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新聞」助力豐收年——我市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鴨稻米增收紀實

2020-12-12 密山信息網

得,怎麼才能種好,米,怎麼才能賣好。在密山市榮騰水稻合作社的「田字格」裡,藍天、白雲、田埂書寫著答案:種地對準「供給側」,砍「大路貨」,增」新奇特」,用」新奇特」補市場空缺。種植鴨稻,完成了土地經營、銷售的轉向。

41歲的張德龍,是密山市興凱湖鄉愛民村種地大戶,2016年,創辦密山市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幾年的光景,他創造出精彩:由一人刷單幫到與合作社社員一起抱團闖市場;將愛民村1、2、3組,新民村3組210戶農民的土地一次流轉4200畝,210戶農民走出土地;土地經營權發生改變,土地整體劃一,連片種植;突破傳統種植方式,560畝由普通水稻改為「鴨稻」,麻鴨與自然與人力共同培育的「鴨稻」,土地生金、稻浪湧銀。

鴨稻,地理環境獨有。密山市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4200畝稻田「蝸居」在中國最大的溼地興凱湖溼地,集湖泊、森林、河流、草筏、沼澤為一體,黑土,攥一把出油,湖水,喝一口爽口,空氣,吮一下甜潤;也是東北亞候鳥遷徙、覓食、停歇的驛站,氣候宜人,稻穀宜居,原始生態保持完好,生物種類繁多。風景這邊獨好的興凱湖溼地水田區,其水稻生長的環境,在世界版圖上,並不多見。

鴨稻,看市場下「菜單」。張德龍比對出了「供給側」。普通水稻市場稀爛賤,年年種地,年年走不出去這道「轍」,穀賤傷農;鴨、地共育出的「鴨稻」,純天然、無汙染,是健康米、綠色米,銷路向好,市場缺什麼,就種什麼,市場上什麼好賣,就吆喝什麼,這就是農民的「供給側」。張德龍頗有見地。

鴨稻,帶上「有機」標籤。在稻埂上蓋鴨舍,把從南昌空運6000隻麻鴨,放在稻田裡,這就是鴨稻。稻田成了動物園。鴨子戲水、吃蟲、通風、助耕,與水中浮遊物,與蜂飛蝶舞、蟬鳴蛙叫一起助長鴨稻;稻田成了生態園。候鳥遷徙的春秋季節,天空的候鳥遮天蔽日,候鳥天空播撒糞肥,加之,放養的麻鴨6000隻產糞肥6萬斤,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形成鴨吃蟲、鴨糞「大補」土地的生態有機鏈。

沒有一點農藥、化肥的鴨稻頓時被人們追隨與最愛,順應了人們對食品安全標準的新追求。

鴨稻,喜獲「大豐收」。「糧頭食尾」的鴨稻,摒棄「原字號」,開發「新字號」,不賣皮糧,賣稻米。合作社種植鴨稻560畝,畝產700斤,加工鴨稻米300多斤,每公斤賣價50元,每畝鴨稻收入7500元;是普通大米的2倍。

鼓了農民錢袋子。23戶農民帶地入社220畝,每畝價格670元,高出市場價120元;解放勞動力300餘人,年打工收入600多萬元。愛民村一組農民楊寶軍土地流轉收入2萬元,他在合作社打工收入4.5萬元,愛人在合作社插秧、放鴨子季節性收入1.2萬元,楊寶軍年收入達7.7萬元。

鴨稻,端上了南方餐桌。鴨稻米,舌尖上的味道。土地認養,訂單銷售。稻田安裝60個攝像頭,從不同的點位,實時監控鴨稻的生長,北上廣的客戶認養鴨稻,「劉粽黛家的富硒鴨稻田」、「小叮噹家的富硒鴨稻田」等好看又好玩兒的牌子堅守著稻田,一戶一田一標誌,客戶在手機上下載APP,再遙遠,隨時追溯自家鴨稻的生長;線上線上,交叉銷售。北京原生好物商貿有限公司與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合作,為合作社搭建種植、研究、銷售平臺,「原谷稻田」鴨稻米,含鋅量是普通大米10倍,兒童、孕婦、老年人最愛的「小谷稻」鴨稻米,兩種鴨稻米被企業定製、社區團購、電商銷售,與廣汽豐田、前程無憂、京東、蘇寧、有贊、管家幫等平臺深度的合作,與60家線下實體商鋪合作,鴨稻米銷售鏈呈扇形,跨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海口等城市。在黑龍江大米節上,鴨稻米更是受到熱捧。

2020年,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要擴大鴨稻種植1000畝,為了補充肥料,建一個有機肥廠,牛糞+秸稈為原料發酵成有機肥,年消化秸稈8000畝。

