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楚民風|土家族團撒:記憶中最美的味道

2020-12-12 一部手機遊瀟湘

像是蒙古族會在除夕更歲時,一家人圍坐在蒙古包內火爐邊,在向長輩敬獻「辭歲酒」之後,飽餐烤羊腿和煮水餃;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對糯米粑做得特別大,據說象徵太陽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果實纍纍。土家族人在過年的時候也有屬於他們特別的美食—團撒。

土家族過年為什麼要做團饊?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古代時的某年臘月二十八,敵兵正氣勢洶洶地來攻打土家族山寨,此時正值山寨裡的土家人打粑粑的時候,一個叫黑狗的小夥子讓其他族人躲進山洞,自己一個人用粑粑槌守護村寨,最終他被敵人殺死在粑粑槽邊,鮮血染紅了粑粑槽裡蒸熟的糯米。待敵兵退走後,人們回到了山寨裡,這時已是正月初一了,端上山的熟糯米已冷卻成圓餅了。大家只好將其炸熟泡著湯吃。後來,土家人為了紀念土家族英雄黑狗,每逢過年必做團饊。

土家族團撒的製作方法

團撒是土家人特有的風味食品,它是選用色白粒狀的大糯米製成。先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一夜後入甄蒸熟。以圓形竹圈作模,用飯勺取熱騰騰的糯米飯在模內邊團邊揉,製成瓷盤大小的圓餅,放在竹架上用微炭火烘乾或曬乾,再用品紅品綠寫上字或畫上花草。土家以團撒作禮品或供品,若是供祖先用則寫「福祿壽禧」、「五穀豐登」之類;喬遷則以「竹苞松茂」等詞致賀;「望月」則是用「玉燕兆瑞」、「石麟呈祥」來區分性別以賀喜;若是婚娶用,則要做幾個超過籮筐上圈的蓋麵團撒,上寫大紅雙「喜」字。

土家族團撒的食用方法

食用前以茶油浸炸,酥香膨脆,或乾食,或以開水加蜂蜜衝泡,酥脆甜香可口。烘乾而未經油炸的叫生團撒,多作「望月」用。吃時先燒開油湯,再煮團撒,盛入碗中常蓋上兩個荷包蛋,再撒上胡椒,吃起來清淡香糯,別有風味,土家族婦女產後坐月最愛吃的滋補食品。

土家族團撒的「新身份」

現在土家團饊已成了一種特製的食品或被當作「團圓」的吉祥物,除在正月經常食用外,還被派上了許多用場。如果土家山寨來了貴客,土家人就會用這些團饊來招待賓客;親戚朋友建新屋上梁那天,或者是正月初一小倆口上嶽父母家拜年,還有在土家小夥與女方定親那天,也會請上本族的人挑著那些團饊去女方家裡。

結語

這個世界在飛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土家族人走出村寨,到更廣闊的舞臺區奮鬥。當他們想起記憶中的團饊,不單純是來自味蕾的刺激,更是記憶中的那一段美好。

