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免費旅行?這才是十一的正確旅行方式

2020-09-05 丸子的旅行筆記

十一出遊永遠都是人人人你人人人

這早就是大家心知肚明,揮之不去的梗了

早早計劃好的出遊計劃

理想和現實永遠真的差了十萬八千裡

丸子突然想起幾年前日語老師說過

這個假期我又去了XXX

看不到人山人海的場面,還不花一分錢?

「佛系旅行」了解一下

所謂佛系就是哪兒也不去,刷劇、健身、美食、閱讀……

佛系旅行中,計劃很久的萬裡行沒有

但是裝飾靈魂的萬卷書必須要有!

好好讀書才有詩和遠方

永恆的時光之旅

作者: [日] 星野道夫

《永恆的時光之旅》收錄星野道夫未公開攝影作品及西伯利亞絕筆日記 ,是對星野道夫史詩般攝影生涯的回顧和致敬。星野道夫用鏡頭撲捉自然的至美和生命的脆弱與堅強,用最純粹的熱愛記錄極地的風景、動物和人,他的文字也如他的影像一樣質樸溫暖,每一次旅程都是觸動人心的 「心靈之旅」。

星野道夫曾說:「當人生將走至終點,我希望我的生命能結束在阿拉斯加。」他將人生中最青春的歲月獻給了這片極北之地,而這裡也成為他最後的安眠之所。他用鏡頭為我們留下那些珍貴的即將消逝的生命和風景,也書寫了人與自然的永恆對話。

有些人的遠方,是用來抵達的。而有些人的遠方,只是用來想像的。也有些人的遠方,是用來逃避當下的。還有些人的遠方,是用來曬朋友圈的。

只有極少數人,遠方是用來生活的。對這些人來說,眼下即是遠方。星野道夫便是其中之一。

中亞手繪旅行

作者: 張佩瑜

繼《土耳其手繪之旅》及《土東·伊朗手繪旅行》之後,喜歡挑戰險地旅遊的手繪作家張佩瑜又再一次冒險前進神秘的國度:中亞的烏茲別克與吉爾吉斯。

一位臺灣地理老師寫的遊記~遊記中的手繪配圖大都很幼稚,像是出自小學生之手,但看著覺得很萌很可愛!

她獨自一人在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呆了1個多月,這不僅僅是一次旅行,更像是對自己的歷練。來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度,順利安全的賞風景,深入淺出的體驗當地人的生活。

雖然對旅行的指導意義不是特別大,但可讀性,科普性和趣味性相對強一些。

北方的空地

作者: 楊柳松

人類首次以自力方式橫穿大羌塘無人區,羌塘,地球上獨有的超級荒原,當我們熱衷談論偏遠的阿里和熱鬧非凡的可可西裡時,對這片酷寒的高原依然陌生得不知所措。

一個人,推著兩百斤的自行車,歷時77天,經歷了一場我們無法想像的艱苦旅程。這是人類的又一個奇蹟,工業文明並未完全束縛我們的血軀。

「事實上,走出荒原沒有想像的幸福感,或是什麼成就感,甚至是一種輕度的抑鬱和迷茫。巨大的幸福並未如期而至,偶爾的幸福也是短暫。生命是一條貫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沒有開始的復始。我們所期望的終點並不存在。」

旅之繪本(全六冊)

作者: [日] 安野光雅

幽靜的村落,連綿的綠地,古老的城鎮,熙攘的集市……既有遼遠開闊、沁人心脾的自然景致,也有可感可觸、如身臨其境的街頭風貌。

一圖抵千言,每幅畫都隱藏了無比豐富的細節。睜大眼睛,像掃描儀一般上下左右前後梭巡,自配旋律,腦補對話 ,想像情節,恨不能躍入紙面,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大冒險。

將歷史,建築,宗教,人文,地理 ,美術,自然,電影,童話等內容巧妙融合在一起,你可以只花一分鐘匆匆翻過,也可以細細品味一小時。

每次閱讀都有新收穫,用心看能看出更多,體會到觀察和發現的樂趣,值得一讀再讀。

別叫他寶貝,他是行者辛巴

作者: 老極

為了好好陪伴孩子,和堅持夫妻倆原有的夢想,熱愛旅行的老極夫婦從2014年11月開始,也就是辛巴3歲的時候起,一家人騎著三輪摩託車出發,歷時185天,途徑12個國家來到了白色世界北極看熊;

