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叫聲似豬而得名,全身有劇毒卻受追捧,如今50元一斤大量養殖

2020-12-13 禾木報告

導讀:因叫聲似豬而得名,全身有劇毒卻受追捧,如今50元一斤大量養殖

對於很多人來說,有刺有毒的東西都會讓人感到害怕,比如竹葉青、五步蛇、眼鏡蛇之類的毒蛇,一般人看到之後肯定都會被嚇破膽,即便是十分專業的捕蛇人,在看到它們都會本能的懼怕,故此自古以來都有「談蛇色變」一說。

除了毒蛇之外,還有很多有毒的東西,但在勞動人民的智慧之下,一些有毒的東西卻被加工成了美味的食物,從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乃至追捧,比如魔芋,就是典型的有劇毒的食物,但經過人們加工之後,變成了美味可口的食物,到如今也成為了市面上的網紅食物之一。

說到有劇毒的食物,一種就不得不提,因叫聲似豬而得名,全身有劇毒卻受追捧,如今50元一斤大量養殖。

(河豚膨脹的肚皮)

估計不用筆者多說,大家都已經猜到它是什麼魚了,沒錯,就是「河豚」,其實河豚的學名並不是這個,而是「河魨」,不過因為河豚受到威脅時,會發出類似豬的叫聲,而在我國古代的時候,豬被稱作「豚」,故此河豚這一稱呼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不過在民間,關於河豚的俗稱還有很多,都是因其受到威脅時作出的反應而得到的,比如氣泡魚、吹肚魚、氣鼓魚等等,就是因為它受到威脅,在發出豬叫聲的同時,能夠快速地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膨脹成數倍大小,如同氣球一般,故此得到了那麼多的俗稱。

(捕撈養殖的河豚)

很多人第一次見到河豚變成「氣球」的樣子,都覺得它可愛,如果這麼認為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河豚不僅不可愛,還十分的危險,因為河豚是一種全身都含有劇毒的魚類,其毒性之大,讓它在「吉尼斯世界記錄」中成為了「世界上最毒的魚」。2017年在《毒素》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僅需16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造成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死亡,可見它毒性之大。

然而即便如此,河豚依舊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美食,並且食用歷史還不短,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那麼為何河豚毒性這麼大,還會被人們作為美食使用呢?

(市場上售賣的養殖河豚)

主要是河豚的肉質實在是太鮮美了,讓許多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品嘗它的美味。蘇東坡就曾寫下過關於河豚的著名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而且在民間還有「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的說法,可見河豚的鮮美,故此自古以來,河豚的鮮美都備受人們追捧。

然河豚的劇毒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吃到河豚,人工養殖河豚便應運而生,而且在現如今的養殖面積也越來越大,同時人工養殖河豚也有一個十分好的地方,那就是河豚的毒性越來越小了,提高了食用的安全性。

(河豚湯)

但市面上想買到河豚也並不容易,一個是安全性雖然提高了,但還是有一定的危險,另外一個就是國家對河豚養殖、售賣都有較為嚴格的政策,避免因吃河豚而出現安全事故,所以市面上可出售的河豚並不像其他魚類那麼多,所以價格都比較貴,一般在50元一斤上下。

最後筆者不得不說一句,河豚有毒,若是不會處理的話,請不要隨意買來吃哦,即便是它再鮮美。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河豚嗎?你覺得它的味道真的鮮美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哦!

