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反手搓球:反手在桌球臺8個落點接球方法

2020-12-24 有狐體育

業餘球友在運用反手時,反手搓球幾乎成了改不掉的習慣,在第一板在反手位接發球時格外小心地搓過去尚可以說是戰術上的一種運用,隨後的相持中,如果再去反手搓,那就不能不說是技術上的問題了。其實大部分專業球員很少用反手去搓球,正手位除了擺短外,即使球到了反手位置,也用正手上步擺短。波爾從來沒有反搓,馬龍在反手位處理球時快速讓位於正手,力求拉開空間,方便正手的側身搶攻。

一般情況下,反手時雙腿距離縮小,身體部分被局限在靠近球檯附近,正手宏大的攻擊場面無用武之地。此外,反手搓的球速度緩慢,控制旋轉差,如果距離較長,弧線會很高。往往搓一板後原地等球,將自己的薄弱位置完全暴露給對方。無論怎樣發力,反手搓球都不成功,絲毫構不成威脅,用力過猛會導致球從球拍反彈過高,軟弱無力的碰球又會吃旋轉。

與正手擺短相比較,反手重心較高,正手擺短時小臂在球網下方位置,而反手搓球小臂停在半空中,這樣搓的結果通常會球冒高。由於步伐不及時,或是對來球的軌跡判斷不準確,看不準球的上升期、下降期,在來球已經結束下降幾乎靠近球檯去搓,球拍已經沒有可操作的空間,這種情況大都會下網。反手搓球多是在球第二跳後的上升初期,加大小臂向前送的力度,小臂在摩擦完球後再往球網推進一段距離,不是搓球一個點的戛然而止。反手搓球時吊腕、手腕拱起或平直都適合,板型不要太平直,意思是斜搓,而不是平搓,利用手腕的寸勁力將球吃住,進行不同方向的充分摩擦。

橫拍的優勢就是反手,但如果只用搓這一招,反手基本上等於虛無,這個唯一抗衡直拍的一點優勢都消失,還不如去用直拍推擋了。真正練習上,反手較容易過正手,反手擰拉、彈擊、側擰也都具有正手不具備的特色,技術上再進一步,反手攻球、拉球得心應手的話,可以從左中右三個位置給對方進行攻擊,左右逢源,輕鬆應戰。這些反手單個技術的純熟不代表技術的全面,還需要針對來球在不同的落點靈活運用單個技術,使之與正手構成一個整體的體系。

結合實戰例子,筆者大約列舉了來球在反手位的8個落點(如圖),並依來球長短、高低、旋轉程度隨時改變接球方法,希望能給讀者一種新的體驗,形成一種立體的框架意識,同時毛遂自薦對枯燥的文字理論添加一點說服力。圖中左下方表示己方準備狀態下的站位姿勢、與球檯的距離,當人與人爭鬥時,骨子裡都有或多或少的野性成分,身體上半身趨於前傾,雖然人具有禮讓的特性,那麼動物之間的搏鬥完全如此,都急於迅速接觸對方身體給予一擊,使對方臣服的標誌是徵服他的身體,所以大部分球友站位都是靠前的(尤其是直拍手),幾乎緊挨著球檯桌,圖中試圖改變這一陋習,適當後退一步,是為了更好的攻擊,並不是示弱。

還有重要的一點往往都被忽視了,在實戰中怎麼盯球?我們作戰的第一點不是來球的第一個落點,當找到落點後,要關注球落後彈起的方向、高度,球之後的運行軌跡和空間才是我們要阻擊的區域,所以為什麼有時候會將球打空就是這個道理。不要去追尋它的過去,而是要緊緊把握它的現在。不要去搶落點擊球,球仍然會有一段時間的運行,直到慣性力的完全消失後停止運動,這個時間就是我們的擊打時間。

圖中第6第7個落點清楚的界定了高吊(加轉)弧圈球與前衝弧圈球之間的爭拗,高吊弧圈球(落點6)是在逼近球檯時,快速阻擊球的高點期,由於空間有限,小臂揮拍的範圍迫使向上揮拍多一些,前衝弧圈球向右收拍多一些,擊打來球的下降前期,此時擊打出去的球弧線極低,幾乎擦著球網過去。圖中第8個落點已經是下降晚期,拉球的動作幅度更大,人的重心壓得更低,具體的動作講解請參看@有狐體育的視頻和文章。

