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將至,多吃三寶,常飲三茶,護好三處,做好三事,秋冬少生病

2020-12-18 營養師小趙老師

明日將迎來「寒露」節氣。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所謂,「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時節,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採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

寒露時節,寒氣最易損傷人的陽氣,而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之源,此時,為健康安度秋冬,做好準備。

寒露時節,都有啥習俗呢?

1、吃花糕,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因而九九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

2、秋釣邊,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3、飲菊花酒,寒露節氣,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就有飲「菊花酒」的習俗。

4、喝「寒露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的清香味。

5、觀紅葉,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寒露將至,多吃三寶,常飲三茶,護好三處,做好三事,秋冬少生病

多吃三寶:

1、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能補五勞七傷、鎮心神、安靈魂、補心氣等。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寒露時節,吃山藥,更是可以養護脾胃,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緩解秋燥。

2、小白菜

小白菜中所含的礦物質能夠促進骨骼的發育,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通暢腸胃,加速排毒,並有益於骨骼健康。

小白菜所含的鈣是大白菜的2倍,含維生素C約是大白菜的3倍多,含有的胡蘿蔔素是大白菜的74倍。

3、蓮藕

常言道,荷蓮一身是寶,秋藕補人。

寒露時節,空氣乾燥,人也容易煩躁不安。

蓮藕,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常飲三茶:

1、蜂蜜柚子茶水

柚子,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還有清熱去火、止咳化痰的作用。

蜂蜜,秋季經常服用蜂蜜有潤肺、養肺的作用。

將蜂蜜、柚子搭配在一起,製成代茶飲,每天飲用,有清肺、潤肺的作用。

2、酸棗仁茶水

酸棗仁中含有的酸棗仁總甙,可以幫助人體降低血清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對動脈硬化形成和發展都有抑制的作用。

尤其是中老年人,平時常飲酸棗仁茶泡水。

3、蒲公英參茶水

尾參,《本草綱目》中將其列為上品,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之功效。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譽,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上火引起的口腔炎症、咽喉腫痛等有不錯的效果。

護好三處:

1、護好足部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所以,寒露時節,要注意,不露腳,做好足部保暖。

一旦腳部受涼,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致人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會乘虛而入,此時,一定要注意保護足部溫暖。

泡腳是秋冬季節一定要養成的小習慣,有熱水泡腳,可驅除寒氣,舒筋活血,溫暖全身。

2、脖子暖

很多老年人在秋冬季節會習慣性的扎一個圍巾,以保證脖子的溫暖。

一旦脖子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3、肚臍暖

寒露以後,天氣還會延續著一段時間早晚寒冷,很多女性為了美則不注意肚臍的保暖。

肚臍沒有做好適當的保暖就會出現腸胃受到刺激,容易引發寒性腹瀉的結果。

做好三事:

1、七點後,不進食

七點後,不進食,尤其是高血壓者,莫忽視。

如果,夜間血壓不下降的話,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會高出很多,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所以,寒露過後,晚上7點之後,儘量不要再進食了。

2、多睡覺,解秋乏

老百姓常說:「春困秋乏」,多睡覺,解秋乏。

秋季,夜長晝短,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將每日的入睡時間提早一個小時。

早睡早起,也能避免血栓的形成,讓血管得到調養,讓身體機能變得更好。

3、曬太陽,護住陽氣

曬太陽,是補陽氣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此外,經常曬太陽,可以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機率。

後背的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曬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6~10點太陽,紅外線比較強,紫外線偏弱,比較溫和,適合曬足部。

