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平原有個小村子袁家村,非常出名。它為什麼出名呢,就是因為旅遊,現如今,每天接待遊客一兩萬人,一個400多口人的袁家村,村資產已達到1億多元。去過的人都見識了——人流如織,熱鬧非凡,小吃和民俗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現如今,在河南鄭州黃河北邊的107國道不遠處也有一個幾乎和陝西袁家村一樣的打卡聖地,這就是同盟古鎮袁家村。
雖說是後建的,但是,它的樸素古樸及濃重的鄉土氣息同樣給人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走進同盟古鎮,青石板鋪路,青磚瓦房錯落有致,村頭麥場,麥秸垛,還有老樹上的青銅鐘。
有人拉響了鐘聲,咚咚的鐘聲讓我想起了插隊時農村的生活。來到古鎮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時代。
古鎮主要有兩條街,手工藝街和美食街。
閒步在手工藝街,我看到了吹糖人的,捏麵人的,還有做木雕的。
一塊糖稀,在糖人藝人的手中捏吧捏吧,吹上口氣,那泥狀的糖稀慢慢變成了有模有樣的人物或者動物。只是,現在的藝人為了講究衛生,嘴吹改成了電動氣吹,不過,我感覺這樣是不是更不好掌握。我買了個小老鼠糖人,走在路上吸引了無數眼球,瞬間感覺到我成了孩子,穿越到了六七十年代。
最值得一說的是美食一條街。這裡的美食都是清真的,有作坊,更有小吃。
油坊,醋坊,酒坊,麵坊,豆腐作坊,一家又一家。在一家小磨香油作坊,我親眼目睹了香油的製作和芝麻醬的生成。我買了一瓶芝麻醬,回家調菜吃麵條都用得著,關鍵是親眼看到的,乾淨衛生還假不了。
走著走著又來到了一家糖糕鋪子,買了一個嘗了嘗還真是小時候的味道,外皮焦酥,黏軟香糯。臨走時,又拐回到這家鋪子帶幾個讓家裡人嘗嘗。
小街曲曲彎彎,每家門前都擺著老式木頭桌椅,你隨時可以坐下,隨時可以品嘗。米皮,烤羊肉串,冰糖葫蘆,河洛面,一家挨著一家,各有特色,各有滋味。如果不是肚子不爭氣,真想都嘗嘗。
去過許多現代化的古鎮,這個同盟古鎮做得真好,尤其是美食,不但家家各具特色,乾淨衛生,而且價格不高,比如,我買的芝麻醬,同樣的分量在市裡10元一瓶,這裡13,糖糕,這裡2元一個。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景致,就是這個村子裡的溪流,它流經每一家的門前,十分的清澈,有人說日本人的排水溝都乾淨的可以養魚,這裡的水溝也同樣可以養魚。
我們來到了溪流的源頭,那是一口噴泉,一米多高的井臺,井口也有一米左右,清澈的冰涼的地下水不停的湧出,成了孩子們嘻嘻的場所。
在村子外圍還有一條小河,河草長得老高老高。吃飽喝足,順著曲曲彎彎的河道走走那是多麼的愜意。
據說,同盟古鎮夜景更有特色,一直持續到夜裡十點半。由於回家怕走夜路,只好遺憾離去。
同盟古鎮不是陝西的袁家村,卻又勝似袁家村,在遊玩和美食品嘗中還能感受一種民俗文化氣息,值得一去。