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西彭工業園區:轉型升級與生態文明實現新突破

2020-12-16 人民網重慶視窗

園區「園中園」——熔鑄產業園

園區的綠色長廊——森迪大道

  今年上半年,西彭工業園區圍繞「轉型發展與生態保護並舉」的思路,規上工業產值完成162.5億元,同比增長20.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1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進出口貿易6.5億美元,是2015年全年的3倍;成功籤約引進項目34個,合同引資總額33億元;以鋁產業為支柱,智能製造、食品加工、商貿物流等主導的多元產業加速發展……實現了轉型發展和綠色發展的新突破。

  瞄準戰略新方向 擴大招商引資

  7月26日,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廠——重慶市嘉凌新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彭工業園區開業投產,這是西彭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該園區正在大力打造的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今年新建成投入使用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基地現已引進通訊製造、電子信息、智能穿戴等產業項目40多家,雄富光電、菲思卡爾等多個項目已建成投產,金茂科技、克揚通信、創仕隆科技等14個項目即將建成投產……為西彭工業園區轉型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先後獲得「國家鋁加工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輕合金特色產業基地」、「重慶有色金屬外貿轉型示範基地」等多項殊榮的西彭工業園區,依託中鋁西南鋁等規模技術優勢,近年來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車用鋁、包裝用鋁和新型建築用鋁等重大新材料產業方向取得顯著成效。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實現園區「二次創業」,實現從「鋁城」到「臨港工業新城、宜居宜業都市、鄉村休閒樂谷」跨步轉變,成為西彭工業園區建設者轉型發展的夢想。

  近年來,西彭工業園區深入貫徹落實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和九龍坡區「八大功能板塊」戰略,緊密圍繞「轉型發展與生態保護並舉」的思路,以鋁產業集群為支柱,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智能製造、商貿物流、食品加工、休閒旅遊等六大產業集群,以「園中園建設」為抓手,拉伸產業鏈……一場漂亮的轉型發展、產業升級大戲開始上演。

  在今年第十九屆渝洽會上,西彭工業園區共籤約17個項目(含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製造、電子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籤約金額約為29.6億元。此次籤約背後是西彭工業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

  今年以來,西彭工業園區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功籤約引進項目34個,合同引資總額33億元。其中,新材料、智能硬體、精密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7個,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現代商貿物流、現代專業市場項目2個,建成後預計年交易金額可達到200億元以上。這些優質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引進和投產,將全面擴大提升園區在有效供給和高端供給的水平。

園區的真武宮美麗鄉村

  加快動力轉換 培育新興動力

  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眼鏡……作為工業4.0的代表標識,智能穿戴設備近年來受到了資本、媒體的熱烈追捧,並吸引了大批科技人才的關注。在不久的將來,西彭工業園區將成為我市智能穿戴設備領域最重要的生產、銷售聚集之地。

  走進西彭工業園區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園區的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建設裝修。今年,西彭工業園區與深圳市智能穿戴行業協會正式籤訂合作協議,在重慶新成立「重慶市智能硬體行業協會」。該協會主要依託深圳地區智能技術強有力的研發能力以及深圳智能穿戴協會突出的企業、技術、項目等資源優勢,共同規劃建設「西彭園區智能穿戴設備產業園」,加快園區智能產品的發展。

  依託園區既有標準廠房,西彭工業園區還在大力推進「雙創」基地建設,目前已成功引進建設了西門雷森精密制(智)造孵化基地、創仕隆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等「雙創」孵化平臺,全力打造九龍西城「雙創」發展「窗口」。

  「園中園」是西彭工業園區培養新動力的重要措施,除正在全力打造的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外,熔鑄產業園、線纜產業園等多個平臺都在加快建設。熔鑄產業園現已集聚鋁熔鑄及加工方面的企業10多家,已初步形成電解鋁—鋁合金—鋁加工材—鋁製品的產業鏈,未來將打造成為全市產業集聚度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科技含量最高、行業類別最齊的有色金屬熔鑄產業基地,成為西彭工業園區加快鋁產業集群集聚融合發展的典範。線纜產業園現已集聚新大陸、新鴿皇等電線電纜企業項目26家,年內即將啟動建設。西南國際塑料城近期兩個月的時間已先後籤約引進深圳、東莞、成都、重慶等各地的塑料生產經營商家140多家,未來建成後將成為我市首個集生產、銷售、物流於一體的綜合塑料交易平臺。

  智能高科技產業基地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項目建成投入使用,雄富光電、嘉凌新等公司建成投產;熔鑄產業園江達輪轂等2個項目建成投產;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歐博特機器人等9個項目加快建設推進;線纜產業園26個項目完成供地。伴隨一個個項目建成,園區產業動力正逐漸由「單兵突進」向「集團作戰」轉變。

園區的創新休閒廣場(效果圖)

  推進生態建設 加快綠色發展

  「工業園區是產業集聚地,只有把園區的生態搞好了,西彭園區的綠色發展才有實現的可能。」西彭工業園區負責人表示。在演繹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同時,西彭工業園區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園區建設中,依託該區域產業基礎和生態、文化、旅遊資源,以產業興城、以園區立城、以生態靚城,從推進園區增綠、環境保護、培育生態文化等方面著手,打造生態園區。

