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到了印度,將會被劃分到哪個種姓?印度網友的回覆很真實

2020-12-11 石勒喀河邊的白樺樹

2016年6月底,印度中央後備警察(CRPF,Central Reserve Police Force)維爾·辛格(Vir Singh)因在斯利那加-賈木國家公路上遭遇了當地武裝的伏擊而陣亡,事後印度政府將此人追認為烈士。但是,維爾·辛格的葬禮卻並不順利,由於他屬於達利特(種姓制度中達利特被定義為賤民、不可接觸者),因此他家鄉的高種姓團體一再阻撓他的葬禮,認為他的屍體不應該出現在高種姓人群所聚集的地方。

India.com網站《恥辱!高種姓村民拒絕為低種姓的印度烈士維吉·辛格舉辦葬禮》的截圖

此事發生後,India.com(在印度,這個網站的地位相當於國內的《新聞聯播》官網)發布了一篇標題為《恥辱!高種姓村民拒絕為低種姓的印度烈士維吉·辛格舉辦葬禮》的文章,引起印度國內爆發了一場抵制種姓制度的浪潮,很難想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即便是為國捐軀的勇士,也不能被排除在印度那離譜的種姓制度之外。

在此之下還有達利特,也就是賤民,不可接觸者

類似於這樣的新聞,在印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不過在一些新聞下方總能看到一些網友的留言,他們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中國人在印度,會被歸類為什麼種姓呢?

其實種姓制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可以參照的、是印度當地特有的、被諸多印度人約定俗成的制度。一般人認為,印度人的種姓是根據膚色來判定的,比如以雅利安人為首的白人,在印度就會被歸類為高種姓(婆羅門或剎帝利,前者擁有祭祀權而後者沒有),而以達羅毗荼人為首的深色皮膚人,則會被歸類為吠舍、首陀羅甚至達利特。從膚色來判斷一個人屬於哪一個種姓,是非常簡單的方法,但印度的種姓劃分又不僅僅取決於膚色,還與一個人的工作有很大的關聯。

印度的高種姓網紅,體貌特徵更像歐洲人

種姓制度與印度人的工作也有很大的關聯,一個高種姓的人也有可能從事體力勞動工作,但是這種體力勞動不能與汙穢的事務相關聯,比如說,一名高種姓的人可以當保潔員,但是這個保潔員的工作地點必須是寺廟、政府單位等印度人所認為「高大上」的單位,另外,高種姓的保潔員還不能參與清理廁所這樣「與汙穢的事務相關」的工作。同理,高種姓的人可以從事搬磚、計程車司機、保安等社會地位不高的工作,但是不能從事農業、屠宰、畜牧、掏糞工等工作。

婆羅門有祭祀權,而剎帝利則沒有

如果你不是印度人或者說其他人種到了印度,那麼他們應該會根據你的膚色來定一個大致範圍,比如歐白人就會被鎖定在婆羅門與剎帝利之間(種姓制度就是白人開發出來的,所以白人一定會被歸類為高種姓);拉美的混血人種和黃種人,則會被鎖定在剎帝利與首陀羅之間,至少來說不會被歧視;至於非洲等地的黑人,則會被歸類為首陀羅和達利特之間,畢竟歧視黑人也是白人的傳統項目。

在美顏功能下,TIKTOK上都是高種姓的美少女……

當然,種姓制度在影響著工作時,工作也影響著外來人的種姓劃分。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日本人在印度從事著碼農、醫生、教師之類的工作,那麼他就會被歸類為剎帝利;而他如果是一名商販,那麼他就一定會被歸類到費舍;如果他從事著屠夫、賣棺材這類的工作(雖說日本人在印度當屠夫不太可能),那麼他就會被歸類為首陀羅。

達利特

我們與日本人一樣,都是東亞黃種人,也就是說,只要你皮膚不是黑得離譜,那麼你在印度的種姓起步就是首陀羅,然後再根據你的工作來決定你屬於高種姓的剎帝利,還是平民階層的吠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不同,城市的人口有很多都接受過西化教育,因此他們也不在乎什麼種姓。我曾在網上與一名印度網友聊過關於外國人在印度屬於什麼種姓的事,他卻給出了極為真實的回覆:你若富有,便擁有高種姓的待遇,你若貧窮,則會被被當作賤民來對待。

印度首富的豪宅,裡面有600名僕人,你說他如此富有,還會有人討論他屬於哪個種姓嗎?

