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院普通外科成功實施首例機器人低位直腸癌根治性保肛手術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11月19日,在普通外科肖剛主任、手術室劉鵬護士長和麻醉科楊寧副主任醫師的支持配合下,普通外科趙剛主任醫師團隊經過精心準備,成功為一名直腸癌患者實施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輔助低位直腸根治性保肛手術。

該患者是一名61歲男性,BMI 29 kg/m2,直腸腫瘤距離肛門5cm,術前臨床分期cT2N1M0。因其體型肥胖且骨盆狹小,常規手術保肛難度大,趙剛主任醫師遂決定發揮機器人手術平臺的獨特優勢為其實施手術。趙剛主任醫師充分利用機器人的精細、穩定的操作,通過遠程控制平臺在10倍放大的3D立體手術視野下操縱機械臂精準解剖,在盆腔狹小的空間裡靈活游離直腸繫膜並保護盆腔自主神經,進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術後出現排尿障礙和性功能障礙的風險,並成功為患者實施保肛手術。手術歷時4個小時,出血不足50ml,患者手術後未出現任何併發症,於術後第6天順利出院。

今年,我院引進的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系統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繼肝膽外科、泌尿外科之後,胃腸外科成功開展機器人輔助下結直腸癌手術,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標誌著北京醫院普通外科在胃腸道腫瘤的微創外科治療領域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撰稿:普通外科 崔健 趙剛