又在2016 年11月開始,辛巴5歲的時候,一家人再次出發,歷時146天,縱穿整個南美洲,越過千年寒冰到達無限冷凍的南極圈看企鵝。

這一路之上,每一次挑戰、每一回喜悅、每一個問題、每一份收穫都是無法預料並且真實發生的。

我們的夏天比利時

作者: 掃把 / 卡斯丁多 / 瓜幾拉 / 呀呀

就是要有一場跟朋友一起的旅行,青春才不遺憾。最好年華裡的足跡,最美旅行日記!四位蜀地美女插畫家的夏日之旅,說不盡的比利時風景,道不盡的童話之國人文情懷。

根特,布魯塞爾,布魯日,哈瑟爾特,安特衛普,城市在她們的筆下浮現掠影,刻印風景;音樂慶典,國慶節的焰火,露天木偶戲,廣場上的天鵝,玻璃外的鑽石,漫畫牆。

聲音,氣息,人們的交談,食物的味道,在她們眼中匯聚成更加立體的印象,通過筆墨水彩傳達此間風採。跟隨她們的畫筆,遇見美好,穿行獨屬比利時的時光。

尋路中國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彼得·海斯勒,是《紐約客》駐北京記者。這本書講述了我駕車漫遊中國大陸的經歷。

在中國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打制度的擦邊球。其中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後原諒比事前許可要簡單得多。

作為一個老外,能寫出這樣的話,實在已經深諳在中國生活之道了

因為山在那裡

作者: 陳業偉

14座:在我們地球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獨立高峰共有14座。這14座高峰皆坐落在喜馬拉雅與喀喇崑崙山脈之上。

30人:迄今為止,全世界僅有不到30人完成了登頂全部14座獨立高峰的壯舉。

8000米:「8000米」,也成為了雪山的一項榮耀般的度量衡。它關乎的不光是山峰的雄偉高度,更關乎的是人類的非凡夢想。

這是全球首位獨立完成14座8000米級雪山行攝的攝影家的十年雪山攝影紀行。以「喜馬拉雅」與「喀喇崑崙」兩大山脈為篇,分述14座8000米雪山的拍攝歷程與行走細節。

土摩託看世界

作者: 袁越

行走在世界之巔,去體會極北之地的孤獨之美;遠涉南極,去探索人類最後的邊疆。尋訪大變革前夜的古巴,撥開斯裡蘭卡這朵帶刺的鮮花,遊走在神秘的南太平洋,揭示辛巴威的謎題。

用持久不變的好奇心、與時俱進的知識儲備、巨大的熱忱和勇氣,探求那些不易去的風景和不易解的難題,分享種種獨一無二的體驗。

用他的話說:「當我知道的人類故事越多,我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就越小。」

點擊了解更多

最高可領取¥550元民宿禮金券

趕緊提前預定民宿吧!!