相關焦點

  • 最美湖北:遊覽土家族的吊腳樓,感受土家族的文化、土家族的歷史
    最美湖北:遊覽土家族的吊腳樓,感受土家族的文化、土家族的歷史!,當大家來到這裡看到這些的時候,可以展示出土家族的歷史,展示了土家族的古老,展示了土家族醇厚的風俗。當大家走進恩施土司城的時候,首先迎向我們的就是那麼莊嚴的門樓,這座門樓非常的高大,在這裡大家又把這座門樓稱作是朝門,還有就是看樓,在這裡大家棧道上面可以向遠處觀看,登上這座門樓視野是非常的遼闊的,這是一座顯示了土家族的威儀,這座建築顯示了土家族的功德,這是一個有著紀念性的建築。
  • 當湘楚浪漫的「鬼文化」走進日常生活,前塵往事像一杯美酒
    而在鬼神文化的大家庭中,事神敬鬼,巫風盛行的湘楚文化是一個獨具風採的代表,時至今日,仍在影響著人們的現實生活,發揮著獨特作用。中,為世人一個描繪了一個多情、美麗、離奇的神鬼形象。其取材、敘事、風格散發著濃鬱的湘楚風味,開風氣之先,堪稱湘楚「巫鬼文化」的起源和代表作。湖南一帶在古代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糅合中原文化,孕育出燦爛的湘楚文化,其特色之一便是獨特的巫鬼文化。《新唐書》卷168曾用「風俗陋甚,家喜巫鬼」來概括湘西地區的民俗,《舊唐書》卷160也有「蠻俗好巫,每淫詞歌舞,必歌俚辭」之載。
  • 最美湖北:來恩施土司城,感受土家族獨特婚俗習慣
    #帶你去旅行#土家族特有「哭嫁」民風,比「哭」,比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湖北省恩施市,有一座現今保留完好規模宏大的土家族土司古城。土家族作為我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遠古時期巴人的後裔,秦國滅亡後部分巴人才退居到了現在的恩施,留下現在的土司文化。土司城規模宏大,土家族典型的吊腳樓木質架構,精美的雕刻工藝,無處不在的體現了土家人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讓整座城都顯得格外壯觀恢弘。土司城布局合理,從進城的牌樓,到裡邊校場,講堂,鐘樓等,可以看出土司時代完整的部族體系。
  • 四川宣漢最美鄉鎮,渡口土家族鄉夜景
    巴山大峽谷景區入口鄉鎮,四川宣漢渡口土家族鄉,地處大巴山南麓、宣漢縣東北部,東鄰宣漢三墩土家族鄉,南接宣漢樊噲鎮,西靠四川萬源市,北接宣漢龍泉土家族鄉。手機攝影,四川宣漢最美鄉鎮,渡口土家族鄉夜景。
  • 故鄉的桑葚,記憶中最美的味道
    那是我便順手摘了幾顆給妻子,酸酸的、甜甜的,妻子說,真沒想到有如此特別的味道,明天上午再過來採些。妻子欣賞的只是桑葚單純的味道,而對於我,卻是一段充滿回憶的溫暖承載……記得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學校圍牆外面有兩顆很大的桑葚樹。
  • 張家界土家族織錦「掌舵人」丁世舉獲評「2020最美小康建設者」
    張家界土家族織錦「掌舵人」丁世舉獲評「2020最美小康建設者」。 張家界土家族織錦「掌舵人」丁世舉獲評「2020最美小康建設者」。
  • 尋找記憶中的童年味道
    尋找記憶中的童年味道 15個「毛根朋友」一起開麻辣燙 他的記憶裡,這是他和小夥伴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  那時候的友情很單純,麻辣燙的味道也很簡單,但在很多人的心中,麻辣燙代表著童年的樂趣。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讀書、工作,有的組成了家庭,天南海北,可這群「毛根朋友」的友情卻沒有因此淡去,常在聊天時回憶起童真年代的趣事,也忘不了那口麻辣燙帶來的快樂。  每年過年,在各地忙碌了一年的小夥伴回到成都,聚在一起,都少不了吃上麻辣燙。
  • 長沙又一公園火了,被稱為湘楚「後花園」,門票免費賽過九寨溝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處位於湖南長沙的公園,其被稱為湘楚「後花園」,一起來看看什麼樣的一處公園能有如此魅力呢。在長沙的長沙縣,有處大山衝森林公園,便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其距離長沙僅有45公裡,公園的佔地面積有420公頃左右,是一處大型的森林公園,園中的植被種類豐富
  • 記憶中的味道(一)
    記憶中的味道 昆理工附中 初三(6)班 吳睿哲 時間是食物的摯友,在保鮮之餘也意外的獲得了更鮮美的味道,那就是記憶中的鹹香——火腿。隨著秋日落幕,冬日的緊逼,父母便漸漸地閒了下來,農村每年進入臘月就該殺年豬了.母親翻出老皇曆,指著日子算來算去。
  • 土家族風情 / Visual Field of China
    「卡」具有先民的思想,「卡措」在土家語中是「宗族」的含義,所以畢茲卡即畢茲族,土家族則是漢族對畢茲卡的稱呼。服飾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婦女穿著左襟大褂,滾兩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面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紅色則最受人青睞。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大最美景點 ,你喜歡哪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大最美景點 ,你喜歡哪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2015年入選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這裡有那麼多的旅遊勝地,到底哪裡是最值得去的地方呢?鳳凰古城一個有著民族特色和氣質的古城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紐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
