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生留港發展最大難題是籤證 只有兩成如願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誼會29日發布了《2007在港內地專才發展年報》。抽樣調查顯示,近99%在香港就讀的內地學生希望畢業後繼續留港發展。

  內地專才辦理工作籤證需4~6星期,但59%僱主不能等待這麼久,28%的公司曾因此放棄僱用內地專才。這是記者昨日電話連線聯誼會執行副主席李歡了解到的。李歡稱,估算只有兩成內地生如願留港。

  「在港內地畢業生聯誼會」近期對200名曾經或正在香港求學的內地學生及50名僱主進行調查,於29日發布了《2007在港內地專才發展年報》,結果顯示近99%的受訪者願意留港發展。

  留港現狀:1.4萬人在港逾千人已留港

  時報記者連線在港內地畢業生聯誼會副主席李歡,據其介紹,目前到香港高校就讀的內地學生總人數超過1.4萬名(不包括引進人才),留港工作的只有1078人。

  根據「近99%的受訪者願意留港發展」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人想留港而未能如願。有多少人能夠如願呢?李歡說,沒有具體對已經畢業的人進行分類統計,大概兩成可以如願。

  有多年香港工作經歷、從事人力資源研究的中山大學MBA中心副主任馬紹壯接受記者採訪現身說法:「年報中的數據很有說服力!」在他看來,內地人才渴望留港的原因,除了較高的薪水待遇外,城市吸引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香港的城市秩序比這邊成熟很多,你在廣州最怕去的是那些地方?銀行,醫院,火車站。但是在香港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馬紹壯現在還保留香港戶口,「有事去那邊辦事更方便。內地學生在港體制下生活、學習幾年後,會產生生活慣性,回去後反而會水土不服。」

  薪酬調查:月薪多為1萬~2萬港元 在讀生寧願回天河

  調查顯示,在港內地畢業生工資大多為1萬~2萬港幣,高收入人群比例略低,但對未來薪酬期待較高。工作中廣東話依然佔據主導地位。與在校生相比,在港的內地畢業生有著相對較大的社交圈,經常參與公司及私人舉辦的活動,但參與社會團體及機構的活動較少。

  在讀生如何看待工資問題呢?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內地學生肖國柱稱,由於專業的原因,自己並不十分希望在香港發展,「如果月薪沒有兩萬五左右,找不到有發展前途和有知名度的公司,我是絕對不會在香港發展的。」

  他把香港和廣州做了一個對比,如果在港月薪一萬多,還不如在天河找一份六七千的工作,一方面工作壓力沒那麼大,另一方面,相對於信息工程這類專業,雖然在港人才奇缺,但是該類名企一般對本地高校畢業生不認可,所以對該類專業有招聘需求都是小公司,升遷發展的機會少,還不如回內地找大公司發展。

  這正好與「在港內地畢業生聯誼會」的人才報告的調查結果相吻合,在內地學子希望從事的產業當中,電信產業、生物醫藥等高技術產業以及法律、房地產等行業排名靠後。

  專家建議

  對於留港學生:

  1.積極調整心態,加強廣東話及英語的練習,融入香港社會,提升語言能力。

  2.多參與公司或社會機構舉辦的高質量社交活動,多與香港同學交流,結識本地朋友,了解本地社會文化。

  3.爭取實習機會儘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對於香港高校:

   1.為新生(包括研究生)開設廣東話語言教學班。

  2.制定職業導向培訓計劃,提供職業生涯性向測驗。

  對於政府部門:

  1.為在港內地生提供實習機會,並提供實習籤證諮詢,為內地生提供辦理實習許可證所需要的文件證明。

  2.簡化籤證辦理手續,縮短辦理時間,鼓勵本港企業僱用優秀的內地專才。

  3.組織兩地青年共融活動。

  留港障礙

  工作籤證難辦 文化認知有差異

  記者採訪發現,儘管近年來香港政府出臺系列政策鼓勵內地人才到香港工作和生活,但仍有諸多原因限制了人才的留居,首當其衝的就是工作籤證辦理時間太長,28%的公司曾因為籤證手續繁雜而放棄僱用內地專才。

