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帆側柁入波濤,撤漩捎濆無險阻」:淺析船舵小史

2020-12-11 芳談歷史

舵,是船上控制航向的設備。舵手掌握著它,駕馭巨輪越險灘、避暗礁,如經坦道;舵手掌握著它,劈波山,穿浪谷,不離航線,順利地到達彼岸。舵的奇妙作用,使人讚嘆、神往;舵手的高瞻遠矚、堅定從容,更令人謳歌、崇敬。

一、船舵的由來

舵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剛有獨木舟的時候,人們手中的槳——經過整削的樹枝,既管推進又管航向。出現木板船以後,隨著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的發展,船越造越大,就需要多人划槳。這時要每把槳都兼管推進和操縱是頗為不便的,一不協調就會你東我西,使船偏離航向。

在長期的行船實踐中,人們開始從划槳手中指定靠近船尾舷邊的負責控制航向。划槳的人有了分工,槳也就按作用的不同分了家,有的以推進為主,有的以操縱方向為主。這種專管操縱的槳,可以稱之為「舵槳」,是舵的祖先。在我國商代,船隻已經比較大了。甲骨文中的肢字,據《說文》中的解釋:「象舟之旋」。就是說,當時已有了使船改變航向的工具,這很可能是關於使用舵槳的記載。

二、船舵的發展

最初操縱航向的人是臨時指定的,他一坐到操縱的位置,手中的划槳就成了舵槳。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舵槳開始專門化了。1974年在湖北江陵西漢墓中出土的木船模,一式的5支長槳,都有槳叉,4支在前側,是划槳,1支在靠尾部的舷邊,是舵槳,這說明,那時已有專人專槳控制航向了。這一「專」,有利於使用的人的不斷深入研究,改進舵槳的外形與性能。

1955年在廣州西漢末年墓中出土的木船模,發現了一支在外形上與眾不同的舵槳:槳翼短而寬。這種槳入水面積增大,操縱性能更好了。舵槳的操作位置,本來在舷側,因而比較費力,效果也差。特別是在海上航行時,船在風浪中左右顛簸,舵槳很容易出水而使船失去控制,所以它逐漸移到了船尾端的中央。

舵槳的面積進一步增大,它的操作方式,如果仍用划動,就十分費力,因而人們將它固定在一個支撐點上,改為繞軸轉動,在杆上還裝上了用於轉動的橫柄。這時候的舵槳與劃相比,不但外形不同,位置迥異,而且操作方式也起了根本變化。它已完全失去了槳可以划動的特點,變成了通過自身轉動控制航向的設備舵。1955年廣州近郊發掘的東漢墓中,有一隻陶製船模,船尾就設有一支舵。

三、船舵的記載

舵不但見諸出土文物,而且史籍中也多處記載。東漢人劉熙所著《釋名》一書的「釋船」一節中說:

「其尾曰柂,柂拖也,在後見拖曳也,且言弼正船使順流不使他戾也。」

柂就是舵,「弼正」是糾正的意思。舵能「弼正船」,「不使他戾」,不偏離航線,這說明當時對舵的作用已有了深刻的認識。

舵從誕生到被人製作模型載入史籍,中間必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根據目前的歷史資料和出土文物判斷,秦漢時期是我國古代造船業的第一個高峰,船隻的形制已相當大,並進行頻繁的、大規模的海上活動。那時的船用舵來操縱方向這一點,是可以置信的。

四、船舵的原理

舵的大小與船體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它能使龐大的船體運轉自如,奧妙何在?原來,行進中的船,如果要向左轉,舵向左偏轉一個角度,水流就在舵面上產生了一股壓力——舵壓。這個舵壓本身雖很小,但它距船的轉動中心較遠,所以形成使船轉動的力矩卻不小,船首便相應地轉向左方。而當船一轉,相對於水流產生一個角度以後,迎來的水流就會乘勢推它作更大的轉動。

