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禮賓官幫歐巴馬接待中國貴客

2020-12-12 環球網

一位統管國家禮賓,一位主抓白宮社交

《環球人物》雜誌駐美國特約記者李正明

一位笑容甜美,舉止文雅,統管美國國家禮儀大典,是國務卿希拉蕊的左右手;另一位髮型時尚,做事滴水不漏,做人低調平和,主抓白宮招待貴賓的大事小情。這兩位出色的女性,就是幫歐巴馬招待貴客的禮賓官——美國國務院禮賓司長馬歇爾大使和白宮社交秘書斯莫特。

她登上專機迎請胡主席

2011年1月18日下午,美國首都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時值冬日,機場寒風刺骨,美國副總統拜登率領美方人員正在等候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專機。人群中有位身材修長的中年女性,沉穩的眼神中帶著期盼,她就是馬歇爾。下午4時,專機平穩降落,馬歇爾和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一起登上專機,迎請胡主席踏上訪美紅地毯。

47歲的馬歇爾是大使級官員,總管美國所有國際國內禮儀事務,大到外國政要訪美的迎來送往,小到官方宴請中的客人排位,乃至挑選送給外國貴賓的禮品,她都得管。身為禮賓司長,她還有另一個身份——美國 「國賓館館長」。在與白宮一街之隔的地方,有個布萊爾國賓館,是美國貴賓下榻地之一。這裡原是19世紀美國政要布萊爾的私宅,1942年,羅斯福總統讓國務院把它買下改成國賓館。1948年白宮裝修,杜魯門總統在這裡住了4年。歐巴馬當選總統後,宣誓就任之前也住在這裡。馬歇爾掌管這個禮賓要地,權勢可見一斑。

1964年,馬歇爾出生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一個移民聚居區,那裡外號「聯合國」。馬歇爾的父親是克羅埃西亞人,母親是墨西哥人。這個多元文化混雜的背景,讓她後來受益匪淺。她說:「理解和讚賞不同的文化,是我成長中的重要內容。這也是禮賓司的中心工作。」1986年,她從普度大學政治系畢業,4年後又從凱斯大學法學院取得了法學學位,並在學校裡擔任學生法學會的會長。

馬歇爾的成功,離不開柯林頓一家的栽培。1992年,時任阿肯色州州長的柯林頓正在組建總統競選團隊,年輕的律師馬歇爾加入其中。她的組織能力很快引起了希拉蕊的注意。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馬歇爾繼續跟著希拉蕊,擔任她的行政助理。她陪伴希拉蕊到處旅行,和柯林頓女兒切爾西的關係也很密切。1997年,33歲的她被任命為白宮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社交秘書。

歐巴馬替她擋記者

白宮8年,馬歇爾時刻生活在電視鏡頭下,壓力很大。「如今的白宮生活越來越透明。在甘迺迪時代,國宴場面只有130位貴賓見過。如今,我媽媽看了國宴的電視直播後打電話來說:『寶貝,你看起來棒極了。』」

這樣的生活充滿了意外。馬歇爾記得有一次,在招待時任義大利總理普羅迪的國宴上,希拉蕊搞了個「突然襲擊」。客人還沒吃完,32位美國歌唱家就在席間唱起了義大利歌劇。這可把馬歇爾嚇了一跳。美國的國宴很講究,席間應該是由小提琴家為客人演奏,這稱為席間樂。吃完飯,客人換到另一個廳,再欣賞歌唱家及管弦樂隊的表演,沒有這麼扯開嗓子就唱的。幸好普羅迪並不在意,也站起來引吭高歌,這才讓馬歇爾鬆了一口氣。

「白宮生活就是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隨時待命。」馬歇爾說。丈夫羅伯特在華盛頓的喬治敦醫院當心臟病醫生,但馬歇爾很少有時間見到他。每天早上7時45分,馬歇爾參加白宮全體高級幕僚碰頭會,然後去希拉蕊辦公室開會,一直忙到深夜。希拉蕊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埋頭工作,精明強幹,但在馬歇爾眼裡,希拉蕊很愛熱鬧。和甘迺迪夫人傑奎琳偏愛法國情調不同,來自中西部小城的希拉蕊喜歡美國風味,愛給客人端出美國地方菜,美國葡萄酒,甚至主廚也換成了專做美國菜的廚師。「她把白宮變成了展示美國精神的櫥窗。」而馬歇爾要幫希拉蕊實現這一切。