  在生態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西彭工業園區堅持環保先行,注重生態,配套完備。先後對園區大道、護坡隔構以及標準化廠房等的綠化進行統一規劃建設,讓每一個企業都成為生態的工廠,讓入園企業在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中放心投資、安心生產、舒心生活。

  近年來,為美化環境,園區先後投資850萬元實施森迪大道綠化等配套設施項目,建成綠化面積約1.4萬平方米,栽植法國梧桐、速生楊、九重葛等植物約1500株,形成由繞城高速進入西彭工業園區的一條綠色長廊;推進城市增綠,投資5000萬元,建設300畝、綠化面積23萬平方米的創新公園,完成創新休閒廣場工程等約27萬平方米綠化建設,努力建設全市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園區所在地西彭鎮今年成功創建成為「國家衛生鎮」。

  走進西彭工業園區的中鋁薩帕,該公司生產的重慶地鐵5號線39列鋁合金軌道車輛車體部件已正式下線。因採用全球先進的摩擦攪拌焊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光汙染和煙塵汙染,而且能耗低、節能環保,可使軌道列車車體的安全性更高,自重更輕,行駛中噪音更小,更節能、環保。同時,公司生產工藝的工業用水主要用於設備液壓站的冷卻及爐子線圈的冷卻,可以循環利用,使公司水的重複利用率達到98.1%。節約水資源,成為公司採取的重要環保舉措,成為生態工廠典範。

  同時,西彭工業園區近兩年加快了高能耗、高汙染落後產能的淘汰,改造一批落後生產工藝和設備。僅西南鋁業集團、中信戴卡捷力輪轂、歐拓消聲器等6家企業先後開展實施熔爐節能改造、生產線機器人換人等,在節能減耗減排等方向取得顯著成效,企業萬元能耗年均下降12%以上。

  為提高園區全民生態意識,西彭工業園區在創新公園開展以「植綠護綠、美化園區」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活動,共栽植桂花樹苗、就近便認養樹木草地,在綠地草坪安置提示牌,倡導愛綠護綠,共建美好園區的濃厚氛圍。

  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西彭工業園區的眾多企業和員工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明顯提高,同時也推進了園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在新突破、新成效的基礎上,西彭工業園區正在全力向千億級園區的目標奮進。

  文/陶永國 謝永宏

  圖片由西彭工業園區管委會提供

(責編:秦潔、張禕)

