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當年在語文老師的拖拽下逛公園,沒想到改變了我的人生

2020-12-09 魯班石夜讀

一天,正茫然地走在遠離學校路上的梁曉聲,看見迎面走來一對新婚夫妻。他聽到那女的說:「咦,這個孩子怎麼像是我們學校的學生。」

梁曉聲聞聲正欲跑開時,他的手已經被那女的拽住,抬頭看時,他認出對方正是自己學校的語文老師。

只聽好溫和地說道:「我邀請你和我們一起去逛公園。怎麼樣,肯給老師個面子嗎?」

梁曉聲搖搖頭,想掙脫語文老師的手,但卻沒有成功,不知如何是好的他只好又點了點頭。

語文老師拖著梁曉聲手邊走邊說:「記得你曾是一名小記者,還寫過兩篇不錯的報導。」

很久沒有聽到過稱讚他的話的梁曉聲聽到老師講這些,低下了頭,差點兒就哭了。

不過,語文老師沒有繼續往下講,而是話鋒一轉,說她星期一要到他的班級去講一講怎樣寫好作文。

「我決定不上學了。」梁曉聲不想聽語文老師說什麼,突然說出這樣一句話來。

語文老師也沒有追問什麼原因,只是接著說道:「能不能為老師再上一天學?明天你可以不到學校去,你在家寫作文吧?如果家長問你為什麼不上學,你就說在家寫作文是老師給你的任務。我星期一第三節課到你們班級去,我希望你第二節課前把作文交給我,老師需要有一篇作文可分析、可點評。」

和語文老師並排走著逛公園時,語文老師又在公園的路上給梁曉聲小聲說了一些其他事。

半個多小時後,梁曉聲告別後離開了老師。回家的路上,梁曉聲一直琢磨著怎麼處理老師安排的事,等回到家裡時,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主意。

梁曉聲覺得,語文老師如此誠懇地請求一個學生,不管怎樣都不能拒絕這位老師。於是,粱曉聲就拿出來以往從來沒有過的認真勁兒,好好地寫了篇作文。

星期一的第一節課前,他就把作文交給了語文老師。第三課是語文課,當老師讀他這篇作文時,教室裡異乎尋常地安靜……

大學畢業後,從外地回到母校的時候,梁曉聲在教學樓的樓道裡又一次見到了當年的語文老師,她已經被剝奪了教師資格,正在負責打掃廁所衛生。

此時的梁曉聲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曾經教過自己的女語文老師,很任何時候都需要有人比以往更鄭重地叫她一聲老師。於是,梁曉聲認真地退後一步,很恭敬地向她鞠躬,聲情並茂地說:「老師,我們全家都問您好!」

