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影燈下的深情
手術筆記分享
乳突解剖
01
乳突(mastoid process),解剖學名詞,是從顳骨乳突部的底面突出的圓錐形突出 ,體表可以觸及,位於外耳道的後面和莖突的外面。 顳骨乳突部為顳骨的組成成分之一,位於顳骨的後部。顳骨乳突部內的許多含氣小腔隙,稱為乳突氣房(或稱乳突小房)。乳突氣房通過鼓竇(或稱乳突竇)與中耳鼓室腔相通。
乳突改良根治並鼓室成形術是在乳突根治的基礎上,酌情行聽力重建的一種手術。該手術既要要求徹底清除中耳病灶,開放全部氣房,同時又保留中耳殘存的傳導結構,進行鼓室成形。
適應症
02
1、中耳膽脂瘤,伴膽脂瘤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2、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的化膿性中耳炎
3、膽固醇肉芽並具備鼓室成形術的基本條件者
用物準備
03
儀器:顯微鏡、高頻電刀2臺、多功能動力系統
器械:鑽柄一隻、切割鑽頭1套、吸引裝置2套、耳顯微器械1套、乳突包、幹缸
敷料:剖腹包、中單、手術衣
一次性用物:輸液裝置一套、顯微鏡套、吸引器連接管、彭氏電刀、雙極電凝鑷、負極板、7#手套、4/0圓針太和線、碘仿紗條、20#、10#、11#刀片各1個、明膠海綿、紗布繃帶、腦科粘貼巾、腔鏡保護套1個、10ml、5ml注射器,10*10傷口敷料、
特殊藥物:0.9%Nacl、2%利多卡因1支、0.1%副腎1支、地塞米松1支。
麻醉方式與體位
04
1、全麻+局部浸潤麻醉
2、局麻藥物常用 1%~2%利多卡因加1‰腎上腺素適量(1ml 加 1 滴)
手術體位
05
仰臥,頭轉向健側,術耳朝上,對側耳枕於頭圈上,患側手臂放於身體一側
手術步驟及配合
06
一、儀器擺放
顯微鏡擺放於術耳對側,動力系統及雙極電凝腳踏開關置於術者的右腳
二、手術體位
(頭下墊頭圈、患側肩下稍墊高),患者仰臥頭偏向健側術耳朝外上
三、手術野消毒、鋪巾
遞消毒鉗夾碘伏棉球消毒,以外耳為中心,上至髮際4-5釐米,下達頸部,內側過鼻中線,依次遞開刀巾、中單、大洞單
四、局部浸潤麻醉
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加3-4滴0.1%腎上腺素做外耳道及耳後周圍浸潤麻醉
五、手術切口
遞手術刀、電刀行耳廓後溝切口(切口上起顳線,沿耳廓後溝下行,達耳廓後溝下部,然後向後下行,達乳突尖部),
六、切開皮膚、皮下組織
遞10號刀片切開皮膚,遞電刀邊切邊止血,切透皮膚及皮下組織,幹紗布拭血
七、分離皮下組織、牽開切口、切取顳肌筋膜
遞剝離子沿骨膜向前分離至外耳道後壁,遞乳突牽開器,牽開切口。遞剝離子分離口切上方皮下組織,暴露顳肌,顳肌下緣橫切口,剝離顳肌筋膜,遞手術刀切取2×3 釐米大小顳肌筋膜,遞雙極電凝鑷止血。將切取的顳肌筋膜放置彎盤背面備用
八、尋找鼓竇、開放乳突氣房,去除病變組織
關閉無影燈,開啟顯微鏡並推至適宜位置,遞磨鑽磨鼓竇篩區骨皮質,尋找並開放鼓竇,開放乳突氣房,留取健康骨粉,溼性保存備用。
九、探查上中後鼓室,探查聽骨鏈情況,並清除病變,削低面神經肌
遞刮匙、探針,清除病變組織,遞磨鈷磨去鼓竇入口部分骨質,擴大鼓竇入口,清除其中的病變組織。
十、衝洗乳突腔,遞槍狀鑷,夾持顳肌筋膜,置於殘留鼓膜、鼓環與聽骨鏈之間
明膠海綿(支撐、止血)做成穀粒大小,分別遞予手術醫生置於顳肌筋膜下方於鼓室腔內
十一、外耳道皮片復位,充填外耳道
遞眼科小剪刀,修剪外耳道皮瓣及耳甲腔成型,健康骨粉填塞乳突腔,碘仿紗條(止血、防止肉芽生長)填塞外耳道。
十二、清除積血、縫合切口
遞4-0太和線,依次縫合,然後用傷口敷料覆蓋、繃帶加壓包紮切口。
特殊關注點
07
1、核查患者
嚴格核查患者信息,特別是核對手術側患耳。
2、術前準備
(1)藥物的正確配製和使用:如術前30min~2h抗生素的使用,利多卡因及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溶液的準備等。
(2)儀器的準備:因術中使用特殊儀器較多,需提前準備,並根據手術需要正確放置特殊儀器,如顯微鏡、動力系統等。
(3)術前適量補充液體,術中協助麻醉師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徵變化,遵醫囑調節輸液速度與輸液量。
3、體位準備
(1)手術前後評估患者皮膚情況,手術床單幹燥、清潔、平整,勿皺褶,注意身體與手術床接觸部位的保護,健側耳廓置於頭圈內;使用高頻電刀時,注意負極板粘貼的部位,詢問病人有無體內金屬植入物或是否安裝起搏器,以便提早做好防範措施。
(2)注意患者角膜的保護:閉合患者雙眼後用透明敷貼,粘貼上下眼瞼以保護角膜,避免眼角膜擦傷。
4、術中配合
(1)酌情適量配製藥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如高血壓等),遵醫囑按比例配製藥物。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套顯微鏡無菌保護套,注意無菌操作,並控制人員流動。督查手術醫生正確洗手,術中監督參加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一旦發現汙染或可疑汙染及時採取相應措施。滅菌物品使用前應仔細檢查,不符合滅菌標準的用物禁止使用,術前增加病人機體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