在工作中,馬歇爾和希拉蕊十分合得來。這幾乎是所有白宮社交秘書的共同特點,因為第一夫人是白宮女主人,白宮的社交她說了算。但希拉蕊認定馬歇爾能有更大的作為,並決定帶她在政壇走下去。2000年,柯林頓即將結束總統任期。馬歇爾幫助希拉蕊贏得了兩次參議員競選,2008年又加入了希拉蕊的總統選舉陣營。希拉蕊輸掉了總統選舉,卻贏得了國務卿一職。馬歇爾也順勢當上了禮賓司長。

對這位經驗豐富的外交老手,歐巴馬很尊重。傳統上,禮賓司長要陪伴總統或國務卿進行國事訪問。考慮到她和希拉蕊關係深厚,歐巴馬就讓她多陪希拉蕊。2010年5月,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隆訪問美國,馬歇爾參加歡迎儀式,在陪歐巴馬走下白宮臺階時不慎摔倒。雖然她馬上站起,還機敏地舉起大拇指表示自己「沒事」。但記者們還是本能地舉起相機要拍。歐巴馬立刻阻止記者,讓大家別照。但這尷尬的一幕還是被曝光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了這段視頻,還辯解說「總統沒說別錄像」,歐巴馬也沒轍。但馬歇爾對歐巴馬的好意心領神會,更盡心盡力地為他效力。

在胡主席訪美之前,馬歇爾接受了媒體專訪。她深知歐巴馬對此訪非常重視,便直言不諱地說:「我們夜以繼日地籌備,我已經聲音嘶啞。我說了很多,也做了很多。我對這次訪問真的感到很興奮,我的同事們也是。我們想向胡錦濤主席展示美國最好的一面,透過我們的美食、我們的表演與我們的人民,讓他感到備受敬重。」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馬歇爾協調各方,準備了大霧、大雪等惡劣天氣應急方案,還在1月13日上午對白宮南草坪上歡迎儀式進行了排練,這是前所未有的。

