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於中國的歷史,一直有「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的說法!
我們都知道提出這個論據的是日本的學者,崖山,是陸秀夫背著南宋最後一個小皇帝,跳海自盡的地方!
崖山海之戰,南宋十萬軍民蹈海殉國,此戰之悲壯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萬灰俱滅之下,南宋丞相陸秀夫背負南宋最後一個小皇帝毅然、決然的投海自盡!
而這一跳,也代表著宋王朝的徹底敗亡!
以往一千多年的中國古歷史中,漢文化,一直是各個輪流上臺的封建王朝的主流文化!
我們也俗稱是「漢本位」文化,但是我們也都深知,中國地大物博,歷史上擁有著繁多的少數民族,在各個朝代、各個歷史階段的推進中,各個民族的文化不斷融合到整個華夏文明中來!
但是,漢文化,始終是佔據了有力的主導地位,為何?
因為,漢人始終是各個朝代的王朝締造者;直到遊牧民族,成吉思汗領導的草原鐵騎入主中原;才為這一沿襲了一千多年的慣例,畫上了句號!
而日本又是中國漢文化的極度崇拜者,今日我們去往日本的很多城市如名古屋、京都、大阪、東京等地都能夠看到我國古代如漢、唐、宋等朝代古建築的影子!
就連他們的和服都是唐朝的唐服,更不用提及日本的文字了!
可以這麼說,日本就是學習中國漢文化中最用心也最上進的學生,比同樣是我們學生的韓國強多了,那就是一個半吊子,整天一副一瓶不滿半瓶晃,吊兒郎當的臭德行!
日本國心目中最尊敬的老師被幹掉了,你說它能不心疼嗎?能不氣憤嗎?
這也是自宋滅亡之後,日本再也不正眼瞧宋代之後的,任何一個朝代的主要原因!
包括強大無匹的元朝,包括後面的明朝以及清朝!
因為在他們的眼中,這些都不正統!
而日本則認為自己是漢文化的集大成者,並以此頗為欣慰,甚至沾沾自喜、引以為傲!
它瞧不起元朝,也就導致忽必烈兩次發動大軍遠徵日本國,可惜都未成功,幾乎全軍覆沒!
它瞧不起後來的明朝,因為它覺得「漢文化」不夠純粹,所以日本國的海盜遍布我明朝沿海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它更瞧不起扎著辮子子的清朝,通過隱忍最終在甲午年間驚天一擊,把清政府的北洋水師徹底的消滅乾淨!
它瞧不起清朝後的北洋軍閥、國民政府,最終發動了邪惡的侵華戰爭,犯下了滔天累累罪行!
其實,它哪曉得,漢文化雖然是我華夏民族的本文化,但是我們還有其他數十個民族,他們的文化依舊無比燦爛奪目!
只是,它已對漢文化的痴迷程度,已經呈現瘋魔狀態;這也是他們說出「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這番話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日本是數個學習我華夏民族漢文化中成績不錯的「學生」之一,但是在我看來,它也只是學了個皮毛罷了!
而且這個學生有點倔、有點狠、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歹毒的狠!
至於他們所說「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就當個笑話看看得了,我華夏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若星辰,它日本才學了幾成?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