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 出口增速高於整體

2020-12-11 新化月報網

當前外貿形勢持續向好,有何亮點?中國進出口在全球分量如何?全年外貿目標能否實現?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8日接受採訪時作出回應。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這是我國進出口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

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李興乾表示,前11個月,以美元計,我國進出口4.17萬億美元,增長0.6%,增速首次轉正。並且,在我國外貿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同時國際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提升。

困境和壓力之下,我國外貿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李興乾介紹,中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出口增速高於整體。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2.2%,拉高整體增速6.2個百分點。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增長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出口產品不斷向價值鏈上遊攀升。機電產品出口佔比提升至59.3%。集成電路、計算機、醫療器械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強勁,增速分別達14.8%、10.7%和44.5%。

中國外貿還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作出重要貢獻。李興乾表示,通過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我國進口佔全球份額上升0.8個百分點,為世界經濟貿易合作注入活力。

他同時指出,儘管近期國際市場需求出現積極回暖跡象,世貿組織、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均上調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速預測,但從反彈到復甦還有一個過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需求仍受制約,外貿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李興乾表示,我國外貿具有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加上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有望實現全年「促穩提質」目標。商務部也將加快推動外貿創新發展,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更加積極融入全球經濟循環。

(記者 於佳欣)

相關焦點

  • 2019年我國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超東部地區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2019年我國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超東部地區 全年進出口增幅前4位的省份均處在中西部地區,分別是西藏、湖南、廣西和安徽。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記者今日(1月14日)從海關總署獲悉,2019年,我國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超過東部地區,全年進出口增幅前4位的省份均處在中西部地區,分別是西藏、湖南、廣西和安徽。
  • 歷史性變化:中西部東北地區連續5年GDP增速跑贏東部
    2007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首次超過東部地區。至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已經連續5年全面超過東部地區,標誌著長期以來我國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新的區域發展戰略版圖正在形成,欠發達地區自我發展能力顯著增強,但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
  • 商務部:中國外貿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作出重要貢獻
    央視網消息: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談2020年1-11月我國外貿運行情況,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外貿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商務部及時推動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在保外貿主體、保市場份額、保出口訂單、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精準施策,助企紓困
  • 我國最新經濟排名:中西部省份增速冠絕全國,未來潛力不可限量
    大家都知道,我國東部與西部之間是有著一定的經濟差異的。但在我國公布的最新省份經濟排名當中,與從前相比,我國中西部的省份可以說是好好的揚眉吐氣了一番。雖然在此榜單當中,佔據榜首的依舊是廣東、江蘇這些經濟大省。但在經濟增速排名當中,佔據前幾名的卻都是中西部的省份。其中,最令人驚豔當屬當屬雲南省,其在2019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速高達11.64%。是所有省份當中,增速最高的省份。除此之外,中西部的很多省份的經濟增速都在10%左右,增速可以說非常迅猛,黑馬相十足。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中西部省份在2019前三季度當中表現亮眼吧!
  • 前三季度地方經濟戰報:中西部增速領先,東北華北持續墊底
    記者 辛圓截止到10月27日中午,全國已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其中,23個省份GDP高於去年同期,比上半年增加6個,20個省份經濟增速好於全國0.7%的增長水平。分析師指出,前三季度大多數省份GDP增速超過了全國整體水平,顯示中國經濟在新冠疫情衝擊下仍保持了相當的韌性。
  • 從東部「回流」中西部地區,從「二產」轉向「三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農民工總量比上年增加241萬人,增長0.8%。農民工流向出現新變化,中西部地區吸納農民工就業能力進一步增強,越來越多農民工選擇從事第三產業。這反映出隨著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加快發展,正有序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同時,隨著佔GDP比重持續增加,勞動強度較小的第三產業也越來越吸引年輕一代農民工。
  • 借力一帶一路建設 中西部地區加快開放步伐
    中國商務新聞網 7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不斷走深走實,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共建「一帶一路」為夥伴國家開展貿易投資搭建了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平臺,也助推了中國開放空間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中西部地區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 中西部崛起的衝動:經濟「東強西弱」格局在變