未獲《環球人物》雜誌事先書面許可,任何媒體不得轉載《環球人物》雜誌圖片及文字內容,違者《環球人物》雜誌將追究其侵權責任。

相關焦點

  • 歐巴馬確定訪日行程安排 日本將以國賓待遇接待
    【環球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4月2日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2日透露稱,美日兩國政府已開始最終協調,擬將美國總統歐巴馬4月下旬訪日日程定在23-25日期間。這將是日本自1996年柯林頓訪日後再次以國賓規格接待美國總統。日本政府希望23日或24日安排歐巴馬和安倍晉三舉行美日首腦會談。
  • 歐巴馬邀梅德韋傑夫街頭吃漢堡 旁邊顧客鎮靜
    大塊朵頤後,歐巴馬和梅德韋傑夫乘坐同一輛車回到白宮。中新社華盛頓6月24日電 (記者 吳慶才)美國總統歐巴馬如何款待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當天,歐巴馬和梅德韋傑夫在白宮會晤之後已近午飯時間。出人意料的是,白宮並沒有準備豐盛的國宴,興致頗高的歐巴馬決定攜俄羅斯貴客出「宮」用膳。不過他們去的不是豪華酒店,而是位於維吉尼亞阿爾靈頓的一家名叫「雷氏地獄漢堡」(Ray’s Hell)的平民小店,吃的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最普通的漢堡。
  • 貴客造句和解釋_貴客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貴客參考例句:1、這位來自遠方的貴客,已成為我們的座上賓。2、這位貴客遠道而來,我們千萬不可有所怠慢。3、明天有貴客來訪,請提早半小時到達會所,準備接待事宜。4、感謝貴客光臨蔽店,小店蓬篳生輝。5、我站在"貴客雲集"的匾額前,似乎聽到當年盛況的喧鬧聲,實在無法跟門可羅雀的現實作一聯想。6、自慚形穢是我對別人的最高禮遇,除此之外,我沒有別的辦法招待我心目中的貴客。
  • 歐巴馬熱情接待加拿大總理 美加關係似解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3月11日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3月10日在白宮舉行了正式歡迎儀式,接待到訪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夫婦,進而為美加關係冷淡期劃下句號,並歡慶雙方在氣候和貿易問題上具有共同目標。這是加拿大領導人19年來首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法新社消息稱,歐巴馬在白宮南草坪以全套軍禮迎接剛當選不久的特魯多,這是20年來加拿大總理首次獲此禮遇。
  • 歡迎來自中國的貴客
    萬象以它最柔美的姿態,歡迎來自中國的貴客。 為了迎接習近平主席到訪,寮國各界做了充分準備。寮國外交部長沙倫賽日前對本報記者表示,安全、禮賓、衛生等各方面都是重點,要通過熱情的迎接,表達寮國的真情實意,體現老中兩國是具有同樣使命、共同夢想的命運共同體。
  • 河南美女不顧反對嫁給黑人,婚後才知,對方竟是歐巴馬的弟弟
    早年,有一位河南美女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了一位黑人男子。結婚18年後,她才發現丈夫是歐巴馬的弟弟。歐巴馬,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美國的前總統,也是美國歷史第一位黑人總統。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歐巴馬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馬克,馬克和他哥哥一樣,非常優秀。
  • 歐巴馬身後美女王紫菲生活照曝光 系上海交大校花
    前不久,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上海科技館發表演講,現場與歐巴馬一起出現在鏡頭內的一名中國黑衣美女照片被曝光後,迅速在網絡上走紅。據網友曝光,該女孩系前不久被保研到上海交通大學的王紫菲。
  • 為什麼泰國美女不喜歡接待中國遊客?當地人的理由,確實很現實
    可是近期有很多男性遊客表示:在泰國旅遊時,當地美女都不願意接待他們。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泰國繁華的街頭上,有很多性感漂亮的美女。這些美女她們從事著一種特殊職業,在泰國有一項"租妻"服務非常受遊客歡迎,尤其是歐美地區的男性遊客。
  • 百年人生:從復旦的"84號小姐"到叱吒聯合國的禮賓官
    二戰結束後,她又成為了聯合國首批禮賓官。她的一生,跨越了一個多世紀,但並沒有被歲月的滄桑淹沒,而是沉澱得越發美麗。「84號小姐」的前半生嚴幼韻,1905年9月27日出生於天津一個富商之家。但這個家族的根基,卻是在上海。其祖父嚴信厚,屬於晚清時期依附於李鴻章等權貴而發家致富的諸多富商之一,也是所謂的「寧波商幫」代表人物之一。
  • 大學女友曝歐巴馬年少「情事」:曾是校草(圖)
    大學時代的歐巴馬  隨著美國新當選總統歐巴馬被評為《時代》周刊2008年度人物,他年少時的一些「輕狂情事」也隨之曝光。歐巴馬1980年到洛杉磯一所不起眼的大學求學時熱衷於和女孩子約會。  1980年考入美國現排名第36位的文理學院——西方學院時,歐巴馬的名字是巴裡·歐巴馬(BarryObama)。踏進大學的那一刻,他只有一個想法:「追女孩」。體格健壯、身手矯捷的歐巴馬很輕鬆地加入校籃球隊,並很快成為主力。不過讓他遺憾的是,學校女生似乎對運動型男生沒興趣。於是,歐巴馬不顧教練的挽留,毅然決然地退出籃球隊,轉而到學校咖啡店當了個備受歡迎的「打工仔」。