當然了,以上內容只能作為我們茶餘飯後的戲言,萬不可當真,畢竟種姓制度既不科學也不合理,它只是印度歷史上的統治階級們定下的、維護自身統治地位的規矩罷了。

相關焦點

  • 印度以膚色區分種姓,那中國人到印度,屬於什麼種姓?
    種姓制度是世代沿襲的,印度人無法跨越種姓,假設你的祖輩是首陀羅,那後人世世代代都是首陀羅,永遠不可能變成剎帝利、婆羅門階層,也意味著你永遠處在最底層,改變不了出身。,盤根錯節,現實中人們依然自覺遵守著種姓劃分,高種姓擁有著絕對的財富,各行各業的精英幾乎都是高種姓,而低種姓和賤民很難突破階層,印度的種姓割裂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
  • 印度的種姓制度下,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四大文明古國,而在印度有一種十分「可怕」的制度,便是種姓制度。雖然種姓制度在印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國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但是這種現象在印度尤為嚴重。那麼在如此等級森嚴的種姓下,如果中國人去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級別?
  • 印度種姓制度下,中國人到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等級?
    這五個種姓之間互不通婚,低姓氏的人民想要跨越階層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高種姓人眼中,低種姓人就猶如蟲蟻。低種姓人民不能享受和高種姓人民一樣的醫療、教育等,他們從一出生就被訂上了難以翻身的標籤。不同的種姓人從事的工作也是不同的。低種姓的人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從事一些邋遢、辛苦的工作,而且他們只能呆在貧民區,不能到高種姓人的生活區去生活。
  • 印度種姓制度等級森嚴,那外國人到了他們國家對應著哪個種姓?
    我們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種姓制度最為嚴格,即使印度政府將這項制度廢除了,但是還是很多人在執行這項制度,這項制度也是徹底埋在了印度人民的心裡。有很多人就很好奇如果外國人移民到了印度,那會屬於哪個種姓階級呢?
  • 印度種姓制度:印度總理莫迪是什麼種姓
    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 印度以種姓劃分階級,那法國黑人加入印度後,又屬於哪種等級?
    印度種姓制度又稱賤籍制度,以統治者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各種姓依所居住的不同劃分出許多種姓,即以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大種姓根據具體職業細分為3000個種姓和25000個亞種姓。
  • 印度種姓制度下,中國人到印度旅遊,屬於哪個等級?你可能永遠猜不到
    這五個種姓之間互不通婚,低姓氏的人民想要跨越階層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高種姓人眼中,低種姓人就猶如蟲蟻。低種姓人民不能享受和高種姓人民一樣的醫療、教育等,他們從一出生就被訂上了難以翻身的標籤。 不同的種姓人從事的工作也是不同的。低種姓的人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從事一些邋遢、辛苦的工作,而且他們只能呆在貧民區,不能到高種姓人的生活區去生活。
  • 印度的等級森嚴,中國人去到那裡,會被劃分到哪個等級?
    初中的歷史課本裡,我們就了解到印度的種姓制度,這是一套等級森嚴的制度,高種姓人世代高高在上,低種姓人永世摸爬打滾。本來以為這種制度應該早成為歷史,但是現在它還存在於印度這個國家裡。 種姓制度對於印度人來說,是一種根深蒂固、無法割捨的東西,它像病毒一樣侵蝕著他們的思想,高種姓人以此為榮,低種姓人默默承受。
  •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 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大家都知道的是阿米爾·汗是一位愛國的藝人,他密切關注印度的真正存在的問題。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涵蓋了從種姓制度到教育、婦女問題和宗教糾紛的一切。
  • 高種姓不能觸碰低種姓人的影子,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觀念
    結果對方說:因為在印度,不同種姓的人,只能做與自己種姓相符的工作,比如,這裡只有我是婆羅門,那麼只有我有資格跟你說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亂套了。這的確是印度的真實狀況,那麼,印度的種姓制度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印度用種姓制度來進行階級的劃分,那麼我們怎樣來進行劃分呢?
    我們都知道在印度的時候,其實有一個非常的有特色的東西,就是按照種姓來對於自己的國家內的人進行一個劃分,而且低種姓的人是不能夠與在印度的那些高貴的高種姓的人結婚的,在以前的時候是因為法律的不允許,但是到了現在的話,其實是很多的印度人所習慣並且接受的一個默認的事情了。