所以,秋季,經常曬曬太陽,不僅有助於驅寒,對五臟六腑,皆有益處。

相關焦點

  • 明日立秋,貼「秋膘」,多食三寶,勤飲三茶,防好三病,守護三氣
    明日立秋,貼「秋膘」,多食三寶,勤飲三茶,防好三病,守護三氣明日立秋,貼「秋膘」老話講:「一夏無病三分虛」。「苦夏」消耗人體能量,立秋過後,則要補償身體虧損。立秋時節,勤飲三茶一:下火茶立秋後,依然炎熱,空氣也越來越乾燥,此時,要注意防上火。
  • 白露過後,少瓜多豆,常吃二寶,勤飲三茶,做好四事,秋冬少生病
    此時,做好身體的養護,可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安度秋冬。白露過後,少瓜多豆,常吃二寶,勤飲三茶,做好四事,秋冬少生病白露過後,少「瓜」多「豆」白露過後,進入仲秋,天氣越發寒冷。此時,要注意養脾,飲食上,少吃「瓜」字輩。
  • 明日秋分,食秋菜,吃秋果,喝秋湯,飲秋茶,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過了秋分,冷空氣開始日漸活躍,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需做好準備。秋分習俗,有祭月、吃秋菜、豎蛋、送秋牛圖、粘雀子嘴等。秋分,是秋冬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此時,一定要重視身體健康。明日秋分,食秋菜,吃秋果,喝秋湯,飲秋茶,秋冬少生病,更健康秋分時節,食秋菜1、野莧菜秋分吃秋菜,野莧菜,是不錯的選擇
  • 明日大雪,宜醃肉,食二大,飲三茶,護四處,做五防,深冬少生病
    明日大雪,宜醃肉,食二大,飲三茶,護四處,做五防,深冬少生病大雪醃肉俗語有云:「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到了大雪,家家戶戶,就要忙著醃製「鹹貨」。大雪,食二大1、大白菜大雪過後,多吃點大白菜,對健康有益。
  •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處暑之後,暑熱尚未褪盡。此時,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處暑養好身體,可為秋冬進補,打好基礎。而更老一些的菱角,適合煮熟了再吃,肉質粉而不膩,營養又美味。不過,菱角澱粉含量相對較高,不宜多吃,切莫貪嘴哦。
  • 明日寒露,食一味、飲二茶、吃三寶,添衣保暖,為過冬打好基礎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以「寒」為名的。俗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它的到來意味著氣溫將繼續下降,空氣也變得更加乾燥,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氣候特點,所以,每一個節氣都有相應的飲食習慣。寒露節氣,建議「食一味」,「飲二茶」,「吃三寶」,為過冬打好基礎,少生病更健康。
  • 寒露時節,要牢記「食一味,喝二茶,吃三寶」,用美食溫暖家人
    寒露節氣,南方就比較明顯的感受到「冷空氣」,就是氣候的變化。特別在鄉村,人們深知「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外表知道冷了,人們知道加衣;但我們的身體內在結構也需要「加衣服」,那我們從哪些方面加呢?當然是從「喝」、「養」「吃」三方面。
  • 食一菜,忌二果,防三病,做四事,健康少生病
    食一菜,忌二果,防三病,做四事,健康少生病食一菜大白菜民諺有云:「百菜不如白菜」。立冬過後,天氣逐漸乾燥,寒風會使不少人的皮膚,慢慢出現乾裂的情況,多吃一點大白菜,其中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能夠幫助護膚養顏。
  • 今日驚蟄,少食一味,多吃二果,常飲三茶,預防四病,身體更強壯
    今日驚蟄,少食一味,多吃二果,常飲三茶,預防四病,身體更強壯【今日驚蟄,少食一味】少食酸:在中藥中酸性的食物多用於治療虛汗、洩瀉等症。但是酸性也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所以在這個時間並不利於人們食用。所以適當的吃一點番石榴也是不錯的選擇,最好是將番石榴的籽一起食用,更有助於提高身體素質。【今日驚蟄,常飲3茶】去火茶:清晨時間人體很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喝一點菊花茶是非常有必要的,菊花茶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忌三物,戒三事,飲三茶,結節散得快
    忌三物,戒三事,飲三茶,結節散得快忌三物當患上甲狀腺結節時,一定要少吃紫菜海帶等,含碘量較高的食物對於甲狀腺結節是有幫助的。體內碘元素攝入過多,就會影響甲狀腺結節的好轉。對於甲狀腺患者來說,碘元素比較高的食物很容易產生甲狀腺結節,這也是重要的罪魁禍首之一。
  • 夏季養胃,少碰三物,常飲四水,做好五個一,胃臟慢慢變好!
