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疫情打擊之下,高冷的英國咖啡大牌,也要開始思考未來的生存之路。近日,據媒體報導,全球餐飲連鎖品牌COSTA關閉了部分門店,北京和青島兩地已關近40家門店,其中,COSTA從8月開始陸續撤離了在青島的全部門店。
對此,COSTA回應稱,並沒有放緩在中國開拓零售店的步伐,公司也會持續關注新的開店機會,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瑞幸用10個億教育市場之前,中國連鎖咖啡第二名的稱號,還屬於COSTA。
如今,在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下,COSTA也沒能躲過關店的「魔咒」。
COSTA中國關店自救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導,連鎖咖啡品牌COSTA在青島、北京、南京、杭州等地的門店正陸續關店。其中,北方地區青島的所有門店全部關閉,北京近100家門店中也有20家左右店面關閉,此外,南部江浙滬地區也有個別門店現已關閉。
青島地區門店已全部關閉!有人退錢等了一個月
今年6月底,COSTA在青島的門店全線撤出市場,實際上,它已經屬於青島本土的一家咖啡品牌。
據央視新聞,在青島COSTA咖啡某門店閉店的第二天,一家新的咖啡館就在同一個位置開業了。在這家新開的咖啡館裡,仍能夠看到Costa咖啡的痕跡,比如帶有Costa咖啡標誌的海報、咖啡機等等。記者用大眾點評等軟體搜索,結果顯示Costa咖啡在青島的所有門店均為閉店歇業狀態。
記者聯繫到COSTA咖啡青島某家門店的原店長馬女士,她表示,先集中把青島的店都撤了,我們這邊也是,員工都已經裁了。
採訪中,記者遇到一些前來喝咖啡的消費者,有些人還不知道COSTA咖啡已經在青島關店,之前辦理過預付卡或兌換券的消費者,正在申請退款。
山東青島市民高先生表示,我們可以來找回這筆錢,但是需要驗證很多程序,比如當時的充值記錄,這個咱沒法弄,只有他們那邊的機器會記錄。
對此,馬女士回應稱:我們提前張貼過閉店通知,可能因為張貼的時間不長,提前半個月。市場部會先記錄,然後財務會打電話,一周肯定處理不完,原來有一個處理了一個月。
成都3家門店關閉,儲值卡可以這樣使用
據紅星新聞,9月1日,COSTA成都天府廣場店依然有不少顧客。據該門店店員介紹,COSTA咖啡店幾乎都是直營店,加盟店很少。而對於COSTA在北京和青島等地關閉門店的消息,該店員表示知道。「薪資待遇方面,目前沒有受到影響。這家門店位置處於比較繁華熱鬧的地段,所以現在經營狀況還好。」店員說:「不過成都這邊也已經關閉了三家門店了。」
記者電話聯繫了成都地區的COSTA COFFEE大悅城門店、凱德樂視界門店、九方門店等幾家門店,發現都處於在營業狀態。據多家門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成都地區還在正常運營的COSTA直營門店包括:九方店、成都大悅城店、成都凱德天府店、成都天府廣場店、成都來福士店、凱德樂視界店共6家,銀泰城店、四川航空廣場店、春熙Village店共3家門店已關閉。據其中一名店員透露,「疫情期間公司負擔比較大,現在公司正在開展新的運營策略,對門店進行調整,未來或許會以其他方式經營更多的店吧。」
記者來到位於東大街的COSTA春熙Village門店,發現該門店確實已經關閉,店內陳設已經清空,店門上貼有一張公告。公告顯示,該門店已於8月25日營業結束後正式關閉,此外若用戶在該店購買了COSTA COFFEE的儲值卡或其他類型的預付卡,可繼續在COSTA COFFEE其它門店正常使用。
此外,8月31日,現代快報致電COSTA客服中心,得知南京共有22家門店,目前已關閉了6家,關閉了近1/3。
回應:是調整中國業務,再精簡英國門店,或裁員1650人
對此,COSTA方面回應表示,關閉部分門店是COSTA在中國業務優化調整的一部分,在優化部分門店的同時,COSTA並沒有放緩在中國開拓零售店的步伐,公司也會持續關注新的開店機會,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未來將繼續在中國投入和發展。
據天眼查APP,COSTA咖啡有兩家公司運營,分別是華聯咖世家(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咖世家咖啡(上海)有限公司。企業關係圖顯示,北京和青島的門店屬於華聯咖世家(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據咖世家咖啡(上海)有限公司網站顯示南區目前仍有256家門店營業,其中,上海、浙江、廣東等地成為目前COSTA在華門店的主要分布地區。
