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腹腔鏡治療粵東首例「鏡面人」胃癌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陳伯竟是罕見的「鏡面人」。患者體內臟器位置與正常人相反「鏡面人」是完全性內臟反位的俗稱,指胸腹腔、腹膜外器官等均與正常解剖位置呈鏡像分布,通俗來講就是五臟六腑位置與常人相反。「鏡面人」發生概率約為百萬分之一,而合併胃癌的概率約為千萬分之一。
-
科室素描丨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
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管轄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交大一附院已經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撐起交大一附院這座神聖醫學殿堂的,是交大一附院的眾多專業、特色學科。其中,有這麼一個學科,歷經三十年的砥礪前行,一直走在西北地區的前列,她就是「全國青年文明號」先進單位——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
-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的優勢有哪些?
點擊查看 專家簡介:楊宏,北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四病區 副主任醫師,腫瘤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胃癌和結直腸癌的綜合治療及外科手術。胃癌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很高,然而胃癌的早期診斷率比較低,給胃癌的治療帶來不便。那麼您了解胃癌嗎?
-
中國首例「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獲得成功
超越常規腔鏡和人手極限,擁有7個自由度「轉腕」,可540度自由旋轉……7月7日,國內首例第四代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手術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前不久,患者到西安交大二附院泌尿外科就診,該科種鐵教授團隊經過多次縝密的討論,決定為患者實施機器人輔助自體腎移植術。當日上午10時許,患者被推進手術室,經過專家團隊10多個小時的努力,手術非常成功。該手術的成功實施,填補了陝西省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輔助取腎、機器人輔助腎移植領域的多項空白,標誌著該院泌尿外科微創技術及腎移植技術步入全國先進行列。
-
北京醫院普通外科成功實施首例機器人低位直腸癌根治性保肛手術
2020年11月19日,在普通外科肖剛主任、手術室劉鵬護士長和麻醉科楊寧副主任醫師的支持配合下,普通外科趙剛主任醫師團隊經過精心準備,成功為一名直腸癌患者實施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輔助低位直腸根治性保肛手術。
-
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成功實施單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
近日,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順利完成一例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系統淋巴結清掃術,成功為一位高齡患者開展肺癌根治術。「實際上,該手術可以只通過一個單孔完成全部操作,即術中胸腔鏡和操作器械均從一個孔進出,完成肺葉切除全部流程。」胸心外科艾成博士介紹,單孔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手術對患者的損傷更小,切口也更加美觀。「通過在手術中進行快速冰凍活檢,20 分鐘即可判斷患者是否為惡性腫瘤,然後利用僅 3 到 4 釐米的單孔胸腔鏡,切除腫瘤的同時,對周圍脂肪組織進行徹底清掃。」
-
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經陰道取腫物腹部不留手術創口
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專家為她在腹腔鏡下施行中位直腸癌根治術(CRC-NOSES Ⅲ式),手術切除的腫物經陰道取出,沒在腹部留下任何手術切口。湖南省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肖志剛教授表示,這種手術方式主要適用於腫瘤略大的中位直腸癌女性患者。
-
青大附院牛海濤教授成功開展世界首例5G+超遠程泌尿外科...
中國教育在線訊 9月24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牛海濤教授帶領手術團隊成功開展了5G+國產原研手術機器人輔助泌尿外科手術,為身處近3000公裡外的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人民醫院的膀胱癌患者實施了膀胱根治性切除手術,這是牛海濤教授團隊繼2019年9月進行了世界首例5G超遠程泌尿外科動物手術後,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
濱醫煙臺附院王英磊:醫路前行,實現醫者價值
在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中,副主任王英磊正帶領他的團隊,大力推行ERAS(加速康復)理念,並運用腹腔鏡為患者實施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將腎臟保留,讓患者活得更久、更舒適。王英磊回憶道,經與患者及家屬詳細溝通後,決定為王女士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經過周密安排與細緻準備,在手術、麻醉、護理團隊的精心配合下,王英磊開始為王女士實施腹腔鏡零缺血免縫合腎部分切除術。術中,王英磊先將王女士腎動脈、腎靜脈精準解剖出來,然後再將腫瘤充分游離、切除、止血。同時,在術中未阻斷腎動脈,避免了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
-
大便粘馬桶衝都衝不掉,是腸癌的信號嗎?
這類人必須採取無麩質飲食,麵食幾乎都不能吃。遇到這類情況,大便明顯不成形、次數增多、伴有腹部不適等,就應該諮詢醫生,查找原因了。便便粘馬桶會是腸癌的前兆?可能很多人擔心「大便粘馬桶是不是腸癌的前兆」,於是就擔心是不是得癌了。其實不必過於擔心,醫生在診斷結直腸癌時,便便的確是一個參考依據(比如是否有腹瀉或者便秘、便便變細、便血、黑便等)。
-
永州市中心醫院斬獲全國青年結直腸肛門外科醫生手術視頻大獎賽一...