很多年以後,這位語文老師都一直記著這件事,記著梁曉聲在她最落魄的時候那個深深的鞠躬。而語文老師當年遇到逃到的梁曉聲,拽著他一起逛公園,誇讚梁曉聲作文寫得好,又布置作文給梁曉聲,和在課堂上朗讀梁曉聲的作文等等的許多情景,對後來在文學界有了一席之地的梁曉聲又有著深遠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通訊:作家梁曉聲內蒙古暢談「文學的溫度」
    作家梁曉聲在內蒙古暢談「文學的溫度」。 李愛平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28日電 題:作家梁曉聲內蒙古暢談「文學的溫度」中新網記者李愛平張林虎「我在做知青的時候,曾扛過兩年木頭,現在的頸椎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後來是因為愛好文學才改變了命運。」
  • 肖斌|梁曉聲:人間桃花源果然在此
    「梁曉聲來大豐了。」消息不脛而走,在大豐文學愛好中引起了一些漣漪。文化學者馬連義說,20年前在漫天大雪的可可西裡,讀著梁老師的《今夜有暴風雪》,終身難忘。電視臺的申曉芸說,中學時讀梁老師的《苦戀》,哭得稀裡譁啦。報社總編郭治中說,他的作品影響了我們這代人。作家梁曉聲速寫,羅雪村 畫。
  • 梁曉聲:文化最能改變一個人,讓你的氣度、三觀,都更上一層樓!
    1992年,梁曉聲的《年輪》拍成電視劇時,主要演員們的酬金是200元一集,其他的演員是100多元。現在呢?動不動一集500萬上千萬,三十幾集的電視劇要幾個億,演員的片酬也是水漲船高,可是拍出來的作品思想性、藝術性有沒有提高呢?
  • 茅盾文學獎得主第一名的梁曉聲:《人世間》是我對現實主義的致敬
    梁曉聲說:《人世間》是我的一個情結,是我對現實主義的致敬的一種寫作2019年隨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落幕,著名文壇作家梁曉聲的《人世間》獲得了茅盾文獎的第一名,隨後梁曉聲接受了來自於記者的採訪。梁曉聲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說:茅盾文學獎是我這50年文學創作生涯中所獲得的最高獎項,但我是用一顆平常心對待的。可以說這部獲獎作品《人世間》,是我的一個情結,是對向現實主義致敬的一種寫作,也是向民間生活的一種致敬,更是圓我自己的一個心願 。
  • 【青衛人文】我的語文老師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生總會遇到幾個好老師,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人生在各種際遇裡迴旋惑頓時,老師,我們總是會想起你..._在我心裡,她就是撐著油紙傘的姑娘,讓我對江南充滿嚮往,以至後來來到上海工作,飽覽江南古鎮,走進青石小巷,品味廟宇文化等。語文老師講課很有耐心,她從來不發脾氣,而是喜歡循循善誘。
  • 離職去西藏旅遊能改變人生?網友:沒改變也值得
    ,人生是否有因此而改變?許多人在30歲以前會去環遊旅行或新奇的體驗,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一名網友離職去西藏壯遊一年,但多年後卻看到朋友po文「什麼都沒變」,於是他好奇,「當年去壯遊的人,後來有因此而改變嗎?」
  • 梁曉聲:認清「人世間」的真相依然愛它
    那些年,仍有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因為受梁曉聲知青文學的召喚而奔赴黑土地。他的作品以充沛的英雄主義豪情書寫北大荒一代知青的氣質與命運,成為了新時期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在梁曉聲的影響下,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的文學充滿昂揚向上的力量。  作為一個四十多年筆耕不輟的作家,梁曉聲的文學成就遠不止為讀者們熟知的知青文學。
  • 梁曉聲:《人世間》敲擊著所有浮躁的靈魂
    老作家梁曉聲的《人世間》8月16日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令我想起了去年6月在「梁曉聲文學館」的一段往事。一座三層與四層交錯的徽派閣樓,一樓的兩個門簷上分別掛著「梁曉聲文學館」「梁衡文學館」兩塊牌匾,古樸的書架上,兩大作家精品,排列得像士兵聽到口令一樣整齊。窗欞與閣樓頂簷上,精緻的手工雕刻,給人以藝術與建築契合之美。
  • 作家梁曉聲做客亮麗北疆講壇,分享好人文學和好人文化
    梁曉聲先生用四句話概括: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 豐縣往事:我的三位高中語文老師
    文:齊英民圖:來自網絡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趙莊中學上高中期間,先後經歷了三位語文老師,至今記憶猶深,他們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歷歷如在目前。他們依次是李成業老師、於世同老師和崔步鋒老師。記憶較深的一件事是在十月份,經崔老師推薦,我作為趙莊中學選出的三名代表之一參加了蘇魯豫皖四省高中語文選拔邀請賽,榮獲了二等獎的好名次,獲得了一枚獎章。趙莊中學派出的三名代表中只有我一人獲獎,給學校掙足了面子,校長在大會上非常自豪地提名表揚了我。
