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清宮戲大火,無數姑娘想穿越回清宮,一圓自己的「清宮皇后」夢。在夢中,她們穿綾羅、吃珍味,得皇帝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歷史上的清宮后妃們真的是這樣生活的嗎?
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無非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幾件俗事。而清朝後宮不過是集封建集權享樂成就之大成者而已,如果非要說與其他朝代不同的話,那清朝後宮更在乎制度的嚴格執行。
清朝後宮嬪妃等級制度嚴明,衣食住行都有嚴格規定,不能僭越。如果有不受宮規之處,立刻降罰,不能寬恕。如光緒皇帝的珍妃,因為年輕愛穿新鮮款式的衣服,就受到了慈禧太后的懲罰連降兩級為貴人。慈禧的懿旨中寫道:「珍貴人,平素妝飾衣服,據按宮內規矩穿戴,並一切使用物件,不準違例。」
那清宮后妃們應該穿什麼呢,平常穿著多為敞衣,梳兩把頭。但整個宮廷的女子,只有嬪以上級別的女子能穿紅綠等鮮豔的純色。而到了國家級別的典禮或者儀式上,那更是要注重什麼級別的妃子穿什麼級別的衣服,料子也要隨著季節變化選用「緞、綢、紗、裘」這幾種。
清制皇太后、皇帝、皇后、皇貴妃可以用明黃色,貴妃、妃就只能用金黃色,主位等級最低的嬪就只能用鑲金邊的石青色了。至於地位更低的貴人、常在、答應只能用石青色,其實也不過比宮女穿得稍微好一點而已。
清宮后妃們食物衣服都是按著季節有定例的,雖然在深宮中生活,卻還是有零花錢的,稱為「宮分」。皇后宮分最高,年入白銀一千兩,外加綢緞布匹一百四十疋。按一兩白銀相當於人民幣二百計算,也就是說,清朝的皇后娘娘一年的零花錢是二十萬人民幣。最低等級的答應一年零花錢就三十兩,相當於六千人民幣。不過用劉姥姥的話說:「二十兩銀子夠我們莊戶人家過一年的了。」
后妃生了孩子,是金枝玉葉、龍子龍孫,作為母親自然是會得到賞賜的,嬪以上級別的妃子還能叫自己的娘家媽媽來伺候月子。不過,清宮后妃是不能自己養育子女的,一般孩子出生之後就由奶媽帶走撫養。
清宮的后妃們是不能睡懶覺的,無論春夏秋冬都要在清晨五點起來,七點以前梳洗完畢,即使生病也不許蓬頭垢面沒有「體面」,哪怕你在院子裡遛彎也要穿戴整齊光頭淨臉。清宮認為十一點到一點是最養人的時候,所以晚上十點必然就寢,而中午十一點到一點也是午睡的時間。
清皇室一天用正餐兩次,一次是早上起床後的早膳。一次是中午十點半到十一點的午膳,晚上六七點要吃一次糕點類的食品叫「晚點」。用膳的位置根據地位高低、住處大小看情況而定。當然,正餐中間的點心零食是不會少的。
即使同室而食,食物定量也是有級別的,如檔案中記載的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孝賢皇后與嬪妃等位在儲秀宮後殿西暖閣的情況:「皇后早膳一桌十二品,照常點心四品,拉拉(黏米飯)一品,跟桌飯菜七桌,每桌八碗,點心兩盤。」
而當時同房而食的貴妃的「跟桌飯菜」就只有五品了。到了清末的慈禧太后時期,平常時間的早膳簡單多了也有十幾種粥、各種茶湯、油酥燒餅等主食、豆製品、滷製品等二十幾種吃食。慈禧是太后身份,食物供應地位如皇帝一樣,午膳要一百二十道菜。她的早飯已經這麼簡單了,其他妃子的膳食估計已經簡化了很多。
到節日慶典皇帝也會與後宮嬪妃們共同聚宴,尤其是除夕的乾清宮家宴最為隆重,這時候的聚宴也不是大家在一張桌子上吃吃喝喝,也是一人一桌,位置餐具都是按著等級用顏色區分的。有時候,帝後為圖個熱鬧,仿民間一家天倫之樂也會聚在一起吃一頓比較簡單的便飯。雖然是一起吃,卻也是尊卑有別,眾妃先伺候皇帝進膳完畢才迅速地站著吃幾口。
在清宮戲中,被大家廣為關注的「翻牌子」是怎麼回事呢?真實的情況是,在皇帝吃晚飯時太監遞綠頭籤,妃嬪晚上到燕禧堂等候傳喚,皇上叫某妃就把桌上某妃的綠頭籤翻過,內殿首領就叫某妃,某妃就陪著吃晚飯,晚上侍寢,其餘嬪妃「叫散」。並不是外面傳聞的用被子包著抬到皇帝的寢宮去。而每年的三十、初一、十五照例是要皇后侍寢的。
后妃也是人,所謂人有「三急」,其中的「內急」是每個人都有的。而紫禁城是沒有廁所的,更不要說現代的抽水馬桶設備。清宮的后妃們需要方便的時候就要用到傳統的「馬桶」,滿人稱為「官房」。
在《宮女談往錄》裡面有關於這方面的詳細記載,「說到廁所不得不說手紙,書裡是這麼記載的:手紙是宮女加工好的,領來細軟的白棉紙,把一大張分開裁好,再輕噴上水,紙噴的發潮發蔫之後用銅熨鬥輕輕地走兩遍,再裁成長條,墊上溼布用熨鬥在烘一下,摺疊好備用。」
「宮裡各種各樣的馬桶都有,瓷的居多,而慈禧太后用的是檀香木刻的。外面刻一隻大壁虎,四爪著地是馬桶底座的四條腿,壁虎「肚子」上的鱗片張開像是鼓足了氣就是馬桶肚,尾巴緊緊地卷著呈「8」字形,頭微微地翹起與尾巴做成了馬桶的手柄,壁虎嘴巴還微張正好可以銜著手紙。有刻了一隻螭虎作為提手的蓋子。馬桶裡,放的是香木的細末是蓬鬆的,便物下墜之後,立刻滾進香木末裡被香木包起來,也沒有惡臭。使用時地上鋪油布防髒。至於上廁所的位置一般選清靜避人之處。另外,寢宮的廊下角落也有輕便的瓷盆備用。」
宮中后妃要穩重為先,平常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即使有也多是太監、宮女動手,她觀看而已。唯一的「運動」可能就是俗稱「遛彎」的散步了。一般級別的妃嬪散步也就是幾個宮女太監陪同,而慈禧太后遛彎排場就大了,嬪妃公主們都要來陪侍。後面更要跟著有四五十人之多的隊伍,捧香的、端茶的、抱著菸袋的,浩浩蕩蕩。
清宮后妃的生活本質也不過是衣食住行,不同的是她們的生活在很多方面更強調著等級制度。
LADY舊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