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家庭防疫措施升級 頻繁消毒吃飯分餐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日趨嚴重,不少華人家庭的生活方式都因此發生了一些變化,包括頻繁消毒、家庭分餐、夫妻隔離,並為避免子女外出備足零食等。

華裔吳先生表示,他太太在洛杉磯縣一家醫療中心從事醫護工作,近日該中心就有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於是院方現在硬性要求戴口罩。他太太在疫情不緊張時,回家吃飯都會與孩子們一起吃,但現在就有意錯開時間,還會與他和孩子分房睡。不僅如此,還要求孩子勤洗手,門把手要頻繁消毒。一家人也很少到餐廳吃飯,也不去群聚等公開場所。

河濱華夏中文學校前校長張玲說,一些華人家長有意阻止子女參加一些群聚體育活動。張玲說,她的女兒及同學們的信息多來自學校及主流媒體,與華人家長信息來源不一樣,所以這些孩子根本不擔心新冠肺炎疫情。不過為了女兒放春假減少外出,還是為女兒囤了不少小食品。

還有華人表示,原先子女上學,隨身並未預備一些軟性紙巾,用於清潔鼻涕。現在學校提醒,因學校衛生紙有限,提醒學生自備。(啟鉻)

相關焦點

  • 濟南火鍋堂食陸續開放,測溫、消毒、分餐等措施確保用餐安全
    日前,新時報記者走訪濟南多家已開放堂食的火鍋店,每家店內基本都採取了進門測溫、隔桌就餐、位上分餐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證市民堂食安全。火鍋堂食陸續開放不少濟南人已「嘗鮮」「這一個多月最想念的便是火鍋了。」
  • 專家說防疫:在家不必分餐 單位食堂吃飯時不要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南京醫科大學校長 健康江蘇研究院首席專家 沈洪兵:作為單位,在公共場所的地方,建議要進行日常的通風,要進行消毒。對個人來說,在上班的途中要做好防護,戴好口罩。不要接觸很多公眾手接觸的地方,注意消毒。
  • 曼谷航空公司防疫措施第三次升級,守護旅客安心每一程
    為了保障遊客的安全出行,3月13日,曼谷航空公司宣布將通過增加測溫槍、增設檢查站等一系列舉措,第3次升級機艙內與機場的衛生防疫措施,為乘客的飛行提供安心保障。曼谷航空公司防疫措施第三次升級,守護旅客安心每一程從2020年3月12日起,泰國素可泰機場與泰國特拉特機場將在國內出發、到達大廳為乘客增加了安檢點,與此同時,機場工作人員也必須通過指定登記區域的安檢點才能進入工作區。
  • 分餐吃飯 單間住宿 全面消殺 并州飯店開門迎客
    送餐分餐 減少接觸3月6日,在新建路辦公的李先生通過手機下單的方式,從并州飯店訂了5份工作餐。很快他就接到了工作人員的電話,核對菜品、地址、收貨人信息,並告知半個小時後送達,他只需下樓取餐即可。復工伊始,并州飯店就與十餘家企事業單位合作,為員工配送工作餐,每日送餐量達到1000多份。
  • 探訪首爾火車站消毒現場 韓國防疫措施升級
    列車的消毒防疫流程又是什麼?總臺記者直擊現場。扶手、欄杆、小桌板及衛生間是消毒重點總臺記者了解到,韓國政府每日會對公共運輸工具進行消毒。釜山到首爾這條鐵路線途經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市,因此對該線路列車車廂進行嚴格的消毒殺菌作業是重中之重。列車抵達首爾站後,4名工作人員組成一個消殺小隊,對車廂進行三次以上的消毒。
  • 清明假期多個景點湧人潮 臺灣防疫措施升級
    (抗擊新冠肺炎)清明假期多個景點湧人潮 臺灣防疫措施升級中新社臺北4月6日電 因應清明假期多個觀光景點湧現人潮的情況,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升級防疫措施,要求在連假期間曾到人潮擁擠地方活動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14
  • 西單大悅城餐飲防疫升級完畢,已恢復正常營業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8場新聞發布會提示,餐飲從業人員在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分餐及售賣過程中均應使用經消毒的專業工具並佩戴手套和口罩。在此前記者的走訪過程中發現,不少餐館普遍存在工作人員未佩戴手套的情況。1月5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2場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一批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市場、商超。
  • 記者探訪首爾火車站消毒現場 韓國防疫措施升級
    列車的消毒防疫流程又是什麼?總臺記者直擊現場。扶手、欄杆、小桌板及衛生間是消毒重點總臺記者了解到,韓國政府每日會對公共運輸工具進行消毒。釜山到首爾這條鐵路線途經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市,因此對該線路列車車廂進行嚴格的消毒殺菌作業是重中之重。
  • 全球直擊丨總臺記者探訪首爾火車站消毒現場 韓國防疫措施升級
