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園中園」——熔鑄產業園
園區的綠色長廊——森迪大道
今年上半年,西彭工業園區圍繞「轉型發展與生態保護並舉」的思路,規上工業產值完成162.5億元,同比增長20.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1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進出口貿易6.5億美元,是2015年全年的3倍;成功籤約引進項目34個,合同引資總額33億元;以鋁產業為支柱,智能製造、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等主導的多元產業加速發展……實現了轉型發展和綠色發展的新突破。
瞄準戰略新方向 擴大招商引資
7月26日,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廠——重慶市嘉凌新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彭工業園區開業投產,這是西彭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該園區正在大力打造的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今年新建成投入使用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基地現已引進通訊製造、電子信息、智能穿戴等產業項目40多家,雄富光電、菲思卡爾等多個項目已建成投產,金茂科技、克揚通信、創仕隆科技等14個項目即將建成投產……為西彭工業園區轉型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先後獲得「國家鋁加工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輕合金特色產業基地」、「重慶有色金屬外貿轉型示範基地」等多項殊榮的西彭工業園區,依託中鋁西南鋁等規模技術優勢,近年來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車用鋁、包裝用鋁和新型建築用鋁等重大新材料產業方向取得顯著成效。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實現園區「二次創業」,實現從「鋁城」到「臨港工業新城、宜居宜業都市、鄉村休閒樂谷」跨步轉變,成為西彭工業園區建設者轉型發展的夢想。
近年來,西彭工業園區深入貫徹落實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和九龍坡區「八大功能板塊」戰略,緊密圍繞「轉型發展與生態保護並舉」的思路,以鋁產業集群為支柱,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智能製造、商貿物流、食品加工、休閒旅遊等六大產業集群,以「園中園建設」為抓手,拉伸產業鏈……一場漂亮的轉型發展、產業升級大戲開始上演。
在今年第十九屆渝洽會上,西彭工業園區共籤約17個項目(含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製造、電子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籤約金額約為29.6億元。此次籤約背後是西彭工業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
今年以來,西彭工業園區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功籤約引進項目34個,合同引資總額33億元。其中,新材料、智能硬體、精密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7個,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現代商貿物流、現代專業市場項目2個,建成後預計年交易金額可達到200億元以上。這些優質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引進和投產,將全面擴大提升園區在有效供給和高端供給的水平。
園區的真武宮美麗鄉村
加快動力轉換 培育新興動力
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眼鏡……作為工業4.0的代表標識,智能穿戴設備近年來受到了資本、媒體的熱烈追捧,並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的關注。在不久的將來,西彭工業園區將成為我市智能穿戴設備領域最重要的生產、銷售聚集之地。
走進西彭工業園區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園區的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建設裝修。今年,西彭工業園區與深圳市智能穿戴行業協會正式籤訂合作協議,在重慶新成立「重慶市智能硬體行業協會」。該協會主要依託深圳地區智能技術強有力的研發能力以及深圳智能穿戴協會突出的企業、技術、項目等資源優勢,共同規劃建設「西彭園區智能穿戴設備產業園」,加快園區智能產品的發展。
依託園區既有標準廠房,西彭工業園區還在大力推進「雙創」基地建設,目前已成功引進建設了西門雷森精密制(智)造孵化基地、創仕隆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等「雙創」孵化平臺,全力打造九龍西城「雙創」發展「窗口」。
「園中園」是西彭工業園區培養新動力的重要措施,除正在全力打造的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外,熔鑄產業園、線纜產業園等多個平臺都在加快建設。熔鑄產業園現已集聚鋁熔鑄及加工方面的企業10多家,已初步形成電解鋁—鋁合金—鋁加工材—鋁製品的產業鏈,未來將打造成為全市產業集聚度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科技含量最高、行業類別最齊的有色金屬熔鑄產業基地,成為西彭工業園區加快鋁產業集群集聚融合發展的典範。線纜產業園現已集聚新大陸、新鴿皇等電線電纜企業項目26家,年內即將啟動建設。西南國際塑料城近期兩個月的時間已先後籤約引進深圳、東莞、成都、重慶等各地的塑料生產經營商家140多家,未來建成後將成為我市首個集生產、銷售、物流於一體的綜合塑料交易平臺。
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項目建成投入使用,雄富光電、嘉凌新等公司建成投產;熔鑄產業園江達輪轂等2個項目建成投產;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歐博特機器人等9個項目加快建設推進;線纜產業園26個項目完成供地。伴隨一個個項目建成,園區產業動力正逐漸由「單兵突進」向「集團作戰」轉變。
園區的創新休閒廣場(效果圖)
推進生態建設 加快綠色發展
「工業園區是產業集聚地,只有把園區的生態搞好了,西彭園區的綠色發展才有實現的可能。」西彭工業園區負責人表示。在演繹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同時,西彭工業園區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園區建設中,依託該區域產業基礎和生態、文化、旅遊資源,以產業興城、以園區立城、以生態靚城,從推進園區增綠、環境保護、培育生態文化等方面著手,打造生態園區。
在生態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西彭工業園區堅持環保先行,注重生態,配套完備。先後對園區大道、護坡隔構以及標準化廠房等的綠化進行統一規劃建設,讓每一個企業都成為生態的工廠,讓入園企業在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中放心投資、安心生產、舒心生活。
近年來,為美化環境,園區先後投資850萬元實施森迪大道綠化等配套設施項目,建成綠化面積約1.4萬平方米,栽植法國梧桐、速生楊、九重葛等植物約1500株,形成由繞城高速進入西彭工業園區的一條綠色長廊;推進城市增綠,投資5000萬元,建設300畝、綠化面積23萬平方米的創新公園,完成創新休閒廣場工程等約27萬平方米綠化建設,努力建設全市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園區所在地西彭鎮今年成功創建成為「國家衛生鎮」。
走進西彭工業園區的中鋁薩帕,該公司生產的重慶地鐵5號線39列鋁合金軌道車輛車體部件已正式下線。因採用全球先進的摩擦攪拌焊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光汙染和煙塵汙染,而且能耗低、節能環保,可使軌道列車車體的安全性更高,自重更輕,行駛中噪音更小,更節能、環保。同時,公司生產工藝的工業用水主要用於設備液壓站的冷卻及爐子線圈的冷卻,可以循環利用,使公司水的重複利用率達到98.1%。節約水資源,成為公司採取的重要環保舉措,成為生態工廠典範。
同時,西彭工業園區近兩年加快了高能耗、高汙染落後產能的淘汰,改造一批落後生產工藝和設備。僅西南鋁業集團、中信戴卡捷力輪轂、歐拓消聲器等6家企業先後開展實施熔爐節能改造、生產線機器人換人等,在節能減耗減排等方向取得顯著成效,企業萬元能耗年均下降12%以上。
為提高園區全民生態意識,西彭工業園區在創新公園開展以「植綠護綠、美化園區」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活動,共栽植桂花樹苗、就近便認養樹木草地,在綠地草坪安置提示牌,倡導愛綠護綠,共建美好園區的濃厚氛圍。
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西彭工業園區的眾多企業和員工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明顯提高,同時也推進了園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在新突破、新成效的基礎上,西彭工業園區正在全力向千億級園區的目標奮進。
文/陶永國 謝永宏
圖片由西彭工業園區管委會提供
(責編:秦潔、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