相關焦點

  • 蘇州工業園區突破轉型升級「拐點」
    這是與會者眼中的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納米園。  就在這裡公眾看到了,蘇州工業園區已成功轉型。並將成為整個中國經濟突破低附加值製造業的發展瓶頸、向高價值產業鏈轉型的一個示例範本。  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 早在2004年,蘇州工業園區就以「一天產出1億GDP、上繳1260萬元財政收入、引進400萬美元外資」的奇蹟,令世界矚目。
  • 蘇州工業園區:書寫生態文明高分答卷
    蘇州工業園區,正加速成為一座科技與人文、產業與城市完美融合的宜業宜居現代化新城。  始終堅持「環境立區、生態立區」理念,踐行綠色發展之路,蘇州工業園區現代化新城建設,正為蘇州釋放出強大的綠色向心力。  轉化求「新」  環境政策改革全面鋪開  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必須用好政策紅利、守住底線紅線,下好改革創新的先手棋。蘇州工業園區把生態治理與保護嵌入高質量發展的大格局中,體現的正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
  • 韓國大力助推老工業園區轉型
    原標題:韓國大力助推老工業園區轉型  科技日報首爾9月18日電 (記者薛嚴)17日,韓國工業園區建設50周年慶祝活動在首爾九老區G谷商業廣場舉行。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在活動中公布了關於實現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計劃,旨在讓工業園區走上智能、綠色的新型發展道路。
  • 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這個景區的做法是……
    記者近日從清江畫廊旅遊公司獲悉,「十三五」重大項目清江畫廊倒影峽旅遊景區一期項目步遊道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工,目前已進入安全評估階段,這標誌著清江畫廊景區將實現水路與陸路旅遊的結合,轉型升級有了新突破。
  • 百悅投資集團轉型發展實現新突破, 「熊貓古鎮·理想新城」項目...
    (開工儀式)  本項目的正式啟動是成都西部片區面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又一成果,是「西控」區域大力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又一收穫。  成都市市長羅強在開工儀式上致辭。
  • 低碳,節能減排……改造生態工業園區,要有生態文明的理念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製作: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生態工業園區是依據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設計而成的一種新興工業組織形態,是生態工業的聚集場所,更是建設生態文明的主要陣地。
  • 「試驗田」蘇州工業園區:歷經轉型陣痛突破瓶頸再開放
    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面對土地資源瓶頸的制約,園區沒有關上開放的大門,而是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大騰籠換鳳的力度,做效果最佳的「加減法」,提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速度和效率。
  • 聯想劉軍:新財年加速轉型構建生態,實現兩個「小目標」
    楊元慶在誓師大會上表示,聯想中國區是一支打不爛、拖不跨的鐵軍,是集團名副其實的變革先鋒軍,新的一年要保證業務運營不掉鏈子、轉型變革腳步不停。劉軍表示, 危機是變革的契機,挑戰是成功的礪石,新的一年聚焦加速轉型和構建生態,全力以赴,變中求勝,打出一片新天地,為新的輝煌十年打造一個堅實的新起點。
  • 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 巴南工業轉型迸發新活力
    近年來,該區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不斷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培育和發展壯大信息通信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製造業,交出了一張2018年全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答卷。預計今年全區戰新製造業產值將同比增長10%,高技術產業(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15%。
  • ...實現綠色產業升級?「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將走進河南中大...
    專家、媒體、行業的「三行合一」   綠色發展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的必然方式。近年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也是提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要向「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實現轉型與提升。
  • 蘇州工業園區:嵌入發展大格局、釋放綠色向心力 書寫生態文明高分...
    始終堅持「環境立區、生態立區」理念,踐行綠色發展之路,蘇州工業園區現代化新城建設,正為蘇州釋放出強大的綠色向心力。城市向「美」汙染防治攻堅成效彰顯2019年,作為全省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試點地區,蘇州工業園區新一輪生物多樣性調查順利結束並通過專家評審。
  • ...重慶8個環都市區產業轉型升級似八仙過海 2018年GDP平均增長7...
    而重慶的涪陵、沙坪垻、長壽、江津、合川、永川、銅梁、榮昌等8個環都市區,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各顯神通重慶日報訊 (記者 曾立)重慶日報記者3月28日從市發改委獲悉,作為全國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之一,重慶環都市區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2018年交出了漂亮「成績單」——GDP平均增長7.85%,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比重2.18%,分別高於全市1.85和0.17個百分點
  • 重慶合川工業園區核心區一角
    「通過幾年的努力,重慶合川形成了1500億元級的產業布局,以產業為支撐的轉型升級加速推進,招商引資是促成這一局面的源動力。重慶合川正在全力建設城市發展新區,招商引資的力度還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重慶合川區委書記王作安說。
  • 嘉興工業園區的魅力來自哪裡
    據嘉興工業園區的最新統計,目前園區內已落戶企業500餘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達86家,上市企業6家。2014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23.5億元,規上工業利稅18.7億元。汽配機電、信息電子、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實現產值178.7億元,佔全部規上產值的79%,撐起了工業園區的「經濟大廈」。
  • 西安航空基地擦亮綠色發展底色:打造生態工業園區的「航空樣板」
    天藍、地綠、水淨、景美……眼下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在西安航空基地,映入眼帘的秋季新景象讓人流連忘返,而這呈現出的生態之美正是西安航空基地持續打造綠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美麗宜居航空新城的縮影。此外,基地還成功獲批成為陝西省第一批綠色園區,彰顯出生態航空城建設的顯著成效,努力打造綠色工業園區建設的「航空樣板」。創新體制機制 構建綠色發展「1115工作體系」要有好的制度來治理和保護生態,生態文明建設才更有成效。
  • 重慶嚴禁在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5公裡範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
    央廣網重慶5月18日消息(記者劉湛)重慶市環保局今天稱,全市加強三峽庫區環境安全,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全市嚴格沿江生態管控。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沿江工業管控,重點抓好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裡範圍內工業管控,出臺《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細化配套管控措施,嚴禁在全市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5公裡範圍內新布局工業園區。全市強化環評剛性約束。推進全市化工園區從「3+9」調整為「2+3」,實現化工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推進規劃環評和建設項目環評聯動,試點產業園區統一監測、統一評價,減輕企業負擔。
  • 發展綠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航天凱天環保衡水工業園區第三方治理...
    環保產業無論是從資金需求總量,還是從高技術含量需求和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行業發展趨勢,都使其成為中國在新常態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必然選擇。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碳排放權、排汙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
  • 走近生態帝璟—重慶最美莊園原來就在咱們鋁都西彭
    在西彭的真武宮村有這樣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這裡不僅可以垂釣、賞花、採摘葡萄和草莓,綠色生態的美食更是吸引四方賓客,這裡就是享譽九龍坡乃至重慶城的帝璟莊園!近日,第四十八期《鋁都在線》美食評論團的美食家們就來到了帝璟莊園,品美食,話美景!
  •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生態文明家園的典範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生態文明家園的典範 2008年09月14日 20: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生態文明家園的典範  記者 周建琳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新宇軟體(蘇州)有限公司的總裁唐傑才總會由衷地發出不是園林勝似園林的感慨。
  • 天津: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作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天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天津「十四五」期間,包括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在內的「871」重大生態建設工程要取得重大進展。天津持續用力,在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擴大區域環境容量生態空間上展現更大作為。目前,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的各標段內,工程車輛正在加緊鋪設種植土,為最後1萬平方米的冬植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