    全球直擊丨總臺記者探訪首爾火車站消毒現場 韓國防疫措施升級 2020-03-05 12:43:49   來源:央視網
  • 防疫措施增加經營成本 多倫多華人理髮店漲價
    中國僑網7月13日電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近日,位於多倫多士嘉堡華人聚居社區的幾間華人理髮店價格普遍上漲﹐價格最便宜的「單剪」價格﹐從過去的8加元(1加元≈5.16 元人民幣)、9加元上調到12加元、13加元不等。
  • 家庭如何實行正確分餐
    說起分餐大家可能不太贊同,圍桌同坐、相互夾菜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人們在飯桌上的交流,圍桌而食,共享佳餚,其樂融融。然而,在共享美食時,我們有可能不小心「共享」了危險。因為小孩、老人的免疫力較成人來說更低,易受到感染,這樣的家庭更應該實行分餐制。而且合理的分餐制還可更科學的把握家庭成員攝取的營養質量,更有利於控制飲食,更好地調節口味,也能幫助節約糧食,避免浪費。那麼如何操作呢?
  • 總臺記者探訪首爾火車站消毒現場 韓國防疫措施升級
    列車的消毒防疫流程又是什麼?總臺記者直擊現場。 扶手、欄杆、小桌板及衛生間是消毒重點 總臺記者了解到,韓國政府每日會對公共運輸工具進行消毒。釜山到首爾這條鐵路線途經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大邱市,因此對該線路列車車廂進行嚴格的消毒殺菌作業是重中之重。
  • 廣東中山落實「十嚴」食店禁止送餐員入內食堂須分餐到崗
    同時將單位食堂供餐情況納入企業復工備案審批項目,確保各復工企業食堂用餐符合「集中供餐,獨立分餐」原則,儘量避免員工集聚用餐。日常巡查方面,重點督促餐飲單位落實禁止提供堂食、禁止承接聚餐要求,指導餐飲單位落實防控措施,截至2月11日,全市共檢查餐飲單位10327家次,單位食堂142家,勸阻764家餐飲單位停止堂食服務。
  • 大同高標準防疫措施確保遊客健康遊園
    大同方特歡樂世界嚴格執行文旅部頒布的《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保持高度警惕,採取有力措施,嚴密監控防範,最大限度保障遊客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安檢處遊客間隔1.5米以上距離,有序排隊等待入園,測溫、消毒、安檢、身份證、健康碼,經過工作人員防疫檢查之後一批批遊客順利入園;不扎推
  • 五一假期外出吃飯一定要分餐!張文宏:不分餐就是「裸奔」,很危險
    出來就要吃飯。這是一個「五一猶豫」。「吃飯靠嘴,口罩不能戴著,所以說吃飯是疫情傳播最大的關口。而分餐制就是口罩摘下來以後的最好解決方法。平時我不逛商場,疫情期間,為什麼我們這種不逛商場的人也來了?因為逛街也很重要,而防疫專家要考慮逛街的風險,分餐制就能抵禦風險。」
  • 一邊是美食,一邊是防疫,恢復堂食,分餐制這飯怎麼吃?
    消息傳開後,餐館的美味又恢復了,副業是食品防疫。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劃分每道菜的份量。臨近中午,記者來到市區一家著名的酒店。他一進門,酒店經理就和他一起衝向廚房。「我們現在準備什麼菜?」另一種是分餐,即為顧客提供共用筷子和勺子分餐。最後,我自己拿。目前,酒店採取前兩種方式。「這種分食方式有點像西餐。每個人都有一個,服務員對上菜有不同的要求。一個是面具,另一個是手套。每頓飯一定要換一兩個口罩和手套。」在就餐高峰期,記者來到了一家最喜歡的美食廣場,那裡有20多個攤位,集中供應各種特色美食。
  • 可以到飯店吃飯啦!
    「分餐公勺」模式:菜品製作保持傳統加工工藝,上餐時在每道菜品器皿內配備席面羹或分餐夾,並在餐桌上擺放與顧客餐具顯著不同的公筷、公勺等分餐工具,引導消費者在取餐時使用分餐工具取餐,保證顧客用餐的獨立性。適用於大眾餐飲消費。
  • 分餐:古已有之的中華飲食文化
    吃飯沒有筷子,東西都是裝在一個碗裡大家一起吃,平民的就餐禮儀是要保持手部清潔衛生。歐洲也有長期的共飯飲食模式,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中下層的家具餐具非常簡陋、緊缺,中世紀的家庭聚餐通常幾人共用一個水壺和木碗——西方上下階層普遍流行的分餐制,其實是近代以來才開始出現的。
  • 分餐 古已有之的中華飲食文化
    最開始的羅馬人習慣坐在桌邊吃飯,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受希臘人的影響,斜躺著吃飯成了羅馬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徵。用餐時,身份最低者站立一旁,高一級的坐著吃飯,最高級別則可以斜躺著被服侍用餐。配合斜臥姿勢的臥榻一般在同一間屋子裡會擺設三張,每張大小可以容納三人。
  • 分餐 :古已有之的中華飲食文化
    吃飯沒有筷子,東西都是裝在一個碗裡大家一起吃,平民的就餐禮儀是要保持手部清潔衛生。歐洲也有長期的共飯飲食模式,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中下層的家具餐具非常簡陋、緊缺,中世紀的家庭聚餐通常幾人共用一個水壺和木碗——西方上下階層普遍流行的分餐制,其實是近代以來才開始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