  • 找尋記憶中的味道
    高樓大廈奪走了地平線,灰濛濛的霧,空氣中老有油乎乎的膩感,揮之不散的汽油味,即使你捂起了耳朵,也擋不住車流的喇叭。沒有合格的黑夜,也就無所謂真正的黎明。我望向窗外,嘆了口氣,繼續預習語文,當讀到余光中《故鄉》時,心頭一震,多久沒回故鄉了?
  • 記憶熠熠生輝,記憶中的味道只屬於記憶,無法尋回
    就像刻板印象的形成一樣,味道也會在我們的心裡形成偏見,而且無法改變。若是一種你從來沒吃過的東西,那麼第一印象決定著你下嘴的欲望。而記憶中的東西不一樣,味覺記憶會左右你嘗試的動力。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好友的味道、她的味道……很大程度地佔據了我們日積夜累、心心念念,難以忘卻的味覺信息庫。當我們再一次看到相似的東西時,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相應的人、相應的事、相應的感受。
  • 長沙有個公園被5A「選中」,被稱為湘楚「張家界」,這裡還很漂亮
    長沙作為湖南省的省會,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長沙臭豆腐最為出名,另外,長沙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歷代王朝都在這裡建都,所以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湖湘文化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這個城市湧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不僅有文化底蘊,長沙也是一座風景優美的城市,橘子洲,天心閣都是長沙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長沙有個公園被5A「選中」,被稱為湘楚
  • 中國最美縣域之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這裡是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湖北省唯一的縣級中國名茶之鄉稱號,被命名為湖北旅遊強縣;2019年5月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是湖北省兩個民族自治縣之一,她地處湖北省西南部宜昌市南部,這裡東連宜都市、松滋市,南接湖南省石門縣,西抵鶴峯縣、巴東縣,北與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為鄰。
  • 600多年的最美土家山寨,譽為重慶「灕江山水」,土家族發源搖籃
    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親河,在酉水河鎮的三悟山下有一個河面寬闊的大轉彎。這裡的河灣山寨始建於137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全寨9成以上都是土家族,被稱為土家族發源搖籃。明朝洪武年間,彭,白,田三大土家姓氏族人為躲避戰亂,沿酉水河溯流而上,從湘西進入酉陽定居河灣,逐漸發展成一個土家族三大姓氏聚居的山寨
  • 走進土家族文化集聚地——恩施土家女兒城
    恩施土家女兒城,位於湖北省恩施市區七裡坪,是全國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武陵地區城市娛樂消費中心和旅遊集散地。這裡青山環繞,街道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以灰色角礫巖鋪就,土家吊腳樓古色古香,完美地體現了土家族的民風民俗。今天,我們走進女兒城體驗土家族的風土人情。
  • 記憶中久遠的味道——豬籠餅!
    豬籠餅,是不少湛江人童年記憶中的美味,是湛江具有民間特色的傳統工藝點心。隨著時代變遷,豬籠餅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市面上已難尋豬籠餅的蹤跡。為了尋找童年記憶裡的味道,港城一些烘焙達人嘗試自製豬籠餅,還原記憶裡的味道。
  • 蘿蔔糕:記憶中的味道
    原標題:記憶中的味道 春節,一位朋友託友人給我帶來一盒蘿蔔糕,精緻而美味。我這才想起,曾經街頭隨處可見的蘿蔔糕,早已沒有了蹤跡。 記憶中,正宗的蘿蔔糕除了有蘿蔔之外,還有蝦仁、臘肉、香菇、香腸等物,春節必不可少。
  • 火山小視頻直播做家常菜,家裡的味道才是記憶中最美的味道!
    當下的年輕人為了生活而奔波,辦公桌、家裡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外賣盒子,就算好不容易有了空閒時間,也沒工夫去做一頓家鄉菜,或許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很久沒有吃過一頓完整地道的家鄉菜了,記憶中紅燒肉的味道似乎也已經塵封在心底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