相關焦點

  • 讀書或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記鍾書閣之旅
    人們常說「讀書或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但我不明白身體和靈魂為什麼非要在路上,安靜地休息不好嗎?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熵增定律,看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才發現原來運動對於生命的意義是多麼的重要,不管是身體上的運動,還是頭腦上的運動,或是心靈上的運動。如果不運動,不做功,克服商增,生命一定會趨於混亂。於是我決定只要有時間就出去走一走,看看書,看看人,看看外面的世界。
  • 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要選擇一個
    有這麼一句流行語: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喜歡旅行,喜歡看世界,喜歡在未知的途中遇見未知的自己。你只有看過世界,才不會對世界蠢蠢欲動。可能有些人覺得旅遊需要準備很多的時間和金錢,但是我想說,只有你有喜愛旅行的心,即便是沒錢,你也可以在路上。我聽過騎行在旅行的、也聽過徒步旅行和邊旅行邊工作賺錢的。只要你喜歡、有勇氣,總有適合你的方式。我選擇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方式,帶上錢、行李和相機即出發,除了熱愛旅行,我也熱愛我的工作。
  • 《旅行與讀書》:靈魂或肉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作者詹宏志給出了答案:「我們誕生之際時空已定,這個人生也就跟著註定,還有什麼方式能讓我們擴大實體世界與抽象世界的參與,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旅行是孤獨的人在尋找不孤獨的方式,旅行是不孤獨的人在尋找孤獨的方式。
  •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旅行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竟沒有那樣歡呼雀躍著,因為當我得知北京沒有鐵環也不會有射板、彈珠子之類的遊戲。這大概是現在我認為比較可惜的一件事,因為現在出發旅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了。
  • 驢友部落格 | 要麼多看書,要麼去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年輕的時候,和大數人一樣,覺得旅遊旅行是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兒,那時候大家都在為生活而奔忙。記得我剛回到南京,兩手空空,一窮一白的,啥都沒有,感覺很迷茫。後來經過多年打拼,稍稍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才有了想要出去看看的想法,去體會各種不同的生活。現在的旅行有多種選擇,其中包括窮遊。記得剛開始是跟著戶外俱樂部去玩,西祠社區上很流行拼團自由行。
  • 以「讀」抗「疫」: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既然「疫情」困住了腳步大家常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這本散文裡,沒有六六編劇一貫的「大女主」式的霸氣,而是多了「隨意」,畢竟這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有計劃、沒有目的。書中記敘了他在英國古堡中,體驗純正貴族生活、體驗現在英國人返古式的生活、與陌生老人暢談戶外尋寶/親歷的英式醫療、教育點滴……書中充滿她對歷史文化甚至歷史八卦的獨特思考,都用生動的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
  • 專題推薦丨5部關於旅行電影推薦,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很多人都會選擇宅在家中度過這個長假我們知道,很多人選擇呆在家裡只是因為少了一個旅行的衝動少了一個旅行的理由或許,這個時候可以去看一些電影因為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1、《林中漫步》3、《親愛的伽利略》豆瓣評分:8.0推薦理由:如果想和閨蜜一起旅行,力薦泰國電影《親愛的伽利略》,講述兩位泰國女孩因不同的目的一起出逃到歐洲,在旅行的過程中認識自我,感悟人生的故事。
  • 讀書與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其實,計劃一直變化拖延,既有身體的原因,也有搶不上票的原因,等等。攻略改了又改,塗了又塗,寫了好多頁,最後才確定下每天的行程。也許不能算是深度行,但至少大小都有兼顧。你得把地圖、行程、交通等等研究透,實際上在做好攻略之初,許多地方你已經走了好多趟了,一點點推演,估算時間差和容易出紕漏的地方,再反推……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裡開篇就講,「藝術描述帶有極強的簡括性,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還必須承受那些為藝術所忽略的環節。」他說一本遊記裡稱「旅行」了一個下午趕到了某地,而後如何如何,事實上,我們從不可能「旅行」一個下午。
  • 讀書與旅行,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其實,計劃一直變化拖延,既有身體的原因,也有搶不上票的原因,等等。 攻略改了又改,塗了又塗,寫了好多頁,最後才確定下每天的行程。也許不能算是深度行,但至少大小都有兼顧。你得把地圖、行程、交通等等研究透,實際上在做好攻略之初,許多地方你已經走了好多趟了,一點點推演,估算時間差和容易出紕漏的地方,再反推…… 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裡開篇就講
