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火龍之鄉」豐順埔寨

2021-01-09 客家文化

客家熱血男兒英勇身姿

火龍舞動全場!萬人場面!每年正月十五就此一晚!

煙花四射!火龍群舞!魅力無限!

扛龍頭男兒!

豐順埔寨火龍是廣東梅州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由燒火樹(燒煙架)、燒禹門(鯉魚跳龍門)、燒火龍三項組成,至今有300年歷史。 「埔寨火龍」由鐵絲、竹料、紙等紮成,繪上鱗、角、爪,龍首至龍尾長達數十米。在龍身上安裝煙花、炮竹、火箭多達數千枚,龍頭、龍尾裝的火藥更數不勝數。一條火龍由三四十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龍蝦、金魚等人,整個隊伍達200多人。

煙花四射!赤膊上陣!煙花濺到身子上起的「水泡」當地人叫「漂」意義為「錢」!表示來年興旺發達!

火龍之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燒禹門(鯉魚跳龍門)!整個禹門都有煙花火藥布滿!美不勝收!

禹門當天正月十五安裝火藥下午!需要安保人員看護哦!

相關焦點

  • 豐順埔寨今晚燒火龍
    本報訊 (記者張愛飛)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為確保一年一度的大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燒火龍」順利舉行,今日13時至24時,豐順縣公安局將對G235國道埔寨鎮採芝路口至豐達路口(新南方青蒿藥業)路段實行臨時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期間,禁止一切大貨車、危運車輛進入埔寨鎮。
  • 細數豐順十七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豐順縣誌》記載,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俗。每逢元宵節,埔寨鎮村民便舉行火龍表演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歲歲平安,祥和吉利。火龍舞動時火花四射,場面壯觀,吸引周邊幾萬名群眾前來觀賞,如此盛況幾乎年年如是,世代相傳。2008年6月豐順埔寨火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豐順十七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下次別說不知道了!
    豐順埔寨火龍:埔寨火龍是廣東省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目,有著悠久的歷史。
  • 豐順:火龍紙花美食飄香,潮客文化交融絢麗
    「埔寨火龍」舞盛世 「埔寨火龍」是粵東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生活於此的客家人對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和祝願。
  • 老軍人鏡頭裡的埔寨火龍
    圖/李新春 文/何碧帆 不久前,在「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豐順縣埔寨鎮舉行的元宵節埔寨火龍盛典吸引了數以萬計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資深攝影人。這不僅是一場民俗的盛會,更是攝影發燒友們的狂歡。在這些手執長槍短炮緊跟火龍奔跑的攝影人中,有一位來自廣州的63歲的老軍人,他用自己的視角和鏡頭詮釋了外地攝影人眼中的埔寨火龍。
  • 非遺廣東|「銀花溢彩」——埔寨火龍
    埔寨火龍是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傳統民間舞蹈,據《豐順縣誌》記載,清乾隆六年(1741年),埔寨已就有表演火龍舞蹈的習俗。埔寨火龍起源於一個大義滅親的民間傳說。相傳古時東海龍王的孫子濁龍,在埔寨一帶無惡不作,殘害百姓,青風公主奉老龍王之命,用屠龍寶劍處死了侄兒濁龍,為民除了大害,當地村民感念公主,便用竹篾稻草紮成「金龍」,並安插上炮竹香火,於每年元宵節燃舞,寓意金龍降臨,保佑人間風調雨順。
  • 非遺傳承人張立繩:讓埔寨紙花「常開不敗」
    原標題:埔寨紙花傳承人張立繩:三代守獨門「絕技」 創新總不負歲月  「花盆和泥土……這裡擺放的所有東西,都是用紙製作的。」在去年6月中國遺產日廣東分會場的連南非遺展示現場,豐順埔寨紙花引起了現場觀眾的興致。
  • 國家級非遺「燒火龍」進景區!梅州豐順大寶山景區全面復業
    記者從豐順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圍繞景區疫情防控「零感染」工作目標,改局堅持旅遊景區「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雙促進」的工作要求,強化人員管控分流,織密疫情防控網,有力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業,大寶山生態旅遊養生度假區便是生動實踐。
  • 正月十五元宵節,埔寨火龍狂歡夜!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埔寨鎮舉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燒火龍」表演活動。今年元宵節,埔寨鎮一共製作了2條「火龍」,其中樹德堂一條,埔東樓下一條,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近十萬群眾觀賞,大家一起狂歡!豐順埔寨火龍為中國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間藝術之花。早在清乾隆年間,埔寨人民為祈求風調雨順,每逢元宵,當地鄉民便會出錢出力,購買火藥 製造火龍,配予煙架、禹門等多個火焰節目,於元宵之夜在「龍身崬」(地名)舉行火龍煙花晚會,汲引前來觀賞的四鄉六裡民眾數以萬計。