舵的神奇力量就在於以局部推動全局,在大風大浪中,被人比作「如以一絲引千鉤於山嶽震頹之地,真凌波之至寶也。」這個凌波至寶閃耀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輝,也使當時的外國人噴噴稱奇。到12世紀末,歐洲經由阿拉伯人引進了我國這個控制航向的重要設備,開始在船上裝上了尾舵,比我國晚了一千多年。

五、船舵的種類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但最早使用能,而且根據不同的水域情況和航行要求,創製了各式各樣的舵。有的舵能上能下,可根據水的深淺,將舵放置到適當的位置,這叫做「升降舵」。當船駛入淺水或不需要用舵時,可通過滑輪把舵提起來,這樣既減少了船體附屬物的阻力,又可避免觸底碰壞。海船上的升降舵一般可伸到船底之下,這裡不受船尾處產生的亂流和漩渦的影響,可以提高舵效,並可減少船的橫漂。

宋代出使朝鮮的官員徐兢在《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提到船「後有正柂,大小二等,隨水淺深更易……」,尤其在逆風航行時極有利於安全和同風帆配合操作。有的舵在舵板上打了一系列孔,叫做「開孔舵」。在一般情況下,孔對舵的性能影響不大,但在轉舵時可省許多力。這種開孔舵在南方的一些內河船和航海木帆船上使用的歷史非常悠久,至今還十分普遍。有的舵將一部分舵面積分布於舵軸的前方,縮短了舵壓力中心對舵軸的距離,從而減小了轉舵力矩,這叫「平衡舵」

在宋代畫家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中,客舟貨船都裝著這種舵。可見最遲在宋代,我國內河船上已廣泛採用了平衡舵,而歐洲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才開始採用。採用平衡舵,至今仍作為降低轉舵力矩的一個最普遍和有效的措施。

六、船舵的重要性

船尾舵的出現,在船舶發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舵、風帆和指南針一起,組成了保證船舶安全地進行遠洋航行的三大條件。帆利用自然力風作為動力,指南針指示航向,舵控制航向,三者缺一不可。

「欹帆側柁入波濤,撤漩捎濆無險阻。」杜甫的詩句,描繪出我國古代船工們張帆使舵,勇往直前的意景。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談到,制舵的材料要用號稱「奇材」「烏婪木」,他還說,出使國外的「蕃舶」

「大如廣廈,深涉南海,徑數萬裡,千百人之命直寄於一柂。」

在明代陳侃出使琉球的大海船上,「舵用四副,用其一置其三防不虞也…」。可見舵在船舶設備中處於多麼舉足輕重的地位。1957年從南京下關三叉河附近出土的一根巨型舵杆,據傳是明代航海家鄭和為下西洋製造「寶船」遺留下來的,長度達11.07米,有三層樓房那麼高。舵杆如此巨大,舵的規模之大就可想而知了。舵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數千年以來,在世界的造船與航海事業中大放光彩。

主要參考資料:

東漢·劉熙《釋名》

宋周去非《嶺外代答》

相關焦點

  • 古人的造船智慧——船舵
    《天工開物》中對舵的作用原理是這樣介紹的:「凡舵力所障水,相應及船頭而止,其腹底之下,儼若一派急順流,故船頭不約而正,其機妙不可言。舵上所操柄,名曰關門棒,欲船北,則南向捩轉;欲船南,則北向捩轉。」大意是,船舵能阻擋水的力量,其作用範圍到船頭為止,船底下好像有股很急的順流,船頭無需約束就能擺正。要想讓船向北行駛,只要把關門棒向南扭轉就行;而要想讓船向南行駛,則將關門棒向北扭轉即可。按現代的力學知識來解釋,如圖所示,在發動機的作用下,船向前(即圖示向右)航行。在研究船體和水的相對運動時,通常將船看作固定不動的物體,而認為水流正在進行與船行駛方向相反的移動。
  • 《盜賊之海》船舵回正怎麼判斷 船舵回正判斷方法
    導 讀 盜賊之海中玩家在海上航行時判斷船舵的方向還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及時回正,有可能會導致航向錯誤,那麼盜賊之海船舵回正怎麼判斷
  • 「輕櫓健於馬」:淺析我國古代船櫓的發明應用與改進
    由於它同時又能操縱船的航向,起到舵的作用,所以在推進工具中頗有特色。櫓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祖國歷史上曾經傳說:「顓頊作篙槳」,「帝嚳作櫓柁」。把櫓的發明歸功於「帝嚳」一類的個人,顯然是不對的。但是,將櫓的出現列在籬、槳之後,倒頗有道理。在原始社會裡,我們的祖先用過各種方法使船前進。
  • 荒島求生船舵操作方法
    荒島求生遊戲中,想要控制船舵的方向需要造帆,用帆航行時才能用船舵控制方向。造帆時有個箭頭提示前進方向,把舵造在帆的後面,先上舵,再升帆,用帆杆瞄著要去的島就行了。船板越少,左右轉向的延遲越少。新人小夥伴可以先開個單板船練練。
  • 《寶可夢劍盾》S5雙打極巨船舵空間隊怎麼搭配 雙打極巨船舵空間隊...
    導 讀 《寶可夢劍盾》中空間隊伍一直是比較強力的隊伍,而空間隊也有非常多的變種,哪些空間隊可以幫助玩家輕鬆上大師呢,下面請看由「snowO_Oman」帶來的《寶可夢劍盾》S5雙打極巨船舵空間隊推薦
  • 船舵和螺旋槳
    眾所周知,在海上航行的艦船都能轉向,實際上,大多數的船隻是靠舵和螺旋槳來實現拐彎的,那麼潛艇是怎麼拐彎的呢?其實潛艇也不例外。雖說潛艇的外形跟一般的軍艦差別很大,但在動力這方面,跟一般的軍艦基本上是同一個原理的,所以說潛艇也是通過艦體上的船舵與後面的螺旋槳來實現拐彎。首先,在潛艇尾巴後面的螺旋槳不斷地旋轉,從而為潛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前進的動力,有了動力,才是潛艇做一切機動的基礎和保證。但是,僅僅靠螺旋槳的動力,是不能讓潛艇拐彎的,所以,這就需要自古代以來就出現的東西,那就是船舵。
  • 修路挖出一艘千年「遊艇」,發現中國最早的船舵,考古家嘖嘖稱奇
    我們知道咱們中國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航母了,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其實我們中國的造船業在世界上算是非常超前地,早在數千年來的時候,古人就已經發明了船。大家知道最早的船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其實是一艘來自於千年前東漢時期的舵船,它是用陶土製作而成的,雖然說材質方面算不上多麼的珍貴,但是這艘舵船的形象的確是非常生動,如今更是成為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寵兒。
  • 國寶會說話:中國人最早發明了舵,影響了世界航海史,此船是物證
    然而,很遺憾,這不是一隻蕩漾著「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的小資品調的文藝船,而是一艘戰!船!該船船首有錨(上圖),錨上不僅有錨爪,還有橫杆,它可以使錨爪沉入水下後較好地扣底抓沙。這種錨早已脫離了錨的初級階段,基本上具備了後世錨的特點,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該船船後有舵。
  • 方向盤改成船舵,這是要航海啊