圖中第1到第5個落點,都是在臺內進行反手動作,多用於第一次反手接發球,需要了解的是,當來球緊靠近球網時,反而不宜去反搓了,為了避免挑高,需要進行擺短,將球斜向擺渡過去。當對落點準確判斷後,採用多樣化的手法接球,對反手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幫助,不再局限於總習慣反手搓球了。

相關焦點

  • 桌球技術:新手怕旋轉,高手打落點,教你4套一針見血的落點戰術
    落點2反手底線長球,適用對象:對早年經過專業化訓練的愛好者,一般威脅;搶太兇,助理裁判太貼臺穩健,打法迷,一定卷;年輕,接近助理裁判臺,追求新跳出的漂亮比賽的球迷,最大,起用理由:儘管必須追求快,但只要移,扣重一點不記,絕對沒事,沒有變化的事總是快,快是假的;無論是用手來的球的高度、速度,還是強弱、旋轉,全部都是由大腦決定的,具體來說,對於業餘選手來說,這個球很好,而且發出來的人比例很低
  • 波爾的反手快撕技術,具備這幾個特點,反手能力差的你一定要掌握
    現在的桌球反手技術也從最開始的以帶、撥、彈為主,發展到了全面弧圈時代,但是論反手技術,我更喜歡波爾這種穩健型的,波爾經歷過從小球到大球,從有機到無機。到現在的新材料球,他的反手技術一直是比較穩健而且具有一定先進性的,相比於樊振東的暴力型,波爾的反手弧圈球技術尤其是反手快撕弧圈球技術在比賽中的殺傷力還是很足的。波爾的反手快撕技術對擊球時機和落點的掌握非常精準,尤其是二十世紀初期,反手弧圈球進攻體系還不成熟的情況下,波爾的反手快撕弧圈球技術應該算是當時最先進的反手技術了。
  • 許昕被淘汰,如何發展直板反手技術,桌球技術另一次革新
    直板對橫板,桌球的老課題,幾十年來一直研究發展的老大難問題。徐晨皓的打法其實並不複雜,類似歐洲人的暴力打法。反手擰起後,正反手連續銜接發力,板板兇猛。有的朋友說,許昕也輸給西蒙高茨。其實兩場比賽沒有多少可比性。許昕面對西蒙高茨,已經拼盡全力,而面對徐晨皓,發揮的沒有正常的一半水平。
  • 馬龍戰例講解反手側切技術,桌球防守弧圈球高級技術
    10-14 15:51:48 來源: 體育生活不分離 舉報   今天通過馬龍的戰例,談一下桌球橫板反手側切
  • 誰將是國乒未來最強對手,林昀儒張本智和全方面分析,反手技術篇
    兩人技術實力相當,下面從戰例中分析一下反手技術應用。張本智和對陣馬龍,反手臺內擰接反手撕。林昀儒反手擰接反手彈。從上面兩個戰例中,可以看出兩人反手擰,步法運用熟練,可以做到全臺反手擰。從以上的戰例中,可以看到,林昀儒的反手,可以拉,可以衝,可以擋。中臺近臺都可以發力。張本智和的反手連續撕較多,也可以反手貼,主要在近臺範圍,依靠力量節奏變化,角度落點變化,靠手感實力打相持為主。張本智和對陣林高遠,反手擰直線得分。林昀儒對陣奧恰洛夫,反手擰接發球直接得分。
  • 反手更適合40+大球的澀性套膠,不懂器材的小白,先它準沒錯
    手感方面極其出色,回想我剛開始使用F1時,感覺反手無論撥球、快撕甚至中遠臺反手拉球都很輕鬆,沒有任何不適感,現在仍歷歷在目的感覺。這得益於它出色的海綿設計,發力時球更容易打透球板,即使相對較厚的面材,複雜的多層結構底板,也有清晰的手感反饋。但又絕不是那種為了減重及手感,將海綿做得薄得像紙一般,如同直接打在光板上的手感。
  • 前三板被破解,王曼昱的反手壓制了伊藤美誠,護臺面積是優勢
    桌球年終總決賽女單半決賽,迎來了王曼昱跟伊藤美誠的焦點對決。最終王曼昱4:0橫掃伊藤,這是近一年多來伊藤美誠首次被對手零封吧。雖然在結果上王曼昱確實是大比分獲勝,但在比賽的過程當中,王曼昱戰術執行比較堅決。
  • 史上最全的桌球雙打技術講解,業餘都可以學習一下~
    點擊藍色字90%球友都加入了桌球網簡介 +關注+投稿一、桌球雙打的特點:桌球臺中央有一條3毫米寬的中線,把球檯分成左、右均等的兩個半臺。這右半臺即為雙打的發球區。雙打發球時必須將球從本方發球區發入對方的發球區。發球後每一方均須輪流還擊,否則判失分。由於雙打是兩人協同作戰,因此:(一)要求兩人在思想上必須取得一致。
  • 王皓是最早將反手的「臺內拉」,應用到整個技術體系中的
