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2月3日連續發表兩篇文章,埋怨中國乳製品消費大量增加,說中國成為「乳製品黑洞」,並稱「受到來自中國的奶酪短缺的影響,韓國的比薩店正搖搖欲墜」,世界市場也「備受困擾」。
文章說,隨著中國的奶酪、牛奶等乳製品消費劇增,國際奶酪價格正在飆升。這導致韓國國內許多小型比薩店由於無法承受上升的成本負擔而紛紛倒閉。文章稱,京畿道安養市東安區原本有40多家比薩店,但今年以來已經有10家關門。另外有10多家店將比薩餅價格上調了1000~2000韓元。首爾牛奶公司奶酪1號分店店長說:「隨著中國的奶酪、牛奶進口量比去年增加近50%,中國成了『奶酪』黑洞。」
一篇報導似乎還不過癮,《朝鮮日報》當天還配發了另一篇題為「中國成為『乳製品黑洞』,世界市場飽受折磨」的文章,煞費苦心地在西方媒體中找「論據」。報導說,據韓國貿易協會透露,中國人均牛奶消費量在2001年到2005年間增加了3倍。文章最後援引韓國高麗大學一教授的話說:「隨著中國人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和西歐文化的引進,奶酪、牛奶以及咖啡、麵粉等食品材料的價格都在上漲。」該教授還危言聳聽地表示:「在2008北京奧運會即將舉行之際,各種糧食及原材料的需求不斷激增,中國的『黑洞』現象將進一步深化。」
「中國黑洞」的字眼在韓國媒體上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朝鮮日報》11月19日報導說,由於中國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加大,導致價格暴漲,韓國進口銳減。《周刊朝鮮》11月12日則將中國稱為「原材料黑洞」。文章說,最近動搖世界經濟的油價暴漲也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早已成了吸引所有原料的無底洞。」
幾年前,德國人自己沒管好治安,丟了井蓋,便說是因為中國缺少鋼鐵;日本驚呼大米短缺,也說是因為中國人食量大增。如今韓國比薩餅店關門也賴上中國,這樣的理由重複多了,只能讓人覺得他們語言貧乏,缺乏創意。
(責任編輯: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