    養護胃臟,少碰三物,常飲四水,做好五個一,胃臟慢慢變好!養護胃臟,少碰三物1、少生冷食物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熱,人們喜歡吃冰涼的生物,降低體內的溫度。2、少油膩的食物近些年,國人已經愛上了快餐,無論男女老少,都是油炸食物的「青睞者」。而其實我們平時吃的食物中已經有很多重油菜,如果在額外增加油炸食物,對身體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 今日冬至,飲一湯,食二果,揉三處,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在北方,冬至吃餃子。很多地方,有「吃了冬至餃,不凍耳朵」之說。而在南方,冬至節,大多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還有些地方,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湯、八寶粥……今天冬至,你們家吃啥?今日冬至,飲一湯,食二果,揉三處,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冬至,意味著陽氣回升,是下一個循環的開始。
  • 尿酸高了,少碰三物,多飲二水,做好三事,護腎更健康
    尿酸高了,少碰三物,多飲三水,做好三事,護腎更健康少碰三物1、肉湯喝湯進補,是多數人的選擇。但是要注意,肉湯,如豬骨湯、牛骨湯等湯,要少喝一點。所以,甜品也要少吃,不可貪嘴。3、飲料飲料好喝,卻不適合尿酸高的人。因為飲料中,含較高的糖分,易在體內代謝成尿酸,導致尿酸升高。
  • 節氣養生 | 大雪:做好這三件事,這個冬天不生病!
    好東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蘿蔔這時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熱化痰,熟食益脾順氣。特別是吃多了補品上火時,一杯白蘿蔔汁效果是最好的。人體的頭、胸、腳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而且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極易使人體抗病能力下降。因此數九寒天時,腳部保暖尤其應該加強。
  • 臉上的三處表現說明肝不好了,三伏天養肝排毒多吃3物,少做3事!
    臉上的三處表現說明肝不好了,三伏天養肝排毒多吃3物,少做3事!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生理健康管理的慧醫師,健康是成功的命脈,是成功的本錢,健康就是一切,沒有健康,您就一無所有,健康來自健康的生活習慣,需要有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所以關注慧醫師,每天一個健康小妙招!
  • 立冬養生 | 吃好三樣,喝好三樣,做好三樣
    吃好三樣、喝好三樣、做好三樣,方能抵禦嚴冬的寒冷。吃好三樣1、羊肉 《黃帝內經》認為,羊肉具有溫養氣血,補益陽氣的作用。羊肉性溫熱,可溫胃禦寒,尤其適合在立冬之後食用。且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食之不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 換季時,孩子愛生病怎麼辦?黃金法則:做好「三暖兩涼」很管用
    導語:換季時,孩子愛生病怎麼辦?經驗:做好「三暖兩涼」很管用馬上快到秋分了,秋意更濃,夏天的尾巴已經消失不見了,到了換季的時候,早晚溫差比較大,家長就會發現,孩子每年到這個時候就老愛生病,這可怎麼辦?其實,一到換季時孩子就生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及時正確的給寶寶添衣服或者減衣服。穿多了寶寶容易出汗,穿少了寶寶又容易受涼感冒。可是,你知道嗎,在換季時候,尤其是秋季,給寶寶穿衣服是有訣竅的,就是把怕冷的地方穿厚點,怕熱的地方不要捂著,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寶寶生病的概率。
  • 8月養生,多吃「四蔬「,少吃「三菜」,做好四件事,腸胃更健康
    8月夏秋之交, 氣溫高,溼氣大,在這個腸胃疾病多發的「多事之秋」,可多吃 「四蔬「 ,少吃「三菜」,做好四件事,讓腸胃一點點變得更健康。 少吃「三菜」,避免腸胃傷害 少吃「蔥、姜、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 寒露將至,俗語「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寒露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寒露將至,俗語「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寒露下雨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轉眼間又進入到了10月份,十一小長假也馬上就要結束了。在寒露節氣的時候,農民最為關注的就是天氣情況了,因為這個時候大蒜、小麥、油菜等過冬作物播種、生長都是需要水分的。寒露將至,俗語「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寒露下雨有啥說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①寒露天若雨,冬季雨水少;寒露天無雨,冬季雨水多。
  • 東北「三寶」、「三菇」、「三花」你知道幾樣?有一樣,女明星冰箱...
    昨天小編才寫過一篇關於東北的美食介紹,今天再補上東北的」三寶」、「三菇」、「三花」,看看你到底知道哪幾樣?一、東北三寶說到東北三寶,小編有點坐不住了,因為其中任何一寶,都是特貴重的名藥大補之物,貴重得讓人心裡不由的嘆上一句「東北真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