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年1月16日,日本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
2020年2月13日,日本出現首例因新型冠狀病毒而死亡的病例。
2020年4月16日,日本政府正式發表全國性的《緊急事態宣言》。 ……
2020年,註定會記錄在人類歷史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的暴發,動搖了整個世界的社會和經濟格局,同樣, 日本的經濟也遭受到沉重的打擊。而處於風暴中心的,是日本眾多的中小型企業。
3月21日,日本工商會議所發表的《伴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產生對中小規模事業的影響以及對政府的要求》一文中表示,已有92.1%的中小型企業的經營受到了影響,其中有47.7%的企業擔心此次疫情會對企業經營造成長期性傷害。
根據日本民間調查公司東京工商調查社於4月23日發表的調查結果,直接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導致破產的企業已經增至84家,其中以旅遊住宿、餐飲等服務行業為主。而隨著疫情的持續,在無法預測前景的情況下,經營基礎薄弱的眾多中小型企業、零星企業將有大批倒閉的可能。
同時,日本政府開設的專門針對企業的救助機構也陸續收到了眾多中小型企業的救助需求,其涵蓋面已經從最初的旅遊、餐飲、服務、批發零售行業延展到建築、製造業,再延展到所有的行業。
在這次全球性的危機下,日本中小型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法師旅館: 只要有當地民眾的喜愛,就一定能繼續下去
被譽為「最古老旅館」並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法師旅館坐落在日本石川縣慄津溫泉。自718年建立以來,法師旅館以其純粹的日式風格和厚重的歷史傳承而知名。從第一代家主開始,代代家主在繼承家業的同時,必須改名為「法師善五郎」便是其繼承傳統的典型範例。
《家族企業》雜誌曾多次帶中國企業家拜會法師善五郎先生,在送給企業家的書上,善五郎先生題贈「啐啄同時」來表達機緣相投之意。而在法師家族內,這四個字也寓意培養子女的方法。
在這次疫情中,法師旅館直面衝擊,是第一批直接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
「旅館裡空蕩蕩的,沒有客人。」今年82歲、已經從社長的位置退下來的第46代法師善五郎面對當下的狀況,不禁遺憾地說,「雖然我們還在咬緊牙努力著,可最終還是避免不了有些工作人員因此辭職了。」
為了維繫代代相傳的傳統風格,法師旅館每個月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旅館每個月的固定支出有人工費、設備維護費、食材費等等。也就是說,我們每個月的銷售額如果達不到3000 萬日元的話,就沒有辦法維持正常的開支。可是現在,像今年的三四月份,我們的銷售額只有以前的20%。」
日本飛鳥時代,著名僧人泰澄為了救治病患、彰顯藥師如來的慈悲,在白山山腳挖掘溫泉,建造留宿的居所,並囑咐弟子世代守護,這就是法師旅館的原型。因此從第一代開始,法師旅館的經營就有著濃厚的佛教氣息,並與日本傳統式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正如第46代法師善五郎再三強調的,法師旅館的經營需要遵從四個原則:其一、代代相承,不斷改進;其二、每日正餐, 闔家必至;其三、自主學習,保持謙恭;其四、行善積德,自省其身。
在面對經營上的危機時,法師表現出來的也是一種安定、相對佛性的態度。「法師旅館已經存在了1300年,我們有過在江戶時期債務纏身、舉步維艱的時候,也經歷過二戰時期,軍隊統管一切、經營無以為善的困境。其實所謂經營的歷史,就是一個個的危機、堅持、恢復、成長,周而復始,這次同樣如此。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堅持再堅持。」善五郎還說,「這幾年銀行一直在催我們,要提高10%的銷售額,提高營業利潤。旅館的存款不多,現在也陷入了資金困難,但是所謂提高利潤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涸澤而漁,我們也不能只關注這些數字。」
應對危機的關鍵,善五郎最為看重的,是那些「看不見的力量」,對於法師旅館來說,這個「看不見的力量」就是當地民眾的喜愛。「我們的田地在這裡,我們的職工在這裡。作為旅館, 我們的根在這裡。當地人的喜愛和支持,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本。在中國不是同樣如此嗎?如果能和左鄰右舍搞好關係的話,就沒有邁不過去的門檻。當然現在日本政府的補助金政策幫助我們很多,但是我們不能事事依賴政府。以前的時候,我們不是還沒有政府麼。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對當地民眾抱有感謝之心、虔誠之心,現在更是需要做一些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去服務他們,因為他們才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疫情期間,法師旅館同很多地方一樣,增加了外賣服務。對於這項措施,善五郎說得更多的,卻是對當地民眾的感謝,「他們很體諒我們的苦衷,考慮到我們的成本問題,寧可降低自己對味道的要求。」說到這些,善五郎感慨萬千,「只要當地民眾還喜歡我們,只要他們還需要我們,法師旅館就一定能夠繼續下去。」
長壽企業「不斷向好的方向邁進」的DNA
面對這場空前的危機,日本還沒有能夠看到它的終點在哪裡。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惶惶不安、怨天尤人,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有許多企業,尤其是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日本「老鋪」企業,展現出強大的自信和信念,堅信能夠戰勝危機,甚至相信能夠將這場危機轉化成自己寶貴的經驗財富。
2019年1月,根據日本株式會社帝國數據銀行的統計,在日本的百年企業總數已經達到33259家,佔日本企業總數的2.27%。其中,年銷售額不滿1億日元的企業,居然有13786家,是百年企業總數的41.5%。這些相對資本大鱷來說只是風中微燭一般的存在,卻經歷了天災、戰爭、石油危機、金融風暴等種種困難,仍舊能夠傲然生存,如此來看,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又是什麼,給予了這些企業如此不可思議的能力?
通過和法師旅館的短短接觸,或許有四個方面原因。
一是,漫長的歷史讓日本長壽企業不斷地經歷了成功與失敗,這不僅讓它們獲得了很多應對危機的經驗,更是讓企業建立起強大的自信。當再次遭遇危機時, 他們通過這種強大的自信,迅速冷靜下來作出相應的判斷,於是加強企業員工的士氣,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同時遇到成功時,他們也降低盲目樂觀的可能性。二是,根據帝國數據銀行的研究表明,日本百年企業普遍的BCP(業務持續性計劃)測定率程度較高。也許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讓每一代繼承人很清楚地認識自己今後需要走的方向、需要做的事情,並在危機中排除彷徨,迅速樹立努力方向。三是,長壽企業普遍自我危機意識較高。長壽企業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漫長的成功與失敗的循環中,改變業態的企業也是有的。但正如兩位家主所表現出來的,「不斷改進、不斷讓企業向好的方向再邁一步」,這是融入眾多經營者DNA中的觀念,讓企業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還有一個方面,我發現,每一個長壽企業,都是當地的明星企業、招牌企業,但它們並沒有國際性的大發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紮根當地、服務當地,與該地區休戚與共。銀行的帳目上,或許這個企業的數字不甚起眼,但是實際上這個企業卻是和當地社區的榮辱興衰牢牢地綁在一起。此時,這個企業的生命力就不能夠單純地用幾個數字來表明了。
當然,日本長壽企業的經驗五花八門,有的可取,有的拿到國內就未免水土不服了。面對疫情,企業如何渡過難關?世上是沒有萬能解藥的。危情之下,企業的意識形態應該如何調整?這一點,日本長壽企業的思想卻是共通的。現在國內疫情緩和,新型冠狀病毒給中國帶來了一個新的市場環境。希望企業能夠化不利為有利,增加自身的生命力和挑戰能力。未來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中國企業的生命力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