    @Hi都市報    記者核實:    「汽車方向盤改成了船舵是有創意,但這樣的改裝是不被允許的,對正常行車也存在風險。」9月11日上午10點,@湖南高速警察在新浪微博上轉載了這張車輛改裝創意圖,並勸誡車主們不要私自改裝車輛。    小夥伴們看了此圖後,也是感慨萬分。「這到底是開船還是開車啊!?」
  • 運河迢迢跨九州 轉舵行船在嶧州
    魯南民諺說:「運河迢迢跨九州,轉舵行船在嶧州。」的確,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唯有魯南棗莊段呈東西走向,而且河水東流,與長江、黃河並行不悖。《臺兒莊區志》說這段彎道「西起微山湖口,東至魯蘇交界處入中運河,全長42.5公裡,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公裡。」就是這麼一段彎道,連接了中國南方和北方的運道,而且成就了運河古鎮臺兒莊,好象在美麗富饒的魯南大地上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從而使運河古鎮臺兒莊與古老的京杭大運河連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 世界上第一個方向盤靈感來源於船舵?揭秘汽車方向盤的歷史變遷
    此後,據說是當時德國的一個小船工,因為船老大欠薪,就乾脆將船上全部之前的東西給變賣了,並且為了報復船老大,還將船上的船舵給扔掉了。 結果,這個扔掉的船舵被一個汽車生產的技術員看見了,他靈機一動,為什麼不用圓形的船舵來掌控汽車的方向呢?
  • 男子將方向盤改成船舵 網友大讚個性/圖
    記者核實:  「汽車方向盤改成了船舵是有創意,但這樣的改裝是不被允許的,對正常行車也存在風險。」9月11日上午10點,@湖南高速警察在微博上轉載了這張車輛改裝創意圖,並勸誡車主們不要私自改裝車輛。  小夥伴們看了此圖後,也是感慨萬分。「這到底是開船還是開車啊!?」
  • 國內最大全迴轉舵槳在武漢船機問世
    近日,中船集團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首臺套3500 千瓦全迴轉舵槳裝置順利通過中國船級社(CCS)檢驗,這是目前國內自主研發的功率最大的全迴轉舵槳裝置。檢驗結果顯示,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全部滿足設計要求,完全符合設計及製造規範。
  • 把握機遇,三兄弟創辦航空公司,成為前行路上指引方向的「船舵」
    原標題: 把握機遇,三兄弟創辦航空公司,成為前行路上指引方向的「船舵」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王均金兄弟背上編織袋,加入了溫州十萬購銷大軍。創業初期,三兄弟陸續做過很多行業,不乾膠、飯菜票、徽章,從簡單的掙錢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
  • 鄭州一售樓部似諾亞方舟 有「船舵、停機坪」(圖)
    楊先生還介紹,售樓部大廳有「船舵」,過道有「機房」,船頭有「娛樂大廳」,船尾有「停機坪」。「我們的房地產項目竣工後,售樓部就會拆除。但我們更希望能把它保留下來,畢竟它是一個很好的作品,凝聚了十幾名設計人員的心血。」項目營銷負責人說。「這座售樓部挺有創意,保留下來當作圖書館、美術館或者改成孩子們的遊樂場都不錯。」
  • 動用32人才能扳動船舵:俾斯麥號首航就出現的致命缺點!
    而只要「老頭子」上了船,不管大家有多麼激動,都會不由自主地保持安靜,儘管他袖子上有一堆環,隨便一個小兵還是能很快同林德曼熟悉起來。」▲林德曼正在檢閱儀仗隊,他身後是本書作者,身著副官禮服。9月份俾斯麥號終於迎來了起錨的日子,前往東海進行試航和訓練。
  • 鼓浪嶼小木船隱患多 船主離舵半分多鐘無人操船
    記者再次乘廈鼓海域擺渡小木船,遇驚險一幕  船主離舵 半分多鐘無人操船這些營運的小木船經常人貨混雜。圖為乘客把電動車騎上船。記者 曹軒 攝下船不好走,讓人捏把汗。  有船主想多拉一些客人,馬上遭到其他船主厲聲呵斥:「別再裝人了!這段時間都登報紙了,先忍一忍,不要害了我們大家!」  危險 | 開船者竟然離舵  就算沒有船主到BRT站出口攬客,小木船還是不缺「人氣」。記者發現,有不少遊客主動走到小木船旁詢問價格,然後上船。
  • 舌尖上的木柁 - 肉餡豆腐包
    關注「舌尖上的木柁」,享受諸暨美食肉餡豆腐包肉餡豆腐包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