紅網時刻永州12月14日訊(通訊員 陳琳)12月13日,從第七屆全國青年結直腸肛門外科醫生手術視頻大獎賽上傳來喜訊,永州市中心醫院2名青年醫師獲獎。其中,唐兵獲一等獎,屈海波獲二等獎。一等獎獲得者上臺領獎。二等獎獲得者上臺領獎。
-
北京協和醫院腹腔鏡Miles手術巧解三大難題—新聞—科學網
最新研究表明,直腸癌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比較,腫瘤學安全性相似,且在術後恢復方面更具優勢。腹腔鏡Miles手術不僅創口小、術中出血少、與腹部創口相關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而且其手術時間、醫療總費用和腫瘤根治性與開腹手術無差異,已成為無法保肛的低位直腸癌手術的首選。 然而,如前所述,腹腔鏡Miles手術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也面臨三大難題。
-
空軍總醫院:3D腹腔鏡讓醫生在手術中身臨其境
近日,空軍總醫院泌尿外科在郭和清主任的帶領下開展3D高清腹腔鏡手術,成功完成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等手術。3D高清腹腔鏡系統的應用是腹腔鏡手術的又一重大進步,是未來腹腔鏡手術發展的方向。
-
國內首家磁外科門診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正式開診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施秉銀院長、陝西省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劉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助理、醫務部部長鄒餘糧教授、西安交一附院磁外科MDT團隊協作科室主任及代表30餘人參加。施秉銀院長和劉娜副局長對開設磁外科門診和成立磁外科MDT團隊做了講話。成立儀式由肝膽外科主任仵正主持。院長助理、醫務部部長鄒餘糧宣讀了醫務部關於肝膽外科開設磁外科門診、成立磁外科MDT團隊的批覆意見。
-
速讀長三角:江蘇首例!機器人輔助腎移植術在南京鼓樓醫院順利完
近期,該科成功完成三維重建技術下精準切除肝臟腫瘤手術。蘇大附二院肝膽外科通過與董家鴻院士團隊在肝膽腫瘤、胰腺疾病、微創外科領域及專科建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和交流,科室技術實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中國江蘇網)抗腫瘤利器「崑山造」!
-
西安交大一附院國內首創磁錨定系列腔鏡創新技術
3月26日,由我國著名外科專家——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呂毅教授帶領的磁外科研究團隊,指導胸外科張勇副教授團隊開展國內首例磁錨定技術輔助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術。應用這一技術,原本需要3孔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現在只要2孔就能完成。複雜的肺葉、肺段切除,磁牽引能夠減少1-2孔。在腹腔鏡肝切除手術中,常常需要穩定的抬起肝臟從而進行解剖游離,磁牽引不但可以減少腹壁戳孔,而且還能夠提供穩定的術野暴露,使得手術進行更加流暢。未來,磁牽引技術將能夠輔助所有的腔鏡手術,能夠減少創傷,促進快速康復。
-
曲靖市一院完成首例小兒腹腔鏡脾臟切除術
掌上曲靖訊 近日,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小兒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9歲兒童實施腹腔鏡脾臟切除術。據市一院兒外科主治醫師陸觀介紹,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創傷小,住院時間短,其原理是在患兒腹部開3到4個小孔。
-
腹痛一個月,初一女生確診腸癌!連醫生都震驚了:沒有家族史咋會得這...
花季少女剛上初一本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卻被一張診斷書打破了一家人平靜幸福的生活沒有家族病史的她竟被診斷為腸癌患者!他們一家來到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接診的胃腸外科孫偉亮主任憑藉多年的經驗,初步斷定為結腸腫瘤伴套疊,馬上安排腸鏡檢查,結果在橫結腸中段處發現一個4公分大小的腫塊,從而引起了腸套,並繼發不全腸梗阻。經詢問,玲玲沒有癌症家族史,一直以來生活比較規律,也沒有不良飲食習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玲玲患上腸癌?
-
汪勇:敬畏生命 做一個有信仰的外科醫生
當天上午,汪勇順利完成了川南片區首例單孔腹腔鏡腎上腺切除手術。手術創傷比傳統腹腔鏡損傷更小,但過程複雜,對醫生技術要求高,一不小心,很可能弄破血管,損傷其他器官,導致併發症。「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們要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在汪勇看來,任何臨床工作都會遇到突發困難,而能否迎難而上,取決於迎接挑戰的能力和信心。
-
綿陽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同期LC+ERCP/EST手術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胡曉慶 記者 薛世榮)近日,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同期腹腔鏡膽囊切除(LC)+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及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EST)。兩次手術合併一次完成,為膽囊結石合併膽管結石患者帶來了治療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