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譚建毓. 誦讀|三色堇
初冬的家鄉,村頭那顆百年老柿樹,兩抱粗的樹身,盤根錯節,蒼勁挺拔,承載著歲月的蒼涼與變幻。數丈高的樹幹虯技崢嶸,褐黃色的柿葉稀稀疏疏,枝頭上成熟了的小柿子,密密匝匝,隨風搖曳。金黃的柿子一夜之間,被寒霜染紅,鮮紅如丹,熾烈似霞,火紅火紅,象一盞盞巧手編制的小罐燈籠,所以鄉親們呌它火罐罐柿子。村口靜靜的,只有老乾偃蹇的柿樹,枝頭上滿綴的火罐罐柿子在寒風中淺唱低吟,訴說著鄉村不老的故事。沿著寬敞平坦的水泥路進入村子,村子裡靜靜的,十來戶農家小院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或是青磚黛瓦的四合小院,寬敞明亮。或是紅瓦白牆的二層小樓,典雅大方。樓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陽光下銀光閃爍。院牆外或翠竹掩映,竹影婆娑,或梧桐臨門,黃葉飄零。唯有家家門側的柿子樹,一串串小火罐柿子,在金色的陽光下,紅豔閃亮,隨風搖曳,沉吟含笑。門前的小菜園,波萊,白菜,大蔥,紅蘿蔔…濃綠素白相映成詩,菜畦邊一簇簇野菊花,小巧玲瓏,色彩斑斕,隨風擺動,暗香疏影,沁人心脾,周圍靜如止水。村南頭的魁星爺照壁依舊如故,牆上白灰班駁陸離,窟龕裡魁星爺一手執筆,一手捧鬥,注視著蒼穹大地,香爐裡還燃著香柱,一縷青煙嫋嫋娜娜。「文運高照」的橫額依舊還在,墨寫的字跡蒼勁有力。傍邊的老柿子樹,粗糙的樹身蒼勁挺拔,枝幹旁迤斜出,掛滿了鮮紅鮮紅的小火罐柿子。老乾上掛著一尺長的鐵軌,歷經風霜雨雪,己鐵鏽斑斑,刻寫著大躍進人民公社的記憶,也刻寫著二三月青黃不接時,盼望返銷糧下鍋的艱苦歲月,刻寫著「一工二幹三教員,寧死不嫁莊稼漢"的心酸歷史,如今,呼喚社員上工的鐘聲早己不再響起,默默地,靜靜地,似乎在回憶難以忘卻的歷史地壠邊一棵棵柿子樹,熟透了的小火罐柿子掛滿在枝頭,密匝匝,紅通通。霜降後,經霜的柿子晶亮透紅,宛如顆顆血色寶石,皮薄如紙,晶瑩剔透,果肉甜香汁濃,一柿入口,甘醇如蜜,清爽可口,唇齒留香,令人心曠神怡。小火罐柿子健脾暖胃,生津止渴,是冬令難得的補益精品。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買行土地承包責任制,一到農閒季節,村子裡的青壯勞力都外出創業,有搞建築的,有跑運輸的,有做生意的…,家家都富裕起來,也忙起來,所以,這城裡人喜歡的柿子,人們也沒時間去摘了。那一串串紅豔豔的柿子,在暖陽照耀下,紅通通,亮晶晶,紅紅火火,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不正是鄉親們幸福生活的寫照嗎!村子裡水泥路縱橫交錯,通到家家戶戶門前,太陽板路燈矗立路邊,家家紅漆大鐵門,顯待富麗大氣,幾家門前停著小汽車。在政府的支持下,村上建起了醫療站,文化娛樂室。休閒小廣場上,安置著政府配發的健身器械,暖暖的陽光下,幾個老人正在悠閒的鍛鍊著。廣場一角的老柿樹傍,紅柱飛簷的涼亭上,坐著幾位衣著整潔的老人,有的捧著紫砂壺,有的晃動著手機,沐浴著暖暖的陽光,輕聲細語,嘮叨著家長裡短,時而笑聲朗朗,時而你推我搡,笑語喧天。斑白的雙鬢,蒼老縱橫的皺紋,迎風流淚的老花眼,處處印證著滄桑歲月中飽經風霜的痕跡。改革開放改變了歷史,土地承包到戶,精準扶貧,建設新農村,走城鎮化道路改變了農村,勞動人民當家做主,溫飽無憂的小康日子,更象那綴滿枝頭的小火罐罐柿子一樣,紅紅火火,甜甜蜜蜜。今天,在黨的領導下,鄉親們齊心協力,正在用勤勞和智慧書寫新的篇章。【作者簡介】譚建毓,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退休老師網名石泉。寫文字常隨性而作,近山臨水,多時以畫為主,丹青畫上閒時光。文字風格追求,清新自然,質樸無華。炎黃文學社平臺作者。
【主播簡介】三色堇,喜歡誦讀,在優美的文字中徜徉,用樸素的情思詮釋詩的魅力,在美好的時光裡遇見最好的自己。
時光雕琢著經年,深淺都有些蒼夷。綠草知春,翠柳知夏,紅楓知秋,寒雪知冬。流年逝去,收拾經年積累的回憶,閒時訴盡那片片碎語,為永遠的今日添一份情趣。
<<<清荷花語團隊>>>
文學顧問:夏風 維港泊人 順富
社長兼主編:映荷
編委:思到遲暮 桂大合 漠河
宣傳員:火紅的木棉花開 且行且珍惜 從容 竹 張文革 大炮
朗誦部長:三色堇
金牌主播:清荷 喜洋洋 李維 索妮婭 月亮船 黎敏 弘新 亮劍 含蓄 這把傘 平凡 搖曳 雲舟 鳥兒 田田 高山 雲 雲水合願 隨風 華子 歡樂百靈 新春飛燕 隔岸看花 藍色心情 coco 春泥 一弓 冰是睡著的水 神話 大衛 羅蘭 語汐 青兒 冷雨兒 紫荷 陳炎 楊蕊伊 海濤 高山 獨門太極 宋順萍 劉戈 原鄉人 遲旭東 見賢思齊 歲月靜好 清風輕浪 泓洋 往事如煙
平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