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友愛」:一雌獅被鬣狗欺負,雄獅上演「英雄救美」

2020-12-12 猩猩科學頻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

在大自然中,存在無數生物,有一些生物會和睦相處,有一些生物直接可能會出現一些「衝突」,比如不同物種之間的捕食、被捕食,同一物種內的爭鬥等。雖然這些畫面的出現,可能會出現傷亡的情況,但是從大自然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一般都不會進行幹預。如果大家經常觀看《動物世界》之類的紀錄片,就會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有時候一些畫面看起來有點震撼。

據2019年12月30日的一則科學新聞消息,目擊者Maasai Sightings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看到了兩頭雄獅之間搏鬥的畫面,並將這一畫面拍攝了下來。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兩頭雄獅都試圖撕咬對方,看起來確實是很震撼。畢竟,雄獅可以說是動物界的強者,兩大強者之間發生了搏鬥的情況,勝負難分,或者會兩敗俱傷。

雖然兩位強者的搏鬥畫面有點猛烈,發出了響亮的咆哮聲,但是沒有將對方置於死地, 經過30秒鐘左右,雙方就分開了,沒有纏鬥。一般情況下,類似這種同物種的搏鬥,很多都是為了爭奪地盤或者爭奪配偶才產生了「矛盾」,最後才發生這些搏鬥,似乎有點「爭風吃醋」的感覺。而這一次發生在肯亞的搏鬥事件,其實就是這兩頭雄獅在爭取贏得雌獅的青睞,所以當它們勝負已定,就停止了搏鬥,並不是繼續戀戰纏鬥下去。當然,勝利的雄獅最後得到了雌獅的青睞,而落敗的雄獅只能退場了。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物種內部經常會發生,所以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些動物雖然發生搏鬥,但是很少會將對方置於死地,勝負已分基本上就會停止搏鬥了,因為它們的目標已經達到了,搏鬥並不是為了殺死同類,而是證明自己是最強的。

雖然,在動物種群內部發生這些搏鬥看起來不大和睦,但是它們有時候也會表現出「友愛」的一幕。同樣是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有一群鬣狗正在啃食斑馬,有一頭雌獅悄然靠近它們,可能想爭奪食物。或許因為數量佔據優勢,所以這些鬣狗看起來並不怕這隻雌獅,反過來,對這隻雌獅發起了追逐。當然,這頭雌獅見勢不妙立馬轉身逃脫。這一幕,剛剛好被另一頭雄獅看到了,後面劇情也就發生了反轉。

這頭雄獅猛衝過來,衝向這群鬣狗,這些鬣狗最後被雄獅嚇退了。從體型來看,雄獅確實是比雌獅要強壯不少,所以,對於這些「敵人」,雄獅的實力更強,更具威懾力。和雄獅相比,鬣狗就顯得相對弱小,雖然數量佔據一定的優勢,還是不敢直面雄獅。這也體現出,雄獅這些動物友愛的一幕,看到自己的同伴被欺負,二話不說,直接過來上演了一幕「英雄救美」。