  • 豐順「燒火龍」 10萬遊客擠爆山村
    元宵夜,豐順縣已有300多年歷史的「燒火龍」活動,吸引了來自香港、福建、廣東各地的10萬多遊人前來觀看,將舉辦地豐順縣埔寨鎮埔南小山村擠得水洩不通。記者在現場看到,埔南村村口一座上萬平方米的小山包上,人山人海,只能人貼著人通行。據介紹,豐順埔寨「燒火龍」活動源於清朝乾隆年間,是當地人們為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百業興旺,於元宵節當天晚上舉行的祈福活動。
  • 豐順湯坑隨拍2019-2020
    :湯坑鎮,湯西鎮,湯南鎮,埔寨鎮,北鬥鎮,八鄉山鎮,)這半年來回去假期間斷三天的所拍所聞。 【豐順公園 · 萬佛園】 「中華龍」坐落在縣城豐順公園風景區的虎頭山上。
  • 廣東豐順十萬民眾參與「燒火龍」活動鬧元宵
    中新網梅州2月14日電 (楊草原 唐林珍 盧勝文)一群赤膊男子高舉數十米長的「巨龍」,隨著男子奔跑「巨龍」邊「遊動」邊噴射火花,與此同時,現場歡呼聲鞭炮聲沸騰……每年的元宵節之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豐順埔寨鎮都會上演這樣震撼人心的「燒火龍」活動。
  • 梅州民間藝術埔寨紙花:"以假亂真"的客家技藝
    埔寨紙花是廣東梅州豐順縣埔寨鎮民間獨特的傳統工藝,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是當地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藝術創作活動,體現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2009年10月,埔寨紙花被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豐順埔寨鎮埔北村,見到了埔寨紙花代表性傳承人張立繩。
  • 這條40米長的火龍,每年都會在梅州埔寨「現身」
    舞火龍埔寨火龍是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目。每年元宵節,埔寨鎮村民便會出錢、出力,製作火龍,並於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龍身(地名)舉行火龍表演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祥和吉利,歲歲平安。如此盛況幾乎年年如是,主要在埔北行政村和埔南行政村世代流傳。
  • 廣東豐順客家「燒火龍」期待「龍」的傳人
    「燒火龍」期待「龍」的傳人  作者楊草原 蔡欣欣 盧勝文  「『埔寨火龍』是風格獨具的客家民間藝術之花,我會堅定不移的把它傳承下去,培養更多『龍』的傳人。」元宵當日,廣東省國家級非遺項目「埔寨火龍」代表性傳承人張自進,給記者講述著客家「燒火龍」的獨特魅力。  5日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記者在廣東豐順埔寨鎮目睹了當地的「燒火龍」表演。元宵之夜只見數十名赤膊漢子舉著火龍飛舞,猶如飛龍在火海中翻滾,龍身上的煙火引燃後,全身噴射五彩繽紛的煙花,如同萬顆流星齊過天際,剎那間夜空亮如白晝。現場頓時人聲鼎沸,歡呼聲與鞭炮聲連成一片,熱鬧非凡。
  • 廣東豐順埔寨驚現百年雀舌羅漢松
    埔寨百年雀舌羅漢松枝葉埔寨百年雀舌羅漢松粗大的樹幹埔寨百年古樹——雀舌羅漢松樹根部中國園林網6月26日消息:近日,記者從豐順縣委新聞辦獲悉,在豐順縣埔寨鎮埔北湖光村路邊有一株獨木成蔭的古樹,經名家鑑定初步確認為百年古樹雀舌羅漢松。
  • 黑龍江王先生來到豐順,對它讚不絕口
    這是豐順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舞(埔寨火龍)開場前的熱鬧場景。在豐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特定的節日裡給人們帶來了歡樂與祝福。如何進一步做好傳承與保護,人們還在積極探索。如今,大寶山景區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舞(埔寨火龍)呈現為實景情景劇,人們在平日裡也能看到傳統的民俗表演。
  • 【非遺】埔寨燒火龍 火與力的結合
    據悉,豐順埔寨元宵節燒火龍活動始於清乾隆年間,是當地百姓為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百業興旺而舉行的祈福活動,沿襲至今已逾300年。每逢元宵,當地鄉民以村(祠堂)為單位出錢出力,購買火藥煙花等製造火龍,配以煙架、禹門等多個火焰節目,於元宵之夜在「龍身崬」(地名)舉行火龍煙花晚會。
  • 人潮歡騰 與「龍」共舞——廣東豐順埔寨舉行傳統「燒火龍」表演活動
    2月22日是元宵節,豐順縣埔寨鎮,在火龍廣場燒了4條火龍,陰雨天氣難擋四裡八鄉的群眾前來埔寨觀賞「燒火龍」的熱情,當晚的「燒火龍」活動吸引了來自梅州、潮汕地區、珠三角地區和福建省、江西省,以及香港地區等地數萬名觀眾進場觀賞。
  • 埔寨「火龍」舞動200多年 揭秘舞火龍背後的精彩
    埔寨鎮以鬧火龍而聞名四方,有200多年的歷史,每年10萬人左右前來觀看。2000年埔寨鎮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殊榮,2008年6月,埔寨火龍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一項民間技藝,緣何受到如此熱捧?這個民俗活動又是從何而來?如此具有觀賞性的表演背後需要多少繁雜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