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王維新繪畫作品鑑賞

2020-12-13 書畫名家1

王 維 新 簡 介

王 維 新男漢族,1947年9月生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1987年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畢業,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市區協會員、區美協理事、揚州八怪書畫院特聘面家,擅長工筆、寫意、花鳥兼山水。

作品入選:

省美展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二等獎

省美展黃河龍杯銅獎

第七屆「板橋杯」全國書畫賽優秀獎

第三屆「中國汝官瓷」全國書畫作品大獎賽銀獎

草原之約《神舟·家園》中國書畫展中國畫二等獎

第三屆「江韻楚風」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入選

2008年南方帳災捐畫兩幅(詳見美術報475期)由中國美協轉交為四川省汶川縣等重災區抗震救災

創作捐贈作品:

「情系奧運」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展一一第十四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獲創作獎

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廈門盛世丹青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入選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上海東方美術館成立5周年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2009年慶祝澳門回歸10周年世界名家書畫交流展獲銅獎

中國(芮城)第二屆永樂宮國際書畫展獲入展作品獎

2010年中國畫名家四條屏作品展

首屆「孔予藝術獎」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書畫展

2011年鮮花獻給黨一一山東首屆全國大型花鳥精品展

2012年第五屆中國汝官瓷杯書畫作品大獎賽

2013年「人民政協報」創刊三十周年光輝歲月中國當代書畫家作品

第六屆全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

2017年第十屆全國當代花鳥畫家優秀作品展

祖國頌「匯源杯」慶祝新中國暨人民政協成立六十周年全國老年書畫名家精品展獲優秀獎

入編市美術、中青年美術參展作品的精品集、2001年一—2005年中國美術選集等各種辭書

第十四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作 品 欣 賞

相關焦點

  • 「藝術中國」——張迎迎繪畫作品鑑賞
    2020張迎迎部分藝術作品鑑賞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線 上 展 示 張 迎 迎 Zhang Ying Ying 個人簡介 張 迎 迎,金融從業人員,從小酷愛文學、書畫藝術,1979
  • 「藝術中國」——朱莉燕繪畫作品鑑賞
    朱 莉 燕 簡 介Zhu Li Yan,1977年生,2000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美協會員,現任職於福建省青年畫院。曾參加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第九屆全國體育美展、第八屆北京國際雙年展、第二屆全國綜合材料繪畫雙年展。
  • 「藝術中國」——杜中良繪畫作品鑑賞
    現系: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專家(名譽副院長)、中國孔子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英國牛津藝術學院教授 研究員、濟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學研究員。
  • 「藝術中國」——初墨焱繪畫作品鑑賞
    1968年9月5日生人,生長在書畫世家,自幼酷愛上繪畫,在家父和兄長的影響和指點再加上她的天賦,童年的墨焱的繪畫就獲得大家讚許!少年時代的墨焱為了追尋藝術遠走他鄉拜師學藝。中年青年時期為了豐富自己繪畫水平和感受山水的靈感,不辭辛苦到處寫生學習,以大自然為師,刻苦學習,一直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求新和臨摹老藝術家的作品,現在的作品得到了很多老藝術家的讚嘆!
  • 「藝術中國」——洪瀛濤繪畫作品鑑賞
    洪 瀛 濤,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2014年開始學習油畫2015年《道兒吉和烏雲》入選第二屆全國少兒美術教育學術展(少兒美術教師作品展)作品收藏,2017年《春風又綠草原》入選第三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作品收藏。2017年《薩日朗》入選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內蒙古美術作品展,獲二等獎。
  • 「藝術中國」——王美達繪畫作品鑑賞
    獲獎:1)作品《北戴河老別墅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概念設計》獲第三屆「國青杯」全國高校藝術設計作品大賽,教師組一等獎;2)作品《東南亞風格餐廳設計方案》,獲《2017東亞細亞設計藝術家邀請展》一等獎;3)參加2018年河北省園林職業技能競賽園林綠化快速設計競賽
  • 「藝術中國」——陳許繪畫作品欣賞
    在當代中國畫壇背負著「現代性」思想的大背景下,陳許沒有走向西式的抽象,而是繼續他的「鄉土派系」創作——如果說他之前的創作是「鄉土現實主義繪畫」的話,那麼現在的或可稱之為「鄉土現代主義繪畫」。,優秀的當代畫家,也更加注重從中國傳統藝術中去吸收營養,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主流中。