相關焦點

  • 500斤雄獅狂咬鬣狗,鬣狗:冤枉啊,你媳婦真不是我掏的
    500斤雄獅狂咬鬣狗,鬣狗:冤枉啊,你媳婦真不是我掏的一隻獅子剛剛捕獲了一隻鬣狗,它將鬣狗咬在自己的嘴裡,並沒有將它咬死,此時的鬣狗根本沒有掙扎,它知道自己的實力遠不如獅子。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但是,此時的鬣狗承受著非常大的心理壓力,鬣狗的捕獵手段非常的卑鄙,仗著數量上的優勢,即使是獅子,它們也毫不遜色,一群鬣狗遇見了一頭雌獅。它們迅速地將其包圍起來,對雌獅展開了掏肛之術,獅子也是顧頭不顧尾,根本打不過如此眾多的鬣狗,最後被活活地咬死,雌獅的配偶回來後發現,雌獅已經失去了生命,惋惜的同時,心中的怒火也無處發洩。
  • 雄獅爭奪王位的時候,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只有強大的雄獅才享有交配權,而且可以和多隻雌獅交配,留下更多子嗣,這就是性選擇,符合自然規律。雌獅也希望和更強的雄獅交配,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後代更強大,使自己的基因更好地延續。因此,雌獅沒有義務幫雄獅,通過雄獅之間的爭鬥正好可以選出更強的個體。
  • 如果把獅子跟老虎互換位置,那麼老虎會不會也被鬣狗欺負?
    導讀:如果把獅子跟老虎互換位置,那麼老虎會不會也被鬣狗欺負?在現實世界中,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亞洲雖然也有獅子,但是由於早年間人類捕獵嚴重,現在的亞洲獅都生存在保護區內了。我們都知道,獅子生活的非洲大草原,是動物的天堂,但是同時也是充滿野性的地方,這裡面雖然有無數的食草動物,但是也有大量的捕食者,其中鬣狗是最為臭名昭著的一種動物,雖然它們的單個戰鬥力並不算很強,但是鬣狗群卻非常厲害,即便是三無頭雌獅,它們也不會放在眼裡,所以在非洲大草原上面,能夠欺負獅子的,也就屬鬣狗了。
  • 雄獅與雌獅的情況,竟與色情行業的事情很相似
    雄獅是被認為英雄的象徵,充滿力量、勇氣;其實不然,雄獅是下三流的代表。為什麼呢?雄獅從不捕獵,母獅去捕獵,捕到獵物,雄獅趕走雌獅,開始享用獵物。雄獅不讓母獅吃,把好肉都吃了、大部分肉吃了,打著飽嗝去睡下,母獅才能吃剩下的獵物。
  • 雄獅鎖喉鬣狗十分鐘,獅子走後沒多久,鬣狗爬起來就跑
    獅子和鬣狗是非洲的兩個難分難解的對手,時而一群鬣狗殺死了獅子,時而一群獅子殺死了鬣狗。對於獅子來說,鬣狗對自己有沒有威脅主要還是看鬣狗的數量是不是足夠多,而對於鬣狗來說,雌獅是很容易攻擊的,但雄獅是萬萬不能得罪的,一旦得罪了雄獅,那麼鬣狗的性命就很難保住了。
  • 雄獅虐殺鬣狗,咬斷鬣狗脊柱,在哀嚎聲中獅子轉身離開
    獅子和鬣狗是草原上最兇悍的兩種食肉動物,獅子經常會殺死試圖搶奪它們食物的鬣狗,鬣狗在具備數量優勢的時候,也會毫不猶豫地殺死獅子。對於鬣狗來說,雌獅是一種比較容易對付的獅子,三隻以上的鬣狗就能夠殺死一隻雌獅。
  • 雄獅是怎樣從鬣狗群中識別首領的?
    雄獅雖然獅群的捕獵任務主要是由群體中的雌性來執行的,但是獅王仍然具有很強的實力。甚至有科學研究發現當沒有雄獅在場的時候,鬣狗數量只要是獅群數量的3.7倍,就可以趕走雌獅和未成年的雄獅。但是一旦有雄獅介入到了這個過程當中,鬣狗很快就會落荒而逃。
  • 流浪不是雄獅的專利,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選擇流浪生活
