019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為期三天的首屆文旅融合政企高管研習會在深圳成功舉辦。本次研習會由人民日報社人民文旅智庫發起,雅富學社協辦,推出以解決「文旅品牌融合」痛點為目標的第一期課程《IP X文旅融合創新領導力》,詳解品牌創新核動力IP,用價值連城的精彩案例,詮釋了「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IP是文化和旅遊的代言人」這一理念的深層含義。
  • 文旅融合 五年精彩紛呈
    回眸過去的5年,在建設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的徵程中,「文旅融合」無疑是個熱詞。 從光霧紅葉到諾水洞天,從巴人傳說到紅色遺址,從三國文化到名人文化,巴中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無疑具有建成文化強市旅遊強市的巨大潛能。
  • 走近名人故裡 感受路遙小鎮
    從《平凡的世界》中的雙水村原型——王家堡村,穿過2.4公裡長的石板街,領略路遙故裡七大古驛站,來到古樸與現代融合的路遙小鎮——康家灣,途經之處就是清澗縣石嘴驛鎮「路遙故裡文化觀光體驗帶」。5月26日,清澗縣石嘴驛鎮黨委書記楊賀向來賓介紹了路遙故裡和路遙小鎮的發展情況。王家堡村因路遙而聞名。路遙故居、路遙紀念館、路遙書苑坐落在村莊中央;各地遊客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慕名而來,使其成為清澗旅遊業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 大宋提刑官故裡:奏響文旅小鎮三部曲
    蓮源山下,宋慈故裡。遺世崇雒,如是美好。(蓮花塘 鄧雪攝)70年來,崇雒鄉立足現有資源及長遠發展定位,不斷挖掘、傳承和弘揚本土文化,奏響文旅小鎮三部曲,以發展旅遊業壯大鄉域經濟。「崇雒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制定『文化強鄉、旅遊興鄉』發展戰略,充分利用綠色生態資源稟賦,厚植文化底蘊,謀劃建設『文旅小鎮』,不斷推動鄉村振興。」崇雒鄉黨委書記童宏崧說。
  • 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
    旅遊,讓生活更美好」的大主題下,以「文化:旅遊的初衷與歸宿」為核心議題,圍繞如何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以及與城市 「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本次評選範圍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長三角四省市區域,以推薦、自薦與組委會直選相結合的方式,對照科學嚴格的評價體系,由滬蘇浙皖四省市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以及全國10家主流媒體20位資深旅遊記者組成的媒體評審團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