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記憶,曾經芳華、輝煌的全國各連環畫期刊的過去和今天

2020-12-13 連趣網趙剛

2018-連環畫報1期-封面

2018-連環畫報2期-封面

2018-奧秘畫報1期-封面

2018-奧秘畫報2期-封面

上世紀五十年代按照毛主席提出的關於改造舊連環畫的指示,在《1950年全國文化藝術工作報告與1951年計劃要點》中提出:「出版連環圖畫定期刊物與較好的新連環畫五十種……」在這樣的要求下,由薩空了和朱丹同志組織籌辦而醞釀誕生了《連環畫報》。各地的美術出版社也相繼創辦了連環畫期刊。這以後在《連環畫報》這個平臺上陸續推出了不計其數的優秀作品。例如:劉繼卣的《雞毛信》(節選)、《奇怪的旅行》; 趙宏本、錢笑呆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顧炳鑫的《渡江偵察記》;王叔暉的《西廂記》;王亦秋的《康熙皇帝》、《楊門女將》;程十髮的《膽劍篇》、《列寧的故事》;陳衍寧、湯小銘的《無產階級的歌》;盧延光的《長生殿》;趙國經、王美芳的《王貴與李香香》;徐恆瑜的《家》(連載5 期,圖164幅);墨浪的《青陵臺》;華三川的《白毛女》;賀友直的《山鄉巨變》、《小二黑結婚》、《朝陽溝》、《三百六十行》、《賊說話》;葉毓中的《千裡送京娘》、《蛇郎》;黃全昌的《看錢奴》; 汪觀清的《紅日》(選段);高雲的《羅倫趕考》;俞曉夫的《貝拉》;沈堯伊的《一條毛毯》、《地球的紅飄帶》;汪曉曙的《歐也妮·葛朗臺》、《沒有硝煙的戰鬥》、《柴契爾夫人》、《血與沙》(連載4 期,圖174幅);王弘力的《十五貫》、《楊志賣刀》、《黃粱夢》; 錢貴蓀的《秋瑾》;劉旦宅的《石頭記人物畫》; 趙奇的《黨費》;尤勁東的《人到中年》;陳玉先的《「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以上的作品幾乎都出版了單行本。這個時期全國的連環畫期刊對中國連環畫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起到的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現選出以下幾個主要的連環畫刊略作介紹:

《 連環畫報》創刊號-封面

《連環畫報》

連環畫報,一種刊登連環畫的期刊,創刊於1951年,同年5月,第一期《連環畫報》正式出版發行。20開的小方本,10頁彩頁,20頁黑白頁,半月刊(後改為16開本)。由潘崮繪製的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上揮手的油畫成為創刊號的封面,茅盾先生為封面題寫「連環畫報」四個字。由薩空了和朱丹同志組織籌辦而醞釀誕生了《連環畫報》。

《連環畫報》由1951年5月創刊到2018年1月,六十八年中出版了752期《連環畫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連環畫的鼎盛時期,每期畫報發行上百萬冊。

中國的傳統繪畫源遠流長,爐火純青,而世界各國的繪畫風格與技法更是異彩紛呈,中國的連環畫則是博採眾家之長,集各類特色精華於一身的通俗藝術。作為中國惟一的一本傳統風格的連環畫月刊——《連環畫報》充分發揮了這一特點,無論傳統線描、水墨淡彩、油畫水粉、卡通漫畫,無論寫實、浪漫、誇張,都在這裡一展風採。在這個平臺上不僅亮相了無數新老作者各具特色以及具有較強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而且成就了很多連環畫名家、大家。

《連環畫報》主要版塊欄目:百姓故事 滄桑史畫 精品欣賞 典藏故事 世象大千 民間故事 連藝人生 畫報講堂 新書訊息 連壇動態

《連環畫報》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中國最具影響的通俗美術刊物,是中國連環畫百花齊放的園地、精英薈萃的窗口。