  • 印度國寶巨星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什麼種姓?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豆瓣獲得了高達9.1的評分。電影也是非常好看,電影讓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和拳拳到肉的演技飾演主角的阿米爾汗,他是印度寶萊塢演員、導演和製片人。但是我們今天不講這個演員,我們今天要談談的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讓我們來了解下吧。
  • 印度實行種姓制度,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屬於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種姓制對印度影響深遠,於是,很多人都很好奇,去印度旅遊的外國遊客,在印度算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呢?之所以有這種劃分,是因為很早之前,印度湧來一批白人,他們對當時的印度進行了侵略,並且還將印度本土的人和白人分成低種姓和高種姓,也就是種姓制度。
  • 抖音成了印度種姓制度的新戰場
    相信你已經留心到他們發布的作品,基本就是他們階層生活的真實寫照。自豪的婆羅門會發一些印度的崛起視頻,彰顯他們的民族自豪感。低一級的剎帝利,則會轉一些香車美女視頻,展示他們紙醉金迷的生活。低端種姓的達利特,一貧如洗的他們,卻展示起了地方特色的迷惑食物。當一個人的主頁和發布內容具備種姓階層劃分的時候,那麼種姓之間的矛盾就必然會產生。
  •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麼產生的
    事實上「種姓」一詞在梵文中念作「瓦爾納」,而其含義就是指的膚色。說起種姓制度就不能不提印度:種姓制在印度延續了三千多年,幾乎被視為是一種印度特色的產物。印度的種姓制將按不同的種姓進行高低等級的劃分。低種姓的人從一出生就受到各種不公平的對待。
  • 印度最美女孩上全球熱搜,知道她身份後,網友:果然是高種姓貴族
    之前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張照片,迅速地登上了全球熱搜,一位印度女孩的顏值驚豔了世界,不少人紛紛表示:「這是印度最美的女孩吧?」。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美女有著一雙橄欖色的眼睛,笑起來讓人心都化了,很多網友看到後都說想要去印度娶她。
  • 你知道印度種姓鬥爭者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階層嗎?
    對於印度種姓的歷史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畢竟在中學課本上在介紹古代封建制度的時候,就一章是專門講述印度種姓制度的,但是在現在講究開放文明的年代,印度的種姓制度卻依舊延續到至今,
  • 印度身份證上不寫種姓,低種姓能冒充高種姓嗎?網友:除非換張皮
    說得好聽點叫社會階層劃分,難聽點就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這項制度在印度有著悠久冗長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我國的殷商時期。 而且,這種巨大的貧富差距,完全是由種姓出身所決定的。 事實上,這麼帶有歧視性的制度,人類文明進入現代社會以來,早就應該被廢除了。印度也確實做出過努力,當年聖雄甘地甚至親切地稱呼最底層的首陀羅叫「神之子」,但只是換了個叫法,本質上並沒有任何作用。
  • 剎帝利種姓?投資當老闆?印度華人真實狀況,並沒有那麼好
    除了很多外國人來到我國發展,我國也有中國人到外國去發展,因為中國的名氣在外國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很多華人在外也是能受到一點優待的。但是並不是所有國家對中國人都友好,有一些國家是非常歧視中國人的。像處處與我們作對的印度,如果華人去印度發展會受到歧視或者受到優待嗎?很多自媒體都表示華人去到印度自動被劃分為第二種姓,剎帝利。在印度就是直接開餐廳的老闆,但事實是這樣嗎?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華人去到印度並不會被認為是剎帝利種姓,最多也只能被認為是吠舍,並不高級。
  • 還原印度歷史上真實的種姓制度,看看到底有多可怕!
    自1920年代以來,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印度種姓幾座古城遺址。著名的是哈拉巴和摩享左-達羅,因此統稱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的壽命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哈拉巴文化的創造者是達羅毗荼(pítú)人,他們是印度的原始居民……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從中亞到印度西北部的高山,許多屬於印歐語系的部落相繼湧入印度河中部的旁遮普地區,徵服了大多數當地的達魯維特人。入侵者是白人,自稱「雅利安人」,意思是貴族,以將其與膚色黝黑的達羅毗荼(pí tú)人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