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建築別具一格,小橋流水宛若江南;流光溢彩融入現代,婉轉道情盪氣迴腸。從《平凡的世界》中的雙水村原型——王家堡村,穿過2.4公裡長的石板街,領略路遙故裡七大古驛站,來到古樸與現代融合的路遙小鎮——康家灣,途經之處就是清澗縣石嘴驛鎮「路遙故裡文化觀光體驗帶」。
路遙小鎮夜景
「王家堡村是路遙的誕生地,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其著作《平凡的世界》裡故事發生地雙水村的原型。」5月26日,清澗縣石嘴驛鎮黨委書記楊賀向來賓介紹了路遙故裡和路遙小鎮的發展情況。
王家堡村因路遙而聞名。路遙故居、路遙紀念館、路遙書苑坐落在村莊中央;各地遊客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慕名而來,使其成為清澗旅遊業的一張亮麗的名片。2017年以來,清澗縣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整合文化旅遊、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項目,全力打造具有獨特資源的陝北民俗文化景觀,積極構建鄉村旅遊新業態,不斷擴大路遙故裡的影響力。
截至2019年底,王家堡村累計投資4600萬元,不僅全面改造了村內生產生活設施和村「兩委會」陣地,還新修了文化戲臺、新建了演藝廣場,修繕恢復了「雙水村小學」。2019年,該村被確定為榆林市鄉村振興標杆村。此外,精準扶貧主題電影《雙水村裡棗花香》在該村拍攝完成。
清澗縣石嘴驛鎮黨委書記楊賀介紹情況
「今年,我們將實施鄉村振興二期項目,在連接王家堡村和康家灣村的石板街上,建設營田驛舍等七個古驛站,全力打造路遙故裡文化觀光體驗帶;同步實施景點門戶區、停車場、人行天橋等附屬設施。在文化軟實力提升方面,我們將通過還原和再現路遙筆下雙水村的風物風貌,全景式展示陝北民俗文化,並完成《平凡的世界》民俗文化實景劇的編排,使王家堡村成為集觀光旅遊、民俗體驗、休閒度假、影視研學等功能於一體的陝北民俗文化典範。」楊賀介紹。
從王家堡出發,沿著碧綠小河向北行走,經過2.4公裡長的石板街和驛遞文化牆,便到了新時期的路遙小鎮——康家灣村。
路遙小鎮碧綠河水
來到康家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青磚灰瓦、高掛紅燈籠和黑牌匾、既宜居也宜商的民居,這裡便是被稱作路遙小鎮的康家灣村新型農村社區。
康家灣村2018年被榆林市選為鄉村振興示範村。幾年來,該村依託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同步實施了行車道、石板街、人行步道、汙水處理、便民橋、242國道驛站服務區、村容村貌整治等配套項目。
根據清澗縣的總體規劃,康家灣移民搬遷安置點為「路遙故裡文化觀光體驗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以石嘴驛驛站文化為切入點,以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為突破口,致力於打造兼具「吃、住、行、遊、購、娛」功能於一體的新型農村社區——路遙小鎮,並與毗鄰的「雙水村」——王家堡連接起來,共同形成清澗縣「西線一日遊」旅遊線路,讓搬遷群眾圍繞「文化旅遊服務」創業就業,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康家灣村脫貧戶康團運在路遙小鎮開的餜餡店
55歲的康團運因患小兒麻痺殘疾,至今單身一人。過去他外出釘鞋謀生,現在他個人出資2500元,住進了村裡的新型社區。
「村裡發展這麼好,遊客一天比一天多。去年我也脫貧了,今後不打算出去釘鞋了,今年在自己住的房子裡開了一家餜餡店,我相信以後生意能做起來!」康團運一邊聊天,一邊滿面笑容地接待來客。
「這裡每天下午有村民自發表演的大秧歌,每個周末有清澗縣的專業演員前來交替表演清澗道情、陝北民歌、陝北說書、秦腔等節目,人氣越來越旺,文化旅遊產業和農業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楊賀信心滿滿地說。(陝西農村報魚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