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物種泛濫成災是自然界的災難,澳洲滅殺野貓給我們的啟發

2020-12-19 珍珠島號

我們認知澳大利亞一般都是從其特有的動物袋鼠開始,但我們所不知道的是由於澳大利亞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及氣候,再加之以遠離其它大陸,除人口稀少外,其它生命物種也較其它大陸要少很多,尤其大型食肉動物一直沒有過。所以,一些缺少天敵的生命物種群體得以迅速發展。由於自然界單一物種的過度泛濫,最終結果必然是毀滅當地環境,這是自然界的規律。

從過去的野兔泛濫成災,使其許多植物物種絕跡,繼而因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又造成實際上的食物短缺,所以大片的草地被毀滅,有變成沙漠的跡象。當地政府嘗試了各種方法,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了相當長的時間,一次次的滅殺,終於將其控制。從而挽救了當地人和其它物種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從關愛其它生命的角度去看,數以億計的可愛野兔被屠殺,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可在面臨人類和其它生命受到危害時,再抱著關愛生命的理念去任其發展,其代價是人類和其它生命的滅絕。

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們所做的是遵守自然規律,維繫自然界生命的動態平衡,使自然界得以健康發展。關愛生命和生命平等理念也不是無條件的,它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但也要維護自然界健康發展的大局。如果沒有了人類,那人類自己提倡的各種理念還有意義嗎?

近幾年,澳大利亞又出現了單一生命物種過度泛濫的情況,就是生長在人類生活區域以外的野貓。野貓是貓的一種,其實本質上和我們現在定為人類「伴侶」動物的家貓沒有什麼區別,如它和人類生活在一起,那就是我們的家貓。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家貓,據科學考察,它們來源於歐洲的家貓,不何什麼原因成了野貓,而且成了滅絕當地物種的生命殺手。

當地的野貓,經過長期野外生活,其體型已發展到普通家貓的三倍,但如此堪稱貓界中巨大的體型,不影響其機敏靈活。它們有著比家貓更加鋒利的爪子,其善於攀爬的本能,快準狠的捕獵風格,使得它們能夠很輕鬆地捉到蛇、蜥蜴等兇猛的陸地動物,樹上的所有鳥類更是能輕易捕捉。在人類面前,又展現出強大的逃生能力,使得人們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有幾組數字可以說明它們對自然界物種的危害。當地野貓在最鼎盛時期接近600萬隻,它們至少造成了27個澳大利亞獨特物種直接滅絕或瀕臨滅絕。其中有約3.77億隻鳥類和6.49億隻爬行動物因野貓而死亡。

任一單一物種如此巨大的破壞力,都會對當地生態帶來強大的破壞力。為了保護當地生態平衡健康發展,當地政府採取了各種措施來消滅野貓,但結果甚微,野貓依然瘋狂獵殺其它生命並快速繁衍。去年澳大利亞政府就出臺了2020年前消滅200萬隻野貓的計劃,目前看效果不是很理想,滅殺速度與其它物種消失速度不成正比,所以其滅殺野貓計劃也是任重而道遠。加之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又使該計劃陷於擱淺,前期努力毀於一旦,也只有待危害人類的疫情結束後從頭再來了。

但儘管其野貓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之大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依然遭到不少人的輿論攻擊,甚至有知名人士也認為獵殺野貓是人類的殘忍行為。其言論和我國某些人士對待深圳治理流浪狗問題《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14天待領犬只安樂死的指責如出一轍。都是一樣的說法,就是它們無論如何來講都是一條生命,是人類太殘忍容不得其它生命。

因類似人士的推波助瀾和極力阻撓,已經發出半年的深圳治理流浪狗《徵求意見稿》立法到現在也了無音訊。其行為從小處講是出於一種愛心幌子下的自私或沽名釣譽,從大處講是缺乏大局觀和罔顧其對人類的危害。

我們講,關愛生命是人類文明的體現,而這個關愛是人類提議的,是在人類沒有受到危害情況下的關愛,一切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是相對的實施,而不是無底線的任其泛濫。試想一下,假如某位動保人士正在被某一生命攻擊,在已經危及其生命的情況下,其他人為挽救其生命是否先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關愛其它生命理念再施以援手?

