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歌德品教堂文化 索尼A7RII行攝德國

2020-12-24 蜂鳥網

  近些年國人對旅遊格外熱衷,尤其境外遊更是備受追捧,除了購物和美食,還有獨特的風土民情可以領略並拍攝。今年8月底,中國部分影像媒體編輯受邀參加索尼數位相機新品德比法試拍,前往德國、比利時、法國試拍索尼A7RII、黑卡RX10II和黑卡RX100IV。我在此行中重點試用了索尼A7RII和黑卡RX10II兩款相機,試拍的題材也包含了旅遊途中的建築、人文、美食等。

·本文使用器材:
 索尼A7RII
 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
 FE 24-240mm F3.5-6.3 OSS

·啟程:法蘭克福

  經過十餘小時的飛行和轉機,我們從上海來到德國第五大城市法蘭克福。說起德國,我已經是第三次來了,前兩次都是因為報導photokina展會前往德國科隆,也曾途經法蘭克福和杜塞,但均無時間遊覽,時間一長,只有這幾個名字在腦海中還有印象,城市面貌已然毫無記憶。本次試拍不僅來到法蘭克福,還會前往科隆,一解我前兩次作為匆匆過客未能細細拍攝的遺憾。


焦距:24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德國有兩個法蘭克福,分奧得河畔法蘭克福與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相對著名的正是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以美因河作為城市的前綴,想必美因河對這座城市的意義非同尋常。而事實上,美因河對德國的意義都非同尋常。萊茵河是德國的母親河,美因河則是萊茵河的右岸支流,河面寬闊平靜,船隻交錯。


焦距:24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橫跨在美因河上頗有年代感的鐵橋名為美因河鐵橋,至今已有將近150年歷史。1869年修建之初,經過此橋還要交過橋費,而現在人們把它當成了旅遊景點,情侶們將同心鎖鎖在鐵橋上預祝圓滿的愛情。大橋上方的希臘文字摘自《荷馬史詩·奧德賽》,是當年大橋落成時的祝詞。


焦距:75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在美因河鐵橋不遠處,正是法蘭克福著名的羅馬廣場,修建於歐洲中世紀時期。廣場西側是市政廳,而東側的法蘭克福大教堂是該城市的發祥地,本文後面還會細細展示法蘭克福大教堂的內部景觀。羅馬廣場的建築均是色彩鮮豔、造型古典的半木結構房屋,頗有童話色彩。廣場上還有歐洲廣場標準配置的噴泉、街頭藝人、和平鴿和嬉戲的孩子們,走走停停不再贅述。 