  除了籤證問題,另一個原因在於社會文化認知與競爭環境認知的差異。

  在香港和內地分別有十多年工作經歷的廣州新世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東源認為,粵語和英語的掌握程度是香港僱主挑選人才的很在意的一個因素,「我們的員工平常說粵語,但是互相之間發文件、會議記錄都是英文。」所以,有一半以上僱主傾向有香港背景的應聘者,其實並不奇怪。

  他認為,成長的環境往往會影響到一個人細微的地方,香港本土人也更了解社會人情和本地企業文化,自由和多元環境給本地人天生的優勢。雖然部分畢業生在香港度過幾年的學習生涯,也不一定能說一口好粵語。

  香港城市大學的內地生蔣文軒稱,在港就讀階段就感覺與香港學生難以溝通,無法成為真正朋友,「比如他們會在想晚上到哪裡唱K,生活簡單快樂,而我們負擔比較多。」這種細節也是文化差異,到了工作階段對處事或判斷很可能有截然不同的選擇,彼此無法理解。

  蔣文軒明確地告訴記者,畢業會留港工作幾年,但是遲早一天會回內地。從兩地目前發展狀況來看,無疑是香港更勝一籌。但是內地的發展潛力大,市場空間大,前景更為看好。

  除此之外, 僱主在招聘時看重實習與工作經驗,是無經驗的畢業生在港求職困難的原因之一。30%受訪公司最在意應聘者有沒有足夠的工作或實習經驗,次之是畢業的學校、專業、學歷和英語能力,佔22%及19%。出色的社會活動能力也較為重要,約有11%的受訪公司選擇。因此,內地學生應爭取更多的實習機會,提高自己社會活動能力,以滿足本地僱主對於人才的需求。

  在港求職困難

  No.1 籤證

  辦理工作籤證需時:4~6星期。

  59%受訪企業:不能忍受等待如此長時間。

  31%受訪企業:等待極限是4星期。

  13%受訪企業:超過兩個或三個星期便不願意再等待。

  28%受訪企業:因籤證手續繁雜而放棄僱用內地專才。

  No.2 文化差異

  36%受訪企業:內地專才對香港社會文化缺乏了解。

  21%受訪企業:內地專才對香港競爭環境缺乏了解。

  No.3 實習

  (註:內地學生在港就讀期間,獲得入境事務處的實習籤證批准後,是可以從事兼職或實習的。)

  52%受訪企業:對如何辦理工作籤證不了解,其中,25%基本不了解,27%完全不了解,對實習籤證更是知之甚少。

  28%受訪企業:錯誤地認為內地學生就讀期間做兼職或實習是非法的。

  30%受訪企業:不清楚是否合法。

  30%受訪企業:最在意應聘者有沒有足夠的工作或實習經驗。

  在港擇業調查

  最希望從事的行業:投資銀行,貿易,媒體文化

  最希望從事的部門:公司管理

  不想從事的行業:電信產業、生物醫藥、法律、房地產

  在港內地專才擇業分析

  (中山大學MBA中心副主任馬紹壯)

  在香港,電信、房地產等行業競爭激烈,而且需求已經基本趨於飽和,而在內地,這些壟斷行業均屬暴利行業,在內地的這些行業收入更高。

  而對於生物醫藥、法律等行業而言,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於內地與香港許多行業體制認證不融合。清華法學院大三的香港學生曹峰就遇上了這樣一種情況,「內地的一些專業的學位證書香港

  是不承認的,回到香港後找工作還得重新考證,很麻煩。」 (記者 薛冰 見習記者 梁健敏 實習生 曹乘瑜 巢曉)