《中國連環畫》封面

中國連環畫》

1986 年1 月創刊的《中國連環畫》,從1999年1月起,在新組建的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主辦下,由原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的《連環畫報》和由原中國連環畫出版社主辦的《中國連環畫》兩本月刊,合刊為新版的《連環畫報》,兩本月刊,合二為一,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連環畫報以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為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幾代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扶植和造就了眾多連環畫藝術家。

《富春江畫報》封面

《工農兵畫報》封面

《富春江畫報》

《富春江畫報》誕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連環畫的鼎盛時期,由中國美術家的重要搖籃——中國美術學院的《富春江畫報》編輯部主編,匯集了當代最著名的連環畫家等美術大家,在當年各類大賽中屢屢獲獎而名聲大振,成為當代最經典的連環畫雜誌之一。她的前身是政治性刊物《工農兵畫報》,在改刊為《富春江畫報》後才更體現出她的藝術水平,她從1981年1月開始到1988年12月結束,每月一期,前後共發行了96期,完整經歷了連環畫的又一個鼎盛時期,也隨著當年連環畫的衰落而終刊。

《故事畫報》封面

《故事畫報》

1982年創刊,1987年停刊。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創刊伊始,正是中國連環畫藝術處於前所未有的繁榮輝煌時期,全國許多出版社加入創作出版連環畫的隊伍中,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文學作品,如《李自成》、《高山下的花環》……

《故事畫報》創刊後很快形成天津特色,精品意識和重視現代題材創作等突出的特點。天津特色就是多推薦天津畫家,以畫刊作為展示他們創作實踐的陣地。

《故事畫報》充分利用期刊優勢,向讀者系統介紹連環畫藝術的歷史和理論,專欄介紹連環畫作者和全國各地的連環畫出版社的情況,推出各種題材的長篇連載、外國連漫作品等。《故事畫報》的出刊以1986年初為界,前四年為雙月刊,後兩年為月刊,各24期。隨著1988年新年的到來,《故事畫報》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奈地向喜愛期刊的廣大讀者揮手告別。

《河北畫報》封面

《河北工農兵畫刊》封面

《河北畫報》

1978年1期(改刊號、前身是河北工農兵畫刊),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河北畫報社成立於1956年,是一家省級新聞事業單位。以編輯出版《河北畫報》(月刊)為主要業務。《河北畫報》是河北省唯一一本圖文並茂的大型期刊,堅持"讓世界認識河北"的辦刊宗旨,融報導性、藝術性、知識性於一體。集社會性、思想性、可讀性於一刊,可謂河北政經視覺第一刊。是河北省重要的窗口刊物。經過長期努力,《河北畫報》在選題策劃、編輯採訪、版面設計以及印刷等諸方面均居同行業的領先地位。歷年來在全國優秀畫報評比中獲獎項目均為最多,連年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期刊。被河北省外宣局指定為重點投放的對外宣傳品。

河北畫報社成立於1956年,是一家省級新聞事業單位。以編輯出版《河北畫報》(月刊)為主要業務。河北畫報網由河北畫報社授權新媒體中心全權運營管理。

《法治畫報》封面

《法制畫報》

《法制畫報》於1985年1月正式創刊。這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法學專業性畫刊。它將以法制為內容,連環畫為主要形式,運用文字與美術,通過連環畫藝術展現其魅力,該畫報也十分重視現代題材的創作。

《萬花筒連環畫報》封面

《萬花筒連環畫報》

該畫報於1980年9月創刊,為雙月刊,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至1985年年底累計出刊32期。從1986年1月始改為雙月刊,直到1989年3月,其期號自總第33期到71期。自1989年第4期(總72期)起《萬花筒連環畫報》由連環畫刊改為少年兒童畫刊,以刊發少兒內容連環畫為主,也兼有少量傳統意義連環畫作品,經兩期過渡階段到總第75期開始,完全成為少兒畫刊。

《萬花筒連環畫報》從總體上看,是面向青少年讀者的連環畫期刊。題材上注重對歷史知識、人物事件的描繪和把握,集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於一體。

