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母捻是潮州傳統名小吃,首創於清代初年,原名為糯米湯圓,潮州叫「鴨母捻」其實是取它的形狀像,母鴨在水上漂浮遊蕩的意思。
寫在前面
潮州傳統名小吃
首創於清代初年,原名為糯米湯圓
潮州叫「鴨母捻」其實是取它的形狀像
母鴨在水上漂浮遊蕩的意思
鴨母捻傳統製作要求嚴格
要求皮柔韌,餡軟滑
傳統鴨母捻每碗三粒,每粒的餡各不同
這種湯圓過去形狀大如鴨蛋
鴨蛋潮州話又叫鴨母卵
還有這湯圓煮熟浮於水面
如白母鴨浮遊於水面,故稱為鴨母捻
歷史典故
鴨母捻是一種有餡的糯米粉湯圓
本為元宵節的小吃
是潮州不可錯過的特色美食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人民傳統節日元宵節
每到這一天傍晚,各地都張燈結彩
人們觀燈猜謎,吃著甜香味美的「元宵」
那時的元宵是「實心丸子」
沒有餡心,經過傳統的改良
鴨母捻加了餡心,味道更加美味
秘制工藝
鴨母捻傳統製作要求嚴格
鴨母捻的餡有四樣
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
每粒的餡約15克
將糯米磨成漿,壓去水分
調成糯米漿皮分別包裹豆沙、芋泥等餡料
揉搓成形似鴨蛋狀,放入甜湯煮熟
鴨母捻放在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
皮要選用正邏糯(泰國糯米)
放水中浸2小時,然後用石磨磨兩次
第一次磨畢放桶中
第二次磨完後就要擠幹水分
揉皮時再加水,這樣製成的皮就十分軟滑
品食須知
鴨母捻的形狀潔白如去皮荔枝
可製成甜湯,配料多達十幾種
芋頭、番薯、銀耳、綠豆、白果,鵪鶉蛋等
放鍋裡一起煮熟,可根據口味加糖
剛煮熟好吃,煮得過熟也好吃,
口感清香軟滑
是清淡可口的滋補食品
既養顏,又美味
超市買回的鴨母捻多是急凍食品
煮時免解凍,甜湯煮沸後,將鴨母捻倒入
加蓋再用大火煮8-10分鐘即可
一道獨具的地方特色的甜品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