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喝普洱茶和賣普洱茶的人肯定理解不了這個話題,因為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喝普洱茶上了癮之後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群體。
小編也是經常喝普洱茶的人,也屬於喝普洱茶上了癮群體的一分子,竊以為普洱這樣的神茶具有很強大的排他性,也就是說,您一旦喝普洱茶上了癮,就很難再愛上其它茶類了。
這類人的表現特徵通常是:
1、「自戀」,即歇斯底裡自稱普洱茶是他這輩子的最愛,容不得別人說半點不好;
2、「自負」,即自以為別人也是如他這般愛這個茶;
3、「自私」,除了這個茶其它茶都不會喝的。
普洱茶之所以培養出這一大「自戀+自負+自私」的怪胎,自然是他具備獨一無二的好處,這方面作為「寵普狂魔」的小編深有體會,為此還專門寫了不下百篇的鼓吹文案,就不再囉嗦了。
此處就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這個話題潑一潑冷水。因為一旦您跳出普洱茶圈子,您就會發現,除了那些什麼茶也不喝的人群,真的還有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小編總結出以下幾個原因:
1、習慣當地茶
全國有那麼多產茶區,雲南茶區的普洱茶只佔一小部分,每個茶區出產的茶都是按當地茶葉的適制性而加工的茶種類,比如浙江杭州的西湖龍井茶,福建安溪的鐵觀音,安徽的祁門紅茶等等,每個地區的人都習慣了喝當地的綠茶、青茶和紅茶,外來的茶品類很難替換。即便是雲南茶區,在2000年以前,喝得最多的也不是普洱茶,因為近現代普洱茶是一個新生品類,傳播和普及需要一個過程,即便是現在,雲南的很多農村裡,常規喝的也是綠茶。
2、喝不懂生茶
普洱生茶,沒有經過渥堆發酵,或者自然發酵程度很低還沒有明顯轉化的時候,散茶雲南人習慣叫它曬青毛茶,壓成餅就叫青餅,傳統茶葉類教材上稱之為「曬青綠茶。
這樣的茶,無論是鮮爽、香氣、甜度上和綠茶、青茶和紅茶相比都沒有優勢,初次喝這樣的茶,苦澀刺激的口感往往讓品者得出劣質茶的優勢,普洱生茶的最大特點卻是品完之後令人印象深刻的生津回甘,還有渾身通透舒暢的體感,初飲者往往會畏懼其前幾泡茶的苦澀而中途放棄,也就無福消受生茶後來居上的美好,就認為普洱茶就是這個樣子了,當然後來也就不會選擇普洱茶了。
如果這一關沒過,談何喝懂生茶?您再去和他說山頭、古樹、純料、單株那些,那基本是對牛彈琴了!
3、喝不慣熟茶
由於普洱熟茶是一種人工渥堆發酵的茶,其湯色、滋味、口感和人們習慣了的綠茶、青茶、白茶、黃茶甚至紅茶都有很大區別,不少人第一次喝都感覺有些怪怪的味道,加上市面上品質好的熟普不多見,大多數熟茶由於製作工藝不嚴謹,濃重的堆味讓人難以接受,僅僅這一點,就讓很多想試一試的品茗者退避三舍了。
4、喝不了陳茶
陳茶是越陳越香的普洱茶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作為一種」能喝的古董「,其稀缺性和珍貴,註定了它只能是少數消費群體所享有。
市面上打著「老茶」、「陳茶」旗號的普洱數不勝數,但其中年份可靠、倉儲乾淨的真正陳年老茶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部分「陳茶」徒有虛名,加上濫竽充數的巨量老茶,很多人喝到的,很可能是倉位、黴味極重的變質茶,這樣的茶,當然是喝過一次就怕了。
很多年輕人喝不了陳茶,喝不了不是說陳茶太昂貴太稀有,而是他的閱歷和經驗還不足以讓他喝懂歲月陳香和無味之味,正如阮殿蓉說的「我總認為,最好的普洱茶,最好不要在年少時就品到,否則,就會承受不住那份時間的重量。」
如此,則又將這種小眾中的小眾茶類,限定在更為小眾的消費群體當中,喝普洱陳茶人就更少了!
讓很多人喝普洱茶任重道遠。無論是生茶、熟茶、還是陳茶,普洱茶需要解決的是從原料、工藝、倉儲、品鑑等一系列問題的標準化,這些標準不定,就會在各個環節中存在變數,導致愛好者消費者無所適從,就無法讓更多的人喜歡。
文:刀哥
更多好文及茶文化知識,請關注新茶媒,關注刀哥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