《廣西美術》封面

《廣西美術》

《廣西工農兵美術》試刊號出版於1972年10月。由廣西區文化館和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合編,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

《廣西工農兵美術》從1977年第一期(總15期)起至1979年第一期起改名《廣西美術》,仍以刊登連環畫作品為主。

1987年第四期(總71期)起改名《美術界》(雙月刊),從專登連環畫作品調整為綜合性的美術刊物。由美術界編輯部編輯出版。《美術界》從2000年起改為月刊,出版至今。去年舉行了其創刊45年的紀念活動。

刊物《美術界》(雙月刊)仍由原美術界編輯部編輯出版。2016年起全彩色印刷。

《奧秘》創刊號

《奧秘》畫刊封面

《奧秘》畫刊

《奧秘》,或稱奧秘月刊,奧秘畫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1980年9月1日(宣字1980第26號文)批准《奧秘》畫刊出版。

《奧秘》是傳播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探索五彩繽紛大自然的科普連環畫月刊。

《奧秘》——探索自然,揭示奧秘!以深入淺出的文字,揭示天文、地理、生命等大自然現象所蘊藏的科學真理;精美生動的圖片,圖解科學發現;精彩曲折的故事,再現探索歷程。自1980年創刊以來,《奧秘》的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可視性吸引了幾代少年兒童,讀者人群從10歲到70歲,引領他們輕輕鬆鬆求知,快快樂樂學習,使之成為一本老少皆宜,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成長的親子讀本。

《奧秘》雜誌由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主辦。創辦至今,已累計發行近億冊。獲得新中國「建國60周年最具影響力期刊」之一,曾多次榮獲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期刊大獎,成為全國大眾科普期刊中的暢銷精品。

《上海連環畫報》

《周末畫報》

《樂叔和蝦仔》版面

除了全國連環畫期刊以外,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國曾創刊了不少連環畫報刊。

如:《上海連環畫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半月刊,4開對摺。廣東《周末畫報》1980年創刊,2007年停刊,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全國各地很多連環畫期刊不得不向廣大的讀者揮手告別。現在唯有《連環畫報》、《奧秘》畫刊還在繼續為連環畫事業的發展努力拼搏。筆者希望《連環畫報》、《奧秘》畫刊編輯部能在保持畫報自身優點、特色和藝術品位的前提下,迎接第二個春天,將《連環畫報》、《奧秘》畫刊辦得更加貼近廣大讀者,更加具有時代氣息,再創《連環畫報》、《奧秘》畫刊的黃金時代。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相關焦點