相關焦點

  • 走進歌德的世界 :訪問德國魏瑪歌德故居
    走進歌德的世界 :訪問德國魏瑪歌德故居
  • 歌德學院:我們不介紹德國文化 只介紹文化差異
    1961年出生,畢業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戲劇、電影和傳媒專業,曾在法蘭克福德國電視一臺文化編輯部工作。1990年起在歌德學院工作。歌德學院中國分院的新任院長彼得·安德思是一位藍眼睛的大高個,超過一米九的個頭,在人群裡分外顯眼。
  • 歌德學院(中國)/德國文化中心介紹
    歌德學院(中國)/德國文化中心  歌德學院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世界範圍內從事文化交流活動的文化機構。歌德學院北京分院成立於1988年。自建院以來,我們一方面致力於德語在中國的傳播與運用,另一方面積極廣泛地從事德中兩國在文化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
  • 索尼微單A6500開啟墨爾本行攝之旅
    (原標題:索尼微單A6500開啟墨爾本行攝之旅)
  • 老燒友說這幾款耳機不錯,便宜還好用,歌德225e索尼7506拜亞880
    老燒友說這幾款耳機不錯,便宜還好用,歌德225e、索尼7506、拜亞880,990等等。世界四大耳機品牌之一歌德的SR225e歌德耳機是主流耳機專業製造廠商之一,也是公認的世界四大耳機品牌之一。歌德產品主要為耳機和唱頭,隨著唱頭基本退出歷史舞臺,從九十年代起專注於耳機產品。GRADO耳機聲音特別有活力和熱情,個性十足,廣受青年人的喜愛,甚至在口味保守的歐洲,包括英國和德國的HI-FI界,也廣受好評。SR225e是GRADO系列中比較受關注的一副耳機,當然發燒友也是對其讚賞有加。
  • 歌德誕辰紀念日遊覽歌德故居
    8月28日是德國著名詩人、劇作家歌德誕辰271周年紀念日。為紀念歌德,位於德國法蘭克福市的歌德故居自27日至29日延長開放時間,方便遊客參觀,但遊客必須遵守保持社交距離和佩戴口罩等相關規定。↑8月28日,戴口罩的遊客在德國法蘭克福參觀歌德故居
  • 「歌德學院成立於德國形象谷底期,為讓德國在全球重建信任」
    和歌德學院同等級別的是中國文化中心,它歸中國文化部管,歌德學院在中國的對口單位也是文化部。孔子學院對口的單位是漢辦,漢辦只是教育部下面的一個獨立機構。       在德國,一共有十四家歌德學院。但在中國大陸只有一家官方的歌德學院。中國政府告訴我們,在中國只能設一家外國文化機構,因為中國在德國那邊只有一家文化中心(在柏林)。
  • 德國歌德學院:在全世界83個國家有147個分院
    各位搜狐網友大家好,非常歡迎來到搜狐出國直播間,這裡是2009年北京國際教育博覽會的現場,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德國歌德學院中國代表歐陽強先生,歡迎你來到我們搜狐直播間。首先給我們的網友介紹一下德國歌德學院。  歐陽強:德國歌德學院是一個半政府性質的公益性的機構。
  • 歌德:「中國人是我們的同類人」
    如今,遍布全球的歌德學院和孔子學院是分別由德、中兩國為推動各自的語言、文化在世界各地傳播而由官方舉辦的文化機構。然而在此之前,早在18、19世紀之交,歌德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孔夫子。此後,他更是通過小說、詩歌等接觸了中國文學。而歌德逝世後的100年內,他的文學在中國文學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 索尼微單a7價格 索尼A7RII報價和參數
    單反市場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笨重,好的性能帶來的必然是材質上的繁雜,所以很多用戶都會抱怨高端的數碼單反太過沉重,不僅增加了旅程的負擔,也以為使用的笨重措施了很多抓拍的瞬間,但是索尼A7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採用特殊的材料,大大的減輕了攜帶和使用的負擔,索尼A7RII是這個系列目前最主要的產品,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歌德的瘋狂崇拜者,德國女作家寫給歌德的情書。
    別特金娜·馮·阿爾尼姆(1785~1859),德國女作家,歌德的瘋狂崇拜者,1807年身著男式燕尾服來到魏瑪,為的是親眼見見她在童年時就常常聽說的歌德,她在《歌德和孩子的通信》裡描寫了與歌德的浪漫情感。1811年她嫁給了阿爾尼姆。
  • 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院長柯理博士一行到訪我校
    新聞網訊 1月12日,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院長柯理博士、德語教學聯絡部李勁梅女士到訪我校,就我校與歌德學院(中國)合作合同續籤、歌德語言中心今後發展等事宜,進行了友好坦誠的磋商。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於永明會見了柯理博士一行。
  • 歌德當選「最偉大德國人」
    誰是「最偉大的德國人」?德國《圖片報》27日公布答案:偉大詩人歌德。這此評選共調查了2000名德國民眾。結果顯示,歌德以16%的選票當選第1名。有趣的是,28日剛好是歌德誕辰262周年。德國各大媒體紛紛以此為其祝壽。
  • 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魏瑪古典主義文學時代」
    德國通史:魏瑪古典時代,是以歌德和席勒這兩位文壇巨人的合作及其作品為標誌的歡迎來到百家號玲子聊歷史,今天玲子和大家聊聊歌德、席勒與德國古典主義文學,人們通常把18世紀末19世紀初以歌德和席勒為代表所創作的文學稱為「古典主義文學」,這一時期也習慣地稱為德國古典主義文學時期。
  • 德國繼歌德之後的第二位大詩人
    海涅是德國繼歌德之後的第二位大詩人,亨利海涅是他出生時的名字,他長大以後的名字實在讓人很難記全:克裡斯蒂安·約翰·海因裡希·海涅。海涅1797年12月13日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父親終年為商店的生意忙碌,聰明能幹的母親對海涅進行極其謹慎的教育:不能讀詩,不能看小說,甚至不允許女僕給海涅講關於神鬼的故事,她想讓海涅將來成為一名大商人。年少的海涅對經商不感興趣,他崇拜的人物是拿破崙,嚮往法國的自由精神。
  • 100%德味 索尼微單黑卡德法遊記之德國篇
    在2015年8月,筆者有幸參加了由索尼組織的微單+黑卡產品德國法國外拍活動,試用索尼微單A7RII和黑卡RX100IV產品。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遊覽了眾多優美的風景,體驗了眾多與眾不同的當地風土人情。現在筆者將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整理成遊記文章。
  • 索尼黑卡RX1RII日本行攝:藝伎/白川鄉_-泡泡網
    索尼黑卡RX1RII日本行攝:藝伎/白川鄉 2015年12月22日 00:42作者:趙雷編輯:趙雷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接上回《索尼黑卡RX1RII
  • 德國著名思想家——歌德:像石灰一樣沸騰,終成巨匠!
    導言:德國著名思想家——歌德:像石灰一樣沸騰,終成巨匠!歌德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但在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繪畫愛好者,他習慣於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靈和思想,並且努力想成為一位非凡的畫家。
  • 歌德逝世180周年:「中國人是我們的同類人」
    如今,遍布全球的歌德學院和孔子學院是分別由德、中兩國為推動各自的語言、文化在世界各地傳播而由官方舉辦的文化機構。然而在此之前,早在18、19世紀之交,歌德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孔夫子。此後,他更是通過小說、詩歌等接觸了中國文學。而歌德逝世後的100年內,他的文學在中國文學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 讀歌德《義大利遊記》:醉人的文思在遠方
    1786年9月3日凌晨三時,37歲的歌德化名「菲利普·繆勒,德國畫家」,「偷偷地從卡爾斯巴德(魏瑪公國)溜出來,提起背包行囊,獨自一人鑽進一輛郵車」,向南方的義大利揚長而去。  《義大利遊記》,對歌德遊歷的全程作了極為周至的記述,尤以對威尼斯、佛羅倫斯、那不勒斯、米蘭、龐貝和羅馬的記錄最為詳盡。他描寫自然風光,纖毫畢現;存錄心靈感受,細緻入微;對各類藝術的勘察筆記,面面俱到,不厭其煩。整部書稿,雖瑣瑣碎碎、絮絮叨叨,卻活色生香,趣味盎然,卓見迭出,使人不忍釋卷。  關於歌德「出逃」的原因,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