如今,張德龍創辦的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窗戶紙吹喇叭,名聲在外,成為中國農業大學有機種植實驗基地、黑龍江省農民創業示範(實習)基地。

相關焦點

  • 金秋時節稻花香 五常鴨稻米喜獲豐收
    收穫後的鴨稻米稻田。楊海全 攝 人民網哈爾濱10月12日電(楊海全)「今年1000畝鴨稻米已經通過網上眾籌平臺以98元每斤的價格訂購一空。」王家屯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就是五常市一家大型水田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員736戶,入社水田面積42848畝元。金福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實力較強的農業企業。2012年該公司正式申請加入王家屯合作社,並為合作社注入資金400萬元,帶地入社10000畝,解決了合作社面臨的資金短缺和水稻銷售兩大難題。
  • 黑龍江:網際網路相遇有機「鴨稻米」 水稻種植業迎來新機遇
    坐在電腦旁正在列印快遞單的黑龍江省拜泉縣鴻翔亨利米業有限公司(鴻翔亨利水稻產銷合作社)的工作人員一邊忙碌著一邊對記者說。電腦上訂單不斷更新,印表機不停的吱嘎作響,房屋堆滿了當天要發走的幾百件已包裝好的鴨稻米。 「這不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多的時候一天能發五六百件鴨稻米。」
  • 平疇沃野新畫卷——我市今年夏糧豐收紀實
    平疇沃野新畫卷——我市今年夏糧豐收紀實 2020-07-14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坦洲千畝水稻迎來豐收季
    糧食生產穩定,離不開政策支持和農業科技助力。站在田坎上的李春萍戴著草帽、雙手插腰,視線隨著收割機來回移動。她告訴記者,今年年初稻穀最低收購價提高了,國家也鼓勵雙季稻生產,農業部門不僅幫忙建設農田水利設施,還開展種植技術專業培訓,也經常下稻田指導種植生產,所以以往種菜的她轉種了50畝水稻。
  • 春「望」三湘|邵陽邵東:鴨軍集結 「今年的鴨稻米管夠」
    紅網時刻2月29日訊(記者 陳綱 剪輯 吳思靜 通訊員 劉昭雲)2月23日,邵東市周官橋鄉仙人嶺合作社即將插秧的稻田裡鴨聲一片,由湖南省湘俏米業有限公司提供的12000隻小鴨正在歡快嬉戲。這些鴨軍將成為該合作社2000畝稻田的「管家」。
  • 暴雨高溫擋不住水稻增產——在河北曹妃甸區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9月22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區第四農場的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試驗基地,合作社理事長韓建明行走在稻田小路上,不時躬下腰認真查看水稻長勢。「今天是豐收節,咱也來地裡聞聞即將豐收的稻香。」韓建明笑著說,今年稻子長得特別好,儘管經過了挺多惡劣天氣,可暴雨高溫也擋不住咱的水稻增產。
  • 鴨稻米鼓起了他腰包
    ——永德村農民張元友種植有機水稻增收的故事□項銀娥  見習記者  王宇飛  種普通水稻時,他就是一把好手;轉變生產方式,改種有機水稻,又讓他賺了個「缽滿金滿」。他就是綏濱縣北崗鄉永德村農民張元友。為解決農家肥問題,張元友決定自己養羊,因為羊糞不僅可以作為水稻肥料還可以增加收入,不僅讓自己的收入提高,也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種出綠色有機的水稻。於是,張元友購買了綿羊200餘只,開始為發展有機水稻做準備。  2015年,張元友開始按照有機水稻種植操作規程,探索試種了鴨稻15畝,投放稻鴨400餘只,以腐熟的羊糞為肥料,不施化肥和農藥,當年水稻公頃產量達6.8噸。
  • 建湖縣福泉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有機稻田「逐夢記」
    中國江蘇網6月15日鹽城訊 6月15日,雨後陽光照向建湖縣顏單鎮東區萬畝稻田綜合種養基地,福泉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265畝有機水稻迎風起浪,如一面綠色的地毯。「這匡南粳46已活棵分櫱,那匡700畝玉針香有機秈稻即將機插秧,1000隻苗鴨已進欄飼養,綜合種養龍蝦已純收入2萬多元。」該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唐福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智慧農業助力「德惠小町」喜豐收
    稻浪翻滾,稻香陣陣,秋天的稻田裡充滿著豐收的喜悅。10月12日,德惠市岔路口鎮江畔農牧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裡,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作業,轟鳴的機器聲,金黃的稻穀,一片豐收的景象。「我們合作社今年種植了260公頃的德惠小町,都已成熟,正搶抓晴爽天氣收割。」
  • 臺籍科技特派員助力漳浦農民增收