在此,我們支持澳大利亞的滅殺野貓計劃得以順利實施,以挽救更多的其它物種生命,維持自然界生命的動態平衡,同時呼籲深圳在立法禁食狗肉的同時,對治理流浪狗問題立法,以保護社會公眾免受傷害,也是保護人類「伴侶」動物群體的健康成長。禁食狗肉即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對涉犬管理系統性立法更是對人類文明的促進。

相關焦點

  • 澳洲野貓-物種滅絕的頭號元兇
    本文要給大家說道的是澳洲物種滅族的頭號元兇 - 澳洲野貓。為了讓愛貓者接受本文後半部分的事實,談野貓,先說人與家貓,還有那些充滿詩情畫意的貓故事。畫貓圖人與貓每逢過年,我們都有「龍年話龍」、「馬年話馬」、「羊年話羊」...
  • 野貓在澳洲泛濫成災,人貓大戰澳洲大敗,200萬隻野貓真吃不完
    但這樣的情況下,野貓在澳洲泛濫成災,人貓大戰澳洲打敗,200萬隻野貓真吃不完。對於物種入侵,大多數人其實並不陌生。早些年,人們對於生物鏈相關知識的欠缺,所以在澳洲曾爆發國野兔泛濫成災的情況,而現在歷史又將重演,這一次的主角並不是野兔,而是野貓。對於澳洲來說,早起並沒有貓科動物,所以才引進的。
  • 英國人犯下的兩個錯:讓蘇格蘭野貓極度瀕危,卻讓澳大利亞的野貓泛濫成災
    一項拯救蘇格蘭野貓的計劃如今,英國的很多動物學家一致認為當初英國人對蘇格蘭野貓的過度獵殺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在自然界中,每一種動物都佔據著獨特的生態位,它們發揮著不同的作用。而一旦某個物種消失,那麼生態系統就會失衡。為了拯救蘇格蘭野貓,「糾正英國人曾經犯下的錯誤」,一項野貓引入計劃已經在2019年開始實施了。
  • 「生態滅殺」,更可能帶來生態災難
    >在效果上,對於本地物種絕無「生態滅殺」概念,滅殺可能造成嚴重生態災難;在立法上,團隊中有跨行業的不同專家參與,才可以避免缺乏科學性的誤讀。真實世界中的「滅殺」,遠非紙面上那樣簡單現代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人類主動滅殺單一物種,發生在澳大利亞,滅殺對象是野兔。
  • 本土動物瀕危,野貓卻成「頭號公敵」?澳洲斥巨資獵殺200萬隻
    而近些年來數十種生物物種瀕臨滅絕,二十多種甚至已經滅絕。造成物種滅絕最大的原因之一,竟然是泛濫成災的野貓。貓本是受大眾歡迎的動物之一,然而為什麼澳大利亞卻因為這個物種,損失本土動物。那麼野貓又是怎麼進入這個國家的呢?
  • 加拿大老鼠泛濫成災,農民把空氣炮捅入老鼠洞,場面太壯觀
    加拿大老鼠泛濫成災,農民把空氣炮捅入老鼠洞,場面太壯觀在國外很多國家都遭受著外來物種入侵後泛濫成災的現象,特別是一些生態系統和環境都比較好的國家,之前大家應該也都看到過美國亞洲鯉魚泛濫、澳洲野兔和野貓泛濫成災、丹麥生蠔泛濫成災等,這不遠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也飽受物種入侵的煩惱
  • 澳洲野貓泛濫,想花費巨資來消滅,網友:運過來,我們當寵物養!
    貓咪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如果我們想要養貓的話,那麼可能還要去寵物市場購買,而且每一隻貓的價格都非常不菲。但在這麼一個國家,這裡的野貓卻泛濫成災,政府部門甚至還要下令捕殺野貓,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 鯉魚在澳洲泛濫成災,人魚大戰澳洲大敗,澳洲甚至想動用病毒滅殺
    在談到泛濫成災這個詞的時候,相信大家就會想到生態平衡的問題,但是我們國內好像對這方面不是太有感覺,我們國內也沒有經歷過那種野兔遍地走,龍蝦當街攔路的場景。我們國家也經歷過很多的生物入侵,但是局勢都在能夠控制的範圍之內。
  • 澳洲野貓泛濫成災戰鬥力爆棚!每年殺死近4億隻鳥!快去搶貓吧!
    澳大利亞正在經曆日益嚴重的災難!野生貓科動物正在消滅數十種近乎滅絕的物種,並且每年殺死3.77億隻鳥類……野貓是澳大利亞物種滅絕的最大罪魁禍首之一。澳大利亞頂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觀察了整個澳大利亞的10000個貓的排洩物樣本後,他們發現野貓會「吞食」一系列幾乎滅絕的物種,包括小蛇,鳥類,烏龜和哺乳動物等等。
  • 澳洲野貓泛濫,人類不阻止的話,最終能進化成老虎一樣的猛獸嗎?
    澳洲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這裡缺乏強悍的捕食者,袋狼早已滅絕,剩下的澳洲野犬數量少沒有成氣候,幾乎是有袋動物的天堂,既有我們熟知的袋鼠、袋熊等,也有不是那麼常見的袋狸、袋鼬等等,世界現存240種有袋動物,有170種分布在澳洲。野貓究竟是怎麼在澳洲泛濫的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澳洲獨特的生物構成及地理環境,為野貓等動物入侵提供了原始條件。
  • 野貓戰鬥力爆棚管不住了!澳洲要修全世界最長的防貓'長城'
    「滅貓行動」一經宣布就遭到來自各方的質疑與反對,不少民間組織也呼籲政府手下留情。有人認為應該通過更溫和的方式去控制野貓數量,比如節育措施等。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拯救那些我們熱愛的動物,是兔耳袋狸、巖袋鼠、夜鸚鵡等動物定義了我們這個國家。」
