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鴨母捻」,潔白如去皮荔枝,你可能沒聽過但你一定吃過
鴨母捻,這個名字聽起來雖然很奇怪,但是吃起來確實很好吃的,這是一道潮汕那邊的一道比較傳統的小吃。
做好之後的鴨母捻外形像個剝了殼的荔枝,顏色潔白如凝脂,吃到嘴裡也是爽滑清甜的,剛煮熟的鴨母捻和放涼之後再吃的鴨母捻都是各有特色的。其實鴨母捻和我們平時吃的湯圓差別不是很大,對於鴨母捻這個名字的來源也是有兩個說法的
一個就是這湯圓形狀和顏色都和鴨蛋極其相似,而鴨蛋在潮州話裡又被叫做鴨母卵,最後說著說著就成了我們現在說的鴨母捻了,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煮好之後浮在水面上的湯圓像白色的鴨子在水上浮著。
【今日美味】:鴨母捻
【所需材料】:糯米粉250克、豬油(或黃油)20克、白芝麻200克、黃晶老冰糖(根據口味取適量,煮湯用)
【烹飪過程】:
步驟1
首先在做這道鴨母捻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這道甜品與要用到的食材,我們需要用到糯米粉250克、豬油(或黃油)20克、白芝麻200克、黃晶老冰糖。
步驟2
把糯米粉放到一個合適的盆子裡面,然後把熱水少量多次的加入到糯米粉裡面,邊加邊攪拌,一直把麵粉攪拌成,均勻的面絮,將較好的面絮放到一邊晾涼,等到不燙手的時候,再往裡面加入適量的清水,將糯米麵揉成光滑的像耳垂一樣柔軟不粘手的麵團,用這種冷水和熱水混合和出來的麵團外表滋潤,而且還不愛開裂,把揉好的麵團放到面盆裡面,表面蓋上一層保鮮膜或者溼毛巾,溫室中醒發10分鐘左右。
步驟3
我買的是那種生芝麻,所以在製作之前要先將白芝麻用平底鍋炒熟,炒好之後把熟芝麻放到料理機裡面,把芝麻打成粉末狀,然後把芝麻從料理機中倒入和適量的白砂糖混合均勻,這個就看個人能吃甜的程度了,再往裡面添加室溫軟化好的黃油或者豬油都可以,攪拌均勻,我們混合好之後,用手拿起來一點芝麻餡,用手攥一下,如果可以成團就算是調好了,如果太幹不能成團的話就稍微加點水,水要少量多次的加,加到白芝麻成團就可以。
步驟4
這時候麵團醒發鬆弛的時間也就差不多了,拿出來簡單揉搓幾下之後,把麵團分成一個一個等份的小劑子,如果想吃稍微大一點的鴨母捻就把面劑子分的稍微大一點,但是不能過大,過大的話煮不透,而且面劑子的大小要均勻一些,把面劑子搓圓之後用手心按扁,將我們團好的芝麻餡料包到麵皮裡面,然後收口之後輕輕地用手掌搓圓,像這樣將所有的麵皮和餡料包完。
步驟5
小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後把黃晶老冰糖放到水裡面,開火將裡面的冰糖煮化水沸騰,然後就可以將我們包好的湯圓下鍋了,湯圓下鍋煮到沸騰之後就把鍋轉到中火煮,一直把鍋中的湯圓煮到在水中浮起,然後繼續在煮半分鐘就可以撈出來吃了。
【烹飪小貼士】:
1.大家在做的時候裡面不止可以放芝麻餡料,還可以放綠豆餡、紅豆沙、芋泥,如果不喜歡吃芝麻餡還可以試試其他餡料哦!
2.做這種湯圓的時候很多朋友都習慣只用冷水來和面,其實和面的時候往裡面加上一點熱水,這樣和出來的面更柔軟,包湯圓時不容易散開
文案編輯:今晚去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