    這裡,再過20天左右,又將是一片豐收的熱鬧場景。「康莊大洋」位於該鎮康莊村,地處南溪中下遊河畔。該村人口超過3000人,耕地面積3260畝,其中水田面積2843畝,創建糧食產能區面積1900畝。主要種植模式為「早稻——晚稻——馬鈴薯」一年三熟制,是「省級糧食產能區」示範片。王坤山是康莊村的種植大戶,單水稻種植面積就達130多畝,他也是官潯鎮坤山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
  • 青田稻米豐收節暨友稻農業稻米豐收開鐮儀式舉行
    齊魯網濱州11月5日訊又到一年豐收季,位於世界水稻種植黃金緯度帶的濱州高新區青田辦事處友稻農業科技園區內,一片片已經成熟的金色水稻靜待收割,這些湯稠透明、香甜耐品、味道濃鬱的稻穀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舊鎮大米。
  • 海陽市紀香旱稻專業合作社近千畝旱稻喜獲豐收
    齊魯網煙臺9月20日訊(海陽臺 張偉 彭聰)近日,海陽市小紀鎮亭兒崖村紀香旱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近千畝旱稻喜獲豐收。  日前,在海陽市小紀鎮亭兒崖村紀香旱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裡,一臺聯合收割機正在收穫旱稻。十天前,這裡的旱稻開始進行收割,社員們開啟了為期40天左右的收穫期。
  • 「改革開放40周年」黑龍江「鴨稻米」養成記:「十八羅漢」給TA當保姆
    東北網8月4日訊(記者 姜輝)剛進大門,一股濃鬱的米香撲面而來,放眼望去,青翠的稻苗漫及天際,幾隻白鴨探頭探腦地藏在田間,偶爾傳出呱呱的鴨鳴……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迅猛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吃得飽而是要吃的好,五常市金福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集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民持股公司及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 低糖功能水稻「月光銀」在我市試種成功(圖)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水稻專家趙定坤教授一行來到武陵源區中湖鄉青龍埡村張家界碗田種養專業合作社,對該合作社今年種植的低糖功能水稻新品種「月光銀」進行測產驗收。   專家們走進金燦燦的稻田中,趙定坤教授親手「拿捏」稻穗的成色和分量,仔細查看「月光銀」功能水稻的長勢。
  • 微風撫稻浪 水稻喜豐收
    微風撫稻浪 水稻喜豐收 2020-10-20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豐收節裡曬豐收 張張笑臉迎小康|豐收|楊子亮|李成立|姜永新|水稻|...
    和讓字鎮的很多椒農一樣,劉立忠種植辣椒有近20年歷史了。近幾年,他們選的品種是適合出口的「金塔」辣椒,這種椒國內外的需求都很大,銷售不成問題,價格也基本穩定。為抵禦風險、互相借力,幾戶椒農會聯合起來成立合作社,擴大規模,形成產業。多年來,乾安縣積極優化種植結構,引導農民因地制宜選擇作物品種,辣椒種植加工已發展成農民增收致富的「紅色產業」。
  • 嘉定優質稻米品鑑評比結果出爐
    此次品鑑會稻米品鑑區主要以優質品牌稻米的展示評比為主,安亭鎮、馬陸鎮、徐行鎮、外岡鎮、華亭鎮、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選送了12個稻米品牌樣品參評,通過量身打造的烹飪方案,充分展現稻米品質,供專家、市民、嘉賓品鑑投票。同時,本次活動還設立了稻米品種品嘗區,包含區農技中心遴選自主培育、引進試種以及本市主推的10個品種,為下一步嘉定水稻品種的引進篩選提供參考。
  • 割水稻、搭穀子、唱山歌、摸魚……巴南區木洞鎮第三屆農民豐收節...
    割水稻、搭穀子、唱山歌、摸魚……一樣樣農事體驗活動,讓從城裡趕來的數千市民耍嗨了,過了一把當農民的癮。據木洞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重點組織開展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社會各界話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現場展銷助豐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動,展示木洞鎮獨特的人文景觀、民俗風情、農特產品以及傳統農耕文化。
  • 臨沂市優質稻米品鑑會暨羅莊區第二屆稻米文化節在雅鳴園舉行
    稻穗飄香,滿目金黃,五穀豐登,喜慶豐收。11月28日,臨沂市優質稻米品鑑會暨羅莊區第二屆稻米文化節(系列活動)在科普教育基地雅鳴園舉行。活動現場,由市農科院、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對臨沂水稻產區的各縣區農業公司、水稻種植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提供的越光、津稻919、墾香48等15個優質稻米品種進行了現場品鑑,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 「扶貧紀實」一群蟲子開啟的致富路
    「扶貧紀實」一群蟲子開啟的致富路 2020-04-30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