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親河,在酉水河鎮的三悟山下有一個河面寬闊的大轉彎。這裡的河灣山寨始建於137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全寨9成以上都是土家族,被稱為土家族發源搖籃。
明朝洪武年間,彭,白,田三大土家姓氏族人為躲避戰亂,沿酉水河溯流而上,從湘西進入酉陽定居河灣,逐漸發展成一個土家族三大姓氏聚居的山寨。
河灣山寨依山臨水而建的吊腳樓,首尾相連,遠看青山如黛,起伏綿延,近看碧波樓臺,飛簷翹角,有&34;,重慶版&34;之稱,也因此享有最美土家山寨之美譽。
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分為上下兩層。樓上為住宅,三面向陽,視野開闊,樓下用來飼養家禽和放置農具和重物。
樓與樓之間,有石板步道連通,幾百年來保存完好。整個山寨就靠這些青石步道相連,形成層層疊疊參差錯落,疏密有致的中國最大原生態吊腳樓群。
河灣山寨逐漸繁榮後,土家人修建了大大小小的祠堂,祭祀祖宗,同時這些祠堂也是族人議事聚會的場所。其中規模最大,修建年代最久的是擺手堂。
擺手堂始建於1854年清鹹豐元年,坐西朝東,磚木結構,建築面積達500平米。正中為爵主宮,又叫彭家祠堂。其內供奉著彭氏先祖,唐代湘西土家「五姓結盟」盟主彭仕然的牌位。
河灣山寨是擺手舞的發源地,酉陽是國家文化部授予的「擺手舞之鄉」。舞蹈以擺手動作為主,展現傳統農耕活動的耙田平地,撒種栽秧,犁田打穀,挑糧拉碾,打魚狩獵等勞動場景,同時也展示土家人送鬼迎神,祭拜祖先的原始宗教習俗。清代貢生彭旋風曾寫下,「紅燈萬點人千疊,一片綿綿擺手舞」的詩句。
「大山的木葉爛成堆,只因小郎不會吹……」當地最出名的土家絕技木葉情歌,土家小夥隨便摘一片樹葉就可以吹出動人的旋律。
河灣山寨有兩棵古樹名叫「和睦樹」,據說300多年來河灣山寨沒有一對夫妻離婚,現在的新婚夫妻或是來的夫妻遊客,都會來樹下祈禱,許一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心願。
傳承至今已有800年歷史的土家油茶湯,是土家人款待上賓的佳飲。據說最早的油茶湯是用山茶樹油爆炒茶葉,加上花椒,胡椒,薑絲,食鹽加水熬湯,然後在湯碗中放入提前烹製好的花生,黃豆,糯米等食材。一碗熱氣騰騰的土家油茶湯,香氣濃烈,油而不膩,五味雜陳,一如人生。
沿著河岸堤壩,有一條年代久遠的木質長廊,長廊兩側的護欄,木柱和挑簷上有手工雕刻的花鳥人物。
穿過長廊可見一座古樸的吊橋,吊橋由木板鋪成以鐵鏈相鎖。河灣山寨600年的歷史,和著橋下清清的河水,優雅的從三悟山下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