據咖世家咖啡(上海)有限公司網站顯示南區目前仍有256家門店
COSTA周四還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公司將精簡在英國的門店結構,裁員不多於1650人。
據悉,COSTA在英國和愛爾蘭擁有2700餘家咖啡店。該公司目前在英國的全資門店有1.6萬名員工,在1100家特許經營門店有1.05萬名員工。
「高冷」英國咖啡,曾搶走星巴克黃金門店
COSTA是創辦於1971年的英國咖啡品牌,第一家店開在倫敦市中心。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8年後的2007年,COSTA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同樣主打「第三空間」概念,品牌定價也與星巴克類似,甚至略高一級,只是門店數量少得多,僅400家左右,約為星巴克的1/10。但總體看COSTA的知名度相對較弱一些,因為其一直保持低調內涵的品牌調性,略顯「高冷」,與消費者也鮮少互動。
線下生意,選址是核心。某咖啡行業人士稱,咖啡店選址要碰運氣,一個好鋪位,談判需要一兩年。
實際上,相比星巴克,COSTA選址並不算差,甚至一度勝前者一籌。據《財經天下》周刊,一名餐飲界人士分析,初入中國市場時,COSTA選擇與本土企業合資,合作方包括北京華聯集團、江蘇悅達集團,南北方市場分別運營。藉助兩大集團的渠道、商業地產等方面優勢,COSTA不管是開店速度,還是選址,都足夠優秀。
相關統計顯示,曾經COSTA三年內開設門店的速度,是星巴克同期發展速度的2.5倍,選址亦與星巴克高度重合,堪比「肯德基與麥當勞」,甚至「奪走」星巴克華北區盈利最多的點位。
但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江蘇悅達已於2017年退出合資公司。當時就有聲音稱,相比英國本土,COSTA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
對於咖啡口味,身為英國老牌咖啡的COSTA一向絕對自信。據官方信息,其掌握從咖啡豆採購到配比烘焙,再到研磨製作全過程。「完美配比」、「全球100%咖啡」、「獨具匠心」等,是其官方介紹中的高頻詞。
但也有業內人士質疑,COSTA堅持使用半自動咖啡機,對咖啡師要求很高,導致咖啡不夠標準化,品質不穩定。還有消費者抱怨,自己在兩家店買到的咖啡,口味天差地別,「簡直像在抽彩票」。
至於品牌形象,更是質疑聲一片。業內普遍認為,相比被消費者親切稱呼為「星爸爸」的星巴克,COSTA實在太過高冷低調,缺少存在感,亦缺乏爆款產品。
賣身可口可樂做即飲
2018年,可口可樂宣布以51億美元巨資從Whitbread手中收購了COSTA,獲得包括咖啡品牌及其近4000家門店與專業的咖啡師、咖啡自販機業務、家用咖啡業務以及咖啡烘焙業務。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自從被可口可樂收購之後,COSTA應該會在整個新零售數位化、智能化這一塊有所提升,值得期待。
而在優化部分門店之外,COSTA似乎也確實開始加速在中國開拓新零售的步伐。
今年3月,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推出了COSTA即飲咖啡,這也是可口可樂收購COSTA後推出的第一款即飲咖啡。今年6月,COSTA宣布與膠囊機品牌Onecup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一款採用COSTA配方的咖啡膠囊,同款咖啡也在線下的COSTA連鎖店開售。Onecup(易杯)將同步推出新品膠囊機,配合COSTA的咖啡膠囊一起上市。
對此朱丹蓬表示:「這其實是COSTA推行的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群的一個必然布局,從中可以看出COSTA其實有很多想法,但是整體進程偏慢。在明年它應該會有很多新的東西呈現在我們面前。」
然而,可口可樂方面卻不太樂觀。隨著無糖等概念興起,以「肥宅快樂水」起家的兩大碳酸巨頭,均遭遇不同程度的營收或淨利潤下滑。今年第二季度,可口可樂營收及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8%和31.8%,創下至少25年來最大跌幅。
也有餐飲界人士表示,咖啡的確是目前增長最快的飲料品類之一,但目前咖啡市場仍以速溶為主,現磨次之,即飲咖啡佔比不高。「具體到即飲咖啡,我感覺還沒有真正火起來。」
COSTA與可口可樂能否配合默契,相互拯救,仍待觀察。
本期編輯 黎雨桐
責編 李劍華 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