  • 《行者無疆》:要麼旅行,要麼看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一本引人入勝的遊記,一本蕩滌靈魂的聖經!沒有一口氣匆匆讀完,因為有太多值得回味、研讀的細節。畢竟這不僅是一次歐洲山水的風光領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學習與探索、風土人情的揣摩與領會。行者無疆,學海無涯。有一本書,穿梭千年古典與現代的世紀愛戀,追求自由的個人與崇尚公德的萬縷千絲,夾雜居高者的矯情和悲憫,渾然東西方的文人情思考,展示考察西方文明的全部細膩我們給眾多讀者,行者無疆,學海無涯。《行者無疆》是自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的這6個月,餘秋雨走過了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記錄了作者在過程中的全部感受,為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隨筆集。
  • 身體與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旅行,嘗試著走出去,你才會發現,世界遠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幾十年所看的那樣,你會結識不同的人聽到各種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輩子的朋友。老君山,一個旅遊勝地,一個集文化與景點為一體的景區,在這裡遊玩,你會感覺到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
  • 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破曉時分,濃霧滾滾,山峰、木屋、水潭和松樹若隱若現;起風後,薄霧散盡,空氣裡是馥鬱的青草香。陽光溫暖炙熱,霧氣散盡、豁然開朗,眼前山峰顯露真容。禾木鄉,喀納斯腹地,處在阿爾泰山密林深處,獨特地理環境營造與世隔絕的感覺,被喻為&34;。
  • 在旅途 ‖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2018年8月,成都公布的第十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中,這座採用「建築再生」設計理念建設的國家一級圖書館入選名錄。市圖書館總藏書量25萬冊,有圖書外借室、盲文閱覽室、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等12個服務窗口,而且全年無假日免費開放。上午在圖書館看書,下午到壹街區草坪上放風箏、喝茶,生活就是這麼詩意!
  • 你以為旅行只是出去玩?這才是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始終堅信一句話:「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人生短短數十年,總不能如井底之蛙一樣守在自己的狹小空間裡。真正會旅行的人,出去一次,留下的不只有照片等物質收穫,更加寶貴的是精神財富,有人說掙錢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生活,我想只有一個精神上豐富的人,才會有生活的幸福吧!
  • 旅行這件事,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 贊享會·立春·廣州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這也許就是身心和境界保持前進的最直接的一種態度吧!旅行其實是一件很感性的事情,因為在旅行中會看到不同的景色,遇到不同的人,有開心的事情,也有沮喪的時刻。
  • 現代娛樂與書香氣息結合的一家民宿,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要麼旅行?對於喜歡旅行又愛看書的人來說真的很難選擇,誰說熊掌和魚不可兼得?小福最近去廈門環島路拜訪了一家以古代「四書五經」中的書籍名字做為房間名的民宿。小福想這就是民宿和酒店的差別。難怪,他們第二次來住的客人都很多。能有這麼走心的民宿,相當於你在廈門多了一個家。
  • 十一國人現狀:身體在旅行,靈魂無處安放
    ,假期剛好幫我們暫時逃避,所以有很多人想要離開工作的城市,尋找一個暫時放鬆身心的地方。其實在山水靜謐間,總有那麼一隅空間,帶我們逃離城市的喧囂,去享受片刻的寧靜與治癒。而這樣治癒的民宿,不只在中國才有其實民宿,就是要將當地傳統與現代舒適相結合,讓旅行的人身體暫時逃離生活的同時
  • 從曼谷一路向北,來一次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旅行
    每一個城市都有其獨特之處,令人難忘。這很難說,孔敬府!不管怎麼說,就是孔敬府。我將會永生永世珍惜我訪問此地留下的回憶。從曼谷一路向北,來一次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旅行,去位於泰國東北地區心臟位置的孔敬府來一起製作手工逛夜市吧工藝村莊裡由懂房屋建築設計的主理人們打造成別具風格的茅草和木屋結合的建築式樣,有幾分回歸原始自然的遺世獨立感。也專門成立了一間手工藝創作空間,在這裡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精巧手工藝品,也面向大眾向遊客們提供體驗參與製作手工,切身感受作為一個工匠人精神的不易和傳統手工藝的文化魅力。
  • 旅行手帳乾貨貼 |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想要帶上筆刷帶上本子畫些溫暖的小畫或是囿於色彩的一方空間不辱匠心手帳戶外寫生▲手帳Traveler『s Notebook的設計原意就是讓人帶上本子去旅行。帶上顏料,帶上小本,迷失在文字和詩意中,又何妨?
  • 帶一本書去旅行,靈魂和身體一起在路上!
    旅行帶給我們的,是心境的閒適,探索的激情,和自我的追逐。而旅途中若是隨手帶上一本書,便更加賦予了這趟旅程的深度與厚度。眼看十一將至,或許你早已計劃好了一次完美的旅行,為何不在旅行中帶上一本攝影書,一邊學習攝影技巧,一邊記錄精彩瞬間呢?大美攝影為您帶來五本好書,絕對會為您的旅程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