  • 孔子學院人氣老師、新東方王牌研發師:我的語文課堂顛覆你的想像!
    那一年裡,規矩老師度過了人生中最奇妙的一年。規矩老師在孔子學院任教時,主要教一些初級中文和商務中文。「蒙古國人對中文非常感興趣,我的中文課堂總是坐得滿滿當當。其中有一名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成人學生特木倫。」特木倫是一名會計,加班對他來說已是常態。
  • 「體育老師:語文老師生病了,這節課跟我走」,學生笑得合不攏嘴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他們上學的時候每次到了學期末時,體育老師就會莫名其妙的生病,而且生病的次數還非常多,有的時候甚至連續一個多月不來。沒有辦法,這些空出來的課程就全被語文老師英語老師給霸佔了。但是在山東聊城的一所學校裡,同樣的事情卻反了過來。
  • 這個老師用漫畫批註作文,別人的老師總是不會讓我失望系列!
    近日,江蘇無錫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的曹紅燕老師,分享了一組作文圖文批註,瞬間得到很多點讚。回憶我們小時候交上去的作文,老師不是冷冰冰的一個「閱」,就是滿滿的修改標註,哪有這麼溫暖有意思的回覆呢?不少網友表示小時候有這麼一位語文老師的話,現在估計已經是文壇星星了!
  • 當年那個「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結局如何?老師絕不會告訴你
    上學時期,語文課本裡沒少給我們介紹一些古代求學勵志的案例。譬如懸梁刺股的張敬,聞雞起舞的祖逖,又或是囊螢映雪的車胤和孫康。他們無不都是在艱苦條件下努力求學,最終改變命運之人。即便千百年過去,他們的精神對今人依然有著很好的「勸學」效果。
  • 語文95分,詭異的答案嚇到老師,老師表示:真是一個人才,就服你
    大家好,我是美麗大方的小編,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非常感謝大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看我的文章,看完我的文章,大家如果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小腳印,小編將為你們一一解答。語文95分,詭異的答案嚇到老師,老師表示:真是一個人才,就服你現在的孩子和原來比起來真是越來越聰明了,以前我們學習都是死記硬背,語文學習就是靠一遍一遍的寫,而且經常記不住,老師一提問問題就全忘了。
  • 宜賓一老師在山區學校組建女子籃球隊 孩子們收穫快樂
    原標題:讓山裡娃享受運動的快樂   名片   範欽剛   宜賓市筠連縣蒿壩鎮中心校語文教師、校女子籃球隊教練   4月12日下午4點半,宜賓市筠連縣蒿壩鎮中心校的籃球場上響起哨聲,女子籃球隊又開始訓練了。
  • 漫畫家小林老師:高考作文題裡的老師,是我高中班主任
    6月7日上午,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三作文題公布,要求考生結合一幅漫畫題材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不少於 800 字的文章。該漫畫出自著名漫畫家小林老師之手,內容是畢業前最後一節課,一位戴著眼鏡、背著手拿著卷子的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 1977年北京文科女狀元,當年語文考99,作文登人民日報,現狀如何?
    在這個「不見面的老師」的引領下,知青們一步步由淺入深,邁進了知識的殿堂,這也引發了全社會的讀書熱。 歷史學家雷頤回憶了當年的「孤獨與疲憊」:「吃完飯,別人在打牌我就在複習,都是複習到半夜,中午車間工具機轟鳴,一點沒把我打醒,太累了」。
  • 馬洪百年誕辰|張思平:馬洪老師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馬洪同志作為經濟學家和革命前輩,儘管他的研究工作、組織領導工作和社會工作很忙,但他仍親自給我們文革後第一屆研究生授課,從他老人家那裡我學到很多知識,受益匪淺。在社科院學習的三年,在馬洪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偉大的變革,更受到了很好的改革開放理論和實踐的教育。
  • 語文老師出上聯:幾根傲骨頭,撐持天地!小學生的下聯振奮人心
    當年還在學堂,正是盛行網絡文學的年代,年輕人嘛,尤其是男孩子,特別喜歡修真玄幻類題材的小說,看得多了,難免會「入戲」。一日午餐時間,同學甲用筷子夾起一粒米飯,眼神恍惚,神神道道地嘆道:一粒米中藏世界!說罷一口吞入腹中。 此時,食堂賣飯的大叔接道:半邊鍋內煮乾坤!手持鐵勺,悠閒地攪著半鍋蛋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