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的蕎麥花 永遠盛開在陝北高原
西北一帶是盛產小雜糧的地方。放眼望去,廣袤的高原,一片片蕎麥花競相怒放,白的、粉的、紅的……是那麼豔麗,那麼耀眼,那麼芬芳,給這裡的山川大地增添了無限的色彩和生機。置身於這花的海洋,仿佛闖入夢境一般,使人心情舒暢,如痴如醉!
蕎麥,又名花麥,每年頭伏天播種,生長期一般為3個多月,霜降前後收穫。它渾身是寶。蕎麥稈一方面可以作為牲畜的補充飼料,另一方面可以當柴燒,解決農戶的燃料問題;蕎麥花鮮豔時是蜜蜂採蜜的最佳蜜源,凋謝風乾後,可作為來年牲畜的飼料;遇到災年,可與其它糧食混合加工後作為一種食物供人食用;蕎麥皮,柔軟清涼,是做枕芯的最好原料,用蕎麥皮做成的枕頭,有清熱明目功效,枕上睡覺,非常舒適、愜意,極易進入夢鄉。其果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澱粉和鎂、鉀、鐵、錳、鋅等微量礦物質營養元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食療作用。
由蕎麥磨成的麵粉更是上等的麵粉,可以做成各種麵食。諸如剁蕎麥、蕎麥涼粉、蕎麥攪團、蕎麥花卷等,不僅可供農家自己食用,而且還是招待親朋貴客的最好吃食。蕎麥不僅養活了一代又一代陝北人民,而且還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半夜來叫門,問你是哪部分?聽說是咱老劉的,趕快迎進門;端來大紅棗,抱個大西瓜,老劉喜歡吃蕎麥,趕快壓餄餎。」
這首膾炙人口的信天遊,便是陝北人民支持「鬧紅」的真實寫照!是呀,當年劉志丹將軍帶領勞苦大眾鬧革命,用蕎麥養育了部隊。如今,革命早已勝利,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陝北人民的生活也漸漸富了起來,蕎麥已成為一種稀有的食物,在調劑人們飲食結構的同時,還被加工成蕎麥掛麵、蕎麥醋等商品進行出售,且暢銷不衰,大大增加了農民群眾的收入。
我曾無數次走過陝北高原,也無數次目睹過蕎麥花盛開時絢爛而迷人的景色。最使我感動的,還是那些放蜂人。每當蕎麥花開季節,本地的、外地的養蜂人都要趕花期,將蜂群集結到蕎麥地附近,安營紮寨,風餐露宿,為的就是讓蜜蜂採到更多更好的蜜。這種蜜具有蕎麥花一樣的芳香和甜蜜,而且品質好、營養高、耐貯存,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通常情況下,放蜂人是夫婦二人,他們恩愛有加,配合默契,任憑蜜蜂在蕎麥花的海洋中來回飛舞。不知是人在蜂中,還是蜂在人中,抑或是人與蜂都在花海中。那情景,如詩如畫,令人流連忘返。有一次,當我轉過一個山灣,一眼就望見對面的梁峁上呈現出一大片粉紅色的蕎麥花,一排火柴盒式的蜂箱被有序地安放在蕎麥地畔上。一個身穿紅衣衫的年輕女子,正在蜂箱前忙來忙去,紅衣衫映襯著粉紅的蕎麥花,而粉紅的蕎麥花又淹沒了紅衣衫,真不知哪是蕎麥花,哪是養蜂女子了。類似這種情景,在陝北高原秋高氣爽的季節,隨處可以見到。我常常想,那一個個身穿紅衣衫的放蜂女子不正是一簇簇盛開的鮮豔的蕎麥花嗎?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近年來隨著耕地的減少和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的改善,陝北地區蕎麥種植的面積愈來愈少,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經絕跡。這種狀況,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是啊,作為陝北人,我們不能忘了蕎麥,更不能忽視蕎麥!願粉紅的蕎麥花永遠盛開在廣袤陝北高原上!
獎品:iPod nano 16G(3部),若干明星籤名CD海報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