  • 澳洲天上飛、地上爬的本土動物,都被家貓殺了遍!
    家貓、野貓都是貓,都是是天生的殺手。只不過一個自由生活在野外、以獵食其他動物維生;一個自由出入人類居住區、吃貓糧而已。發表在《野生動物研究》(Wildlife Research)一項分析報告稱,澳洲除野貓威脅本土物種外,家貓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據估計,澳大利亞370萬隻家貓每年會殺死約2.3億隻澳大利亞本土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
  • 野貓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未來它們會進化成老虎嗎?
    舉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未來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讓野貓們自由自在地生長,它們會進化成老虎嗎?比方說澳大利亞的野貓們。根據資料顯示,最早的澳大利亞其實是沒有貓這種動物的。我們知道,澳洲四面環海,且生態系統自古以來就非常特殊,直到人類發現澳洲後,貓這一物種才被人類帶去了澳大利亞。
  • 如果把中國野貓放在非洲,它們會被團滅,還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其實非洲存在著野貓,早在13萬年前,就有一小部分貓從野貓中分離出來,演化成為了非洲野貓,並且一直生活至今,所以野貓在非洲草原上是可以活下去的。那如果把中國境內的土生小貓放到非洲去,它們是否會活下來呢?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當生物遠離棲息地並換一個新的環境是否能夠存活下去。
  • 澳大利亞兔子泛濫成災,為何不引入貓科中最愛吃兔子的猞猁?
    1859年,歐洲人將十幾隻穴兔釋放到澳洲野外,這些兔子後來泛濫成災,成群的兔子將澳洲荒野啃得寸草不生,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對此,有些網友異想天開地說,將最愛吃兔子的猞猁引進澳洲,就可以解決兔災問題。從最近的讀者留言來看,這種說法在網上很有市場。
  • 澳洲「藍精靈」泛濫成災,令海灘美得夢幻,卻為何禁止人們靠近?
    澳大利亞,一個和我們相差著天南海北距離的國家,位於南半球的大洋洲上,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塊大陸的國家,也因此它又被人們稱為「澳洲」。在六七百年前,澳大利亞還是歐洲航海家一塊假想中的南半球的大陸,「澳大利亞」一詞在拉丁語中就是「未知的南方大陸」的意思。
  • 明明澳大利亞野兔已經泛濫成災,為何還不引入猞猁來消滅野兔?
    澳大利亞生物鏈比較脆弱,具體來說就是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我們知道,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包含著:分解者,生產者,消費者。其中,袋鼠和野兔屬於一級消費者,它們以植物為食;但他們所生活的環境沒有天敵,除了人類之外,它們在澳洲的生活可謂是「食物充足,沒有天敵」,因此它們的數量很容易失控。
  • 澳洲發起「人貓戰爭」:要消滅200萬隻野貓,喵星人做錯了啥?
    提起澳洲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笑話他們治理不了自己的兔子。但事實上澳洲的入侵物種可並不僅僅只有兔子一種,他們還面臨著另外一個入侵物種的困擾,那就是野貓。其實澳洲的很多野貓都是家貓跑丟之後,野化誕生的品種。不得以澳洲只能夠發起一場人貓戰爭,是要消滅在澳洲大陸上作亂的200萬隻野貓,不過這些喵星人到底做錯了啥導致澳洲人這麼抓狂呢?其實別看野貓的體積不大,賣萌要貓糧的時候也一個個叫得又嗲又可愛,事實上它們可是大自然繁衍出來的無情獵手。
  • 澳大利亞最殘暴的動物,不管見什麼都殺,已導致多種動物滅絕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一個道理。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的生存環境才可以保持一種平衡的狀態。這也不至於達到混亂不堪的樣子。但是當一種生物生活過於安逸的時候,在沒有任何生存危險的時候,就會出現物種泛濫成災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就會破壞大自然的平衡狀態,同時也會給我們人類造成一些相應的災難。
  • 物種入侵的後果有多嚴重?被人類帶往澳洲的這群貓,就是答案
    隨著我們人類科技的逐漸發達,我們人類的認知也越來越廣,對於所處的這個世界了解的也就越來越深,不過這些了解當然都是伴隨著錯誤出現的。我們現在都知道物種入侵是非常的嚴重,但是在很早之前,我們卻沒有這樣的意識,導致我們直接或者是間接的造成了物種入侵,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