    雄獅雄獅離開獅群去流浪,是獅子這一物種避免近親繁殖的重要方式,其實雄性離開,不單單只發生在獅子的身上,在許多動物的身上同樣適用,只不過獅子的名氣較大而已。比如斑鬣狗,雄性具有較大的流動性,經常轉換鬣狗群,所以地位相對較低;又比如老虎,雖然它們是獨居者,雌性也需要離開出生地,但往往是雄虎離開得更遠。因為大多數流浪的都是雄獅,所以給了人們一種錯覺,在獅子裡面,似乎流浪是雄獅的專利,但是你知道嗎?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主動選擇流浪生活,而且出現這些情況的概率還不小。
  • 鬣狗咬住母獅的鼻子,雄獅脾氣上來後,6秒後鬣狗便不再動彈!
    鬣狗咬住母獅的鼻子,雄獅脾氣上來後,6秒後鬣狗便不再動彈!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都會上演一幕又一幕生死追逐戰,獅子和鬣狗就像是一對天生的宿敵,互不服氣,誰看誰都不順眼,並且還會互相殘殺!鬣狗咬住母獅的鼻子,雄獅脾氣上來後,6秒後鬣狗便不再動彈!這隻鬣狗不知道哪根弦搭錯了,竟然獨自闖進到了獅子的領地中,面對送上門來的敵人。獅子群當然不放過,瞬間一擁而上,短短幾分鐘就將鬣狗咬到半死,就在獅子們放鬆警惕的時候,鬣狗突然發狂,一口就咬住了母獅的鼻子,母獅吃痛的哀嚎起來。
  • 非洲鬣狗經常欺負落單的獅子,如果把老虎放在非洲,下場會一樣嗎
    經常看《動物世界》的朋友應該會知道,在非洲大草原上經常有這些一群強盜,它們成群結隊,並且專門跟著獅群,如果碰到落單的雌獅,有時候也會上去攻擊,它們就是非洲草原上,臭名昭著的鬣狗。非洲鬣狗是一種群居動物,和狼群一樣,它們最喜歡的就是跟著獅子群,特別是熟練稀少的獅群,每當雌獅捕到獵物的時候,鬣狗就會出來打劫,有時候碰到落單的雌獅,它們也不會放過,通常就是殺死吃掉。鬣狗屬於單獨的一種動物,雖然名字裡有狗,但是它們卻不屬於犬科動物,同樣不屬於貓科動物,而是獨特的鬣狗科。
  • 雌獅也好「色」?遇上英俊帥氣的雄獅,有時還會幫著打架
    加上多數影視劇裡面,涉及到獅子這一形象的時候,往往以雄獅為主, 所以給人一種印象:雄獅是獅群裡的主導者。到青壯年時,小雄獅的去或留主要看兩方面,一是雄獅團隊夠不夠強大?比方說原本的雄獅團隊是5獅聯盟,在徵戰及守衛獅群的兩三年時間裡,有幾隻雄獅戰死了,那麼雄獅團隊就需要補充成員,而獅群裡面的青壯年雄獅就能獲得留下來的機會。
  • 流浪雄獅長大後還認識母親嗎?
    流浪雄獅長大後還認識母親嗎? 我們先看看為什麼雄獅要流浪。 獅子是群居動物,一個獅子群一般會有十多個成員,其中就包括多隻雌獅、獅子幼崽,還有至少一頭成年雄獅。一般情況下,雌獅很少離開出生地,也就是說它們會一直待在領地範圍,而雄獅作為獅子群的頭領,需要保護這個領地,畢竟雄獅更強大,在面對雄獅時,斑鬣狗這些動物是不敢造次的。
  • 為什麼斑鬣狗會害怕雄獅?
    不過,在非洲有一種食肉動物,它即使是落單(成年健康個體),鬣狗群也不敢對它有想法,它就是「草原之王」雄獅。那麼,鬣狗群為什麼害怕落單的雄獅,而不怕落單的母獅呢?因此,在面對斑鬣狗時,顯然雄獅更有秒殺斑鬣狗的實力。這是原因之一。第二,習性導致的對斑鬣狗的認知不同雖然獅子都是群居動物,但是雄獅比母獅在成長的過程中多了一個磨練,那就是所有的雄獅在獅群中長到3歲左右時會被驅逐出獅群,而小雌獅則是會從小到大都留在獅群中。這就導致了母獅們依然是團隊作戰,而斑鬣狗群遇到母獅群時是沒有任何想法的,這就使得母獅真正對斑鬣狗的了解比較的少。
  • 為何雌獅更喜歡鬃毛旺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