  • 歐巴馬弟弟:"漂"在中國 經歷"中國夢"與"美國夢"
    他們的父親老歐巴馬生於肯亞西部尼安薩省一個漁民和牧民家庭,也是第一個到美國留學的肯亞人。他富有才華,生活卻放蕩不羈。在夏威夷大學時,他和美國白人姑娘鄧海姆結婚,生下了巴拉克。在哈佛大學時,他又認識了新妻子露絲。他們在肯亞結婚並生下了馬克。老歐巴馬一生共有6個孩子:馬利克、歐瑪、巴拉克、馬克、戴維(1987年去世)、喬治。比起他的總統兒子,政治舞臺上的老歐巴馬顯得鬱郁不得志。
  • 資深漢堡吃貨歐巴馬的最愛
    歐巴馬並沒有看菜單,然後說:「我想看看你的漢堡做得怎麼樣。」於是他點了一個奶酪漢堡和一個色拉,外加一份薯條。 新聞加點「料」舌尖上的外交 飯局中的爭鬥(廣州日報)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正風靡中國。2.大真相:吃中不忘談判今年4月,日本在安保重重、翹首以盼中,迎來美國總統歐巴馬。歐巴馬甫一抵達,日本首相安倍便陪其來到銀座一家高級壽司店,以非官方形式設宴款待,冀望增進雙方私人關係。安倍與歐巴馬並肩坐在餐桌前,均未系領帶,安倍還為歐巴馬斟酒,兩人笑語連連。但日媒稱,歐巴馬在享用一半時就放下了筷子。
  • 歐巴馬在印尼:瀟灑走一回
    5. 6月29日,歐巴馬一家參觀了日惹普蘭班南(Prambanan)。陪同歐巴馬參觀的是普蘭班南管理處主任Manggar Sari Ayuwati。6. 6月30日,佐科威總統在茂物行宮適度而熱烈地歡迎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的來訪。儘管歐巴馬曾在雅加達度過童年,但是因為是私人訪問,即6月23日開始在印尼休假9天,所以並沒有什麼招待會。
  • 歐巴馬將訪問亞太四國 均與中國存領土糾紛
    在最後一站菲律賓,歐巴馬將會晤總統阿基諾,討論美菲經濟和安全合作,包括建設現代化美菲防務同盟。此後,包括歐巴馬在內的美國官員不斷在各種場合為此行造勢,稱其為對亞洲的「彌補之旅」,顯示了美國對亞太地區的重視,對重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非常重要。各接待國家也高度期待。
  • 河南美女不顧反對嫁黑人,結婚18年後才發現,丈夫是歐巴馬的親弟
    早些年便有一位河南美女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黑人,結婚十八年後發現丈夫竟然是歐巴馬的親弟弟。歐巴馬是美國前任總統,同時也是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他的執政代表著種族平等跨出了一大步,同時他也是所有黑人的驕傲。其實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歐巴馬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馬克,這位弟弟與哥哥同樣優秀。
  • 歐巴馬遊峇里島第5天:聖泉寺
    6月27日下午16點15分,歐巴馬的車隊抵達聖泉寺,歐巴馬從黑色的Land Cruiser上下來,受到了當地數百遊客的鼓掌歡迎。參觀者們跟隨歐巴馬進行進行參觀,不時用手機自拍,呼喚歐巴馬的名字。歐巴馬也同一些遊客打招呼,其中一部分為外國遊客。
  • 國寶級義大利餐廳登陸上海,接待過歐巴馬的DA VITTORIO揭開神秘面紗
    歐巴馬訪問義大利時的官方接待餐廳——DA VITTORIO登陸上海外灘,6月9日正式開業,讓人們有機會品嘗一頓正式的義大利國宴。隨後,DA VITTORIO陸續接待過英國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等等國賓級人物,也把義大利料理傳播到海外。家族的海外餐廳、度假別墅、廚師學校遍地開花。50多年,兩代人的努力,長遠的規劃,縝密的布局,無與倫比的天賦,讓Cerea家族成為義大利最富有的廚師家族。
  • 杜拜土豪吃的也很土豪,看看他們在接待貴客的時候都吃什麼!
    在這個土豪扎堆的地方,似乎平常的那些大餐已經滿足不了土豪們的檔次了,那麼他們在招待貴客的時候會吃啥呢?答案很簡單,就是駱駝,我們都知道駱駝有「沙漠之舟」的稱呼,一般駱駝是不能吃的,出於對生命的尊敬,人們對駱駝有一種神話色彩的敬仰心裡。但是這裡是杜拜,如果說還有錢辦不了的事,那就說明錢還是不夠多,所以在重金誘惑下,就出現了駱駝養殖。
  • 中國遊客在朝鮮享受貴賓般待遇,到處都有美女接待
    現在出國旅行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每年出國旅行的中國遊客很多。不同國家文化習俗不同,自然分光各異。到不同的國家旅行,不但可以增長見聞,而且可以放鬆心情。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有中國人去過,但有些國家並不是非常歡迎中國遊客。中國遊客在有些國家,購物可能會被坑,還有可能會受到歧視。
  • 歐巴馬訪日:不偕夫人不在國會演講不住迎賓館
    不僅如此,中東局勢的持續混沌,烏克蘭危機的長期化、複雜化,和俄羅斯咄咄逼人的勢頭,加之在這些美國利益集中的熱點地區,歐巴馬政府表現出力不從心的虛弱態勢,讓美國國內和歐洲各國許多人開始質疑,歐巴馬的戰略重心轉移,是否搞錯了重點,而指望美國「撐腰」的部分亞太盟國,則更增大了「美國會不會真的來幫我們」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