  • 「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全國連環畫作品展」在濱海美術館開幕
    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的專家們多次研討活動方案,從全國範圍內遴選作者,組織邀請了近百位全國連環畫名家進行創作,其中既有馮遠、查家伍、胡博綜、葉雄、李晨、董克誠、侯國良等幾十位全國連環畫名家,也有在各大展覽嶄露頭角的80後畫壇新秀。同時此次展覽還邀請了文史專家、作家集體撰寫腳本並評審,為作者提供創作依據和參考意見,力求達到歷史、文學和繪畫的珠聯璧合。
  • 連環畫重鎮天津 「畫史」曾被忽略
    大雜院裡的民間故事和小人書是我最初的人文故鄉。」天津連環畫收藏家、民間美術研究學者呂明告訴記者,過去只有到六一或者生日時,家長或許能買一本小人書作為禮物,「誰手裡擁有小人書,基本就是孩子中頗受歡迎的角色了。」
  • 歷史曾經眷顧的碧色寨,並未遠去的芳華!
    歲月洗滌了流動的時光,卻斑駁不了濃濃的思想和記憶,回首依然那麼真實而感動!一種被歷史強加而賦予的光環與光輝,貫穿了整個滇南與滇越,推動了一次久遠的創變與飛越!火車拉來的百年米軌時光,見證了滇南與滇越的燦爛與滄桑,輝煌與文明,構築了滇越米軌奇蹟。
  • 連環畫_中國網
    1951年底,一個以連環畫為內容的期刊《連環畫報》創刊。這期間的連環畫作品呈現出有計劃和有規模地進行選題、編繪和出版。這一時期政治上主張繪畫從業者創作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另一方面由於連環畫的發行量比較大,繪圖者的報酬與其它以繪畫為生的行業相比更為豐厚。這兩種因素使許多人投入到連環畫的創作中,少數民族語言和外語的連環畫作品也有出現。
  • 重拾連環畫記憶 說出你的故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李心雨 李菁 「60後」和「70後」的小人書,「80後」和「90後」的漫畫,「00後」孩子們的繪本……在每個人的童年裡,總有那麼一本「連環畫」讓你廢寢忘食。生動的圖畫加上精彩的故事情節,是不少市民小時候不可或缺的味道。你的記憶中,是否有與連環畫有關的好故事呢?
  • 南京支持擺地攤了,久違的夜市,曾經的記憶,你最懷念哪個夜市?
    來到這裡,除了驚嘆它底蘊的厚重之外,吃喝玩樂應有盡有,這座城市的記憶,夜市,有多少人還記得它曾經的輝煌?這段時間,因為中央發文,明確的提出,今年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不再將馬路市場,流動商販,佔道經營列為扣分指標,通過政策鬆綁為各地經濟社會秩序的加速恢復創造便利條件。
  • 中國期刊的記憶:解析我國期刊二百年發展脈絡
    在中文期刊誕生兩百周年之際,《出版人》雜誌邀請《中國期刊年鑑》雜誌社常務副社長、主編段豔文撰寫 「中國期刊記憶」專欄,基本勾勒出1815—2015年我國期刊二百年來的發展脈絡。 (五)風騷各領的文學流派期刊 新文學初立之際,領袖一種文學潮流或派別,成為不少文學青年的宏遠抱負,而他們很快發現,要想以社團的身份在文壇立足,首先需要創辦一份屬於「自己」的刊物,作為成員發表作品、立足文壇的保障。
  • 文廟,上海人永遠的記憶,你知道這裡曾經藏著個「鬼市」嗎
    因為那裡鮮活的上演和記錄座城市的真實一面。認識上海,有很多種途徑。如果說美食是一把鑰匙,那麼最接地氣的美食,那些伴隨著上海人一起長大的美食,無疑是最具有人間煙火氣的,也是最能反映真實的上海。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個地方,不僅有地道的美食,也有上海人難忘的記憶,及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的「鬼市」那就是上海的文廟和它的舊書市場,一個即將要拆了重建的地方。
  • 文廟,上海人永遠的記憶,你知道這裡曾經藏著個「鬼市」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個地方,不僅有地道的美食,也有上海人難忘的記憶,及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的「鬼市」那就是上海的文廟和它的舊書市場,一個即將要拆了重建的地方。巧克力冰沙,滿滿當當一大杯,巧克力濃醬打底,盛滿碎冰,淋上巧克力醬和豐富的珍珠,甜美的味道像一個微笑一樣在口中蕩漾開來。文廟菜飯店:一碗帶著清氣的菜飯和一碗濃鬱的黃豆骨頭湯再加一份黴乾菜扣肉,滿足。
  • 連環畫收藏重「十看」 10年價格翻了10倍
    有著40年連環畫創作經驗的版畫大師紀清和激動地說:「看到這麼多人喜歡自己的連環畫作品,能將自己都已經丟失了的三十幾年的畫稿收集起來,我真的非常感動,連環畫的魅力太大了。 」   連環畫,通常又被稱為「小人書」,是很多人童年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連環畫冊中的故事情節也讓人在多年後依然難忘。
  • 舊版連環畫原稿成漫畫收藏迷理財工具
    鑑寶   問答說明:本欄目專家分別來自全國多個公藏機構和拍賣機構。讀者可將藏品圖片發至linlin@gzdaily.com進行諮詢,請選用高度清晰圖,並在郵件標題寫明鑑定品類,多張照片務必使用壓縮文件。
  • 一圖勝千言:連環畫繪本大展在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展出