相關焦點

  • 內地生在香港就讀畢業後可無條件留港1年
    日前有媒體報導,香港特區政府正在考慮容許在港就讀的非港籍學生,畢業後無條件續籤一年,以方便其留港找工作。時報記者就此約訪香港教育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新政策將於今年9月推行,並計劃興建「聯合宿舍」解決內地生的住宿難題。
  • 在港內地學生畢業辦理「ING 籤證」相關流程
    IANG籤證辦理指南Immigration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 (IANG)對於大部分打算畢業留港工作的學生,結課以後的第一件事情,應該就是辦理IANG籤證了。
  • 香港:在港內地學生辦理工作籤證指南(IANG)
    對於內地人在香港工作的籤證,可以走兩種計劃:第一種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這個是針對所有內地人士的,不只是畢業生,所以門檻比較高,也有名額限制。第二種是「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這個計劃專門針對畢業生,申請也比較簡單,因此是留港工作畢業生首選的工作籤證計劃。本文以下將只就第二種就業計劃進行詳解。 在2004年以前,香港是沒有專為在港就讀的內地學生設置的就業政策的。
  • 內地畢業生留港發展意願下降
    新華網香港6月23日電(記者張雅詩、蘇曉)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內地生報讀香港高校人數有所下降,內地畢業生留港發展意欲也大不如前。目前願意畢業後留港的內地生人數少於一半。有留港發展的內地畢業生認為,這與現在香港就業環境遜於內地等因素有關。
  • 在港內地學生畢業相關手續辦理完全攻略
    需要說明的是,本人乃2012中大畢業生,且以下材料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準,輔以各路資料陪襯及完善。故部分內容將僅適用於中文大學畢業生,其他院校畢業生請僅供參考,謝謝!二.IANG籤證辦理指南2-1.第一頁:個人資料什麼的應該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就不贅述了…旅行證件類別:往來港澳通行證旅行證件號碼,籤發地點,籤發日期:通行證個人資料頁都有,照填即可現時定居國家/地區:留港工作人士建議填寫香港,之後的是否永居填否,逗留時間是自學生籤注入港日期到現在的時間。
  • 內地女子謊稱過境赴曼谷無籤證留港賣淫被捕
    南都訊 近日,中央電視臺暗訪發現,內地有旅行社利用漏洞,協助沒有港澳通行證的內地旅客來往香港和澳門。對此,持護照過澳門將面臨更嚴格規管,在縮短留澳天數之外,澳門警方還與公安部共同研究打擊販賣籤證的非法行為。
  • 啟德教育發布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白湘菱的升學經歷使得港校再次獲得關注:港校有哪些優質、特色專業?錄取標準有哪些變化?本地就業情況如何?近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受《國安法》實施利好影響,目前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正在回暖,香港八大公立院校仍然具有較強吸引力。
  • 啟德發布中國香港留學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報告中指出,受相關政策實施利好影響,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也在回暖,啟德教育客戶諮詢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香港求學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了21.98%,明確赴港求學意向的諮詢較上月環比增長30.77%。香港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在最新發布的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香港有7所高校進入榜單,其中進入全球前50的有4所。
  • 內地學生在港遭遇"七年之癢":猶豫拿不拿永久身份
    從2008年起,香港政府為鼓勵內地畢業生留港服務,規定內地本科生畢業後可留港12個月,期間可工作或就學,12個月後如有工作便可以繼續在港居留。現在距離2008年的政策已經到了第八年,不少在港校受追捧時期赴港求學的內地學子,已具備了申請永久居港權的條件。
  • 內地生不足三成人留港就業 學者稱尖子生無用武之地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2003年至今,香港先後推出「輸入內地人才計劃」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學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三項政策,十年內為香港注入約9萬境外人才。社會學系主任呂大樂教授近日指出,欠缺全面的人才政策,沒有對準香港的人才需求,幾百個課程招來的內地學生,最後無用武之地。