監製:李趙城 主編:李晶

編輯製作:宣傳處 賀鵬

相關焦點

  • 一附院普通外科成功實施西北首例「鏡面人」腹腔鏡降結腸癌根治術
    近日,一附院普通外科孫學軍教授團隊成功實施西北首例「鏡面人」腹腔鏡下降結腸癌根治手術,這也是該科室成功實施的第二例「鏡面人」手術。「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即心、肺、胃、腸、肝、脾等內臟器官的解剖位置與正常人完全相反,如同常人在鏡子中的影像一樣。「鏡面人」的臟器位置雖然反轉了180°,但其臟器功能與常人無異,並不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
  • 北京協和醫院腹腔鏡Miles手術巧解三大難題—新聞—科學網
    通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和技術革新,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巧妙利用腹腔鏡腹會陰聯合切除術(Miles手術)解決了上述三大難題。 Miles手術將原本創傷大、操作複雜、併發症發生率高的傳統手術,變成腹部無切口、操作相對便捷、術後恢復快、併發症發生率低的微創手術,解決了長期困擾國內外結直腸外科醫生的難題,也讓不得已痛失肛門的低位直腸癌患者獲得極大的心理安慰。
  • 機器人手術直播 三位頂級專家展示達文西機器人切除術
    5月19日、21日,世界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直播大會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召開,來自國際國內的三位世界級微創手術專家針對胃腸領域、泌尿外科領域、肝膽胰腺或疝和腹壁外科領域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全面手術直播演示。  三位頂級專家全方位揭秘達文西
  • 看北京燕化醫院普外科如何演繹「醫者魅力」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在現代醫療技術發達的今天,外科手術無疑成為救人於水深火熱的重要手段。北京燕化醫院普外科最近連創佳績,一周內完成8臺大型手術,包括:結腸癌根治術4臺,乳腺癌改良根治術2臺,胃癌根治術1臺,肝癌腹腔鏡微創肝右葉切除術1臺。
  • 治療低位直腸癌能保留肛門嗎?可以,但要符合這些條件!
    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胃腸外科疾病,也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手術仍然是治療直腸癌的主要手段,但又由於直腸與肛門相連,手術治療直腸癌時,是否保留肛門(保肛)就成為患者十分關注的問題。尤其當病變十分靠近肛緣,即低位直腸癌時,關於局部切除還是根治性切除、保肛還是不保肛、是否只能腹部造口……相關爭議不斷。低位直腸癌是否保肛需綜合考慮病情、患者意願和風險預後等問題,並非所有患者都能保肛,即便是選擇保肛,術式方面也是值得商榷的。低位直腸癌能做保肛手術嗎?
  • 浦東周浦醫院精準救治 老人兩處致命腫瘤成功切除
    原來,李老伯身患胸主動脈瘤及直腸腺癌,經浦東新區周浦醫院多學科合作,成功施行手術,才得以轉危為安。身患兩處兇險腫瘤今年5月,李老伯來到周浦醫院消化科,自述已便血一個月,經查,老人患有直腸腺癌,必須儘快手術。正當醫生詢問病史時,老人又透露了一個「秘密」:自己一個月前還曾查出胸主動脈瘤,因為當時自我感覺良好,並沒有接受相關治療。
  • 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成功實施單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
    近日,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一例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系統淋巴結清掃術,成功為一位高齡患者開展肺癌根治術。該患者在體檢時發現左下肺部位有一個 2 公分左右的肺結節,在醫生的建議下前往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就診。完善檢查後,評估為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極大,必須及時切除。
  • 北京直腸癌醫院排名,北京直腸癌醫院掛號,北京直腸癌醫院預約
    核心提示:直腸癌屬於大腸癌的一種,是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至齒狀線之間的癌,即起源於直腸和肛管的癌瘤統稱為直腸癌,那麼北京直腸癌醫院排名怎麼樣呢,北京直腸癌醫院如何掛號,北京直腸癌醫院如何預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解放軍總醫院普通外科醫學部成功救治一名危重軍人
    7月4日,來自某部的危重症患者鄭某,經過解放軍總醫院普通外科醫學部急診手術成功獲救,這是普通外科醫學部成立以來開展的三級防護下首例軍人急診手術,也是該學部堅持姓軍為兵辦院方向、踐行全心全意服務宗旨的務實舉措,詮釋了新時代人民軍醫心繫生命、救死扶傷的血性擔當。
  • 永州市中心醫院斬獲全國青年結直腸肛門外科醫生手術視頻大獎賽一...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4日訊(通訊員 陳琳)12月13日,從第七屆全國青年結直腸肛門外科醫生手術視頻大獎賽上傳來喜訊,永州市中心醫院2名青年醫師獲獎。其中,唐兵獲一等獎,屈海波獲二等獎。一等獎獲得者上臺領獎。二等獎獲得者上臺領獎。
  • 勇攀醫學高峰,給外科醫生更靈巧的雙手!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入職」
    12月18日早上,在邵逸夫醫院手術室,第四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正式上崗,普外科虞洪主任醫師用這臺機器人為一位肝癌患者做了左肝切除。這也是邵逸夫醫院第二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從此進入「雙機器人」時代。腹腔深處的腫瘤被整個「端」起手術機器人給醫生靈巧雙手此前邵逸夫醫院引進的第三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剛剛在12月15日完成今年的第1000臺手術,單機機器人手術量位列全國前三。目前,在邵逸夫醫院,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完成的高難度手術,包括了泌尿科、普外科、婦科、肛腸科、胸外科、心外科等。
  • 青大附院牛海濤教授成功開展世界首例5G+超遠程泌尿外科...
    中國教育在線訊 9月24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牛海濤教授帶領手術團隊成功開展了5G+國產原研手術機器人輔助泌尿外科手術,為身處近3000公裡外的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人民醫院的膀胱癌患者實施了膀胱根治性切除手術,這是牛海濤教授團隊繼2019年9月進行了世界首例5G超遠程泌尿外科動物手術後,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 江華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喉癌全喉切除手術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伍燕琦)10月27日,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五官科為該縣碼市村的喉癌患者羅大爺成功實施全喉切除氣管重建手術。該手術在全麻下進行,通過完整切除喉體達到腫瘤根治效果,並取得圓滿成功。今年62歲的羅大爺,是碼市鎮碼市村的一位貧困戶。
  • 直腸癌手術的最新「金標準」
    直腸繫膜  所謂直腸繫膜,是指直腸周圍的脂肪、血管、淋巴及連接組織,其在直腸癌手術中的重要性曾長期被忽視。直腸和直腸繫膜,被盆腔筋膜的髒層包裹,構成盆腔內一個獨特的解剖單位,直腸癌的局部播散一般不超過此範圍。  1982年,Heald等報告5例直腸癌下緣的遠側直腸繫膜內發現多個腺癌病灶。
  • 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經陰道取腫物腹部不留手術創口
    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專家為她在腹腔鏡下施行中位直腸癌根治術(CRC-NOSES Ⅲ式),手術切除的腫物經陰道取出,沒在腹部留下任何手術切口。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肖志剛教授表示,這種手術方式主要適用於腫瘤略大的中位直腸癌女性患者。
  • 綿陽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同期LC+ERCP/EST手術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胡曉慶 記者 薛世榮)近日,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同期腹腔鏡膽囊切除(LC)+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及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EST)。兩次手術合併一次完成,為膽囊結石合併膽管結石患者帶來了治療福音。
  • 速讀長三角:江蘇首例!機器人輔助腎移植術在南京鼓樓醫院順利完
    (南京日報)蘇大附二院成功完成三維重建技術下精準切除肝臟腫瘤手術每年約3-8 % 的B肝肝硬化患者會進展為肝癌。隨著肝癌體積的增大,一旦瘤體發生破裂,出血將進入腹腔,極易出現生命危險。精準切除瘤體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時還帶來良好的愈後,但技術難度大。蘇大附二院普外科肝膽外科成功引進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董家鴻院士團隊。
  • 中國首例「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獲得成功
    超越常規腔鏡和人手極限,擁有7個自由度「轉腕」,可540度自由旋轉……7月7日,國內首例第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手術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成功實施。現年52歲的張女士,因右側腰部不適到西安一家醫院就診,相關檢查顯示右側腎盂擴張積水,右側輸尿管中上段長段佔位,右側輸尿管息肉伴局灶性纖維上皮乳頭樣增生。因病變輸尿管長度較長,手術難度較大,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均未得到有效治療。前不久,患者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就診,該科種鐵教授團隊經過多次縝密的討論,決定為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
  • 「機器人+微創」成外科技術熱點,到底牛在哪?
    近年來,我國泌尿外科發展迅速,北上廣不少三甲醫院泌尿外科的臨床、科研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這次大會上,機器人+微創更是泌尿外科專家們討論熱點,那麼機器人手術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呢?
  • 中國電信攜北京積水潭醫院完成首例機器人多中心聯合遠程骨科手術
    2019年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在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通過遠程系統控制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 手術過程中信號傳輸流暢,沒有因為上千公裡的距離,出現信號卡頓、處理不及時、反饋遲鈍等問題,5G網絡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的典型特徵在遠程手術領域得以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