相關焦點

  • 曾是農業害蟲,如今被當成美食大量捕捉,一斤150元靠養殖才夠吃
    說起這昆蟲類的美食,最近就有不少農友給筆者留言問到:「這幾年昆蟲類的美食這麼火,養殖是否有前景麼?」就這個問題,筆者就準備跟大家探討一下關於昆蟲養殖。大家好,這裡是「三農野趣」,今天我們探討的主題是「曾是農業害蟲,如今被當成美食大量捕捉,一斤150元,靠養殖才夠吃」。
  • 全身花紋常誤認是黑魚「變異」,以前少有人敢吃,如今50元一斤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在飲食上大家不僅要求吃得飽,還要吃得營養健康。許多農村地裡的野菜,山上的野果,河裡的野生魚,成為稀罕野味被端上家庭餐桌。說起農村的野味來,自然繞不過河裡的野生魚,農村植被茂密空氣新鮮水質清澈,因而野生魚的肉質比養殖魚口感更細膩營養更為豐富。
  • 韓國、香港市場一斤以上黑鯛魚受追捧 黑鯛養殖並不難
    韓國、香港市場一斤以上黑鯛魚受追捧 黑鯛養殖並不難2012-03-27 15:28:00  水產養殖網  由於北種黑鯛生長速度相對較快,比南種黑鯛快10-20%,肉質也更鮮美,因此更加適宜養殖。由於市場的需求量較大,海捕苗仍然大量應用於養殖。儘管人工苗的價格接近0.2元/尾,遠高於海捕苗的幾分錢,但是人工苗的長勢好,均勻度高。而且魚苗階段鯛科魚類很難區別得開,海捕苗容易混進黃鰭鯛等其他魚苗。雖然黑鯛海捕苗仍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養殖戶們更青睞人工黑鯛苗。
  • 春江水暖 市面上河豚多為人工養殖,每公斤約50元
    春江水暖 正是嘗河豚好時節市面上河豚多為人工養殖,每公斤約50元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江南的春悄悄地來了。隨著萬物復甦的,是江南人蠢蠢欲動的味蕾。吃河豚的歷史與建都南京有關江湖上流傳著一個說法,有這樣的一種魚,只要「食得一口肉,從此不聞天下魚」。自古以來這種魚,都是不可多得的鮮物。它就是河豚。河豚學名河魨,因其捕獲時會發出類似豬叫的聲音,故名(豚即為豬)。
  • 食用歷史超3千年,卻在國外受追捧,如今60元一斤國內少有種植
    在這些不大眾的米當中,菰米最為特別,因為它算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糧食作物了,其種植及食用歷史可追溯3千多年前的周代,也就是說3年前就開始種植了,但如今很多人卻不認識它,甚至還常年從國外進口。而在國外,菰米則備受追捧,其價格也十分的高,一般的米也就2、3元一斤,菰米卻賣60元一斤。
  • 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過去一撈幾十斤,如今30元1斤
    導讀:此魚叫聲像鴨子,身上卻有3根毒刺,10年前河裡很多,如今30元1斤 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北方愛吃甜的,而南方則更偏愛吃鹹的。就拿吃魚來說,鯉魚在北方很受歡迎,可是在南方卻並不吃香,很多人不愛吃鯉魚。另外在南方有不少的淡水魚,北方人也吃不習慣。
  • 豬肉50元一斤,野枇杷15元一斤!
    譚芳林趁著陽光正好,在院子裡晾曬野枇杷,這其貌不揚的小果子有祛痰止咳的功效,不僅可以煮水泡茶,還能售賣換點生活費。譚芳林說:「野枇杷吃不完就賣給一些來這裡遊玩的人,大概賣十四、十五元一斤的價錢。」譚芳林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人口多、田地少,夫妻二人一直在外務工。
  • 它靠吃竹筍長大,過去農民見到就踩死,如今卻大量養殖2元一隻
    除此之外,在竹林中還會生長出許多其他的野味來,比如竹蓀、竹蓀蛋之類野生菌就是其一,所以可以說在過去的時候,竹子可是在山區農民朋友心中佔據了不低的地位,若是有什麼小蟲想破壞竹子的話,農民朋友肯定不答應。然而偏偏還真有這麼一種小蟲子,它靠吃竹子竹筍長大,過去農民見到就踩死,如今卻大量養殖2元一隻。
  • 現在豬價這麼高,多地豬價超過10元一斤,一頭豬的利潤能有多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現在豬價這麼高,多地豬價超過10元一斤,一頭豬的利潤能有多少?隨著近期豬價的走高,豬肉價格也是突飛猛進,以我們豫北地區為例,目前超市的五花肉零售價格已經達到了14元一斤,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聽到最多的就是這肉怎麼越來越貴了,都快吃不起豬肉了!
  • [聚焦三農]雪域高原上的名豬——蕨麻豬(2010.8.8)