  • 香港IANG工作籤證如何辦理?香港回港籤證辦理攻略介紹
    IANG(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 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只要是在香港修讀了課程的本科或研究生,都可以利用這種籤證留港或回港工作,一年內可無條件逗留香港或往返內地與香港。
  • 韓媒:留韓學生辦理工作學習籤證門檻降低手續簡化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韓媒稱,據韓國法務部18日消息,韓國將從6月1日起辦理工作學習掛鈎型留學籤證並簡化流程,幫助被選拔為政府邀請獎學生的優秀留學生在畢業後立即在韓如願就業。據韓聯社網站5月18日報導,韓國企業此前招聘留學生時,政府只對有5名以上韓籍僱員的韓企按不高於韓籍僱員人數20%的比例每次籤發可在韓工作2年的E-7籤證,但下月起持有新型留學籤證者只要在畢業後與企業訂立勞動合同,即可不受外籍僱員比例限制,辦理每次3年的籤證延期。而且新留學籤證持有者在申請永久居住權時,無需像其他留學生一樣滿足年收入不低於韓國人均國民收入的條件。
  • 香港「兇宅」價格低廉 內地學生不信風水搶租
    8月是內地學生在香港租屋高峰期,「價廉物美」的單位特別難求,學生搶租單位情況到處可見,萬料不到連「兇宅」也成搶租目標。近年來赴港的內地學生人數激增,香港院校宿舍規模跟不上擴招速度,大量學生需自行租房,導致香港租務市場緊張。而香港的「兇宅」通常被切割成幾個不同的房間出租,「兇宅」租金比同區的房子低得多,因此能夠吸引到租客。
  • 3月赴港內地旅行團下跌逾三成
    新華社消息,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6日表示,受「反水貨客」行動影響,今年復活節假期訪港的內地旅客數量同比大幅下降約兩成;今年3月赴港的內地旅行團平均每日為320個,也較去年同期的平均每日470個下跌逾三成。 董耀中當日對媒體表示,近來發生的「反水貨客」行動是繼「非典」之後香港旅遊業界經受的一次嚴重打擊。
  • 近300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將赴內地實習——
    「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專院校學生實習交流計劃2019」啟動儀式日前在香港舉行,近300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將赴內地參與不同行業的實習交流。這有助於香港學生了解國家發展最新情況,並為他們日後個人事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契機。 在啟動儀式上,曾參與這項交流計劃的學生分享了經驗。
  • 內地學生在香港遭遇「七年之癢」:拿不拿永久身份
    從2008年起,香港政府為鼓勵內地畢業生留港服務,規定內地本科生畢業後可留港12個月,期間可工作或就學,12個月後如有工作便可以繼續在港居留。現在距離2008年的政策已經到了第八年,不少在港校受追捧時期赴港求學的內地學子,已具備了申請永久居港權的條件。
  • 中介稱內地孕婦可花40萬元換非洲籍赴港生子
    1月發現6宗疑假結婚來港產子  原本希望赴港產子的準媽媽們一部分轉戰美國,一部分留在內地生產,但依然有部分「雙非」家庭不願放棄任何機會。  麗麗是一名赴港生子討論群的群主,她長期接觸不少赴港生子的家長。「政策禁止之後,很多人選擇去美國,也只要十幾萬元,自助的話7萬元就夠了,但有些人會覺得去美國太遠了。」麗麗說。
  • 香港校園成最危險的地方?來自內地的學生有話要說!
    內地學生張婷10日晚在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對話會上(如圖)用普通話做出的發言,成為4個多月來「反修例」風波中,在港內地學生最響亮的聲音。此前,在已經深深捲入政治漩渦的香港校園中,數以萬計的內地學生似乎成了一個被忽視的群體。
  • 香港將施限量政策 內地孕婦赴港產子來勢更猛
    突發性漲價源於6月24日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宣布了明年內地孕婦赴港產子的「限量政策」。其中,八家公立醫院接收內地孕婦的人數由今年的1萬人縮減到明年的3400人,減幅近七成。私立醫院接收內地孕婦的人數由今年的4萬人縮減到明年的3.1萬人。港人內地配偶孕婦也包括在限額之內。  這是香港政府第一次對內地孕婦赴港生子設下了名額限制。
  • 內地香港新增11航點 國航國泰港龍成最大贏家
    據統計,每年經香港進入上海的國際旅客平均只有100萬人次左右,而經其它亞洲機場(新加坡、曼谷、東京、首爾等)轉機往返上海的,每年卻高達600萬人次甚至更多。香港到上海的乘客中商務人士居多,消費能力較強,航班的座位「含金量」相當高。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滬港客運線由東航和港龍壟斷,東航每天到香港約為14-15個航班,而港龍每天為15-16個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