    在中國桌球的歷史上,很多人認為王皓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曾經連續三屆奧運會闖入男單的決賽,但卻連續三次都屈居亞軍,職業生涯始終無法拿到奧運的單打金牌。在雅典奧運會上,年輕的王皓輸給了韓國的柳承敏。隨後的兩屆奧運會,他又分別輸給了隊友馬琳和張繼科。
  • 為什麼羽毛球比賽中都以發反手短球為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闡述原因。一、羽毛球發球技術的發展史。羽毛球是一項動作精細、技戰術複雜多變、對抗激烈的競技項目,從19世紀中葉誕生以來,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對它的改良和發展,從場地裝備、運動規則到基本理論、技戰術理論,日漸成熟與完善。
  • 業餘打桌球如何提高接發球技術,怎樣練習提高快速?
    搓球,需要板形略仰,發力向前下方。 正反手搓球道理是一樣的,只是正手位搓,右手的,右腳要單步上前。 很多時候單步太慢了,手上動作無法保證。腳下單步要快,手上可以慢一點。
  • 正反手15種擊球方式,技術動作要點全解析
    正反手15種擊球方式,技術動作要點全解析 2019-10-26 16:01  桌球生活教學TB
  • 桌球生膠打法之淺見,敬請批評指正
    膠皮性能差異太大與反膠相比,生膠最大的特點是球與膠面接觸時間短,因此扣殺、彈擊等技術容易施展。對於反手生膠打法的選手來說,彈擊是必備技能,也是最大的技術特長。這裡主要對生膠進行一下學習和交流:桌球生膠膠皮,這種膠皮的顆粒向外、較短。特點是摩擦力小、製造旋轉能力較弱 同時對旋轉的敏感度較低。用好了生膠,就要發揮生膠彈性好、速度快、不吃轉,適合近臺快攻快帶,適合彈擊的特點。
  • 羽毛球3種反手發球!高手們都在用,學會它瞬間提升檔位
    但正手發球用在單打比較多,雙打中我們好掌控的短距離發球還是比較喜歡用反手發球,因為它精準,容易控制方向和落點,發球好了,對自己的雙打隊友也起到保護作用,對對方也會構成一定的威脅,所以從發球第一關我們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坑自己坑隊友哦。首先,反手發網前球。
  • 不要小瞧反手發球,更加突出旋轉的反手發球一樣具有威脅性!
    反手發球作為一種簡單易學,能夠快速上手的發球方式,在業餘愛好者中還是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反手發球常見的有下旋球、側上、側下,如果能夠將反手發球的迷惑性發揮出來,反手發球的威脅性也是非常大的。
  • 初學必看:十大桌球百元膠皮排行榜!(上)
    最近小編在桌球圈子裡接觸了好多新面孔,貌似暑假來臨,好多學生也選擇了打桌球這項運動來緩解平時上學時候的壓力,其實,在暑假裡就應該加強體育鍛鍊,選擇了桌球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有益於大腦智力發育,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初學者百元內膠皮的十大排行供各位參考購買。
  • 桌球入門先練進攻還是防守?業餘和專業區別大,馬龍離我們太遠
    ,並且對這兩種技術做一些對比:  進攻技術:  簡單來說,進攻技術就是當大家在面對對方回球的時候可以主動發力並且為自己的下一板製造優勢的技術都可以視為進攻技術,包括大家常見的正、反手拉的各種弧圈、快劈對手底線、快搓、正手快帶、反手反撕、正手挑打、反手擰等!
  • 桌球起源於19世紀英國 桌球得名由來及其它
    在中間隔有橫網的長274釐米、寬152、5釐米的球檯上進行。球直徑37、2-38、2毫米,重量2、40-2、53克,白或黃色,用賽璐璐或塑料製成,打時有「桌球」聲,故名。運動員各站球檯一側,用球拍擊球,擊法有擋、抽、削、搓、拉等。球須在臺上反彈後才能還擊過網。以落在對方檯面上為有效。比賽以11分為一局,採用三局二勝或五局三勝制。比賽分團體、單打、雙打等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