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就是古人的辣椒!
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人們耳熟能詳。明天就是九月初九,傳統的重陽節。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農曆的九月初九,因其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古人認為,「九」是數字中的最大,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九九重陽。因為「九九」又與「久久」同音,暗含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含義,所以,重陽節又被視為「老人節」。
古人對重陽節非常重視,留下了許多習俗,如登高望遠、觀賞菊花、身插茱萸。所以才有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的作用其實和端午燃艾草的作用類似, 可以殺蟲消毒、逐寒祛風,早在唐朝插茱萸的風俗就已經很普遍,以此來祈禱避難消災。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茱萸是一味祛風散寒的中藥,香氣濃鬱辛烈,吃起來有點辣味。在辣椒進入中國之前,嗜辣的四川人主要靠茱萸來調味。因此說,茱萸就是古代人的辣椒。
大家知道,辣椒是個舶來品、進口貨。辣椒原產於中、南美洲,本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一種調味品。16世紀末,辣椒傳入中國,名曰「番椒」,1591年,辣椒作為一種觀賞的花卉被中國人引進栽培,但尚未應用於飲食。清乾隆年間,辣椒才作為一種蔬菜被中國人食用。
在新航路開闢以前,辣椒的分布也就只局限在美洲大陸、從秘魯到墨西哥一帶。之後當印第安人訓化了不同的辣椒品種,當歐洲人到達美洲後,辣椒就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了。大概在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傳入中國。
據載,最初吃辣椒的中國人都在長江下遊,即所謂「下江人」。下江人群嗜辣椒之時,四川人尚不知辣椒為何物。乾隆年間李化楠撰寫、其子李調元整理付梓的《醒園錄》,是目前能見到的反映川菜歷史的最早的專門著作,然而全書絲毫不見使用辣椒的影子。那麼,愛吃辣的川人等人群,在沒有辣椒之前,極有可能調味用的就是茱萸。因此說,茱萸是古人眼裡的辣椒,一點兒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