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觀音雕像 希臘風格 現藏密蘇裡州堪薩斯市Nelson-Atkins 藝術博物館
我國大量藝術文物流失境外,例如國內各大博物館均無宋代木雕佛像精品。這件現藏美國的遼宋時代的彩繪木雕水月觀音像,可以認為是最美好之一。
水月觀音在早期佛教經典中並無出處,是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而產生。通常是坐在巖石或蓮花座上,以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姿勢觀看水中之月,以譬喻佛法色空的義理。自中唐周方創畫之後,晚唐與五代時期水月觀音像已在各地寺院壁畫中能夠見到,為有鬍鬚的男性形象,如現藏法國羅浮宮的敦煌千佛洞中唐時期所繪水月觀音圖像。宋代所見水月觀音已演變為女性形象。
觀音雕像頭戴寶冠,雙目輕闔垂視,慈悲中更透清俊秀逸。姿態為典雅智慧之女性,手姿尤為優美,但上身保持若干男性特徵。最值得注意的是面部的輪廓,具有希臘雕塑式符合"黃金分割"定理的風格。
觀音的背景為山西廣勝寺《熾盛光佛佛會圖》壁畫,於1929年因需求資金重修廟宇而售賣.由收藏家盧芹齋購得,後來賣給了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展於「中國廟宇」廳。
試與下面同時代的金與北宋同類作品比較,北宋作品面頤豐滿圓潤(依稀可見洛陽龍門奉先寺石窟中盧舍那大佛模特武則天面容),受唐與五代融合印度風格的影響明顯。而金代作品與北宋相似。
北宋木雕觀音, 美國PORTLAND 藝術博物館
金代鍍金木雕觀音, 美國耶魯大學畫廊
金代木雕觀音,荷蘭阿姆斯特丹 RIJISMUSEUM藝術博物館
建立遼國的契丹原是先秦時期古老民族東胡的一支,具有鮮卑蒙古人的源起。但從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契丹女貴族復原顱像來看,其外表具有長面,鼻梁高且直,眼距較近,內雙眼皮等南通古斯人特點。契丹民族早已消亡融合,今天的達斡爾族是其後裔,末代皇后婉容是達斡爾族,從她們臉上,依稀可以懷想當年遼代觀音雕像模特的風採。
遼墓契丹女貴族復原像
郭布羅 婉容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水月觀音
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標準漢族淑女。(我覺得木雕作品的難度更大,因為與質地細膩精巧,光潤柔和的瓷器相比,很容易造成神態體態呆滯的敗筆。)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歡迎掃描下圖二維碼加關注,了解、欣賞更多藝術大師的作品和藝術歷史!
心和美術園微信號:xinhearts
締造美麗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