    進入[聚焦三農]>>        主持人:現在,越是原生態的東西越受人歡迎,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一種土生土長的小型瘦肉豬就成了搶手貨,每斤肉價賣到了三四十元,在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六十元,遠遠高於普通豬肉的價格,而且還供不應求。那麼這種土豬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 國內大量養殖,卻很少人吃,出口國外一斤數千元,漁民:太瘋狂
    像黃花魚、娃娃魚等野生資源十分珍稀的魚類,在被成功養殖供應市場後,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也拉低了它們的售價,讓消費者更能吃到平價的魚。在國內還有一種魚類,近年來被大量養殖,卻很少人吃過,出口國外一斤賣數千元,漁民都感嘆太瘋狂了。
  • 人稱「半斤雞」,過去滿山叫,如今瀕臨滅絕,養殖的50元一隻
    人稱「半斤雞」,過去滿山叫,如今瀕臨滅絕,養殖的50元一隻雞是菜市場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口,而且美味的雞腿更是讓人垂涎三尺,因此很多人都愛吃雞。生活中用雞製作的美食也不少,比如白切雞,烤雞,蔥油雞,大盤雞等等。
  • 它長得很可怕,卻因太過美味快被吃絕了,如今養殖品百元一斤
    導讀:它長得很可怕,卻因太過美味快被吃絕了,如今養殖品百元一斤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尤其是在海洋裡,更是生活著許多稀奇古怪的生物,其中有一些生物長得十分嚇人,也十分的可怕,但卻因為自身的價值很高,或者十分美味,被人們所喜愛
  • 農村帶刺的怪樹,是天然的洗髮水,全身是寶,如今城裡35元一斤
    全網追蹤】   農村帶刺的怪樹,卻是天然的洗髮水,全身是寶,如今城裡35元一斤   要說到在農村見到的這些樹木,其實很多我們都不認識,野草還能夠稍微的辨別一下,這些樹木高大枝繁葉茂,就算是能夠區分開來,也還是一知半解。這些樹木在我們心中都是木質上乘,能夠用來做家具或是建房子,其實不少的樹木還有其他的價值。
  • 溪流石縫處常見,最大不到半斤,魚卵有毒,如今大力養殖50元一斤
    山溪石斑魚的味道非常鮮美,肉質好,由於它的數量越來越少,如今已實現人工養殖,出塘價都要50元一斤了,是否有發展前景呢? 它的學名叫做光唇魚,體型扁扁的,在它的身上有幾道「黑槓」,可以很明顯的和其他魚類區分開來。 很多人都喜歡釣溪石斑,因為釣它的方式比較獨特,採用「走釣」的方法,十分有趣,如果運氣好能釣上來不少,成就感會很強。
  • 可半年不吃食,兒時很常見,價值不輸人參,如今養殖貨300元一斤
    可如今隨著人們對於它們的不斷破壞,在野外這樣的品種是越來越少了。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小動物,它可以半年不吃食,兒時很常見,價值不輸人參,如今養殖貨300元一斤。可半年不吃食這就是林蛙,又稱雪蛤,是一種廣泛分布在我國北部地區的蛙科動物,林蛙和蛤蟆、田雞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動物。
  • 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
    導讀:曾賣到400元一斤,如今因「野味」遭抵制,農民:今年還能養嗎?往年到了這個時候,農民該下地的下地,該播種的播種,忙得熱火朝天,然而今年卻因突發疫情而中斷了,尤其是從事養殖業的農民朋友,很多人到現還在家休息。
  • 養殖成本才50元,6個月即可出欄,一隻賣300元,為何一養就賠錢?
    近年來很多人都進入了養殖行業中,那些從事傳統養殖項目的也都賺上了大錢,比如說豬價就是如此,產收價賣出了16元每斤,一頭豬的利潤高達兩千元。它的個頭比普通的老鼠要大上很多,一般來說每斤多達3-5元,它主要是以芒草、竹子為食物,而因對嫩竹十分的喜歡,那就頗為喜愛。不過竹子的野生數量很多,沒有什麼人會進行餵養,只是竹鼠的個頭比較大,味道很是美味,營養比較富足,因此很多人也進行了捕捉,但因過度的餵養,如今的竹鼠也成了保護動物,這樣就不能隨意的捕捉。
  • 躲進籠子羞答答,人稱「新娘果」,被當作豬飼料,如今一斤20元
    導讀:躲進籠子羞答答,人稱「新娘果」,被當做豬飼料,如今一斤20元農村地裡長的幾乎都可以當豬食,那時候養豬就是餵剩飯剩菜和米糠,為了養出大肥豬,人們要到野外割野菜,把野菜剁碎了和玉米粉煮熟餵豬,今天要介紹的是曾經作為豬食
  • 一種滿身是刺的樹,果實似橘子還不能吃,農民卻大量種植80元一斤
    而要說什麼樣的野生植物最讓農民朋友討厭,那自然是那些有刺或是有毒的植物了,不僅危險會傷到人,還會對農作物造成影響,就如葎草、蒼耳之類的,但是總有那麼一些植物是例外,它們有刺,但是農民朋友卻大量種植。下面筆者就分享這麼一種滿身是刺的樹,果實似橘子還不能吃,農民卻大量種植80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