    本屆展覽匯聚國內知名連環畫家的連環畫作品,以及國內和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港、澳地區藝術家的繪本作品,全方位展示名家名作以及新生代藝術家的作品風貌。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3日。連環畫大省再出發廣東省美協主席李勁堃致辭中表示,廣東是連環畫大省,如何傳承發揚過去前輩們的優良傳統,值得當下的藝術創作者深思。
  • 芳華拍攝地:記憶中的小巴黎,碧色寨火車站
    青春酸楚,吐露芳華。他啊,還是當初滿臉青澀,溫柔有愛的少年。他從來沒有為他的善意後悔過,哪怕如今已經遍體鱗傷。《芳華》裡的劉峰讓人動容,而《芳華》的取景地蒙自,也開始被遊客青睞。說到蒙自,一定要談碧色寨車站。碧色寨車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的火車站之一。火車經這裡北上可以到達昆明,南下可以直達越南。
  • 濱江道,過去曾經和現在
    然而對於天津本地人而言,對它卻似乎沒有了曾經那樣的熱情。千篇一律的「網紅」小吃、震耳欲聾的音樂、滿大街的十八街麻花...這些曾經和濱江道並不相關的事物」@天津廣播當初去濱江道的那股激動勁兒,也早就隨著時間留在記憶裡了。
  • 全國美術作品展將呈現「百年輝煌·武漢記憶」
    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由中國美協、湖北省文聯、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聯主辦的「百年輝煌·武漢記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預計將於2021年7月在武漢舉行。  在日前的發布會上,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表示,對武漢這座英雄城市來說,能夠在建黨100周年之際組織這樣高規格、富有歷史敘事,特別是體現黨的光輝歷程、同時又和這座城市的記憶聯繫在一起的展覽,是把百年輝煌與武漢記憶聯繫在一起,也是體現中國美協向英雄城市、英雄人民致敬的心情和感情。
  • 畫家黃雲松:他策劃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
    即使不熟識這個名字,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走來的人,也一定知道「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叢書,它是幾代人內心最為永久的記憶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世界文學名著連環畫」,目前豆瓣評分9.7。數百位網友的留言點評,說出了很多人記憶裡的閱讀往事。
  • 「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開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是教育部於2018年開展建設的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傳承項目主要包括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美術、民族民間舞蹈、戲劇、戲曲、曲藝、傳統手工技藝和民族傳統體育等。海派連環畫作為上海高校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在過去一年形成了豐厚的產出與文化效應,為高校與社區搭建了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
  • 連環畫中的贛深高鐵沿線五城!
    12月10日,贛深高鐵開通運營,贛南革命老區與粵港澳大灣區之間形成快速客運通道。惠州西湖為背景的連環畫《東坡傳略》。惠州的山水人文為連環畫創作者們提供了絕佳的題材,惠州題材連環畫大致可以分為蘇東坡、羅浮山、惠州三傑、東江縱隊、紅色高潭等主題,基本囊括了惠州的古今歷史和人物。
  • 天津濱海美術館展出「學習用典」連環畫作品展
    、中國網資訊中心承辦,讀圖時代(北京)圖書有限公司、北京文交聯合投資有限公司、遼寧當代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中心協辦的「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全國連環畫作品展」在天津濱海美術館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的專家們多次研討活動方案,從全國範圍內遴選作者,組織邀請了近百位全國連環畫名家進行創作,其中既有馮遠、查家伍、胡博綜、葉雄、李晨、董克誠、侯國良等幾十位全國連環畫名家,也有在各大展覽嶄露頭角的 80 後畫壇新秀。
  • 《芳華》漸逝,卻未遠去,百年記憶的碧色寨為何再度火爆
    ,記錄下一段鐵血青春綻放芳華的昳麗風採,成為共和國永不磨滅的記憶。,引起人們無限情思和遐想——芳華已逝,卻未遠去!清純質樸,熱情善良,這是那個時代賦予青春的標配,一代芳華雖已遠逝,但它留給人們的遠不止僅是一段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