  • 「藝術中國」——賈雙武水墨作品鑑賞
    《人民政協報》人民日報社《市場報》、《唐山勞動日報》、《秦皇島日報》等各大媒體多次刊發其繪畫作品並發表評論,《搜狐》、《網易》、《中國新媒體信息網》等各大網站也均有報導。2019年4月27日創立「雙武水墨工作室」。
  • 「藝術中國」——秦勝水藝術作品
    走進巴黎中國牛★秦勝水藝術作品巡展(法國站)一角走進巴黎中國牛★秦勝水藝術作品巡展(法國站)一角同時,撰寫考察思考文論30餘篇,5萬餘字,創作作品3o多幅,包括與國外藝術家合作作品,速寫百餘張。並進行過兩次畫展,一是由法國政府文化部、法國國家博物館、巴黎大皇宮聯合主辦的巴黎大皇宮沙龍藝術展;二是由中國牛書畫創作院、中國龍波電器有限公司主辦的巴黎國際藝術城「中國牛-秦勝水藝術作品巡展(法國站)個展。
  • 「藝術中國」———名家傅小英藝術作品鑑賞
    名家傅小英藝術作品鑑賞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線 上 展 示 傅 小 英 Fu Xiao Ying傅 小 英 藝名:冀翔 1960年出生於江西吉安 祖籍:河北大名大學教授、中國國畫家。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會員。
  • 「藝術中國 雙年展」——李向鴻繪畫作品鑑賞
    李向鴻先生的山水畫不合俗流,結構嚴謹、筆墨細膩、高雅清新,他的作品大都避俗就雅,普通的觀者難以讀懂其作品的詩境般的內容,他的山水畫立足於傳統,卻從傳統中破繭而出,正是他高超的藝術技巧,質樸的藝術性情和豐富的文化修養造就了他在畫壇上的獨樹一幟。相信李向鴻先生在書畫與人格魅力兼修的人生路上會越走越遠,煥發奪目光彩。
  • 「藝術中國」——史湧華書法作品鑑賞
    2012年5月作為中國上海書法代表團副團長赴日交流,作品被駐日使館收藏,2012年10月作品在法國盧浮宮展出並被收藏,盧浮宮博物館館長親筆簽名並頒發證書,2017年被中國文化藝術促進會評定為每平方尺9800元人民幣。
  • 「藝展中國」秦風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作品以「後現代水墨」而著稱,是被博物館及藝術機構收藏作品最多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作為一個橫跨東西方文化的藝術家及學者,秦風的作品詩意般地兼容了西方表現主義哲學的浪漫與中國書寫式的氣韻,通過多媒介研究創作,傳統與現代材媒的研發與應用,使形式語言和表現語言更具東西文化精神品格的兼容。構建並形成個人獨特的語言和風格。他的作品既有東西方傳統文脈的淵博與融合,又呈現出東方哲學式抽象表現。
  • 米開朗基羅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蘭基羅」、「米高安哲羅」,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加柏裡斯鎮,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
  • 「金牛聚福雙年展」——朱志強繪畫作品鑑賞
    1967年武義一中高中畢業,1986年浙江美院(中國美院)進修結業。先後上山下鄉、武義鋼鐵廠、武義水泥廠、武義印刷廠、杭州宋城集團杭州樂園、台州吉利集團東方太陽城、杭州西溪賓館工作,擔任鉗工、車間黨支部書記、平面設計師、景觀設計師、藝術總監。
  • 畫家劉樹楓2020年繪畫作品鑑賞
    作品以各種動物,人物,佛像等題材為主要創作方向,創作出莊嚴與肅穆、聖潔與祥和、古樸與典雅、神秘與夢幻、傳統與現代以及平面石刻、殘缺斑駁的原創藝術效果,並以線造型的強烈形式感,把線發揮到極致的主觀表現意識特有的藝術語言和創作方法,在當代中國畫壇樹立了獨立的學術地位和畫風。多幅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各地方美術館、博物館等各大藝術機構收藏。2007年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30位人物畫家。
  • 「藝術中國 ◆ 金鼠迎春」——安奇幫繪畫作品欣賞
    參展經歷: 2006年第二屆中國農民書畫展獲得優秀獎。2017年美國獲得金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應邀兩次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展出。作品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收藏。多次在國內各大拍賣公司拍賣成交。
  • 【郵票上的中國繪畫藝術鑑賞】《齊白石作品選》
    齊白石40歲後,遠遊南北各地,在7年至8年間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祖國雄偉壯麗的河山,豐富了他的繪畫境界,後來整理遊歷所得,作《借山圖卷》50多幅,是他早期山水畫的重要作品。57歲後長居北京。齊白石作品以寫意為主,題材從人物山水到花鳥蟲魚走獸,幾乎無所不畫。他的筆法在深厚功力的基礎上奔放奇縱,揮寫自如,畫面生機蓬勃,氣象萬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
  • 「藝術中國」——高鐵英藝術作品鑑賞
    高 鐵 英,北京印鈔有限公司凹版雕刻師,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常務理事,香港藏書票協會會員,曾參與第五套人民幣、中國銀行澳門幣雕刻。2004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凹版藝術高級研究班學習。版畫作品曾赴韓國、日本、芬蘭、西班牙、德國、義大利等展覽。著有《中國凹版雕刻史話》。
  • 「童愛藝術城堡」@香港海港城
    城堡前放有小小國王及皇后造型紙牌,供遊人拍照留念,現場更有4位神氣小士兵佇立在旁,擔起保衛城堡的重任,同時恭候各位貴賓光臨。步移至長廊,大家更可登上顏色筆形列車,向藝術城堡進發。屆時,城牆及列車車身會展出於「交換歡笑」慈善活動中徵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