    國家的經濟中心一直在東部沿海地區,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耀眼的經濟明星,中西部地區長期以配角的身份籠罩在明星耀眼的光芒下,並且習慣於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帶來的劇烈反差。歷史的殘酷在於它從來為主角而書寫。
  • 金山舉行外商投資對接會,推進金山外向型經濟發展
    5月10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客商走進上海看各區」系列活動之「共襄進口博覽盛會、同築外資發展高地」2018上海金山外商投資對接會在上海金山假日酒店舉行,這是上海市金山區主動對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金山外向型經濟發展,積極打造杭州灣北岸外商投資新高地的重要舉措。
  • 中西部增長潛力持續釋放 武漢GDP連續7季度增速超8%
    中西部增長潛力或將進一步釋放上半年,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快於東部地區3.5個百分點;中部、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快於東部地區。在已公布「半年報」的省份中,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高增速的省份多位於西南和中部地區。
  • 中西部機場未來發展大有可為
    展望重慶機場乃至整個中西部機場,未來發展大有可為。    過去幾年間,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中西部機場整體增長最為迅速。,為我國企業迅速走出去,為「一帶一路」國家共謀發展打通了空中交通網絡。  未來,進一步加快發展成渝、長江中遊、中原等城市群為這些地區的機場群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實際上,近幾年成渝、長江中遊、中原等地區的機場發展非常迅速也印證了這些地區社會在蓬勃發展、經濟在轉型升級、消費在不斷升級之中。
  •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汪鳴:內陸地區物流發展,不宜捨近求遠
    汪鳴特別提到一個數據:在《規劃》中,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國家物流樞紐數量佔比達60%,這表明未來國家骨幹物流網絡將打破過去以東部沿海地區為設施布局重心的發展平衡,重點考慮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加快實現國家頂層物流網絡的均衡布局與建設,為「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經濟後發地區的經濟和產業發展、產業布局的空間重構提供設施支撐。
  • 2012.01:我國東北地區城市經濟發展報告
    由於歷史原因,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特別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東部地區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推動東北地區區域經濟,特別是城市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當前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   隨著中央支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優惠政策的進一步落實,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快,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大型國有企業均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特別是城市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特點與基本態勢
    (二)經濟增長小幅下降,全年增速略高於9% 前三季度,製造業、房地產業投資高速增長,但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明顯放緩。由於汽車、住房等與住、行相關的消費增長明顯下降,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75個百分點。目前世界經濟放緩,對我國出口已經開始產生影響,預計全年出口增長20%左右。
  • 2012年我國五金製品行業外貿概述
    出口覆蓋全球五大洲,分別出口到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聯邦、香港、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荷蘭等225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來自於日本、德國、美國、韓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義大利、法國、英國、馬來西亞等149個國家和地區。我國五金製品生產大國的地位已經確立。3、一般貿易佔有絕對優勢        我國五金製品行業主要的對外貿易方式為一般貿易方式。
  • 外向型經濟高地探路「雙循環」
    作為我國外向型經濟高地,江蘇省和深圳特區以強大的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在穩住外貿基本盤、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以強勁的內生動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激發新活力 厚植新優勢開放大省江蘇構築新發展格局□記者 趙久龍 劉巍巍 南京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 提高出口退稅率、簡化退稅辦理流程……一系列「組合拳」為外向型...
    中歐班列展現出「戰疫情、促發展」磅礴力量的背後,是重慶稅務積極服務外向型企業,從提高出口退稅率、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等直接方式,到簡化退稅辦理流程、提高退稅審核到帳效率等服務舉措,重慶市稅務部門通過一系列「組合拳」綜合發力,為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 農民工流動折射中國經濟發展新變化
    例如,中西部地區吸納農民工就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從事第三產業。農民工流動的新變化背後,折射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哪些新變化?隨著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又將對農民工的勞動能力和素質提出哪些新要求?有關專家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的採訪。
  • 深入推進漢江流域城市群發展 加快中西部地區崛起
    深入推進漢江流域城市群發展 加快中西部地區崛起2018年以前,中西部鄂豫陝結合區周邊分布著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天水城市群、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遊城市群和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