    對於獅子而言,通常雄獅都長著長長的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鬃毛。縱觀整個歷史,長有鬃毛的雄獅一直讓人類十分敬畏,那麼,雄獅為何長有鬃毛?鬃毛起著什麼作用?它和什麼因素有關?它的性狀會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嗎?……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 同樣是食肉動物,為什麼獅子殺死鬣狗不吃,鬣狗卻恰恰相反?
    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和獅子可謂是「世仇」。不管是雄獅見到落單的鬣狗,還是鬣狗群遇到落單的母獅,對方都會毫不猶豫的上去攻擊。但是,通常雄獅咬死鬣狗後是不吃的,而鬣狗咬死獅子後,是必定會分而食之的。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結局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長鬃毛是雄獅的專利?極少數雌獅也能長出濃密的鬃毛
    它是唯一一種具備雌雄兩態,並且群居的貓科,雄獅在成年之後會長出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這一明顯的特徵。那麼長鬃毛是不是雄獅的專利呢?雌獅會不會長出鬃毛呢?實際上是有可能的,這或許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在某種特定的情形下,雌獅也能長出濃密的鬃毛,所以這一情況並不是絕對的。
  • 鬣狗能不能挑戰蘇門答臘虎?
    鬣狗有三種:斑鬣狗、棕鬣狗和縞鬣狗。其中斑鬣狗體型最大,實力也最強,它們在非洲大草原上坐第二把交椅,僅次於獅子,穩壓花豹。既然斑鬣狗實力介於獅子和花豹之間,那麼與最小的老虎亞種相比又將如何呢?咬力商代表了同等大小下的咬合力,這意味著即使在相同大小下,老虎的犬齒咬合力也比斑鬣狗大。很多人說斑鬣狗咬合力比獅、虎還大,這是謠言,依據的是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節目中鬣狗吻末端的咬合力確實略超過了雌獅。由於鬣狗嘴長,根據槓桿原理,吻後端咬力相對吻前端犬齒處更大。根據學者P.
  • 獅子真能從鬣狗群中認出女王嗎?其實是女王自己作死的
    鬣狗女王和另外兩隻鬣狗捕殺了一隻斑馬,正在享用。這時,獅群的二號頭領瓦德杜米拉巡視領地正好遇到。瓦德杜米拉是著名的鬣狗殺手,它立即就衝了上去,鬣狗四散而逃。瓦德杜米拉追上鬣狗女王,咬住了女王脊背。儘管後來有幾隻鬣狗趕來營救,但已經來不及了,雄獅鬆口後,女王已經站不起來了,很快傷重而亡。第二段,從51分開始。
  • 獅子和鬣狗不共戴天,為何獅子只咬死鬣狗而不吃?
    獅子和鬣狗不共戴天,為什麼獅子咬死鬣狗後不吃掉?原因可能很簡單,我們就推測幾個,首先就是獅子的食物量充足不需要吃鬣狗肉,在自己飽飽的情況下不會吃。其次是獅子餓的時候也可能會吃鬣狗,但是鬣狗是食腐動物,它們的肉可能口感上並不會很好。
  • 獅子與鬣狗積怨極深,為啥獅子卻不去捕食鬣狗呢?
    導讀:獅子與鬣狗積怨極深,為啥獅子卻不去捕食鬣狗呢?在非洲大草原中,其實有很多「歡喜冤家」的,比如獅子和鬣狗就是最典型的一對,獅子和鬣狗共同生活在大草原上,而且它們的生活區域幾乎是重合的,可以這麼說,有獅子的地方,基本上就有鬣狗,它們之間,只有「相殺」,沒有「相愛」。千百年間,獅子與鬣狗的鬥爭可以說是從來沒有休止過,今後也不會休止,這就是它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